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2021新版)
第一单元 光
1.有关光的思考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第一课,既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本册书的起始课。教材用一幅阳光照射树林的图片作为单元的标题页,配以简单的文字,对光进行介绍,同时提出本单元研究的问题:光有什么特性?光是怎样传播的?光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
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帮助学生梳理对光的原有认知,为本单元的学习确定起点;二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光源。本课教材的前两页用多幅图片展示了不同的光源以及跟光相关的物品或景物,既引发学生对光的思考,又将问题聚焦到光源上。接下来的研讨环节,教材给出了逆向思维的思考方式: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并给出“黑暗中观察苹果”的体验,引发学生思考光的作用。最后的拓展部分,教材展示了夜视仪下的物体,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光的应用。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光和光的特性有很多生活上的经验,比如学生知道影子跟光有关,但不能清楚地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的形成;知道太阳是光源,月亮不发光,不是光源,但不能准确地给出光源的概念;知道从镜子中能够看到物体,但不能解释其原因等。所以本节课适宜以头脑风暴开始,帮助学生梳理已有认知,进而提出本单元即将研究的相关问题,为后续学习建立起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 2.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3.能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光源,并能判断哪些物体是光源。 [难点]认识到没有光,就不能看到物体。 【教学准备】
[教师]黑色箱子、苹果、有窗帘的教室、PPT课件、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阳光照射树林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图片后能想到什么。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阳光、清晨、树林、雾气、生机盎然……
2.揭示单元主题: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地球上,新的一天就开始了,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光的相关问题。
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梳理学生对光的已有认知:关于光,你都知道什么? 4.聚焦本节课研究主题:光是从哪里来的?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具有既发散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学生对光的已有认知,有利于调动学生头脑里的生活经验,对光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类,进而聚焦到光源的研究上。
二、探索
1
1.用PPT展示各种与光有关的物体的图片(太阳、月球、星空、点燃的蜡烛、夜晚的灯、霓虹灯、萤火虫、反光镜、亮着的电灯、发光鱼等),布置学习任务:小组讨论,图片中显示的物体,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简单说明理由。
2.小组研讨并分类(给出约5分钟的时间)。
3.汇报交流研讨的结果,从确定的光源中归纳出光源的特点,即自身能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针对有争议的分类结果继续进行研讨,明确正确的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分类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发现发光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先在小组内讨论,统一多数人的意见,然后汇总全班的分类结果,这样获得的结果更容易让学生认可。
三、研讨
1.光源自身发光,所以我们可以看得见。那么,不发光的物体,我们是怎么看见的呢?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再将这些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看到物体了。
2.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还能看见物体吗?
3.出示黑色盒子和苹果,将苹果放入盒子中。提问:如果将窗帘全部遮上,并且将教室的灯全部关掉,然后你把眼睛贴在盒子的孔上,再用一块黑布盖住你和箱子,不让一点光进到箱子里,你觉得你会看到盒子里的苹果吗?
4.填写活动手册:选出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5.调查全班同学的选项,统计不同选项的人数。
6.找三名不同选项的同学到前面体验,并揭示结果:如果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是很难遇到没有光的环境,所以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的假设很可能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是最难纠正的。让学生先了解眼睛看到物体的原理,即有光反射到眼睛;然后给出假设的情境,是给学生一次理论与生活经验相互对抗的机会;最后用实践来验证假设,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拓展
1.引出夜视仪:实践证明,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在黑夜里,由于光线的不足,也会导致视线的模糊。人们为了保证在黑暗环境的中能够顺利看清东西,就发明了夜视仪。
2.出示夜视仪相关的图片。
3.生活中,还有什么设计是跟光相关呢?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生活中跟光相关的设计有很多,如无影灯、额镜、透镜、面镜、镁光灯、冷光灯等。夜视仪是弥补了夜间光线不足造成的视线模糊,刚好承接研讨环节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对光的广泛应用。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活动目的:让学生经历生活经验与理论分析的矛盾碰撞,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深入思考光的作用;最后认识到没有光,就看不到任何东西。
2.活动手册说明:先请学生独立思考,选择自己认为最准确的一项,然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建议学生充分说明理由。接着统计全班的选项,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即没有光,就看不到任何东西。
【教学后记】
2.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2课,本课的重点是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这个问题对于成人是基本常识,人们很早以来就是通过对光照射下的物体和影子的观察,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本课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先让学生从经验的角度,推测光的传播特点,再通过实验观察光行进
2
的路径,并初步建立“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核心概念。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第二部分——探索,猜想光是怎样传播的,并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观察,解释“光是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列举出光和声音的传播都有哪些特点,并加以比较。
【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光有了简单初步的了解。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不够严谨,考虑问题不周全,因此,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去寻找证明自己假设的依据是本课的一大难题。本节课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实验验证,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力等多方面的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与声音的传播对比,发现光的传播特点。 2.能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3.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4.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难点]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准备】
[教师]黑色幕布1块(宽度>学生身高)、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4个能直立的夹子,有关光是直线传播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情境设计: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隔着黑色幕布对全班同学说话:“你们能听见我说话的声音吗?你们能看到我吗?”
教师提问:我们能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呢?(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用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光和声音的传播到底有哪些不同。
二、探索
(一)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 教师板书,梳理学生的猜想。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让学生推测光是怎样到达被照亮的物体上的。寻找推测的依据,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时,一定要求他们说出依据。科学探究中推测很重要,然而推测的依据更重要。
学生寻找推测的依据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然光条件下及种种生活现象中寻找更多的证据,
3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现象,以及我们在之前研究的光源的特点,都可以作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依据。
(二)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
提问:我们对光传播路线有了自己的猜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呢?
1.我们想证明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就需要设计实验,帮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4个能直立的夹子、手电筒。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研究需要有明确的方法,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3.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6页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明确实验思路和实验任务。 教师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教科书上介绍得很清楚,且操作简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阅读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操作的能力。交流实验注意事项,有助于学生的观察及规范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
(1)在3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1厘米; (2)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
(3)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15厘米,并保持所有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4)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5)关闭所有灯光,并合上窗帘,保证手电筒的光是唯一光源。 (6)观察并记录:
①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直接穿过这些小孔,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验3次)
②把中间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验3次)
5.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需做3次;
(2)手电筒的光不能照射同学的眼睛; (3)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设计验证实验,在体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真正乐趣。教师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进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记录要真实、完整。记录表需要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验和记录,这是培养学生记录能力和记录习惯的重要手段。
三、研讨
1.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2.你能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汇报,进一步得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结论。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地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在明白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后,学生能用这个道理解释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总结光的传播与声音的传播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也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教学后记】
4
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3课。本课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光能以直线传播方式一直传下去吗,从而引出课题。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虽然光沿直线传播,但不能一直传播下去。第二部分——探索,通过光照射不同透光度的材料和光照射烟雾两个实验让学生发现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有的会完全阻碍,有的部分阻碍,有的没有阻碍。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实验和归纳发现,光不能穿过任何物体,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时,会遇到阻碍,从而补充对光的概念的认识。日食和月食现象是本节课的应用,学生利用本节课的知识可以解释这两种现象,深化了学生对光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光会沿直线一直传播下去吗?它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阻碍吗?遇到阻碍后又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样的问题多数学生可能还没有考虑到,我们以此为契机作为本节课的学习起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
2.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推测光照射到不同物体时光传播路径的变化。
2.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人们很早就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空气中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 [难点]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日食和月食。 【教学准备】
[学生]手电筒、薄纸片、塑料杯、玻璃、科学书。 [教师]水槽、线香、火柴、激光笔。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回顾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光的传播方式是沿直线传播。但是光会一直传播下去吗?课件出示4幅图片,学生观察会发现,光不会一直传播下去,光会遇到阻碍。(引出课题: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光的传播的兴趣。 二、探索
(一)光照射玻璃、纸、书的探索
1.出示实验材料,手电筒、玻璃、杯子、纸、书,如何进行实验探索呢? 2.提出实验要求:
(1)关闭屋子电灯,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为唯一光源。
(2)在手电筒前放一个杯子,保证可以看清楚杯子上的图案,将玻璃、纸、书依次放在手电筒前,对比观察三次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3.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讨论:光照射玻璃、纸、书三种物品,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够说明什么?
5
5.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和结论。 (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
1.出示激光笔和水槽,观察激光笔照射到水槽中的现象。提问:如果在水槽中放入烟雾会影响激光笔的光束吗?
2.实验要求:
(1)将线香放在水槽中,用火柴点燃。等到烟雾充满整个水槽时,用激光笔向水槽的水平方向照射,观察现象。
(2)对比两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激光笔的光一定不要照射人眼,以免造成危害。建议此实验由老师演示。
4.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看。
5.小组讨论,看到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6.学生汇报,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方法由浅入深地证明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有的光能通过阻碍,有的光不能通过阻碍,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这个规律。
研讨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不能穿过任何物体,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光会遇到阻碍,传不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物体时,光会传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半透明物体时,会有一部分光传过去。
2.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因为太阳被月球所遮挡,人们就会看到部分太阳或全部看不见,这就形成了日食;月球自身不发光,需要太阳照射再反射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中时,来自太阳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地球遮挡,人们就会看到月食。
【教学后记】
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4课。本课延续上一节课的内容,研究光的传播特点。本节课是研究光在传播途中遇到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者部分穿过物体继续传播,这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材中,用一张图片引出本课的主题——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聚焦,提出学习的核心问题——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第二部分:探索,前面两个实验,让学生发现光的传播会改变方向,当光垂直地从空气照射进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第三个实验是在学生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的基础上,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三部分:研讨,把教材中三个实验需要解释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交流,获得结论。 【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特点。学生经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知道了光能透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继续传播。而本课的内容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这对学生来说,之前了解得不多。
在生活中,很多学生见过光的折射现象,例如,筷子放在水中“折”了。由于解释这一现象需要用到的专业词汇较多,因此有很多学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自行分析、归纳规律。
2.能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难点]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规律。 【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盘、玻璃杯、激光笔、铅笔、鱼缸、金鱼、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装满水的玻璃杯、硬币、激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聚焦核心探究主题
PPT出示图片,复习旧知识并引出新内容。
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如果光遇到的物体是一个透明的物体,光能穿过物体继续传播。
[设计意图]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印象,同时,这一知识点是研究本课内容的前提。
教师:那么,这时光的传播路线是会发生改变吗?(板书课题) 学生基于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进行猜想。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力思考核心问题。 二、探索
(一)激光笔射出的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 1.实验
教师:为了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让一束光射进水里,观察实验现象。 PPT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1)激光笔不要照到同学的皮肤及眼睛,防止出现伤害。
(2)实验完毕及时关掉激光笔,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设计意图]本实验是研究“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吗”这个核心问题的第一个实验,用以验证学生的猜测,侧重于让学生观察光斜射进水里的现象。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获得实验结论。
2.提出问题: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
学生观察并回答:射入水中的光线看起来好像折了。
3.提出学习要求:同学们,把我们看到的实验现象,用光的路线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绘制光的路线图。(教师板书光的路线图并指导学生)
[设计意图]学生刚开始绘制光的路线图,光的路线图能比较容易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所以,培养学生绘制光的路线图很重要。
4.学生汇报交流。
5.小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在接触面时发生了弯折。 (二)分组实验:观察铅笔放入水中的现象
1.教师:同学们猜一下,如果让光线垂直照射进水里,还会发生弯折了。如果我们用铅笔模拟光线,将铅笔垂直放入水里和倾斜放入水里,会看到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实验,并
7
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出示实验要求:
(1)将铅笔分别按照垂直放入水中和倾斜放入水中。 (2)每种情况做三次实验并进行观察。 (3)记录实验现象(用光的路线图记录)。 3.再次提醒:激光笔不能照射同学。 4.学生分组实验,组内交流并记录。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学生能够发现铅笔倾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铅笔好像“折”了。而垂直插入水中的铅笔没有产生这种现象。铅笔“折”的现象,正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这个实验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光由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现象,而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进另一种介质时,则不会产生折射现象。
(三)实验:鱼缸中多出来一条鱼
教师PPT出示图片,在鱼缸中多出来一条鱼。
教师:在养鱼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鱼缸里放进一条鱼,有时候却能看到两条鱼。怎样才能看到两条鱼呢?请同学们自己变换角度尝试一下,并把看到了现象画下来。
学生实验,观察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三、研讨
1.问题: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引发全班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射入水中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但是光在空气和水的接触面上发生了折射。空气和水是两种不同密度的透明介质,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2.问题:放入水中的铅笔有哪些变化?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学生充分交流,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得出结论:如果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比如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光在两种介质的接触面上是要发生折射的,此时光传播的方向偏离了。如果是垂直入射,光线不会发生改变,比如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中,光继续沿直线传播。
3.问题:怎样能看到两条鱼?
学生汇报:学生交流如何调整角度,使鱼缸里的鱼看起来是两条。 让学生自己尝试用解释光的折射原理来解释这种现象。 教师PPT出示光路图。
教师总结:折射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进而改变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四、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渔民在水面上看到了水里的鱼,捞鱼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了解到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实例,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能够发现更多关于光的折射的有趣现象。
【教学后记】
8
5.认识棱镜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5课。教材在上一节课认识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探索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时,是否也能发生折射。进一步对折射概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借助三棱镜帮助学生认识太阳光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
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是否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认识三棱镜的特点,观察“白光”由空气射入三棱镜发生折射后出现不同颜色的光,初步认识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然后借助彩色轮实验装置把不同的“色光”混合成“白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第三部分研讨,组织学生基于实验现象提出自己对光的理解,指导学生由认识棱镜到思考白光的组成,经历科学严谨的思维过程。本课的学习为学生以后认识与理解更多光的现象,揭示光的折射、色散等奥秘提供了很好的“脚手架”。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雨后出现彩虹的现象并不陌生,对产生的原因非常好奇,但真正理解或是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却比较困难。通过上节课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与研究,学生已经知道光在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推测出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也会发生方向的改变。
对学生而言,光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虽然他们可以借助三棱镜发现白光的色散现象,但仍然会对光的色彩之谜有很多困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光的传播线路的光学元件。 3.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实验发现各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 [科学态度目标]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白光可以折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难点]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 【教学准备】
每个实验小组:三棱镜实验盒(包括三棱镜和支架)、白卡纸两张、圆规、剪刀、彩笔或蜡笔一盒、火柴一盒、细线一捆。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出示彩虹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彩虹的样子和颜色,回忆一下经常在什么时候出现彩虹。今天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揭开彩虹的奥秘,认识这个自然界最美丽而神奇的光的现象。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光在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偏折,光的路线发生了变化,这个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聚焦:光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里时,也会发生折射吗?请说出你的猜想。下面让我们借助玻璃三棱镜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彩虹的现象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奥秘。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回顾,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二、探索
9
(一)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第一部分,认识三棱镜结构。
出示三棱镜,学生观察三棱镜的结构特点。三棱镜的结构特点:具有三条棱,截面是三角形,透明的玻璃体。
讲解:光学上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物体叫做三棱镜。
[设计意图]认识三棱镜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与探索。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白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现象。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营造一个较暗的实验环境。 2.教师指导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1)手拿三棱镜两端的三角形截面,或是带有支架的三棱镜实验套装,把三棱镜及支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三棱镜。
(2)用手电筒的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调节三棱镜的角度让白光通过三棱镜。
(3)在另一侧竖立一张白纸作为屏幕,调整“纸屏”位置,收集三棱镜折射出的光,观察白纸上的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提示操作要领。
4.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结。
教师讲解或是学生阅读书中资料:白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棱镜后,发生了折射,并在“纸屏”上出现了不同颜色的光。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
教师借助科普视频讲解彩虹形成的奥秘,雨后空气中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相当于我们实验中的三棱镜,当太阳光照到小水珠时发生了折射,就分散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便形成了美丽、奇特的彩虹。可见,雨后出现彩虹,与太阳光的组成以及空气中的小水珠有关,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不同颜色的光是一样的道理。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三棱镜认识光的折射,认识光的色散现象,进而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白光的组成,满足了学生对彩虹之谜的好奇心。
(二)制作一个彩色轮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与思考。
我们通过三棱镜对白光的折射,发现了白光可以分散出不同颜色的色光,那么色光是不是可以混合成白光呢?
第二部分,通过制作一个彩色轮研究色光混合成白光的现象。 1.教师介绍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 陀螺法:
(1)在硬的白纸板上画出一个直径约为5cm的圆,并剪下来; (2)在圆纸片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夹角均为120度; (3)利用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 (4)圆纸片中间扎孔,穿入火柴棍固定,作为陀螺的中间轴。 旋转轮法:
1-3步骤与陀螺法相同,然后在圆心两侧分别扎两个小孔,穿入线绳。
2.学生制作并测试,让彩色轮快速旋转,观察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化。 3.教师提示,扎孔或用剪刀时要注意操作安全。 4.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结。
教师小结:当陀螺或旋转轮快速旋转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接近白色,这说明不同颜色的色光混合在一起后会变成白色光,但必须是等量的红、蓝、绿三色光才能混合成白光。
[设计意图]利用彩色轮研究不同的色光混合后变为白光,简单易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白光与色光的关系。
三、研讨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变成有规律的、不同颜色的色光组合——红、橙、
10
黄、绿、蓝、靛、紫,所以三棱镜对光的作用是,让光发生折射,而且可以把白光分散出不同的色光。
2.彩色轮或是彩色陀螺,在快速旋转时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接近白色的颜色,这说明不同的颜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也证明了白光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定是等量的三原色光,即红、蓝、绿三种光才能混合成白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与思考,加深了对白光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以及通过实验现象说明问题的证据意识。
【教学后记】
6.光的反射现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6课。本课内容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特点,探究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有怎样的变化,主要探讨光的反射现象。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通过观察光的镜面反射现象,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并通过光的反射实验,对反射光的位置做出预设,初步认识入射光与反射光的关系。教材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并进行归纳概括。通过重复实验,发现反射规律,让学生在不断挑战中产生兴趣。
【学生分析】
对于光的反射概念,学生不一定理解,但对于光的反射现象,学生是熟悉的,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用一块小镜子或者金属的文具盒在太阳下晃动,把反射光投射到天花板上或其他物体上是学生们经常玩的游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3.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光反射到眼睛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阴影、晃眼睛等生活情境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探究问题及假设。 2.能通过实验发现光的反射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
善于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并产生探究的欲望。科学严谨地对待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难点]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手电筒、镜子。
[教师]有窗帘的教室(本课的活动最好能用窗帘遮挡光线,保证实验效果)、黑色的箱子、苹果等。
11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聚焦问题。请学生说出或写出“光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对光有哪些了解?”,采用头脑风暴式的研讨和汇报,提示学生将头脑风暴信息进行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了解学生关于光的前概念以及认知水平,并了解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将学生的前概念及问题进行记录,便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的放矢,也可为光的学习和总结提供支持。
二、探索
(一)寻找光源
1.请学生写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光源。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所找到的光源。
3.学生对找到的光源按发光特点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对光源做出界定,即“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二)认识光源
1.认识最重要的光源——太阳。
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辨别是否是光源,巩固对光源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设计意图]寻找光源的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基础上,开展区分光源和非光源的活动,形成光源的概念。
三、研讨
(一)没有光的世界 1.创设情境:“假如没有光会怎样?”鼓励学生打开视野,从多个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 2.学生汇报,无法看见物体、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人类将无法生存等。
(二)黑暗中的红苹果
1.学生阅读研讨2情境问题,并作出猜想和记录。
2.情境模拟,教师出示带孔的暗箱,请学生将观察孔周围用手捂住,不让光线进入。学生通过观察孔观看,能否看到箱子里物品所在位置及物品的样子。
3.轻轻松开手,让光线进入暗箱,再看一看,能否看到箱子里物品所在位置及物品的样子。 4.小组讨论总结:我们想要看到物体,必须要有光,当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后,我们才能看到光源或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光对人类及世间万物的重要性,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光的认识。
四、拓展
1.没有光就看不见物体,光线暗也看不清物体,人类发挥聪明才智,制作了夜视仪,利用夜视仪解决这个问题。(PPT出示夜视仪及夜视仪下看到的物体)
2.学生观察并思考夜视仪的工作原理。 3.学生汇报并阅读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对夜视仪的了解,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目的:这个活动是做了一个假设,用来考查学生对光的认识,并对活动结果进行推测和解释。
活动手册说明:本活动要求学生推测能否看见黑暗中的红苹果,做出选择并进行解释。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体验、描述、记录。本课的活动记录需要在课堂上完成。
最准确的一个选项应该是A。正确的解释是: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因为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当没有光的时候,就不会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也就永远不会看到这个苹果。
【教学后记】
12
7.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7课。潜望镜的制作,需要综合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用来考查学生对光的理解程度,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在学习上一节课《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去研究潜望镜的基本工作原理。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探究潜望镜工作原理的兴趣。第二部分——探索,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潜望镜的内部构造。第三部分——制作,学生通过亲手设计制作,发现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第四部分——拓展,学会利用网络查找更多制作潜望镜的方法,并尝试制作一个能看到的潜望镜。通过展示、实践、评价、交流来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发现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但是学生对于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还不多。本课以军事上常用的潜望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表达与交流,使学生了解潜望镜内部构造及作用,进一步认识到潜望镜在军事及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对潜望镜内部结构的研究,探究潜望镜的基本原理。 2.通过亲自制作潜望镜,加深对光的反射原理的理解。 [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制作潜望镜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 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根据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模拟制作潜望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理解光的反射原理。 [难点]正确摆放平面镜,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学准备】
[学生]纸盒、平面镜、三角板、直尺、铅笔、剪刀、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制作好的简易潜望镜、课件、图片、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可以从做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让学生藏在桌子下面,尝试通过平面镜看到黑板上面的字。
注意:每组两个平面镜,小组一人操作,其他人观察,说出两个平面镜镜面的关系和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用到了光的反射原理?然后出示潜水艇的图片。 潜水艇中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能通过潜望镜观察到潜水艇周围的环境呢?潜望镜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呢?它的内部构造又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揭开潜望镜的奥秘,并亲自设计一个潜望镜。(引出课题:制作一个潜望镜)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引导学生对光的反射原理进一步探究,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二、探索
老师可将事先做好的潜望镜发给同学,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利用上节课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潜望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学生操作潜望镜,通过潜望镜观察周围环境,看看有什么发现。
小组同学慢慢打开简易潜望镜,观察内部构造,并在纸上绘制简图。潜望镜的核心部件是潜望镜里有两块镜片,教师需要提示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块镜片是怎样放置的。
13
学生观察交流后总结得出:潜望镜有两片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度角放置。
教师总结:潜望镜上下各有一面倾斜45度角的平面镜。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最后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
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出光照射下的物体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的光的传播路线。
潜望镜的应用有很多,被广泛用于军事上作为侦察仪器。它不光应用在水下,科学家们还发明了在陆地上应用的潜望镜,有战壕潜望镜、坦克潜望镜等。当然,还发明了应用于空中的飞机潜望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以及动手实践,学生了解潜望镜的内部构造,总结出潜望镜的工作原理,为后面设计、制作潜望镜打下基础,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潜望镜的应用。
三、制作
学生小组合作,利用纸盒、平面镜、三角板、直尺、铅笔、剪刀制作一个简易的潜望镜。 制作步骤如下:
(1)在纸盒两个长边距离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
(2)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离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 (3)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 (4)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
(5)像图中那样,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 (6)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
潜望镜的制作方法很多,用塑料管或空牛奶盒都能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制作潜望镜,进一步理解光的反射原理,只有当镜面与盒底边成45度角,两块镜面平行时,才能把物体的反射光全部反射到另一块镜子上,最后才能全部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
四、拓展
课后可以继续完善制作的潜望镜,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还可以进行创新,制作功能更多的潜望镜。
课后研究专题:
(1)利用网络查找更多的潜望镜制作方法,了解更多光学知识。 (2)设计一个能够看到多个方向的潜望镜。
[设计意图]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亲身去体验、创新,制作具有更多功能的潜望镜,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路线。
活动目的: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原理及规律,并会画光照射下的物体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的光的传播路线图。
活动手册说明:通过上节课所学光的反射原理,让学生理解在潜望镜上下各有一面倾斜45度角的平面镜,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平面镜上,最后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
2.解释潜望镜是怎样工作的。
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只有当镜面与底边成45度角,两块镜面平行时,才能把物体的反射光全部反射到另一块镜子上,然后全部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这样,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
【教学后记】
14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1.地球的表面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第1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学生感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已有认知作出猜想。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地形地貌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他们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旅游途中或在网络、电视中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因此,他们可以尝试对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这种猜测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思维线索,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心中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2.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3.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2.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几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猜想与解释。
[难点]对主要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学生]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们对地球了解吗?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在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新单元的学习吧。(板书课题:地球的表面)
[设计意图]一连串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地球表面的样子。聚焦问题,引发学生对于地形地貌形成及其变化原因的思考。
二、探索
(一)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1.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提问: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图,你们发现我们的地球表面有什么特点?海洋与大陆的分布、大陆板块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2.交流、研讨:地球的面貌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15
3.教师播放海陆变迁的相关视频,补充学生认知。
4.师生总结:整个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复杂多样的,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形成几大板块。地球表面的样子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观察、分析,帮助学生对地球地表形态形成一个较为宏观的认知,初步认识到地球现今的整体面貌都是地球演化的结果。为后续研究具体某一地形地貌形成原因作铺垫。
(二)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
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
(1)观察中国地形图,交流研讨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2)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地形地貌特点。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地形地貌?它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交流研讨。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特点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视角聚焦到陆地,建立具体的地形地貌的概念。
2.观察图片中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师出示5种地形地貌图片,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图片中的地形地貌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几张典型的地形地貌图片,将学生观察的目光再次聚焦:观察某个典型地形地貌,并描述它们的特点,为后面分析其成因做好充分的准备。
3.把每幅地形地貌图的特点和自己对这种地形地貌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 4.学生填写记录表后小组研讨。
[设计意图]发挥个人学习与小组交流研讨的优势,记录表达自己的认识,为后面的全班交流,形成初步的共识奠定基础、提供线索。
三、研讨
1.各组汇报地形地貌观察记录表。 2.研讨:
(1)比较各组的解释,你认为哪组同学解释得更合理?为什么?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地球的表面由各种各样复杂的地形地貌组成。地球表面主要有哪些地形地貌?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综合全班同学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可能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
3.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几种主要的地形地貌的特点,还推测出这些地形地貌可能形成的原因,我们的推测是否合理呢?我们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展开深入的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性的研讨活动,交流观察的结果和猜测,归纳总结影
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并将大家的意见用“班级记录表”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对主要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假设,埋下探索的伏笔,激起后续探究的兴趣。
【教学后记】
2.地球的结构
【教材简析】
本课在本单元的定位是桥梁与纽带,主要承载着两个任务:一是对第1课学习内容的延续,进一步对地球的内部构造进行学习,包括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组成、地壳的运动等,丰富和完善对地球整体认识。二是为第3、4两课学习地震、火山喷发形成原因奠定知识基础,知道地球内部
16
是运动的。最后安排一个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进一步激发兴趣与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地球内部结构并不是一无所知,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有时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但对于组成地球结构的三个圈层缺乏深入的了解,更没有认识到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会引起地形地貌的变化。学生对地壳由岩石组成有所了解,但具体到岩石的分类就不是很清楚。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未知的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类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 2.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地完成制作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带来了可能与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地运动着;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难点]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 【教学准备】
[学生]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谈话: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表面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和地球的构造有关。
2.课件展示本课聚焦环节的“火山口”图片,提问:“这是一个火山口的图片。看到这张图片,你们对地球内部的样子有什么猜测?”
3.提问: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的结构。(板书课题:地球的结构)
[设计意图]聚焦本节课探究的主题,并与前一课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奥秘的强烈好奇心。
二、探索
(一)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1.提问:地球的表面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地球的内部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2.(课件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教师: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1)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千米。(2)地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一起合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以下是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3)地核,是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圈层,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
3.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项,标出地球的内部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的观察,让学生对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形成清晰、直观的认知,为后面进一步探究“地壳的组成”“地壳的运动”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了解地壳的组成
17
1.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还知道了最外层的地壳部分是由岩石组成。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哪几类呢?我们前面研究过的岩石又属于哪一类呢?
2.学生阅读教科书24页至25页“了解地壳的组成”部分,自学后完成活动手册中第二项:填写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及典型岩石。
3.交流研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完善关于岩石的认知结构,并加深学生对于地壳组成的认识。 (三)了解地壳的运动
1.提问: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什么力量使地壳运动的?地壳的运动又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
2.学生阅读学习关于地壳运动的相关资料。
3.教师课件展示教材中25页岩层受力产生弯曲变形的图片。提问:“阅读材料以后,你们能解释一下岩层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变形呢?”
4.学生交流研讨。
5.教师补充讲解:地壳运动也称为构造运动,推动着地壳的演化,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其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岩石的变形。不同年代的岩石或岩层,由于地壳运动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或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进而对第一课中弯曲岩层的形成原因形成一个科学的解释;也为后面学习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形成原因奠定知识基础。
(四)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
1.教师:为了进一步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我们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
2.提问:每层做多厚比较合理呢?
3.出示各圈层厚度的数据:地球三个圈层中,地壳最薄,且横向变化大,各处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的厚度约为2865千米;地核的平均半径约为3400千米。
4.教师与学生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计算,算出地核半径与地幔厚度的比例,学生按照这个比例完成地球结构的模型的制作。
5.切开地球结构的模型,观察它的剖面。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真实体验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加深对地球构造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研讨
1.提问: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有哪些现象或证据支持你的观点? 2.学生研讨、交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加深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知。 【教学后记】
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3课。在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及地壳的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其对改变地形地貌的作用。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围绕地震的成因、地震时的情景以及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提出本课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探索,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
18
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并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的知识。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运用证据再次解释岩石弯曲现象,并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梳理,理解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是强烈的。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对于地震现象有了一些了解,并且知道它是一种灾害性地质现象,但对于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地震导致地形地貌的具体变化并不是非常清楚。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搜集、分析资料等方法探究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本课学习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2.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3.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
2.能基于证据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发生的原因。
[难点]结合真实情景及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一次性饭盒、保鲜膜、泥土、水、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教学课件、班级大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本课首页图片,请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2.讲述:地震后,公路的路面被破坏了,出现了塌陷、断裂的现象。
3.提出本课聚焦问题: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震后路面的真实情景的描述,帮助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影响形成初步认识,由此提出本课的聚焦问题,揭示本课研究的主要内容,使他们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探究地震现象的学习活动。
二、探索
(一)了解地震的成因
1.提问: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对地震成因的想法。
2.引导学生依据前面所学知识对地震成因进行猜测,并将学生提出的假设整理后记录在黑板上。
3.出示模拟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1)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保鲜膜。 (2)用水将土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保鲜膜的小盒中。 (3)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4)观察发生的现象。
19
4.提问:模拟实验中每一部分材料分别代表什么?(教师明确: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5.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不仅观察“地面”的变化,还要注意观察“地面”断裂、隆起的位置与“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关系。
6.出示岩层弯曲、断裂、错位的图片,学生结合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实验前引导学生依据前面所学知识对地震的成因进行假设,明确模拟实验的目标。同时,指导学生明确实验中每一部分材料分别代表的含义,使学生将自然现象与模拟实验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将实验中获得的证据用于解释自然现象。
(二)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1.交流在电视、网络上看到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2.提问:地震会给地形地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教师提供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的资料,请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图片。
3.学生交流从资料、图片中获得的信息:地震会使地表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地震对地形地貌产生的影响,培养从学生阅读、分析资料中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搜集地震中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制作成海报
1.提问: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与互救?学生交流相关经验。 2.搜集相关知识,做成宣传海报,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三、研讨
1.提问: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我们能推测出岩石弯曲的原因吗?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说说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这些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3.学生研讨交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共同梳理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给地表带来的各种变化,从而形成全面的认知。
[设计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地壳运动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证据再次解释岩石弯曲的原因,完善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同时,通过第二个问题的研讨,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是剧烈的。
【教学后记】
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4课。在第3课研究地震成因之后,本课将研究地球内部力量改变地形地貌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火山喷发。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围绕火山喷发时的情景、火山喷发的原因以及火山喷发对地表的影响,提出本课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探索,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火山喷发的情景及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变化;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并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本课学习的内容,从“利、弊”两方面客观地认识自然现象。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从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这种自然现象有所了解。陌生,是因为他们对火山喷发的了解仅限于视频、文字、图片等,并没有进行深入地了解与探究。本课将引导他们通过模拟实验、阅读并分析资料等方法对火山喷发的
20
原因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进行深入地学习、探究,并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2.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2.能够通过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火山喷发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积极参加模拟实验,具有基于证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难点]基于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火山喷发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复习导入:地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讲述:火山喷发与地震一样,也是地球内部力量的表现形式。
3.提出本课聚焦问题:火山喷发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复习,学生领会到火山喷发与地震都是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立相关科学概念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
二、探索
(一)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1.课件展示火山喷发时的情景,并为学生提供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火山喷发的资料。请学生阅读并思考:火山喷发时,会伴随哪些现象?
2.全班进行交流、汇总:形成裂缝、熔岩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
3.阅读长白山天池和叙尔特塞火山岛的资料,请学生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4.交流:我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火山喷发的事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文字资料,深入了解火山喷发时的情景以及给地表形态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对火山喷发的外部表现形式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为后面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奠定认知基础。
(二)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
1.请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内容,对火山喷发的原因进行猜测。
2.梳理、归纳为三点:高温高压、地壳中存在着薄弱地带、岩浆中存在着大量的气体。 3.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原因。
(1)介绍模拟实验材料及实验材料代表的含义。 (2)讲述模拟实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适当稀释),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21
注意事项:不要用手摸热的罐头盒,带好护目镜,注意安全。
(3)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材料代表的含义及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4.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设计意图]实验前,引导学生依据火山喷发的外部表现,对火山喷发的原因进行猜测。将模拟实验与自然现象一一对应,理解模拟实验每一步骤的目的,以及每一个现象所代表的含义,由此获得解释火山喷发原因的证据。
(三)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材料,交流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2.学生进一步交流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丰富学生知识。 三、研讨
1.通过今天的学习,说一说,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探究方法来交流总结,提升认知。 2.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能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交流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问题的研讨,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梳理。 【教学后记】
5.风的作用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5课。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教材对风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风也是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呈现风蚀桥的照片,学生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在思考:“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呢?”这是本课要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探索,教科书设计了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交流关于风力改变地形地貌的初步想法。这是一个由猜测形成观点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风的作用的初步认识,为后面的模拟实验明确了实验目标。第二个活动是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第三个活动是了解更多的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教科书提供了沙漠、戈壁、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学习、分析这些资料,加深对风蚀作用的了解,丰富对风力作用的认识。第四个活动是总结风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影响。第三部分——研讨,教科书设计的三个研讨问题,主要从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反思研究过程,第一个问题是对本课知识的回顾;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加深对风的作用的理解;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将风的作用与火山、地震进行比较,从而发现风的作用是缓慢进行的,需要经历比较漫长的过程。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并不陌生,他们从电视、网络和书籍中获得了一些相关的信息,有的学生也许到过风蚀地貌地区,看过真实的风蚀地貌。但是他们对这种地形地貌形成的具体原因及过程并不清楚。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蚀作用对岩石的影响,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分析图片和研讨,了解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和堆积作用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
22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风对地形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根据,并且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2.会做“模拟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2.意识到探究成果对解答问题的重要价值。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认识到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研讨、模拟实验对“风对地表的作用”进行探究。 [难点]运用探究成果对“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进行推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学生]岩石(砂岩)、砂纸、实验记录表。
[教师]教学课件、风蚀地貌照片(戈壁、沙漠、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的视频资料、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火山喷发和地震塑造和改变着地球表面。除了火山喷发和地震,还有哪些自然的力量会改变地球的表面呢?
(学生回答:风、海水、河水、下雨、动物、植物等) 2.教师:地球表面被一层空气包围着,叫“大气层”,大气层对地形也施加着缓慢的作用。例如,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风能改变地形吗?风又是怎样改变地形的呢?(出示:风蚀图片)这块岩石是怎样形成的?是风作用的结果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风的作用)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聚焦到本节课探究的主题“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 二、探索: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 1.讨论并记录我们的看法。
(1)教师讲述“研讨”方法:围绕着“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这个问题,每位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还要认真倾听组内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哪些想法是相同的,哪些想法是不同的。思考别人发言中哪些是合理的,自己的看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小组长要组织组员归纳本组的主要观点,并记录下来。
(2)学生分小组研讨,并完成小组研讨记录表。
(3)全班交流分享。教师把全班学生的看法归纳成几点。
(4)小结:风的力量可以搬运沙和土,也可以改变岩石的形状和大小。风卷起的沙子像磨刀石一样不停地打磨岩石,缓慢地改变着岩石的大小和形状。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行研讨,充分发挥研讨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2.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
(1)我们的看法是否正确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一下。 (2)怎样做模拟实验呢?岩石用什么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用什么 来模拟?(3)教师介绍模拟实验的方法(边讲解边演示)。①用砂岩来模拟岩石,用砂纸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②先用放大镜观察砂岩,然后用砂纸打磨砂岩。③打磨结束后,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砂岩有什么变化。④做好观察记录。
(4)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填写模拟实验记录表。 (5)全班交流分享。
(6)小结:我国西部有的地区常年降雨稀少,气候干燥,经常刮大风。当大风卷起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就像用磨刀石打磨一样,不断对岩石进行侵蚀,慢慢地改变着岩石的大小和形状。经过成千上万年的作用,岩石就变成了奇形怪状了。
23
(7)你能根据模拟实验得到的结果,解释风蚀桥和风蚀蘑菇形成的原因吗?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风卷起的沙子对地球表面有磨蚀作用,让学生得到直观的、真实的体验。
3.了解更多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1)风除了对岩石有磨蚀作用,还对地球表面有哪些影响呢? (2)观察戈壁、沙漠图片,分组研讨。 (3)全班交流分享。 (4)教师讲解: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石砾,便形成了戈壁滩。在风和流水速度减小时,被刮跑的沙子沉积下来,形成了沙漠。
[设计意图]在认识了风的磨蚀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图片和研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风的搬运和堆积作用。
4.总结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填写学生活动手册中的实验记录表。 (1)风对岩石的磨蚀作用,改变着岩石的形状。 (2)风能搬运沙、土,形成戈壁。
(3)风力减弱时,风搬运的沙土沉积形成沙漠。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对风对改变地球表面有一个较全面的清晰的认识。 三、研讨
1.在模拟实验中,是什么力量使岩石发生了改变?
学生回答:是风卷起的沙子,像磨刀石一样不断对岩石进行侵蚀,是磨蚀作用改变着岩石的形状和大小。
我国敦煌地区的雅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的研究进行推测吗?学生研讨前可观看雅丹地貌的资料片或者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解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地球表面的变化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和地震、火山喷发相比,引发的改变有什么不同?
除了风之外,动植物、雨水、河流、冰川等对岩石和土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都属于外部因素,它们对地球表面的改变是缓慢的,而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属于内部因素,对地球的改变是剧烈的和迅速的。
【教学后记】
6.水的作用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6课。指导学生认识水对地表改变所起的作用。本课关于水的作用主要指地面流水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降雨,二是河流。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降雨对地表的侵蚀现象;通过观察和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河流对地表的影响与重塑作用。本课对应的是第1课中对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和黄河入海口的沙洲的形成原因的猜测,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阅读资料等方式,建立对两种典型地形地貌形成原因的科学解释。
【学生分析】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引发地形地貌变化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风的作用一样,水的作用也是引发地形地貌变化的外在因素。降雨、河流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自然景象,但他们并不清楚作为地表流水,降雨、河流也是改变地形地貌的重要因素。在本课的学
24
习中,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地表带来的变化,通过观察、阅读资料认识河流对地形地貌的改变,并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加深对“流水”这一外力作用如何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认识。最后,学生利用前几课的知识分析、解释地震、火山喷发、风、水的作用,使他们对于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2.雨水降落到地面会侵蚀土地。
3.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这些被侵蚀的泥土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又会沉积下来。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2.能够通过分析、阅读资料了解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地形地貌。 [科学态度目标]
1.积极参与模拟实验,尊重事实,愿意沟通交流自己的观点与发现。 2.提升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1.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和减少雨水对土地侵蚀的重要性。 2.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观察降雨对土地的作用。 [难点]归纳总结降雨、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教学准备】
[学生]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
[教师]教学课件,河流侵蚀、沉积作用形成地形地貌的及资料,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请同学观察。
2.提问: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3.进一步聚焦:降落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会给土地的样貌带来怎样的影响?会使地表发生怎样的改变呢?今天我一起来学习《水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的观察,激发学生对水会给地表带影响的探究兴趣。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本课关于“水的作用”的课题。
二、探索
(一)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1.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观察降雨对土地的改变。小组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法。
2.小组讨论并汇报实验方法。
3.出示实验方法指导课件,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及记录的方法。
(1)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为了便于观察现象,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 (2)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土壤和带有颜色的沙子分别怎样移动?
(3)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用图画描绘出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 4.指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的方法。
5.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在活动手册上记录。 6.学生汇报交流。
7.师生小结:雨水降落到地面会侵蚀土地。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雨水”对于土地的影响。同时用文字和图画
25
的方式记录观察现象,帮助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
(二)了解河流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1.通过模拟实验,我们观察到降雨对土地的改变。河流对地形地貌又有哪些影响呢?观察两幅照片,试着分析河流对地形地貌的改变。
2.同学们分析得是否正确?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36页资料,了解河流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
3.指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的方法。 4.学生研讨后填写活动手册。
5.师生总结: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这些被侵蚀的泥土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又会沉积下来。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分析、阅读资料的方式了解河流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教科书提供的文字资料,印证了学生的分析是否正确,也丰富了他们对河流改变地形地貌的认识。
三、研讨
1.降雨会对地表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你的认识解释图中沟壑的形成原因。
在学生发表观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斜坡上留下的许多细沟是雨水汇集在一起侵蚀斜坡土地形成的切沟,许多切沟又形成下面的一条水平的大冲沟。
2.黄河第一湾和黄河入海口这两段河流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形地貌?根据你的认识试着进行解释。
指导学生根据教科书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解释。
3.水在改变地形地貌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与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填写学生活动手册。
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水在改变地形地貌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与前面学习的地震、火上喷发、风的作用相比较,发现水的作用与地震、火山喷发不同,它是缓慢的,这一点与风的作用相同。
[设计意图]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及过程,基于已获得的证据解释自然现象,形成对水的作用的理解。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水在地形地貌变化中起到的作用,并且通过与地震、火山喷发及风的作用相比较,发现水在改变地形地貌过程中独有的特点,并为下一课的总结打下基础。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将你的认识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活动目的: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降雨、河流对地形地貌的改变,并与地震、火山喷发和风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对地形地貌的改变特点。
活动手册说明:关于降雨对地形地貌的改变,要将模拟实验中的相关现象记录下来,而河流对地形地貌的改变则需要根据及文字资料的分析来记录。除此之外,还要将地震和火山喷发、风三种因素对地形地貌改变的特点记录在表格
【教学后记】
7.总结我们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7课。经历了前面6课的学习,学生分别从地球内部运动和地球外部力量两个方面探究了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因素,认识了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典型地形地貌。本课是对本单元学习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本单元学习的综合评价。主要安排两个内容:一是回顾与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针对第一课填写的班级记录表中的“猜测”选
26
项进行反思,比较学习前后认识的不同,帮助学生重建更为科学的解释,感受自己在《地球表面变化》单元的学习中获得的成长;二是探索植被对侵蚀的影响。作为大自然的主要成员,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地表的变化。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植被覆盖可以减少外力对土地的侵蚀,从而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将科学知识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联系起来。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6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得到激发,随着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获得了更全面、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对于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对典型的地形地貌形成原因再次做出解释。最后,学生还要通过对比实验,探索植被对侵蚀的影响,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对对比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进行细致地指导。在研讨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内部力量如地壳运动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风、水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 2.斜坡上有无植被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回顾并梳理出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因素。 2.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植被对侵蚀影响。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反思,建构科学解释;知道斜坡上有无植被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难点]控制变量完成探索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教学准备】
[学生]湿润且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覆盖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降雨器、水、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大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和它们形成的原因应该有了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对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直接点明本节课的研究内容,直入主题。 二、探索
(一)回顾与梳理
1.学生先分析自己的活动记录,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变化? 2.师生共同研讨,总结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因素: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和水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设计意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带学生回顾和梳理前面学过的知识,有利于强化他们的科学概念。
3.(教师出示第一节的5幅和班级记录表)教师:还记得这几幅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还认同当初自己的猜测吗?如果不认同,请你们说一说现在是怎样认为的。
4.学生对每一幅图中的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解释,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释记录和完善班级大记录表。
27
弯曲的岩石:地震作用下岩石受到挤压。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形成的。 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水的作用(降水)。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5.小结:通过对这5张的分析,我们发现火山、地震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运动,它们对地形地貌的塑造是猛烈的、突然的,可以在瞬间使地形地貌发生较大的改变;风和水的作用则是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这种力量对地形地貌的塑造是缓慢的、短时间内不易察觉的。我们把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侵蚀。
(板书:侵蚀)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第一课出示的5幅再进行解释,重新审视自己当初的猜测,修正自己的认识,结合本单元所学重建更为科学的解释。最后,教师对这部分知识做一个小结,并给出“侵蚀”的概念。
(二)探索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1.探讨:侵蚀破坏了地表的岩石和沙土,形成了寸草不生的戈壁和荒芜人烟的沙漠,严重影响了那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办法来减少侵蚀对地表的影响,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呢?
2.学生讨论。
3.植树造林真的可以减少侵蚀对地表的影响吗?怎样证明你们的观点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4.设计实验。师生共同设计和完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和注意事项。 不同条件: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
相同条件:同样的小山丘模型,同样的降雨量,同样的“降雨”高度。
5.教师要再次强调实验的公平性和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学生需要收集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设。
6.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所用的器材、装置其实和“水的作用”一课差别不大,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设计两组实验,并且保证实验的公平性。
三、研讨
1.比较和交流两个小山丘“降雨”后的变化。当雨水降落到没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当雨水降落到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比较和交流两组实验所产生的径流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植物是土壤的天然保护屏障,植物的根系能使土地更为牢固,不易被雨水冲刷,树叶能够减小雨水冲击的力量,也能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3.交流实验想法。通过今天的实验,你有什么想法?人类的活动对加剧或减小土地受侵蚀程度有什么影响?
小结:下雨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因此在地球表面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类的活动会加剧或减小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如果植树造林,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等,就会减小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如果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就会加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侵蚀,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有哪些新的认识? 【教学后记】
28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1.时间在流逝
【教材简析】
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是学生研究计量时间的开始。对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非常熟悉又不熟悉的事物。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时间的流逝中生活和学习,但时间又看不见摸不着。本课是研究计量时间的第一课,学习内容涉及到计量时间工具的发展史,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存在,知道可以利用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并利用计时工具计量时间,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生分析】
对五年级学生而言,关于时间及现代计量时间的工具,他们有比较丰富的、直观的认识,但各种计时方法和计时工具是怎样逐步发展的,在现代钟表发明之前古人是如何计时的,这些问题学生可能有所思考,但认识不太清晰。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即引导学生关注、研究这些问题,并通过对燃香钟这一工具的探究、研讨,使学生由浅入深进行计时工具的探索,激发研究计时方法的兴趣,并初步获得研究计时问题的方法,为后面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准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古人利用天体的运动规律来计时。
2.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可以用来大致地计时。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搜集古人计时方法的资料并进行交流。 2.能观测记录燃香时间的相关数据。
3.能就“蜡烛可以计时吗”这一问题结合实验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有关注计时方法的意识和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计时工具。 【教学重难点】
1.感知时间的长短,感悟时间的流逝。
2.经历从模糊估时到较准确估时的探究过程,积累方法,提高估时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一个秒表、一支香、一盒火柴、一支记号笔、一份实验记录表。 [教师]有关古人用天体运动计时的图文(或视频)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谈话引入,可以用谜语引入(从我们翻开相册或电子照片,寻觅我们小时候的足迹,发现时间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溜走);也可以直接提问:没有现代钟表之前,人们怎么计时并安排生活和劳作?
二、探索
1.根据自然现象判断时间。
教师提问: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根据自然现象判断时间? 师生交流,教师可以补充一下图文资料并小结。 2.古人利用太阳计时。
教师提问:在没有现代计时工具之前,古人又是如何计量时间,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种典型的古人的计时工具,如日晷、圭表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利用观察、阅读,比较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教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资料再总结比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另外,利用规范句式进行汇报,
29
可以培养学生完整、准确表达的能力。
3.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1)教师出示燃香,引导:古人还曾用燃香来计时。它的燃烧速度是均匀的吗?怎样来研究。 (2)讨论确定研究方法:给燃香等分四段,分别记录燃烧每一段所需的时间。 (3)小组活动,测量燃香的时间。(学生实测、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填写实验记录单) (4)研讨交流:每一段燃香的时间一致吗?能用来计时吗?讨论后形成共识:在一定的条件下(无风、香的粗细均匀),每一等份的香燃烧的速度大致均匀,燃烧所用的时间基本一致,可以用来计时。
[设计意图]本环节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的探究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做出合理的假设(挑选方案);然后制订计划,实验验证假设;讨论后得出结论,并相互交流。
三、拓展
交流: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 【教学后记】
2.用水计量时间
【教材简析】
《用水计量时间》是《计量时间》单元的第2课。《计量时间》让学生在观察、研究、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不断深入认识时间的过程,认识到自然界一些事物的周期性可帮助人们计时,并加深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亲身体验一项工程的基本过程。第一课《时间在流逝》,让学生了解了人们用太阳计时,用燃香钟计时;本课自然提出“古人还曾用什么来计时”的问题,便顺势引出“用水计量时间”的话题。教科书通过图文展示了实验研究的装置,引导学生从“观察水流的速度”“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两方面来研究水流的速度是否均匀。很显然,后部分的研究是重点。学生将测量从200毫升水中流出5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并预测、实测流出100毫升、15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学生将从实验中获得数据,并通过分析交流把数据转化成证据,指引他们对“水流速度是否均匀”“水是否能计量时间”等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研讨,使学生最终认识到“相同水位的容器中流出一定量的水,时间是一定的”“水位不变,水流速度均匀”,从而为下一课设计制作《我们的水钟》奠定科学理论基础。
【学生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古人曾利用太阳计时,知道燃香在一定条件下匀速变短,可以大致用来计时,两种计时方法都有缺陷,从而产生探寻认识新的计时工具的愿望。对于“水流速度是否均匀”,大多数五年级学生并没有特别留心过,课堂上的测量活动将给他们增加新的直接经验和认知冲突(有孩子凭直觉会认为杯子中的水流出来的速度是均匀的)。而学生要认识到“水位变化,水流速度会变化”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只要在课堂上认真观测,合理分析,不难达成正确认知。相对而言,本课观测活动的操作对孩子是个不小的挑战。四人小组要分工合作,准确的操作、细致的观测、默契的配合,这些实验素养都需要在平时科学课上的有效训练和养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初始水位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保持水位不变,水流的速度不变。水流的这一特点可用于计时。
30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2.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对古人的智慧创作产生敬佩之情。 2.在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时能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社会的发展会带动计时工具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次观测、记录一定容器中流出一定量的水需要多少时间,并分析水流速度的变化。 [难点]小组观测活动中各人默契配合,获得准确数据。 【教学准备】
[学生]一个能容纳200毫升水的塑料瓶子、一个200毫升量筒(量杯)、一支记号笔、一个工字钉、一个透明水杯。
[教师]课前搜集各种水钟的资料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聚焦:水能计时吗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古人曾用太阳钟、燃香钟计时,但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他们还有哪些计时方法呢?
教师出示古代水钟。
教师提问:水真的可以用来计时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用水计量时间》。 [设计意图]简单回顾前一课的内容,出示水钟,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本课的核心问题——水真的可以计时吗?
二、实验探究:水如何能计时 1.组装装置,观察水流
教师出示简易水钟(漏杯中盛200毫升水,下面用量筒接水)。问:你能组装一个这样的简易水钟吗?组装好后请观察水流速度是否均匀。
学生小组活动,并简要交流。
[设计意图]测量之前,先组装、熟悉装置并对水流进行观察,以积累直观经验,激发学生思考新的问题。
2.观测水流:水位保持不变,从一定容器中流出等量的水,时间相同。
教师提问:从杯子里的200ml水中流出50ml水,估计需要多长时间。四人小组商量,怎样配合进行测量?
小组讨论并请一组演示方法,交流后形成活动提示(课件出示)。 小组活动,重复两次或者三次测量200ml水流出50ml需要的时间。 学生汇报数据并交流。
[设计意图]从相同水位流出相同的水所需的时间,学生凭直觉认为是相同的,通过实际测量会进一步确认这个认识。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熟悉实验操作方法的过程,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为后续研究打好基础。
3.观测水流:水位不同,水流速度变化了。
教师提问:同样的漏杯,水量是200ml,分别推测流出50ml、100ml、150ml(根据所需时间和学生的理解程度,也可以测量从100ml水中流出30ml水、60ml水、90ml水),各需要多少时间?
小组活动:重复测量从200ml水中流出50ml、100ml、150ml水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小组汇报数据并交流研讨:水流速度变了还是没变?为什么?
[设计意图]水位不同,水流速度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学生凭直觉和观察很难确认,通过重复测量和分析数据,能进一步认识水流的特点。
4.保持水位不变,水流速度基本不变。
教师提问:我们怎样保持水位不变,让水流速度稳定呢?
31
学生实验:给漏杯不断加水,保持水位不变。测量从漏杯中连续流出2个50ml所需的时间。 学生汇报交流:水流速度是否改变。
[设计意图]从前面的研究中,学生注意到水位变化,水流速度也会变化。那么水位保持不变,水流速度是不是不变了呢?再通过实验确认。实验方法相似,学生对水流特点的认识却进一步深化了。
三、拓展延伸:怎样制作水钟
教师提问:刚才这样用水来计时,方便吗?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课件出示古代水钟)。 学生观察古代水钟,思考并交流它是如何准确计时的。
教师引导:如果你来设计制作水钟,你会怎样做?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
[设计意图]观察实验获得的认识,要用于实际应用。让学生分析古代水钟计时的方法,可以检验学生对刚刚获得的认知是否真正理解,并加以迁移;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水钟,为下一课做好准备。
【教学后记】
3.我们的水钟
【教材简析】
本课是《计量时间》单元的第3课,学生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设计一个水钟,先用图画的形式对自己设计的水钟进行描述,然后动手制作一个水钟,最后检验自己的水钟是否能准确计时,并对水钟进行改进。在这节课中,学生将要经历设计方案——实验制作——修正方案的科学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过程。
教科书引用“人们曾用一个底部钻有小孔的碗,放在水中,让碗慢慢下沉来计量时间”,引导学生做一个类似的计时器;然后出示本节课的任务——“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提示学生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完成水钟的设计方案。(1)制作水钟需要哪些材料?(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3)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学生根据这些提示,按照自己的设计确定制作流程,分别标出1~10分钟的时间刻度,动手制作水钟。制作完成后对水钟计时准确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与改进,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拓展“除了水,还可以用哪些能流动的物体来制作计时工具”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
【学生分析】
通过第1课和第2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两种水钟的构造,经历了流水实验的研究后,学生对水钟能作为计时工具的原理有了新的理解,有了制作水钟的兴趣和理论基础。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初步具备了对自己或他人的设计、草图、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的能力,还具备了动手制作、相应的测试和调整的能力。可以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价某个工程设计,并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因此,教师要在学生测试水钟、对水钟进行评估与改进等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制作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并养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钟通过一定的装置,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从而能用来计时。 2.我们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法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
32
2.能利用剪刀、塑料瓶等简单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 3.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
4.经历思考方案——制订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 ——改进完善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
2.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与和谐地开展探究是重要的。
3.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经历一项工程的几个主要过程。 【教学重难点】
制作简易的水钟用来计时,使水钟的计时更加准确。 【教学准备】
[学生]一把剪刀、一把美工刀、两个塑料瓶、一个秒表(或者手表)、一支记号笔、一把尺子、一颗工字钉、一个铁架台和一卷透明胶带。
[教师]自制的水钟模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水钟,你们能说一说水钟有哪两种类型吗?(出示两种类型的水钟)
教师提问:水钟是根据什么原理来计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并制作我们的水钟。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受水型和泄水型水钟的,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水钟的两种类型。水钟是一类计时的工具,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向学生提出“水钟计时是根据什么原理?”,让学生结合上节课所学进行深入思考。教师提示学生,水钟是根据流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这个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从相同量的水中流出等量的水,时间不变;另一方面,水压不变时则水流速度相等。让学生对水钟能用来计时知其所以然。最后,提出今天的课堂任务——设计制作我们的水钟。
二、新课教学
1.完成水钟的设计方案。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图文并茂地完成水钟的设计方案。 投影展示学生设计的草图。
全班交流并初步指出方案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制作水钟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设计一个制作方案,包括水钟的类型、式样、所用材料、操作步骤等事项。方案的完善是制作水钟的一个关键,在这部分,教师要引导每位学生不断思考和完善设计,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操作过程。
2.制作水钟。
(1)制作一个能计时5分钟的水钟。
(2)计时前先粘好画刻度线纸条(提前标记好0刻度,起始水位)。
(3)计时开始后,每过1分钟,用黑色的记号笔在纸条上画一个刻度来标记水位。 (4)计时同学与画刻度线同学互相配合。 (5)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6)使用刀具时注意安全。
(7)动画模拟两种类型水钟刻度线的画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刻度线的间距。
[设计意图]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制作一个能计时5分钟的水钟。通过提示,让学生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与和谐地开展探究是重要的,让学生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通过动画模拟画水钟刻度线,让学生简明扼要地知道刻度线的画法以及注意事项。
3.测试水钟。
教师引导:用做好的水钟与秒表对照5分钟,来检测我们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33
注意:在记录过程中,每1分钟到了,小组的记录员在刻度线上根据水位画一条红色的刻度线。
[设计意图]“测试水钟”是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水钟,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这实际上也是一次重复验证实验。将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根据测得的结果判断我们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提示学生在测试过程中,每1分钟画一条红色的刻度线记录相应的水位,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水钟的测试结果。
4.对水钟的评估与改进。
(1)教师布置学生进行检验,用做好的水钟与秒表对照5分钟,检测水钟计时是否准确,并让学生交流他们测试的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制作过程中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发现造成水钟计时不准确的因素:瓶子的侧壁凹凸不平,瓶子的形状不规则,计时时用手挤压到了瓶子使水流速度加快,打孔的大小,画刻度线时出现误差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改进水钟的方法。学生会提出采用形状规则的瓶子,瓶子侧壁要光滑,打孔大小适当,计时时手不要去捏瓶子,画刻度线时视线要和水位线在同一高度等。
教师提问:水钟内水滴速度是否可以控制?这对水钟计时准确性有无影响?
引导学生结合上节课所学,深入思考古代的人们是怎么控制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教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静脉滴管使水钟的计时更加准确。
(4)对制作的水钟进行改造。
师生交流:让学生明白水钟要准确计时,必须借用工具让水钟里的水均匀往下滴。
[设计意图]通过对水钟的评估与改进环节,让学生检验制作好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根据检验结果总结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进一步提出改进水钟的措施。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学生通过思考“水钟内水滴速度是否可以控制?这对水钟计时准确性有无影响?”,对改进水钟方案有了初步的灵感;接着,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静脉滴管让水钟内的水均匀往下滴,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使学生课后的改进工作更有可操作性。
三、课堂总结与反思
通过一定的装置能使流水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水滴的速度,能够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设计意图]强调水钟是根据流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 四、拓展
教师提问:除了水,还可以用哪些能流动的物体来制作计时工具? 学生会讨论见过的计时工具,如沙漏,也可能提出更有创意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紧扣这一单元的主题《计量时间》。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目的:让学生完成水钟的设计方案,记录水钟计时准确性与否的测试结果,并提出改进水钟计时准确性的方案。
活动手册说明:在学生设计水钟方案时,让学生明确水钟设计的类型是受水型水钟,还是泄水型水钟。在学生记录测试结果环节,要提醒学生科学探究中记录实验结果要以事实为依据,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学生改进水钟设计方
【教学后记】
34
4.机械摆钟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单元的第4课,之前学生学习了燃香钟、水钟这些计时工具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时间精确度的要求也提高了,这些时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摆钟的发明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观察摆钟的摆,发现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相同的。
学生将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并认识单摆,并通过对单摆的初步研究,了解摆的等时性,从而让学生明白摆钟可以用来计时的原因。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在对摆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学生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要求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尽量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误。这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磨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这种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较准确地重复观测钟摆及自制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能根据钟摆的特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科学态度目标]
1.准确地测量摆的摆动次数,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2.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1.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2.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
[学生]手表(秒表)一只、摆锤一个(螺帽或别的重物)、摆绳一根(棉线)、支架(铁架台或别的支架)一个、记录表两张。
[教师]一个大摆钟、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燃香钟、水钟)
古人虽然有很多计时方法,但都不是非常准确,人们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今天我们来研究机械摆钟。(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燃香钟、水钟等计时工具,发现这些计时工具都存在计时不够准确的问题,自然引入人们希望有更精准的时钟,随后出示今天研究的课题《机械摆钟》,迅速聚焦研究内容。
(二)观察钟摆
教师提问:摆钟是怎样计时的呢? 学生猜测。
教师引导: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看看它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小组活动:测量这个钟摆每分钟摆动多少次,连续测三次并记录。
[设计意图]在观察之前,先让学生对摆钟是如何计时的进行猜测。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对摆钟已有的认识;然后通过观察了解摆钟计时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计时,观察并记录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35
(三)观察我们的钟摆
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60次呢?
老师出示提前做的摆:把线的一端系在螺帽上,另一端系在铁架台上,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摆。介绍摆锤、摆绳。
教师引导:这个摆每分钟也会摆动60次吗?我们来测一下,测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摆线自然拉直,听到口令后轻轻放开,不能推动摆; (2)摆的角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不能超过90度); (3)如果摆捶碰到了铁架台或其它东西后,实验要重新做。 (4)注意计时和计数。
教师讲解完先请一组学生演示操作:一名学生起摆,一名学生计时,一名学生计数。请其余学生观察他们的配合有没有问题。
全体学生明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后开始分组实验。
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并测量固定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完成记录单。 教师提问:观察每个小组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总结: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 教师提问:观察不同小组的数据,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总结:不同的摆,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并不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我们自己制作的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发现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都相同,说明摆具有等时性。通过观察不同小组的摆在1分钟里摆动的次数,发现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并不相同。
(四)拓展
同一个摆,相同时间里摆动次数都一样,但是不同的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次数却不一样,是什么影响了摆的快慢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拓展部分的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思考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为什么摆动次数不一样,同时为下节课《摆的快慢》做好铺垫。
【教学后记】
5.摆的快慢
【教材简析】
本课是《计量时间》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在学习了 “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即摆具有等时性”之后,对摆进行进一步探究;同时也为学习“做一个钟摆”“制作一个1分钟计时器”打下基础。本课引导学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探究,着重探究摆锤质量、摆的长短对摆的快慢的影响。
【学生分析】
学生在测量摆的摆动次数时已经发现,摆钟的摆与自制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可能不一样。有的摆摆得快,有的摆则摆得慢。学生的头脑中会出现疑问:为什么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的摆摆动的次数不一样呢?之前学生已经观察过摆钟的摆与自己制作的摆,他们会联想到摆的快慢可能会与摆锤质量、摆绳长度、摆幅等因素有关系。
这节课中,学生将就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讨论与思考,并且去验证他们的猜测,修正自己的想法。学生将测量摆锤质量不同、摆绳长度和摆幅相同的摆,在15秒钟内摆动的次数;还将测量摆绳长度不同、摆锤质量和摆幅相同的摆,在15秒钟内摆动的次数。他们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找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3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改变摆锤质量不能改变摆的快慢;摆绳长度影响摆的快慢: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实验现象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能有效开展改变摆锤质量、摆绳长度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3.能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能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初步意识到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意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并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好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经历设计实验方案——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探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一根摆绳(棉绳等)、3~5个大小相同的螺母(或钩码)、铁架台一个、秒表(或手表)一只、记录表一份。
[教师]学生用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的特点。
教师提问:比较各小组的数据,大家发现了什么?(教师出示上节课部分小组的实验数据) 学生交流: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摆动次数不同。 教师引入:为什么不同小组摆的快慢会不同呢?你觉得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发现不同的摆摆动速度不一样,他们对这个问题已经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充分调动原有的认知,开展头脑思维风暴,从而引出本课研究内容。
二、探究活动
学生讨论: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绳长度、摆锤大小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对摆绳长度、摆锤质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改变摆锤质量的实验:改变摆锤质量的实验怎么做?要改变哪些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怎么做?要改变哪些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提示: (1)绳要与支架杆平行。(2)放开摆时不能用力推,要自然放手。(3)摆幅不要过大,防止摆撞到支架。(4)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抓紧时间边观察边记录。(5)为了防止偶然性,每组实验要做三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研究并搜集数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探究活动对开展实验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如果要研究摆锤质量与摆动速度的关系,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数据”,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如何控制变量来开展研究。不论是改变摆锤质量实验还是改变摆绳长度实验,都建议学生做三次实验,这样才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三、研讨总结
37
集体汇报研讨: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吗?
教师小结: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长则摆得慢,摆绳短则摆得快;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分析实验数据的环节,各组学生展示实验数据,并自行开展分析。学生得出摆绳的长短是影响摆快慢的因素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教学后记】
6.制作钟摆
【教材简析】
本课为《计量时间》单元的第6课,通过前面几课的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本节课要求学生制作一个1分钟刚好摆动60次的摆钟,该怎样来制作呢?
本节课,学生将通过调节摆绳长度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将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根据前面的学习,学生也将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通过制作、测量、分析数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对摆的研究,学生已经知道了如果摆的速度太快,可以增加摆绳的长度;如果摆的速度太慢,可以减少摆绳的长度。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第一次摆绳长度的选择。如果第一次选择的绳的长度比较合适,测得的1分钟摆动的次数接近60次,后面的调整的难度就会减少。然后用比较有序的方法,快速地接近目标次数。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2.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不断地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2.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人类对产品需要不断地改进以适应现实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
调整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教学准备】
[学生]一根细长绳、一个铁架台、一只计时器(秒表或者手表)、一个摆锤(金属球等)。 [教师]学生用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老师带来了一个机械摆钟,你们知道机械摆钟的摆1分钟摆几次吗?我们来测试一下。
38
教师引导: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摆,也让它1分钟摆动60次?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自然地进入到本课的研究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预测:1分钟摆60次的摆,摆绳长度是多少厘米?如何调节?说说预测理由。 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就测试20秒摆动20次,看哪个组用最少的次数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调试摆绳长度?是每次减少5厘米进行调试,还是取上一次测量数值的一半进行调试,或者根据前几次调试的摆绳长度进行比较。
各小组讨论制订方案。
[设计意图]在制订方案前,学生要进行思考,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应该大致调整在哪个长度范围。要学生与之前自己做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的活动联系起来,确定一个预测的数值。此部分意在将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调试成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将会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制订出自己小组的方案。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按照方案制作一个每分钟能够摆动60次的摆。各小组领取材料,调试自己的摆,并完成数据测量和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讨论,学生已经知道通过调节摆绳长度来调节摆的速度。如果1分钟摆动的次数超过60次,就要增加摆绳长度,减慢摆动速度;如果1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到60次,就要减短摆绳长度,加快摆动速度。每测试一次摆绳的长度,都要记录在 “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单”中。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测试方法,掌握每次调试的幅度,最终制作成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
引导学生讨论:1分钟摆60次的摆钟,它的摆绳长短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在同学们调试制作完1分钟摆动60次的摆后,小组汇报摆绳的长度,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学生将发现排除误差的因素,1分钟摆动60次的摆钟的摆绳长度是一个固定值。
【教学后记】
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教材简析】
本课是《计量时间》单元的最后一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总结性作用。前面6课是让学生经历设计和制作几种古代计时工具模型的过程,并利用这些模型来认识古代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方法以及计时的准确度。
教材从“在现代生活里,人们对精确计时又作出了哪些努力呢”这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已有的计时工具进行比较,归纳计时工具的设计原理,结合实际生活,认识到精确计时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6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人类历史上出现的计时工有了基本的了解,也体会了计时工具的不断创新是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表现。但是,学生对于不同计时工具的区别还缺少系统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对这些计时工具的计时原理进行归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表格的方式调查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 2.能调查因时间的不精准给人类生活造成麻烦的事件。 [科学态度目标]
3.认识到人类设计不同的计时工具来满足不同的用途和需求。 4.认识到科技的进步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39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意识到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调查和了解精确计时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计时工具发展史”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大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导入: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和生活。在现代生活里,人们对精确计时又作出了哪些努力呢?
教师提问:在人类计量时间的过程中,人类发明了哪些计时工具呢?
学生交流:太阳钟、香钟、水钟、沙漏、摆钟、石英钟、电子钟、原子钟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名称。
[设计意图]教师先让学生罗列出从古至今的计时工具有哪些,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目的是让学生能对这些计时工具有更清晰的认识,方便比较。
二、探索
教师提问:这些计时工具,你们都了解吗?它们的计时原理是怎样的?有没有共同特点? 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计时工具发展史”的资料,请大家仔细阅读并完成记录表1的内容。大家可以先看看《学生活动手册》中的记录表,看看有什么问题。
提醒大家阅读时保持安静。
教师引导:展示一位同学的记录单,请大家校对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假设:针对同一个计时工具,有人认为不够精确,有人认为很精确,请学生表达看法。 教师小结: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在某些领域,人们觉得现有的计时工具还不够精准,因此科学家们要想办法研究、发明更精确的计时工具,以此来满足人们工作的需要。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方式,要求学生调查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主要是比较日晷、水钟、摆钟和手表等4个具有明显改进的计时工具,使学生经历人类探索计时精确性的历程,并尝试归纳这些计时工具的相通之处。
教师出示火车和飞机时刻表。
教师提问:大家看,这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火车和飞机时刻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什么计时工具就可以计时了?
教师提问:那百米赛跑呢?航天飞船发射呢?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亲身经历,感受到计时的重要性?
可以让学生举例交流。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经历,教师可以举生活的真实例子,来说明精确计时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计时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精确计时的重要性。 三、研讨
教师提问:这些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的什么规律?(问题1) 预设: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学生交流:你们知道的现代计时工具有哪些?(问题2)
教师引导:人类真了不起!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计时工具变得越来越精准了。如果计时工具不精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问题3)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是考查学生对学过的计时工具的科学原理是否理解。第二个问题是为了了解学生平时都接触过哪些计时工具,为什么选用这些计时工具。第三个问题是了解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对时间的认识。
四、拓展
40
人类对于时间的运用,还远远不止用来计时,时间还可以用来定位。在没有导航仪的情况下,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员,曾利用钟表来辨识自己所在的位置,让船成功地从一个地方航行到另一个地方。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关于这一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人们对时间的有效运用。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1.我们的身体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1课,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的主要项目为依托,组织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估,通过查阅资料、研讨交流,了解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构建现代健康生活新理念,提升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形成健康生活的行为方式。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探寻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第二部分——探索,包括2个活动。活动一是检测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活动二是探寻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第三部分——研讨,引领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第四部分——拓展,不良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乃至人类的生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做个保护环境、维护身体健康的宣传海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健康除了肌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学生分析】
本课为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比较关注,并且之前已经学过消化和呼吸对维护身体健康、维持生命活动的意义,具有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
2.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健康。 3.噪音、雾霾、污水等不良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益于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适合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 2.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依据自己的健康数据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并愿意与人交流。
2.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与人沟通,并能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最终达成共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如:睡眠、饮食、运动、噪音、雾霾、污水等。
[难点]构建现代健康生活新理念,提升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形成健康生活的行为方式。
41
【教学准备】
[学生]各项体质数据(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收集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相关资料及不良的环境对健康不利的资料、活动手册。
[教师]五年级学生体质记录表、数据统计表、课件,不良环境对人类身体健康影响的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提问:还记得我们想要维持生命,有哪些条件是必须的吗?(食物、水、氧气)身体健康与哪些因素有关?现在我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又是怎样呢?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的身体”,了解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引出课题:我们的身体)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谈话的方式引出探究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
(一)检测我们的身体状况
1.教师课件出示五年级学生体质标准记录表及两名学生的记录表。
谈话:课前老师收集了两名同学的记录表,你能根据五年级学生体质标准记录表判断他们的健康情况吗?
学生分组开展评估活动。
2.谈话:那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呢?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一些信息,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身高体重测量仪,我们可以现场收集身高和体重数据,通过数据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的健康情况。
教师讲解正确测量方法后,学生展开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活动,完成活动手册上相关数据的填写。
3.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根据课前和课堂上收集到的体质信息,开展评估活动,并根据每位同学体质记录表,完成小组体质健康统计表。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并将各小组数据汇总到班级记录表中。 第( )小组学生体质健康统计表 体重指数(千克/米2) 肥胖( )人 肺活量(毫升) 50米跑(秒) 一分钟跳绳(个) 及格( )人 及格( )人 及格( )人 低体重()人 超重( )人 正常()人 良好( )人 优秀( )人 良好( )人 优秀( )人 良好( )人 优秀( )人 良好( )人 优秀( )人 一分钟仰卧起坐(个) 及格( )人 体重指数(千克/米2) 肺活量(毫升) 50米跑(秒) 一分钟跳绳(个) 学生体质健康班级统计表 肥胖( )人 及格( )人 及格( )人 及格( )人 低体重()人 良好( )人 良好( )人 良好( )人 超重()人 优秀( )人 优秀( )人 优秀( )人 正常( )人 一分钟仰卧起坐(个) 及格( )人 良好( )人 优秀( )人 [设计意图]《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课前,教师让学生亲历搜集资料的全过程,课上又通过测量活动收集到了准确的身高、体重数据,并通过对照活动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情况。全班交流加深了对全班同学体质健康
42
情况的了解。
(二)讨论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教师提问:请大家说说看,引起体质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完成记录表,然后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2.教师提问: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还有哪些需要改变的生活方式?
3.教师小结:我们的身体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学生可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睡眠情况、环境等方面介绍影响身体发育的因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活动。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研讨
教师提出问题:为了身体健康,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学生讨论总结: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环境因素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要保护环境等。
教师小结: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我们的身体也受到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我们的身体远离不良环境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不良环境对人体的危害,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拓展
1.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提到了环境因素,不良的环境可能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总结。
2.教师提问:除了身体健康,大家想一想,健康还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总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3.教师小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仅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越来越重视心理的健康状况。如果心理有了问题,应该怎样对待呢?大家以后可以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做成健康小报。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设计意图]科学课不把上课、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带着新的探究任务走出课堂,用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方式进一步去了解、去认识、去探究健康成长的知识,然后与同学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再一次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体验探究问题的愉悦,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后记】
2.身体的运动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2课。身体的运动机能状况是检验身体健康与否的最外显的指标之一。与所有生物体一样,人体的身体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生长发育和生存的需要。如果说第一课是从整体视角审视评估学生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那么本节课则站在人体系统、器官的角度认识人体,了解人体的工作机制,促进学生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节课在引领学生悉心体验移动哑铃过程中上肢各部分的变化,认识骨、关节和肌肉,构建骨、关节、肌肉协同配合完成运动的肢体运动模型,进而了解保护运动器官的
43
重要性,以及促进其健康生长发育的方法与策略。
【学生分析】 作为五年级学生,这将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单元。身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个暗箱,学生虽已能感受到骨骼和关节的作用,但是肌肉的作用以及身体各部分是如何协调配合的,还需通过一系列体验、模拟活动来发现,并感受到人体的精密、和谐之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
2.体育运动对促进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观察方法,感知人体运动时的变化。 2.能通过自制的模型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与人体有相似的运动结构,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身体的运动是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 2.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难点]学生能清楚地记录和描述身体在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教学准备】
[学生]硬卡纸、橡皮筋、胶带、铆钉、剪刀、笔等。
[教师]关于人体骨、关节和肌肉的相关资料,与人体运动结构相似的物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运动感知——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否灵活运动,是一个人健康与否最为外显的标志之一。那么,灵活的身体是怎样运动的呢?下面,我们站起来做一做曲臂和伸臂运动来感受一下。
教师提问:活动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我们来摸一摸这些部位,摸到了什么?板书:(骨头、肌肉、关节)
教师引导:自由做一些别的运动,看看你还摸到了哪些骨头、关节和肌肉,用手指出它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活动,学生初步认识了骨头、关节、肌肉,并知道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二、观察感受——体验探究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骨、关节、肌肉共同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那么,我们在探究身体的运动时,参与运动的骨、关节和肌肉各起什么作用?它们又是怎样相互协调完成运动的呢?
1.探究骨骼的作用。
教师引导:你们知道我们人的身体里面共有多少块骨头吗?(206块)它们在身体里面组成了身体的支架——骨骼。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还可以利用X光来看见骨骼。(出示骨骼的X光片)
教师出示人体骨骼模型:骨骼能够支撑我们的身体。猜猜骨骼除了有支持运动、支撑作用,还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引导:我们摸一摸自己的心肺,能摸到吗?是什么挡着呢?挡住以后,我们的心肺就不易受到伤害,这说明骨头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2.感受关节的作用。
教师引导:我们知道,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方式是不
44
同的。伸出手臂,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手臂上有什么关节?(肘关节)你还能说出别的关节的名称吗?
教师引导:我们来进行一个体验活动。先用两只手摸一摸耳朵,有什么感受?现在我们把肘关节固定住,再去摸,又有什么样的感受?除了摸耳朵,我们还可以试着写字,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当关节不能灵活运动,我们做各种动作就会非常困难,有了灵活的关节,我们就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
3.了解肌肉的作用。
教师提问:我们身体有了骨骼、关节,就可以进行运动了吗?还得有谁的参与呢?说说你对肌肉的了解。
学生交流:肌肉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肌肉可以带动骨骼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感知活动,激发学生去探究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为学生下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作铺垫。
4.体验感受骨骼、关节、肌肉协调运动。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活动来推理、描述一下肌肉是如何带动骨骼和关节进行运动的。
(1)教师指导学生用一只手拿起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观察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同时,用另一只手触摸、感受手臂不同部位的变化。反复做几次举起和放下哑铃的动作,多次观察、感受。
(2)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举起、放下哑铃的动作,请另一位学生观察、触摸举哑铃同学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和变化,并说出感受。
(3)同桌之间交替做举起、放下哑铃的动作,彼此观察、触摸对方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和变化,并说出感受。
(4)小组讨论、交流。
①比较一下,举起和放下哑铃时,手臂不同部位有什么变化?
②学生描述在举哑铃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③交流总结:通过举、放哑铃活动,我们知道人体各种活动都是由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地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
5.体验下蹲、踢腿等活动,描述一下在下蹲和踢腿活动中,骨骼、关节、肌肉是如何协调运动的。
[设计意图]由举哑铃活动拓展到身体其他部位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老师指导学生准确描述活动中骨骼、关节、肌肉的变化,从而推测出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四、制作模型——解释验证
教师引导:手臂活动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制作一个手臂活动模型。
1.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硬卡纸、橡皮筋、胶带和铆钉等材料,团结协作,制作上肢运动模型。(学生的制作可以有所创新,只要能说明意思就行)
2.介绍制作过程:
(1)将其中一张卡纸对折,作为手臂前臂。
(2)另一张卡纸对折后剪开,将其中一张的一端剪圆,另一张剪成手掌模样。 (3)将手掌与前臂用胶带粘牢,再将两根一样长的橡皮筋用铆钉分别固定在手臂模型的两个硬卡纸上。
(4)慢慢拉动其中一根橡皮筋,就可以看到手臂模型弯曲了。 3.温馨提示:
(1)手臂模型的尺寸比例必须把握好。
(2)使用剪刀、铆钉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教师引导:请认真观察并思考,模型的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推测它们是如何相
45
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教师小结:从这个制作实验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到:橡皮筋的拉动,带动了整个手臂的运动,也就是肌肉可以带动骨头运动。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体验与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制作上肢运动模型,进一步理解肢体完成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内化知识。
五、研讨交流——关注健康
教师引导:如果运动不当,青少年时期的运动系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说一说,你见过或遭遇过骨骼、关节、肌肉受到损坏的例子。
学生交流:怎样做可以使我们的骨骼健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教师出示资料,介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为了促进骨骼、肌肉的健康发育,要加强体育锻炼,意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运动习惯。
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教师提问:观察图中的起重机,它的哪一部分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关节和肌肉的作用相似? 教师课件出示生活中一些利用骨、关节和肌肉作用的原理制成的物体,让学生找一找,物体的哪一部分是利用骨、关节和肌肉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教师引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这样的发现,对你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许多工具的结构、功能与生物体相似,渗透仿生学知识,激发学生创造发明的欲望。
【教学后记】
3.心脏和血液
【教材简析】
《心脏和血液》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3课。心脏、血管和血液属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承担着运输养料和氧气、废物和废气的作用。血液循环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着身体各器官的健康。心跳是人体的主要生命体征之一,心脏停止跳动,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本节课从对心脏跳动的测量入手,让学生了解心脏的位置,探索心脏跳动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心脏跳动对维持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建模与推理能力,提升关注心脏、血管健康的意识。
【学生分析】
心跳是五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命现象。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知道心脏的位置及心脏在不停地跳动,但是他们不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及血液循环和心脏跳动的关系。本课以心跳为出发点,通过感觉心跳了解心脏所在位置;通过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率)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探究心跳的意义,理解心脏、血管的功能;通过测量下蹲运动一分钟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并与经常运动的同学进行比较,使学生感悟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进而激发学生保护心脏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 2.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3.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46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 2.学会测量心跳和脉搏。 [科学态度目标]
1.对研究心脏、血管、血液如何工作并维持人的生存感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知道体育锻炼可以强壮心脏,并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水槽、水、吸耳球、塑料管、听诊器、滴管。
[教师]关于心脏和血液的相关多媒体资料、儿童心脏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谈话:同学们,老师最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想知道吗? 教师播放献血过程视频。
教师提问:对,老师去献血了。你们知道血液储存在身体的哪个器官里吗?(学生可能回答心脏、血管等)。
教师谈话:现在我们来进行一项比赛,“看谁找血管又快又准”,时间是30秒。 学生活动:找血管比赛。学生猜测、交流、汇报。
教师讲解: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只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血管里装满了血液,血液在血管里是流动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猜测、交流、汇报。
教师提问: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
教师小结: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是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
[设计意图]以老师献血视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出本节课探究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血液循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探索
(一)认识心脏和心跳
教师提问:关于心脏,你都知道些什么?
教师先让学生回答,然后出示儿童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介绍: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
教师提问:心脏大致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你根据什么找到心脏的位置?请你找找看。 学生活动:在自己身上指出心脏的位置。
教师课件出示心脏的位置图并讲解: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在两肺之间偏左的位置。
教师谈话: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能感受到一次跳动。人们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述生命结束。正常成年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教师谈话:我们把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让我们来测量一下我们在安静状态下一分钟的心跳是多少。
学生活动:利用简易听诊器和同伴相互测量一分钟心跳次数。对照不同年龄段儿童心跳次数统计图,评估自己的心跳是否正常。
[设计意图]学生的经验和已有认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和教师课件展示,使学生对心脏的大小、质量、形状和位置有直观的感受。
(二)模拟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的活动
教师谈话:从生命之初,我们的心脏就在不停地跳动着,这对于人体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心脏深藏于人体内部,想要了解它并不容易,为此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套材料,我们通过模拟
47
实验的方法来一起研究。
教师谈话:我们的活动如图所示,将胶管放入水中,反复挤压和放松吸耳球,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不同的力度挤压吸耳球,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数一数,一分钟里我们挤压了多少次?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小组实验时,每个成员都要用吸耳球实际体验一次,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提问: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的手和吸耳球相当于人体的什么器官?塑料管、水槽内的水分别相当于什么?
教师谈话:模拟实验中,吸耳球相当于心脏,手的力量相当于心肌收缩产生的力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水相当于血液。
教师讲解:(出示人体血管分布图)图上红色的血管叫动脉血管,血液从心脏出发,经过动脉血管流向全身。蓝色的血管叫静脉血管,血液通过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教师提问:血液循环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通过一个短视频具体了解一下(播放血液循环的视频)。
教师总结:心脏相当于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将肺部吸进的氧气和从肠吸收的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又把从全身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输送到肺部和其他器官,然后排出体外。
[设计意图]本课以探究心跳意义为线索,通过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心脏、血管及其功能,感受心脏的工作强度。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封闭系统,无法直接观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心脏跳动,让学生明白利用模型研究内部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建模与推理能力。
三、研讨
教师谈话: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它会疲劳吗?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所以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教师谈话: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加强健。下面,我们测量下蹲运动一分钟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运动时下蹲姿势要标准,速度要快,运动时间为一分钟。
学生活动并比较:找一个平时爱运动的同学,和他比较一下,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有什么差别。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平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剧烈运动后心跳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较短。心脏由心肌组成,心肌收缩和舒张,使得血液流出和流回心脏。心肌越强健,每次收缩输送出去的血液量就越多。因此,运动员的心率通常比普通人的心率低。
教师补充: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容纳约0.5升的血液。虽然心脏收缩时挤出来的血液不是所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设挤出的量是0.2升,按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计算,一分钟从心脏送出的血量就约有15升,一小时输出的血量约有900升。
一个正常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8%,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4000毫升血液。一次献血400毫升,对人体健康不会有影响。坚持定期献血,可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提高造血功能,促进人体血液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使其保持旺盛的造血状态,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心脏的工作机制,理解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减缓心脏的工作强度,有益于心脏的健康。通过测量比较平时经常运动和不经常运动的同学运动一分钟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健康。最后,了解人体血液有多少,经常献血对人体的益处,拓展学生的认识。
四、拓展
除了手腕,还有哪里可以摸到我们的脉搏? 【教学后记】
48
4.身体的“总指挥”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4课。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本节课引领学生认识脑的结构特点,依据日常生活和游戏体验了解脑的功能,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增强保护脑及科学用脑的意识。
【学生分析】
大脑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人人都有大脑,可大脑在我们头颅内,看不见,摸不着,他们对大脑虽有一些浅显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身体各部分协调有序工作”的认识。身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机器,身体各部分为什么能如此协调地完成各项工作,也是学生头脑中的疑惑,本课以此为契机展开对“脑”的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脑是神经中枢,管理人体绝大部分的生命活动。
2.人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分别控制着人体不同的生命活动。 3.大脑具有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
4.充足的睡眠、轻松愉悦的心情等有益于脑的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2.能够通过体验活动推测大脑具有记忆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1.对研究脑的结构与功能有兴趣。
2.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应用脑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脑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难点]运用脑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准备】
为[学生]橡皮泥或轻粘土、词汇卡片、关于脑的知识卡片。 [教师]有关脑的视频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做游戏。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怎么样?老师做一些动作或发出指令,大家要做出相反的动作。
开始游戏。教师坐下,一些同学马上站了起来,可能有一些学生还没反应过来,不过会很快进入状态。随着教师“向左转”“举右手”“抬头”的口令,气氛变得轻松而热烈。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反应都特别快哦!刚才的游戏中,你身体的哪些部位参加了活动?是谁指挥你做出刚才的那些动作的?
预设回答:脑、大脑。
教师追问:大家说说脑和大脑一样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人体的“总指挥”——脑。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导入,学生通过自身体会感知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脑在指挥。在学生的认识中,脑和大脑是两个界限模糊的概念。让学生自己讨论,一方面是对学生储备的脑知识的前测;另一方面,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学习脑知识的兴趣,为后面的探究学习作铺垫。
49
二、聚焦探索
(一)了解脑的结构 教师引导:(出示脑的图片)这就是人的脑。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如果让你把脑分成不同的几部分,你会怎样分?说说你的依据。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教师小结:脑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上面体积最大的就是大脑,下面的是小脑,小脑旁边的这小部分是脑干。
你知道脑是怎样指挥我们身体活动的?有的同学说到脊髓,你知道脊髓在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吗?脊髓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呈长圆柱状,人的脊髓全长41~45厘米。脑和脊髓相连,脑和脊髓联系着的神经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脑通过脊髓指挥我们身体的活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的原认知出发,通过观察、分类等科学方法认识脑的外形、结构。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加工、拓展,形成新的知识。
(二)探究脑的功能
教师引导:我们刚才认识了脑的结构,请大家说说脑都有哪些功能。
在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人的一切活动是由心脏指挥的。到17世纪以后,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病例研究发现,人的活动是由脑控制的。
教师引导:(出示PPT)我这里有两个病例,请大家试着分析分析,看看病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是否跟脑有关系。(完成活动手册上的活动)
教师小结:脑有控制视觉、听觉、语言、运动等功能,专家也根据大量病例认识到了脑的许多功能,并且还研究出了脑每一个部分的不同功能。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脑有很多功能,脑的三个部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我们还知道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交叉管理,左脑控制右半身,右脑控制左半身。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重在强调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进行自觉自愿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本环节以病例为切入点,学生通过对病例的分析,不仅知道了脑的功能、脑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阅读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体验脑的功能 1.记忆力测试。
教师引导:脑实在是太重要了,怪不得大家称它为人体的“总指挥”“司令部”。现在我们来个智力大比拼,先来测测大家的记忆力。
游戏规则:
(第一关)用20秒的时间,记忆屏幕上的词语,然后说说哪两个词语调换了位置。
(第二关)用10秒的时间,记住屏幕上的物体,然后说说少了什么物体,多了什么物体。 教师小结:刚才的活动中,第一关属于文字记忆,第二关属于图像记忆。图像记忆有效期长,记忆速度也快。我们大家平时记忆时,可以把文字和图像结合起来,多多锻炼,培养我们的超级记忆力。
2.思维能力测试。
教师引导:接下来,我们再来测测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请你从下面带有编号的图形中,选出一个适当的图形填入空格。
学生开始边观察边思考,然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师小结:刚才的两个测试,有的同学没有完成,这些同学不要气馁。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思维力经过专门的训练都能得到提高。今后,只要你积极动脑,勤学苦练,你的记忆力、思维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3.制作大脑模型。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脑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制作一个脑的模型?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轻粘土)做一个脑的模型。
教师提示:做脑模型前,有些地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脑的三部分结构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做。大脑、小脑、脑干的大小和位置分布要合理,尊重事实。制作完成后,每组派一个代表
50
上台讲解作品,参加评比。每位同学都是评委,我们最终要选出三个优秀作品。
学生动手制作;评比作品;选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保持探究脑奥秘的欲望,使探究活动与课堂学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最后的建立模型,是学生对脑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的过程。因为脑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通过动手做,不仅对脑知识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探讨方法
教师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发达的大脑,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让他随时随地做出准确指挥。关于保护大脑,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小组讨论后,代表向全班汇报。
(1)充足的睡眠,消除脑的疲劳,恢复脑的功能,保证每天睡8~10个小时; (2)加强体育锻炼,锻炼可以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 (3)合理饮食,加强膳食营养,保证身体所需的能量; (4)每天保持愉悦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情绪;
(5)任何时候、任何活动中都要保护好头部,使脑不受伤害。
教师小结:我们的脑是柔软而又脆弱的,它需要颅骨来保护,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脑需要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大脑保持活力的前提;脑的不同区域功能不同,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听听音乐、做做运动;注意营养,保持愉悦的心情有益于脑的健康。
[设计意图]本环节基于前面的研究活动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重在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交流、讨论。知道应用脑科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巧妙突破本课的难点。通过学生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提出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脑的措施,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拓展延伸
教师谈话:合理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课间活动一下身体,都可以避免大脑的过度疲劳,有利于大脑的保护和开发。
教师引导:(出示课程表)这是咱们班的课程表,大家说说,从用脑的角度分析,课程表这样安排合不合理?你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理由。
教师引导: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资料,收集有关脑方面的知识,让脑指挥着我们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人。
[设计意图]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后回归于生活。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从用脑的角度对自己熟悉的课程表进行分析,不仅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脑科学知识回归生活,更好地指导生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后记】
5.身体的联络员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5课,它是学生在研究了人体的“总指挥”——脑之后,学习人体神经系统是如何传递和处理脑发送的信息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神经。它是连接中枢神经和身体各个部分的“联络员”,负责收集身体受到的环境刺激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脑、脊髓,再将脑、脊髓发出的指令传递给身体相
51
应部分,使其做出相应的反应。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引发学生对于人体如何感知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的研究兴趣。第二部分——探索,认识神经系统,了解神经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构建保护神经系统的认知;重在引导学生用其指导自己的行为,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但是对于人体是如何接受外界信息,并将其传递给脑,而脑又是如何发出指令,指挥人体做出相应的反应的工作过程并不知晓。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难点,比较抽象,不容易感知。因其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兴趣。五年级学生喜欢探究,凡事乐于亲身经历,对事物的认识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从一些感性材料中提炼出自己的结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体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是神经系统协助完成的。 2.神经系统中脑、脊髓和神经是协同工作的。
3.神经从身体各个部位接受信息传递给脑或脊髓,再将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给身体相应部位,使身体做出不同的反应。
4.减缓精神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构建新知。
2.能够基于接球的体验活动,推测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表现出对于人对环境刺激是如何产生反应的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别人的观点,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与同伴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减缓精神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知道减缓精神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
2.知道有效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并能以此指导自己的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
[难点]能说出人体进行不同的活动时,神经传导的线路。 【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乒乓球、纸杯。
[教师]神经系统工作原理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扔乒乓球游戏,两人一组,一名同学扔乒乓球,另外一名同学想办法用纸杯接球。确定好统一接球距离,练习一会,展开比赛。
明确比赛规则:(1)每组选两个代表参赛。(2)相同的时间、相同的投球距离,每组投球10次。将球一次性接入纸杯中且不弹出算有效接球。(3)哪个组接到球的次数多,哪个组就算赢。
教师提问:在游戏中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这些器官各起了什么作用?耳、眼等接受了刺激后如何传到大脑呢?大脑又是靠什么指挥身体做出反应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到即将进行的新知识研究中来,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
(一)认识身体的“联络员”——神经
教师引导:如果把大脑说成是身体的“总指挥”,那么神经就像身体的“联络员”。分小组用水彩笔在人体神经图上画一画,用线与箭头来表示信息传递的过程。
52
学生汇报想法,展示结果,相互评价。
教师提问:向大脑输送信号的神经和传递大脑发出命令的神经会不会是一种神经呢?
学生讨论:不会是同一种神经,因为它们传递信号的方向不同,传递信号的作用也不一样。 教师小结:感受刺激并将信息传递给脑和脊髓的叫传入神经(也叫感觉神经),将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递给身体相应部位,并指挥其做出反应的叫传出神经(也叫运动神经)。
(二)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教师谈话:(出示图片)遍布全身各处的神经与脑、脊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中脑、脊髓组成了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又称神经中枢,控制着身体的知觉、感官、思想和运动等。由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神经。身体的“联络员”主要说的就是这些遍布全身的神经。
学生活动:依据刚才接乒乓球的游戏活动,画出接受乒乓球的信息传递过程图。
交流展示: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通过传入神经把信息传给大脑,大脑发出指令,通过脊髓再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将命令传给运动器官,做出各种动作。
眼睛 →传入神经 →大脑 →脊髓 →传出神经 →手
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需要大脑去指挥、控制呢? 学生活动:膝跳反射。
教师提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吗?
学生交流、汇报:搔扒反射、眨眼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手无意中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手迅速缩回。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分析接收乒乓球的活动,说出、画出、写出神经传导的线路,明白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再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研讨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的接球游戏,老师让大家练习了一会才开始比赛,你认为练习后成功率有提高吗?
学生小结:人的神经的传递速度很快,达到100~200米/秒,也就是说可以在1秒的时间内绕着你的全身转将近100圈。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锻炼能使我们的反应更快,肢体越来越灵活,经常动脑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教师提问:看来,神经系统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它呢?
学生讨论: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乘车时系好安全带等(填写活动手册)。
[设计意图]基于对神经系统的特点与功能的认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构建新的认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进一步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后记】
6.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
【教材简析】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如果说前面关于人体知识的学习,是基于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功能,重在引领学生关注人的生理即身体健康的问题,那么,本节课关注的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在小学阶段主要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目前,心理健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
53
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当人体受到某种外界刺激时,神经系统就会将这种刺激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分析信息并做出指令,再经由神经将指令传达到身体的相应部分,做出相应的反应。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不同的情绪,其实也是人体面对外界刺激所做的一种反应。这些情绪的产生同样离不开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大脑控制并管理着我们的情感、意志、行为等表现。
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作为高级物种的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来自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五年级学生虽然还只是小学生,但他们已经表现出了由于各种压力所带来的不良情绪等心理问题,而这些不良的情绪又严重地影响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本课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情绪对我们的影响,进而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有了很多的生活经验,具备了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能力。已经知道了大脑控制人体各器官的活动,对于理解大脑管理人体的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能够明辨是非,但面对压力往往不够冷静,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还需要引领他们了解压力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影响,学会管理自己、缓解压力、控制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打造健康的生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大脑管理人的情绪、意志、行为等,人的情绪、意志、行为是可以控制的。 2.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3.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避免冲突。 4.体育锻炼有助于减缓精神压力。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对周围人和事的观察,通过分析和推理,形成长期精神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和大脑可以控制情绪的认识。
2.能通过与他人交流与分享,获得面对压力、冲突等情况时,合理控制、管理自我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勇于面对自己日常生活中不良的情绪表现,并愿意管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管理自我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更多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良情绪表现和行为表现。
[难点]指导学生当愤怒的情绪即将引发暴力等恶劣行为时,有效控制愤怒,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营造宽松愉悦的心情和学习环境。
【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科学管理情绪的资料、《范进中举》故事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引导:(出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种人的表情反应)请大家观察图片,说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透过这些表情,不同的人会有怎样的心理表现?
教师小结: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很多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所以我们和这场疫情做斗争的时候,不仅要学会科学的防范,还要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其实,心理压力不仅仅是在特殊时期产生,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发生。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过怎样的压力?面对压力,你有怎样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表情图片导入,引领学生关注面对不良的环境,人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意在聚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4
二、探索
(一)身体对压力的反应
现场活动:采访本班的体育委员、学习委员、少先队大队长。
采访体育委员:假如明天有一场重要的体育比赛,你会是怎样的状态?(兴奋、晚上睡不着等)。
采访学习委员:假如明天是期末考试,父母对你的期望很大,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你会有什么反应?(紧张、老想上厕所等)。
采访少先队大队长:假如明天区里有一场重要活动由你来主持,你会有什么感觉?(手心出汗、身体僵硬等)。
教师播放视频:人在长期心理压力下的反应。
学生思考交流:人长期经受压力一般会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同学们从大脑功能、神经系统工作过程的角度思考、讨论——身体面对压力所产生各种反应的原因。
(二)管理压力和冲突
教师提问:如果对压力管理不好会造成哪些后果?
学生讨论:暴力破坏、情绪狂躁、严重者会抑郁、自杀、伤害他人等。 教师引导:当你在篮球场上,和其他人因为场地问题发生争吵,你会怎么做? 学生小组讨论,寻找一个妥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大家在冷静的情况下,都知道需要管控情绪,不要和他人直接冲突。但是,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或许还有些同学认为,把自己的压力用最直接的方式释放出来,自己就舒服了。
大家是否还记得2018年重庆万州的公交车坠江事件?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教师播放PPT。 教师总结: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果不去管控情绪,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缓解自己的压力,避免冲突。
(三)管理愤怒
教师引导:通过我们共同的探讨,大家知道了要管控压力和冲突。那么,当我们感到愤怒时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同学交流。
教师引导:在我们愤怒的情况下,可以参考下列做法。
(1)立即停止说话或做事,确保不会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2)可以尝试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3)思考如何反应,想好了再行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事例,思考当遇到压力和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在分析的过程中,和学生讨论:如果随心所欲,不去管控压力、冲突和愤怒,其后果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
三、研讨
教师引导:刚刚专家给了我们一些合理性的建议,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就下面的两个事例讨论一下,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减缓压力、控制情绪?可以试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
1.如果有人和你起冲突伤害到你,你会怎么做? 2.如果你的两个朋友有冲突,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缓解压力、控制情绪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遇到特别高兴的事情,我们需要管理自己、控制情绪吗?是否可以得意忘形? 【教学后记】
55
7.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7课。基于前面的学习,本节课又一次将学生的视线聚焦到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强化学生对人体健康及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制订适用、有效的健康生活计划,用于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将学生的视线聚焦到“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保护身体健康”上面。第二部分——探索,探索的主体活动是制订“健康生活计划”。第三部分——研讨,通过交流自己与同学生活中不健康的日常行为,让学生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可以将此部分内容放至第二部分“制订健康生活计划”前进行讨论研讨。第四部分——拓展,为家庭成员进行健康规划,制作“健康生活海报”,强调要综合利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图文并茂。
【学生分析】
本单元第一课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中间几节课分系统地关注身体不同器官的健康状况及保护的方法,此时,学生能较好地认识到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这也为制订一个合理、适切、可操作的健康生活计划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
2.科学合理的计划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3.计划只有变成行动才能产生效果。 [科学探究目标]
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健康行动计划。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把自己制订的计划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明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订一份健康行为计划。
[难点]认识到健康对人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为[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关于健康生活的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谈话:同学们,昨天老师备课到深夜,今天早晨起晚了,现在身体感觉还不舒服呢。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假设长久这样,生活会怎么样?
预设学生回答: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引出课题:看来,我们还真得为自己制订一个健康的生活计划。(板书: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设计意图]从自身例子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发学生对健康生活计划的思考,使学生的思路快速地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激发他们进行探究的兴趣。
二、探索研讨
(一)健康生活我们知道
教师谈话:健康生活非常重要,一个人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生活的质量。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有的生活习惯对健康有利,可有的生活习惯对我们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看看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么样的,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交流。
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不健康的行为?对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
56
师生交流。
教师提问: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都知道要想身体健康,必须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师生讨论: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作息习惯等。
教师引导:我们来看看小红的行为方式,诊断一下小红是否健康。
小红身体无病,她很内向,不合群。每次考试,如果成绩不好,她就愁眉苦脸,好几天都没精神。考得好了,就得意洋洋,目中无人。若同学超越她,她就好几天不理睬对方。看到女同学在一起说悄悄话,她就怀疑人家在说她的坏话。
教师小结:健康的生活不仅指身体健康,还指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看来具备优良的品质,对我们的健康生活也至关重要。
(二)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有利于身体健康。请每位同学设计并完成健康行为计划表(教师把健康树贴到黑板上)。
学生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自的健康行为计划,并加以完善。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得真周到。有了这些科学的健康计划,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计划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我们的身体会更加健康。如果我们没有毅力去改变,可以请父母、老师、同学来监督我们执行。良好的习惯,使我们的生命之树枝繁叶茂;优良的品质,使我们的生命之树开满鲜花,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时,能够总结出使身体健康发育,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案例使学生理解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更需要健康的心理。整个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把计划贴到健康树上,这样直观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三、拓展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讨论、交流了什么是健康生活,也制订了健康生活计划表。同学们的收获真大,老师替你们高兴。
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健康生活才刚刚开始,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望,你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你们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制订的健康生活计划,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健康。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利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份健康生活宣传海报,提醒所有人都能健康生活。
最后,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在《健康歌》中动起来,体验健康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播放《健康歌》)。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体验健康生活带来的快乐,去感染周围的人。 【教学后记】
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