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通识教育改革创新本科教学体系
作者:张晓京 张丽嘉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06期
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在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方向和学科优势,以通识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狠抓“三个基本”和“三个体系”建设,即把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将研究型教学体系、实践型教学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围绕“学生工作年”、“人才培养质量年”,进一步强调: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质量;积极推进新一轮的本科教学改革;巩固本科教学评估成果,建立健全有效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保证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明确了以下教学工作思路:以研究、加强、改革通识教育为切入点,调整本科教学方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断完善研究型、实践型教学体系,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研究,鼓励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启发式、互动式和研讨式教学的比重;编制各专业学生的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书、读原典;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进一步抓好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规范实践环节管理,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点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计划,鼓励吸收本科生参加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研究机会。
一、以通识教育为切入点,完善本科教学方案
学校启动了通识教育改革,开展了全校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成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领导全校的通识教育工作。教务处和高教研究室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组织召开了3次全校性的本科通识教育工作会议及多次座谈会、研讨会。在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课程体系的具体构成等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经过反复的论证,设计了初步的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2007级本科教学方案。新方案将本科课程分成3个模块:一是全校共同课,即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包括基本素质课、学科通识课、任选通识课;二是部类或学科群通识课程,按院系结构和学科特点,分为5大部类或5大学科群,即人文艺术部类、法政学科部类、经济学科部类、管理学科部类和理工学科部类,每个院系都要为自己所属的部类或学科群开设若干门通识课,学生要学习本部类或本学科群中除本院系所开课程之外的通识课;三是专业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础课和专业课。新方案中全校共同课和部类通识课程的比例占到全部课时的35%~53% ,强调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原典阅读,着力建设一批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科研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从过去占全部课时的7%增加到13%~15%。
二、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推动研究性学习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课程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学校在继续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通识教育改革,对本科课程建设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课程资源及质量、课程奖励及资助、课程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教学方案论证,提高其科学性、适用性;整合学校资源,统筹规划全校共同课程设计;建立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必读文献制度,以此推动研究性学习;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将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建设工作思路。在落实2007级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首先从通识课程建设入手,在做好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准备教学参考资料、配备师资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即改变通论或概论课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经典著作的阅读与讨论。
三、以实验、实践教学为重点,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
实验、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学生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对高校的服务与支持方式变化等主客观原因,文科的实验、实践教学遇到经费、场地、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与理论教学相比,在培养过程中的比重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情况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极其不利的。
学校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现状,并针对文科教学的特点,重点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和管理。结合教学方案的修订,搭建跨学院的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平台,设置专门的文科实验课程,编制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完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总结、推广各学院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又针对构建研究型、实践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根据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特点,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质量要求、学分设计、实施保障、质量评估标准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整合全校资源,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与此相适应,学校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07级教学方案的科研与实践教学环节做了较大的调整,从过去的12学分提高到22学分;修订和完善了8个涉及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文件,为构建创新型教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督导结合、以导为主”为工作模式,创新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良好的教学条件和一流的师资,而且与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密切相关。建立符合教学规律的、运行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关键。
强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坚持三级听课制度,建立“教学质量体系”,创新教学督导模式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4个组成部分。其中,教学督导模式的创新是我校的特色。学校于1996年设立教学督导制,1998年建立独立的教学督导室。其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督导结合、以导为主;规范程序,重在总结”的教学督导之路。教学督导员在完成基本的教学秩序检查工作的前提下,将工作重心转移至提出教学管理建议、辅导青年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上,在加强工作规范的同时,注意充分保护教师授课的积极性,爱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具体化。教学督导员全程参与学校优秀教学奖的评选听课,主动总结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创新教学法,与授课教师交流教学体会,传授教学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学校通过对万余人次师生的调研,收集、整理和总结优秀教师创新教学的各种资料,编辑出版了《师风教艺录——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课堂纪实》,对19位不同年龄和经历,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教学特色的教师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方面创造的经验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从不同侧面展示优秀教师的师风教艺;主持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督导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督导质量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指导书系列》3项学校教学改革课题,编写优秀教师教学经验脚本,并协助拍摄宣传优秀教师业绩的教学宣传片,以扩大优秀教师的影响力。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学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尊重,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吴 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