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新课的导入
广东省 四会市 仓岗小学 黄静学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心,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课文,就会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那么,小学语文新课的导入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我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设置悬念、作解说等方式导入课文的学习。
一、设置悬念导入
学生学习科学小品一类的课文时,我常用富有诱发性的语言拉开序幕,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致。如教《海底世界》一文时,一走进教室,我就用兴奋的目光扫视学生,然后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学生回答:“喜欢”。我兴致勃勃地说:“我也喜欢大海,今年暑假我还特地到海南岛去看过大海。大海,是那样的辽阔美丽,洁白的海鸥在水天之间飞翔。望着这美丽的景象,我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这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没有动物,有没有峡谷,有没有植物和矿产呢?我是多么想知道一切啊!”同学们,你们也想知道海底有什么东西吗?学生齐答:“想知道。”于是我诱导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海底世界》,它将向我们介绍海底深处有些什么有趣、希奇的东西。那么,海底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让
我们仔细阅读课文。”这样设计悬念,能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作解说导入
我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以导游的身份,给同学们作一段导游解说,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我说:“旅客们,你们好,今天我非常高兴地为大家介绍中外闻名的景点——小兴安岭。小兴安岭群山连绵起伏,山上有茂密的大森林,森林里有白桦、栎树等多种树木,还有珍贵的红松。那么,你可知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是什么样的吗?那里还盛产些什么?你们想不想去看呀?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旅游,希望大家开心快乐!”
三、画面音乐导入
上课一开始,老师借助多媒体的配合,朗诵一首诗或朗诵一段与课文有关的散文,则另有一番的情趣。如,我教学《草原》一文时,先问:“你们看见过大草原吗?”学生回答:“没有,但在电视上看见过。”我用多媒体出示大草原的画面并配上音乐,然后说:“你们听,有一首民歌是这样写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结合多媒体画面和播出的音乐,则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情节导入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许多好的作品,这些名篇佳作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开篇时,我借助多媒体,运用口语艺术,描绘文中一个精彩片段或一段引人入胜的情节,把学生的形象思维带入到再造的情景中去。例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我是这样开篇的:“同学们,你
们爱看电影吗?”学生回答:“爱看。”我说:“好,你们看幻灯片。”我先出示少年闰土刺猹的画面,然后描述:蔚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正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故事讲到这里嘎然而止。我抓住学生“欲知后事如何”的求知心理,相机提出问题:“这英俊的少年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
五、编“广告语”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广告语随处可见。把广告语的创作引进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编“广告语”,就是把课文精彩的部分先披露一点,加以渲染,以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如学习《鸟的天堂》时,我根据课文的内容,作出如下的“广告语”:“广东新会好地方,小鸟天堂美名扬。榕树绿叶一簇簇,各种鸟儿进出忙。你们这里游一游,让你今生今世都难忘。”
六、读课题导入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开篇时可引导学生从“眼睛”往里窥探,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反复读几次课题,然后引导:“同学们,你们从题目中可知道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同学们通过反复读题目,从而知道作者主要写了“故乡”、“杨梅树”、“杨梅果”,同时了解到作者是怀着对家乡热爱之情来写家乡的一种特产的。这样,新课开始,学生就会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有一个
初步的认识。
七、背景简介导入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由于成文年代较早,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陌生,难于理解。因此,我在教学这类 课文时,从介绍时代背景入手,为学生学习课文扫除障碍。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我先介绍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故事发生在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七连奉命在这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七连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的五位战士,后来就发生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像这样介绍时代背景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真是一举两得。
八、猜谜语导入
小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他们对猜谜语都有浓厚的兴趣,教师以谜语导入新课既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使学生愉悦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雨》一课时,我先给学生出了一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九、讲故事导入
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从而吸引学生。例如,我教《一夜的工作》一文时,我讲了一个有关周总理的故事。我说,有一次,周总理出席一个记者招待会,一个外国记者这样问周
总理:“周总理,你们国家为什么要搞计划生育,是不是担心孩子多了养不起呀?”你猜,周总理是怎样回答的呢?周总理很风趣地说:“我们国家不管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建设、教育都是有计划地发展的,当然,生育也是有计划地进行的。”这样的回答不但自己的尊严,更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他就是这样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在工作上更是如此,那么,周总理是怎样工作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一夜的工作》。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对周总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真是一举两得。
十、做实验导入
有些课文内容与科学知识,自然现象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使学生对新课产生学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可以运用做实验的方法导入新课,起到启迪的作用。例如,我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因而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取出准备好的实验材料,瓶子和石子,四人为一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实验结束后,我引导说:“同一个实验,为什么有些同学做成功了,有些同学却失败了呢?原因在哪儿?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一次成功的实验》,从中寻找答案,好吗?”这样导入新课,不但让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发人深省,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新课导入要采用哪一种方法,要因课而异。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会不断地努力探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