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及答案(最新)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麂子 (jǐ) 累赘( zhuì) 修葺(qì) 悲天悯人(miǎn) ....B.卸却(xiè) 契约(qiè) 案牍(dú) 香气四溢(yì) ....C.德馨(xīng) 冗长(rǒng) 亵玩(xiè) 颠沛流离(diān pèi) ....D.商酌 (zhuó) 撵走(niǎn) 循环(xún) 鞠躬尽瘁 ( chu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黎明 焕然一新 呼朋引伴 B.静谧 再接再励 不计其数 C.莅临 无精打彩 迫不及待 D.干躁 谈笑风声 任劳任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谢天谢地,这些家伙终于赶来了,众人如卸千钧重负,长长吐出一口大气。 ....B.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 ....C.从高塔往下望,整个城市的风光一目了然,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
D.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
4、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沙尘从内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径河北,到达京津。 D.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1 / 9
B.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C.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D.一只在树上乐不可支欢唱歌谣的蝉,其歌声中蕴含着生命的意义。 6、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集众多优势于一身,深圳作为核心引应当仁不让
②在大湾区城市群里,深圳经济总量最大,形成湾区经济战略理念早,制度创新优势明显,开放程度高 ③增强核心引功能,深圳有基础
④同时,深圳是科技创新高地,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目标之一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7、古诗文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5)《木兰诗》中描写战地环境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体现战争惨烈与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③.父怒,挞④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⑥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⑦.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⑨.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⑩
2 / 9
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②陇:通“垄”,田埂。③蹊田:践踏田地。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⑤执策:“策”通“册”,拿着书。⑥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⑦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狞:凶恶。绍兴人,大学者。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通“披”,⑧韩性:⑨通儒:⑩被: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父命牧牛陇上______ ②亡其牛______ ..③或牵牛来责蹊田______ ④门人事冕如事性_____ ..
2.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译文:______
②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译文: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一个小高潮。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嘉宾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首播的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
3 / 9
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和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有些人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忙里偷闲,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记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如今的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希望生活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这些节目大都偏重于介绍图书、作者和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向“高冷化”,导致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 9
3.第⑦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 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 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 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
2、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
5 / 9
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④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
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删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3.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4.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路上难免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但我们不要钻牛角尖。有时我们不妨换
6 / 9
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也许你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并悟出一些不一样的道理。
请以《换个角度》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7 / 9
参考答案:
一 A A D C B C
(1)烟笼寒水月笼沙 (2)不问苍生问鬼神 (3)青草池塘处处蛙 (4)政入万山围子里 (5)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二
1.放牧自己(他)的责怪对待
2.①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②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
苦读书的品质.
3.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照在佛像前的长明灯下诵
读,(书声)琅琅地读到天亮.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他)于是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三 【答案】
1.《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2.对比论证。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贴地气”,“触动观众同理心”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意近即可) 3.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 4.C 【答案】
1.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前两段运用倒叙手法;交待发现橘林的过程,自然引出下文;有悬念效果。
8 / 9
3.都是叠词,语言亲切、灵动,富有音韵美;形象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4.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5.B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