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版 (郝吉明 马广大 王书肖 编) 复习重点资料

2023-05-28 来源:钮旅网


第一章 概论 .................................................................................................................................... 3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 3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 3 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 ........................................................................................................... 4 第四节 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 ................................................................................................. 4 第五节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 5

一、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 ..................................................... 5 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23 .............................................................................. 6 三、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6 四、 大气污染物排放准则 ....................................................................................... 6 五、 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 ....................................................................................... 6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 7

第一节:燃料的性质............................................................................................................... 7

一、 煤 ...................................................................................................................... 7 二、 石油................................................................................................................... 7 三、 天然气............................................................................................................... 7 四、 非常规燃料 ....................................................................................................... 7 第二节:燃料燃烧过程 ........................................................................................................... 7 第三节: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 9 第四节 燃烧过程硫氧化物的形成 ......................................................................................... 9 第三章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 9

第一节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 9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 ....................................................................................................... 10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和风 ....................................................................................................... 12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 13

第一节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 13 第二节 高斯扩散模式 ........................................................................................................... 13 第三节 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 14

一 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 14 二 扩散参数的确定 ....................................................................................................... 14 第四节 特殊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 15

一 封闭型扩散模式 ....................................................................................................... 15 二 烟熏型扩散模式 ....................................................................................................... 15 第五节 城市山区的扩散模式 ............................................................................................... 15 第六节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模式 ........................................................................................... 15 第七节 烟囱高度的设计P117~P120 ..................................................................................... 15

一 烟囱高度的计算 ....................................................................................................... 15 二 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 15 第八节 厂址的选择............................................................................................................... 15 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 16

第一节: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 16

一 颗粒粒径............................................................................................................... 16 二 粒径分布................................................................................................................. 16 三 平均粒径................................................................................................................... 17 四 粒径分布函数 ........................................................................................................... 17 第二节:粉尘的物理性质 ..................................................................................................... 17

1

第三节:净化装置的性能 ..................................................................................................... 18

一 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 ............................................................................... 19 二 净化效率的表示方法 ............................................................................................... 19 第四节 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 ............................................................................................... 19 第六章 除尘装置 ........................................................................................................................ 19

第一节 机械除尘器............................................................................................................... 19 第二节 电除尘器................................................................................................................... 21

一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 21 二 电晕放电................................................................................................................... 22 三 粒子荷电................................................................................................................... 22 四 荷电粒子的运动和捕集 ........................................................................................... 22 五 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 23 六 电除尘器的结构 ..................................................................................................... 23 第三节 袋式除尘................................................................................................................... 23 第四节 湿式除尘器............................................................................................................... 24

一 概述 .......................................................................................................................... 24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 25

第一节 吸收净化气态污染物 ............................................................................................... 25 第二节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 26 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 28

第一节:硫循环及硫排放 ..................................................................................................... 28 第二节:燃烧前燃料脱硫 ..................................................................................................... 28 第三节:流化床燃烧脱硫 ..................................................................................................... 28 第五节: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 ..................................................................................... 28 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 29 第十三章 净化系统的设计 ........................................................................................................ 30

2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1. 大气:是指环绕地球全部空气的总和。

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2. 大气的组成:干燥洁净空气、水蒸气、各种杂质。

3. 大气污染:国际标准组织定义(ISO)定义: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

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4. 大气污染源的分类: 大气污染按范围来分: (1)局部地区污染; (2)地区性污染; (3)广域污染; (4)全球性污染。

5.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氮、臭氧、氟氯烃、水蒸气等,可

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的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臭氧层破坏:氟氯烃、NOx等物质向大气排放量的逐渐增多,是导致臭氧层破换的主要原因。

酸雨:在清洁的空气中被CO2饱和的雨水pH为5.6,故将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

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1、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2、 大气污染物分类:(按其存在状态)气溶胶状污染物和气态状污染物。

1) 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粒子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液混合粒子。

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粒子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

(1) 粉尘:系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内能保

持悬浮状态。

(2) 烟:一般系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3) 飞灰:系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 (4) 黑烟:一般系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5) 霾(或灰霾):是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使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 (6) 雾:气体中液滴悬浮物的总称。

在气象中,系指造成能见度小于1km的小水滴悬浮体。

在工程中,一般指小液体粒子的悬浮体,它可能是由于液体蒸汽的凝结、液体的雾化及化学反应等过程形成的,如水雾、酸雾、碱雾、油污等。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3

2) 气态状污染物: ①含硫化合物 ②含氮化合物 ③碳的氧化物 ④有机化合物 ⑤卤素化合物

还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

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硫酸烟雾:是大气中的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

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色)。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PAN)、酮类及醛类等。 3.大气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点源、面源;(按污染源空间分布分)

人为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

根据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大气污染源可概括为三大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前两类统称固定源,后者为流动源。

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

1、大气污染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途径: (1) 表面接触;

(2) 食入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和水; (3) 吸入被污染的空气。(最重要) 3、 主要污染物的影响

(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颗粒物、硫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有机化合物

(2) 对植物的伤害

(3) 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

(4) 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

第四节 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

1.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的含义

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防与治的综合。

实质上是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控制指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的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4

2.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措施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为了控制城市和工业区的大气污染,必须在进行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做好全面环境规划,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 (2)严格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概念一般有两种范畴:

一种是狭义的环境管理,即对环境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管理,通过对污染物的排放、传输承受三个环节的调控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另一种是广义的环境管理,即从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管理,通过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① 实施清洁生产;

②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③ 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开展综合利用,使各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④对SO2实施重量控制。 (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

① 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 ② 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 (5)控制污染的产业政策 ①鼓励类 ②限制类 ③淘汰类

(6)绿化造林

绿化造林是区域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造林不仅能美化化境,调节空气温湿度或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而且在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有害气体、颗粒物、杀菌)和降低噪声方面皆会起到显著作用。 (7)安装废气净化装置

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是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的基础,也是实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项综合防治措施的前提。

第五节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是执行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及防治大气污染的依据和手段。

一、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

分类 按用途:

(1) (2) (3) (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污染源)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警报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车间

5

按使用范围:

(1) 国家标准 (2) 地方标准 (3) 行业标准

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23

环境空气环境质量分类

一级标准:为了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时间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了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性、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产的空气质量要求。

该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区分为三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一类执行一级标准,以此类推。

三、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工人在该浓度下长期进行生产劳动,不致引起急性和慢性职业性危害的数值,在具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中均不应超过。

四、 大气污染物排放准则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1小时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两项超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P2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按照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仍继续执行行业性标准(优先使用行业标准)。P25

五、 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API)的项目定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P25

2.污染指数的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小数点后的数值全部进位。P27 (例:污染指数的计算结果为100.1,则API值为101【进位】)

3.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出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API<50时,则不报告首要污染物。P27

6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一节:燃料的性质

燃料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P29

一、 煤

1. 煤的分类:褐煤、烟煤、无烟煤

2.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以及估测硫含量和热值。P30 灰分:是煤中不可燃矿物物质的总称。P30

3. 元素分析:是用化学方法测定去掉外部水分的煤中主要组分碳、氢、氮、硫和氧等的含量。P31

(1)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

(2) 煤中氧的测定:直接发和间接法 (3) 煤中氮的测定

4. 煤中含有硫的形态(四种):

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单质硫。P32

人们一般把硫分为硫化铁硫、有机硫、硫酸盐硫,前两种能燃烧放出热量称为挥发硫,硫酸盐硫不参加燃烧,是灰分的一部分。

5. 煤的成分表示方法中常用的基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P33

二、 石油 三、 天然气 四、 非常规燃料

分类:

(1) (2) (3) (4) (5) (6) (7) (8)

城市固体废物;

商业和工业固体废物; 农业废物及农村废物; 水生植物和水生废物; 污泥处理厂废物;

可燃性工业和采矿废物;

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氢的资源; 合成燃料。

第二节:燃料燃烧过程

1. 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7

(1)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 (2)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

2. 燃烧:指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能量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

的氧化物。

3. 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和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P38-39 (1)空气条件:按燃烧不同阶段供给相适应的空气量。

(2)温度条件:只有达到着火温度,才能与氧化合而燃烧。着火温度:在氧存在下可燃质开始燃烧必须达到的最低温度。各种燃料的着火温度见表2-4 。

(3) 时间条件:燃料在燃烧室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燃烧完全程度的另一基本因素。 燃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时间。

(4) 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燃料与空气中氧的充分混合是有效燃烧的基本条件。

在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低条件下,实现有效燃烧的四个因素:空气与燃料之比、温度、时间、湍流度(三T) 。

燃烧过程的“三T”条件为:温度、时间和湍流度。P39

4. 计算: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P39

理论空气量(Vg0):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建立燃烧化学方程式时,假定:

(1)空气仅由N2和O2组成,其体积比为79.1/20.9=3.78; (2)燃料中的固态氧可用于燃烧; (3)燃料中的硫被氧化成SO2;

(4)计算理论空气量时忽略NOX的生成量;

(5)燃料的化学时为CxHySzOw,其中下标x、y、z、w分别代表C、H、S、O的原子数。 5. 空气过剩系数α:实际空气量Va与理论空气量Va0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a,即

通常α>1。P41 6. 空燃比(AF):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它可由燃烧方程直接求得。P42(空燃比为

无量纲)

7. 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氧化物Sox、氮的氧化物、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金属盐类、醛、酮和稠环碳氢化物等。

8. 发热量: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时发生的热量变化,即在反应物开始状态和反应产物终了状态相同

的情况下(通常为298K和1atm)的热量变化,称为燃料的发热量,单位是kJ/kg(固体、液体燃料)或kJ/m3(气体燃料)。燃料的发热量有: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P44 高位发热量:包括燃料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低位发热量:是指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任以气态存在时,完全燃烧过程所释放的热量。

一般燃烧设备的排烟温度远远超高水蒸气的凝结温度,因此大都按低位发热量计算燃烧的发热量。 9. 燃料设备的热损失:

(1) 排烟热损失

(2) 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3) 炉体散热损失

8

第三节: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1. 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体积,以Vfg表示。烟气成分主要是CO2、SO2、N2和水蒸气。P46 理论烟气体积:等于干烟气体积和水蒸气体积之和。P46 干烟气:除水蒸气以外的成分称为干烟气; 湿烟气:包括水蒸气在内的烟气。 0

Vfg=V干烟气+V水蒸气

V理论水蒸气=V燃料中氢燃烧后的水蒸气+V燃料中水+V理论空气量带入的 实际烟气体积

Vfg = Vfg0 + (a-1)Va0

2. 烟气体积和密度的校正

燃烧产生的烟气其T、P总高于标态(273K、1atm)故需换算成标态。大多数烟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故可应用理想气体方程。设观测状态下(Ts、Ps下):烟气的体积为Vs,密度为ρs。标态下(TN、PN下): 烟气的体积为VN,密度为ρN。

PT标态下体积为:

VNVSSN PNTS标态下密度为: PTNSNS3. 过剩空气较正 PSTN因为实际燃烧过程是有过剩空气的,所以燃烧过程中的实际烟气体积应为理论烟气体积与过剩空气量之和。

标况下烟气量计算式: 0VfgVfgVa(1)

4.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例题、习题)P47

0第四节 燃烧过程硫氧化物的形成

燃料中硫的氧化机理:

燃料中的硫在燃烧过程中与氧反应,主要产物是SO2和SO3,但SO3的浓度相当低,即使在贫燃料状态下,生成的SO3也只占SO2生成量的百分之几。在富燃料状态下,除SO2外,还有一些其它S的氧化物,如SO及其二聚物(SO)2,还有少量一氧化二硫S2O。这些产物化学反应能力强,所以仅在各种氧化反应中以中间体形式出现。 故一般主要生成SO2,计算时可忽略SO3。

第三章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1.大气结构

(1) 对流层(H↑T↓ )

大气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平均厚度12km(赤道16~18km,两极地区为7~9km)。大气总质量的90%集中在这一层。

9

(2) 平流层

距地面50~60km,从对流层顶到35~45km左右气温不随高度而变化,35km以上H↑T↑,15~ 35km集中大部分臭氧,形成臭氧层。 (3) 中间层

距地面80~85km,由于没有臭氧吸收紫外线,故(H↑T↓ ) (4) 暖层(热成层、电离层)(H↑T↑ ) (5) 散逸层(H↑T↑ )

2.主要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因子):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量,称为~。

气象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气湿、风向、风速、云况、能见度、等。

(1)气温:表示大气温度高低的物理量。通常指距地面1.5m高处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 (2)气压:指大气压力。

(3)气湿: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4)风向和风速:

气象上把水平方向的空气运动称为风,垂直方向的空气运动称为升降气流。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单位m/s或km/s表示。通常气象台站所测定的风向、风速,都是指一定的时间内(如2min或10min)的平均值。 风力分为13个等级,用F表示,风速用u表示

u3.02F3

(5)云况:云是漂浮在空中的水汽凝结物

云高:云底距地面的高度。

云量:云遮蔽天空的成数。我国将天空分为十份,云遮蔽了几份,云量就是几,碧空无云,云量为零,阴天云量为十。国外分八份

国外云量与我国云量间的关系,国外云量×1.25=我国云量。 总云量:指所有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不论云的层次和高度。

(6)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m,Km。 能见度表示大气清洁、透明的程度。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

1. 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绝热直减率): 干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称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简称干绝热直减率。以γd表示。

2.位温:一干空气块绝热升降到标准大气压(1013.25hPa)处所具有的温度。 3.温度层结类型

(1)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Z↗ t↘),正常分布,或递减层结,一般情况是这种规律。 (2)温度梯度等于或近似于1℃/100m,称中性层结。 (3)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Z↗ t ↗ ),称为逆温层结。 (4)温度不随高度变化,称为等温层结。 4.大气稳定度的概念

10

大气稳定度: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的稳定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如果一空气块由于某种原因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了上升或者下降的运动,当外力消除后,可能发生三种情况:

①气块逐渐减速并有返回原来高度的趋势,此时大气是稳定的。 ②气块仍然加速上升或下降,此时大气是不稳定的。

③气块停留在外力消失时所处的位置,或者做等速运动,这时大气是中性的。 5、逆温:具有逆温层的大气层是强稳定的大气层。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逆温的最危险状况是逆温层正好处于烟囱排放口。 根据形成逆温的过程可分为:

①辐射逆温:由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或少云)、风速不大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气层冷却很快,较高的气层冷却较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的逆温层,即辐射逆温;

②下沉逆温:由空气下沉受到压缩增温而形成的逆温称为下沉逆温。假定某一高度有一气层,当它下沉时,由于低空气压增大及气层向水平发向辐散,厚度减小。这样,气层顶部比气层底部增温多,从而形成逆温;

③平流逆温:由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形成的逆温称为平流逆温。由于低层空气受地面影响大,降温多,上层空气降温少所形成的;

④湍流逆温:由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形成的逆温称为湍流逆温; ⑤锋面逆温:在对流层中的冷空气团与暖空气团相遇时,暖空气因其密度小就会爬升到冷空气团上面去,形成一个倾斜的过渡区,称为封面。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温差很大时,即可出现锋面逆温。 6、五种典型烟流和大气稳定度

(1)波浪型:r>o,r>rd 很不稳定 (2)锥型:r>o,r rd 中性或稳定 (3)扇型:r<o,r<rd 稳定 (4)爬升型(屋脊型):大气处于向逆温过渡。在排出口上方:r>o,r>rd 不稳定;在排出下方;r<o,r<rd,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5)漫烟型(熏烟型):大气逆温向不稳定过渡时,排出口上方:r<o,r<rd,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11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和风

1.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重力、地心偏转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2.边界层的风和湍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风、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稀释扩散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污染物扩散速度越快,污染物浓度越低。

3.风速廓线模式: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曲线。 (1) 对数律

中性层结时近地层的风速廓线,可用对数律模式描述:

uzuln

kz0式中: u------高度z处的平均风速,m/s;

u------摩擦速度,m/s;

K ------卡门常数,常取0.4;

z0------地面粗造度,m;

(2) 指数律P83

非中性层结时的风速廓线,可用指数律模式描述:

zuu1z

1式中: u1------已知高度z1处的平均风速,m/s;

m------稳定度参数。 4.地方性风场

(1) 海陆风:由于陆地和海洋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

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在海陆天气之间产生了温度差、气压差,使低空大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高空大气从陆地流向海洋,形成反海风,它们同陆地上的上升气流和海洋上的下降气流一起形成了海陆风局地环流。

在夜晚,由于有效辐射发生变化,陆地比海洋降温快,在海陆之间产生了与白天相反的温度差、气压差,使低空大气从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高空大气从海洋流向陆地,形成反陆风,它们同陆地上的下降气流和海洋上的上升气流一起形成了海陆风局地环流。 (2) 山谷风:山风和谷风的总称。

在白天,太阳线照射到山坡上,使山坡上大气比谷地上大气同高度的的大气温度高,形成由谷地吹响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在夜间,山坡和山顶比谷地冷却的快,使山坡和山顶的冷空气顺山坡下滑到谷地,形成山风。

(3) 城市热岛环流:由于城市温度经常比乡村高(特别是夜间),气压比乡村低,所以形成一种从周围农村吹向城市的特殊局地风,成为城市热岛环流或城市风。

12

m

产生城乡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a) 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集中,使得能耗水平高;

b) 城市覆盖物(如建筑、水泥路面等)热容大,白天吸收太阳辐射热,夜间放

热缓慢使低层空气冷却变缓;

c) 城市上空笼罩着一层烟雾和二氧化碳使地面有效辐射减弱。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第一节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1.湍流:大气无规则运动。

①热力湍流:主要由垂直方向上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强度取决于大气稳定度。

②机械湍流:主要由垂直方向上风速分布不均及地面粗糙度起的,强度取决于风速梯度度和地面粗糙度。

实际是上述两种湍流的叠加。

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其他一切气象因素都是通过风和湍流的作用来影响扩散稀释的。 2.湍流扩散理论:

梯度输送理论 湍流统计理论 相似理论

第二节 高斯扩散模式

1. 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1)污染物在y、z轴上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 (2)在扩散的整个空间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 (3)源强是连续的、均匀的;

(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2. 在无界情况下的扩散(不存在地面)

3.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详见书)

13

第三节 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一 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有效源高

烟囱的有效高度H(烟轴高度,它由烟囱几何高度Hs和烟流(最大)抬升高度ΔH组成,即H=Hs+ΔH),要得到H,只要求出ΔH即可。ΔH:烟囱顶层距烟轴的距离,随x而变化的。

1.霍兰德(Holland)公式:

vsDTs-Ta1H1.52.7D1.5vsD9.6103QHuTsu

式中:vs------烟囱出口处流速,m/s; D------烟囱出口内径,m;

u------烟囱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 Ts------烟囱出口处的烟流温度,K; Ta------环境大气温度,K;

QH------烟气的热释放率,kW。

2.布里格斯(Briggs)公式:

二 扩散参数的确定

1.P-G扩散曲线法

2.我国国家的标准规定的方法

14

第四节 特殊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一 封闭型扩散模式 二 烟熏型扩散模式

第五节 城市山区的扩散模式 第六节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模式 第七节 烟囱高度的设计P117~P120

一 烟囱高度的计算

既要满足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要求,又要考虑节省投资。 1.按地面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 2.按地面绝对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 3.按一定保证率的计算法 4.P值法

二 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对于设计的高烟囱(大于200m),若所在地区上部逆温出现频率较高时,则应按有上部逆温的扩散模式校核地面污染物浓度。

2.烟气抬升公式的选择也是烟囱设计的重要环节。 3.关于气象参数的取值有两种方法。

4.烟囱高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具体要求P119

第八节 厂址的选择

1. 2. 3. 4.

背景浓度 风向、风速 温度层结 地形

15

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一节: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一 颗粒粒径

几种常用的粒径表示方法:P127-128

(1) 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采用如下几种粒径:

① 定向直径

(菲雷特直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

(马丁直径):颗粒在投影图中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

② 定向面积等分直径线段长度。

③ 投影面积直径

(黑乌德直径):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同一颗粒的dF >dA>dM。

(2) 用筛分法测定时,可得到筛分直径 (3) 有光散射法测定时,可得到等体积直径

(4) 用沉降法测定时,一般采用如下两种定义:

① 斯托克斯直径

: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圆球直径。

②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圆球的直径。

: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

(例: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是用哪种方法测定的?---沉降法)

二 粒径分布

1.个数分布:以粒子的个数所占的比例来表示;

(1)个数频率:为第i间隔的颗粒个数ni与颗粒总个数之比(或百分比),即:

n fiifi1n1

(2)个数筛下累积频率:为小于第i间隔上限粒径的所有颗粒个数与颗粒总个数之比。

i

ni 或 Fi0fiFiiin nii0

(3)个数频率密度:

函数 称为个数频率密度,即单位粒径间隔(1um)时的频率。 p(d)dF/ddp

p16

三 平均粒径

(1)长度平均(或算术平均)

2 ndg/dipiipidfidpiL 3nigi/dpi

(2)表面积平均粒径

2 ndgi/dpi1/221/2ipi1/2ds[][fd][] ipi3nigi/dpi

(3)体积平均粒径 nidpi31/311/3dv[][fd3][]1/3 ipi3nigi/dpi

(4)表面积-体积平均粒径

33 ndfd1ipiipidsv 22gi/dpinidpifidpi

(5)几何平均粒径

dg(d1d2d3dn)1/N

nn2n3nndg(d11d2d3dn)1/N

四 粒径分布函数

第二节:粉尘的物理性质

粉尘的物理性质(密度、安息角、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和导电性、粘附性、自然性和爆炸性)

1. 真密度:若所指的粉尘体积不包括粉尘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体积,而是粉尘自身所占的真实体

积,则以此真实体积求得的密度称为粉尘的真密度,并以

表示。

2. 堆积密度:呈堆积状态存在的粉尘(即粉体),它的堆积体积包括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的空隙体

积,以此堆积体积求得的密度称为粉尘的堆积密度,并以

表示。P143

3. 空隙率:粉尘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的空隙的体积与堆积体积之比,称之为空隙率。

b(1)p

4. 粉尘的安息角和滑动角

安息角:粉尘从漏斗连续落到水平面上,自然堆积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粉尘的安息角,也称动安息角或堆积角等,一般为35°~55°。P144

滑动角:系指自然堆放在光滑平板上的粉尘,随平板做倾斜运动时,粉尘开始发生滑动时的平板倾斜角,也称静安息角,一般为40°~55°。P144

17

影响粉尘安息角和滑动角的因素主要有:粉尘粒径、粉尘含水率、颗粒形状、颗粒表面光滑度及粉尘粘性等。

5.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或质量)粉尘所具有的表面积。

S6 SmpVp.dsv

6. 含水率:粉尘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粉尘总质量(包括干粉与水分)之比。

7. 粉尘的润湿性:粉尘颗粒与液体接触后能否相互附着或附着难易程度的性质。P146 (粉尘的润

湿性是选用湿式除尘器的主要依据。)

润湿速度:用液体对试管中粉尘的润湿速度来表示 L20v20 208. 粉尘的荷电性和导电性

(1)荷电性:粉尘粒子能捕获电离辐射、高压放电或高温产生的离子或电子而荷电,亦能在相互碰撞或与壁面碰撞过程中荷电。

(2)导电性:粉尘的导电性用比电阻来表示, 单位:Q.cm

V dj

式中:

V通过粉尘层的电压,V;

J:通过粉尘层的电流密度,A/cm2; :粉尘层的厚度,cm。

9. 粉尘的粘附性

粉尘颗粒附着在固体表面上,或都颗粒彼此相互附着的现象称为粘附。 粘附力:克服附着现象所需要的力(垂直作用于颗粒重心上),亦称为附着强度。 粉尘颗粒之间粘附力包括:分子力(范德华力)、毛细力和静电力(库仑力)。

根据断裂强度大小分为四类:不粘性粉尘、微粘性粉尘、中等粘性粉尘和强粘性粉尘。 10. 粉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

粉尘自燃是指粉尘在常温存放过程中自燃发热,此热量经长时间的积累,达到该粉尘的燃点而引起燃烧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自然发热,而其放热速度较低,使热量不断积累所致。 引起粉尘发热的原因有:氧化热、分解热、聚合热、发酵热等。

可燃物在剧烈氧化作用,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燃烧产物,在空间造成很高的温度和压力,引起爆炸。引起爆炸条件: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构成的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存在能量足够的火源。

第三节:净化装置的性能

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指标:包括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两方面。P151

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经济指标主要有设备费、运行费和占地面积等。

此外,还应考虑装置的安装、操作、检修的难易等因素。

18

一 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

1. 处理气体流量; 2. 净化效率; 3. 压力损失

(计算:1,烟气;2,总效率/处理气体流量/多级除尘的总净化效率)P151-155

二 净化效率的表示方法

1. 总效率 2. 通过率

3. 分级效率系指除尘装置对某一粒径

或粒径间隔

内粉尘的除尘效率。P153

(分级效率为50%的粒径称为除尘器的分割粒径)

第四节 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流体的阻力

阻力导致的减速运动 重力沉降 离心沉降 静电沉降 惯性沉降

惯性碰撞(效率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 气流速度在捕集体(即靶)周围的分布 (2) 颗粒的运动轨迹 (3) 颗粒对捕集体的附着 2. 拦截 七、 扩散沉降

第六章 除尘装置

第一节 机械除尘器

机械力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流分离的装置,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 一、重力沉降室

1.重力沉降室除尘原理

利用含尘气体中的颗粒受重力作用而自然沉降的原理。含尘气流进入沉降室后,引流动截面积扩大,流速迅速下降,气流为层流,尘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灰斗沉降。 2.分类 :层流式重力沉降室、湍流式重力沉降室

19

层流模式重力沉降室的计算 (1)沉降时间计算

重力沉降室是通过重力从气流中分离尘粒的。其结构如图6-1所示。

W L

H u

us

尘粒的沉降速度为Vt,沉降室的长、宽、高分别为L、W、H,要使沉降速度为Vt的尘粒在沉降

室全部去除,气流在沉降室内的停留时间t(

)应大于或等于尘粒从顶部沉降到灰斗的时间

(),即

(2)最小沉降粒径计算

(3)重力沉降室除尘效率

多层重力沉降室分级除尘效率

优点:结构简单、投资少、压损小(一般为50-130Pa),维护管理容易。

缺点:体积大、效率低。只能作为高效除尘的预除尘装置,除去较大和较重的粒子。

二 惯性除尘器

1.惯性除尘器除尘机理

为了改善沉降室的除尘效果,可在沉降室内设置各种形式的档板,使含尘气流冲击在挡板上;气流方向发生急剧转变,借助尘粒本身的惯性力作用,使其与气流分离。 2.惯性除尘器分类:

冲击式以气流中粒子冲击挡板捕集较粗粒子; 反转式通过改变气流流动方向而捕集较细粒子。 3. 惯性除尘器的应用:

惯性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与气流速度越大、气流方向转变角度越大、转变次数越多、其净化效率愈高,压力损失愈大。一般适合于净化密度大和粒径大的金属或矿物性粉尘除尘。对于粘性较强或纤维性粉尘一般不适合。

惯性除尘一般效率不高,因此,一般只适合于多级除尘中的第一级除尘。捕集粒径一般在10-20μm以上的粗尘。压力损失一般为100-1000pa。

三 旋风除尘器

20

1. 工作原理

机理: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用来分离粒径大于5-10μm以上的的颗粒物。

除尘器内气流与尘粒的运动:气流从宏观上看可归结为三个运动:外涡旋、内涡旋、上涡旋。

含尘气流由进口沿切线方向进入除尘器后,沿器壁由上而下作旋转运动,这股旋转向下的气流称为外涡旋(外涡流),外涡旋到达锥体底部转而沿轴心向上旋转,最后经排出管排出。这股向上旋转的气流称为内涡旋(内涡流)。外涡旋和内涡旋的旋转方向相同,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尘粒在惯性离心力推动下移向外壁,到达外壁的尘粒在气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 气流从除尘器顶部向下高速旋转时,顶部压力下降,一部分气流会带着细尘粒沿外壁面旋转向上,到达顶部后,在沿排出管旋转向下,从排出管排出。这股旋转向上的气流称为上涡旋。

2. 气流的速度

为方便,常把内外旋流气体的运动分解为三个速度分量:切向速度Vθ、径向速度Vr、轴向速度Vz。

3. 旋风除尘器特点: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低,操作维修方便,压力损失中等,动力

消耗不大,可用于各种材料制造,能用于高温、高压及腐蚀性气体,并可回收干颗粒物。

优点:效率80%左右,捕集<5μm颗粒的效率不高,一般作预除尘用。

4. 影响效率的因素 (1) 二次效应 (2) 比例尺寸

(3) 烟尘的物理性质 (4) 操作变量 5. 分类

(1) 按进气方式分为:切向进入式、轴向进入式。

切向进气方式分为:直入式和蜗壳式

(2) 按气流组织分类:回流式、直流式、平旋式和旋流式。 (3) 多管旋风除尘器(直流式旋风子 并联)。

第二节 电除尘器

一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1. 机理:电除尘器是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的过程中,使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尘粒沉积在集尘极上,将尘粒子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设备。 电除尘与其他除尘过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分离力直接作用在尘粒子上,而不是作用在整个气流上。决定了分离粒子能耗小、气流阻力也小的特点。 2. 电除尘的性能优点

(1) 压力损失小,一般为200-500Pa;

563

(2) 处理气量大,可达10-10m/h;

3

(3) 能耗低,大约0.2-0.4kWh/(1000m); (4) 对细粉尘有很高的捕集效率,可高于99%; (5) 可在高温或强腐蚀性气体下操作。 3. 电除尘的性能缺点

除尘器的主要缺点是设备庞大,消耗钢材多,初投资大,要求安装和运行管理技术较高,故目前我国电除尘的应用还不太普遍。

21

4. 电除尘的工作原理

两电极间加一电压。一对电极的电位差必须大得使放电极周围产生电晕(常常加直流),高电压使含尘气体通过这对电极之间时,形成气体离子(正离子、负离子)这些负离子迅速向集尘极运动,并且由于同粒子相撞而把电荷转移给粉尘荷电,然后与粒子上的电荷互相作用的电场就使它们向收尘电极漂移,并沉积在集尘电极上,形成灰尘层。当集尘电极表面粉尘沉集到一定厚度后,用机械振打等方法将沉集的粉尘层清除掉落入灰斗中。 5. 电除尘过程:

(1) 悬浮粒子的荷电;

(2) 带电粒子在电场内迁移和捕集; (3) 将捕集物从集尘表面上清除

二 电晕放电

在电晕中产生离子的主要机制是由于气体中的自由电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和气体分子激烈碰撞,是电子脱离气体分子,结果产生带阳电荷的气体离子并增加了自由电子,这种现象称为电离。 在曲率很大的表面(如一尖端或一根细线)和一根管子或一块板之间有电位差,则能形成非均匀电场而产生电晕放电。电除尘中所采用的单极性电晕是在放电电极和收尘电极间形成的稳定的自发发生的气体放电,电离过程局限在放电电极邻近的强电场中的辉光区或邻近辉光区的地方。 影响电晕特性的因素

电极的形状、电极间距离、气体组成、温度、压力、粉尘的浓度、粒度、电阻率以及他们在电晕极和集尘极上的集尘。

三 粒子荷电

电除尘过程的基本要求就是:相同条件下荷电速度快,荷电量大。 1. 粒子荷电种类

(1) 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作定向运动,并与粒子碰撞而使粒子荷电,称为电场荷电; (2) 气体吸附电子而成为负气体离子,由离子的扩散而使粒子荷电,称为扩散荷电; (3) 场电荷和扩散电荷的综合作用。 2. 影响荷电时间的因素

1、电流影响;电晕电流增加则荷电时间变短;

2、不规则电场影响;由于是经整流的不平滑变电压(未达稳定)故在部分周期内荷电间断,粉尘上的电荷过剩,增长了荷电时间,降低了除尘效率。

四 荷电粒子的运动和捕集

1.驱进速度

在电场中粉尘的运动主要受静电力和空气动力支配。

静电力 F1qEp Ep——粒子所处位置的集尘电场强度,V/m

空气动力主要是由于粉尘和气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引起的阻力按斯托克斯公式计算:

F23dp 二力相等时,即F1=F2时,尘粒就达到一个极限速度或终末速度:

22

qEp3dp (注:t>10-2s);称为尘粒的驱进速度。

2.粒子的捕集效率

3.有效驱进速度

五 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六 电除尘器的结构

1.类型:分为单区和双区

2.结构:电晕电极、集尘极、高压供电设备、气流分布板 七 粉尘电阻率

粉尘比电阻和对电除尘器的影响

1. 粉尘的导电性:烟气中的水汽和化学物质能使粉尘具有电除尘器操作所需要的微弱导电性,

某些情况下,较高的稳定也会使粉尘具有满意的导电性。

2. 高比电阻粉尘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高比电阻粉尘将会干扰电场条件,导致除尘率下降。

当高于一值时,集尘板粉尘层内会出现电火花,即会产生明显反电晕,反电晕的产生导致点晕电流密度大大降低,严重干扰粒子荷电和捕集。

3. 克服高比电阻的方法: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洁、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烟气调质(增加湿

度、改变烟气温度)、发展新型电除尘器。

第三节 袋式除尘

1. 袋式除尘器工作原理:含尘气体从下部孔板进入圆筒形滤袋,再通过滤料的空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出口排出。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

2. 粉尘初层:颗粒因截留、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

逐渐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称为粉尘初层。其是称为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提高除尘效率。

3. 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机械振动清灰、逆气流清灰、脉

冲喷吹清灰。

袋式除尘器特点:①除尘效率高;②适应性强;③操作弹性大; ④结构简单。

缺点:①受滤布的耐温、耐腐等操作性能的限制;②不适于粘结性强及吸湿性强的尘粒。

23

第四节 湿式除尘器

一 概述 1.原理

使含尘气体与液体 (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尘粒的惯性碰撞及其它作用捕集尘粒或使粒径增大的装置

当颗粒直径和密度确定后,碰撞系数与野地之间的相对速度,成正比,而与直径成反比。对于给定的烟气系统,要提高惯性碰撞参参数,必须提高液气相对速度和艰辛液滴直径。惯性碰撞参数越大,则粒子惯性越大,碰撞捕集效率越高。

可以有效地除去直径为0.1~20μm的液态或固态粒子,亦能脱除气态污染物 高能和低能湿式除尘器

低能湿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为0.2~1.5kPa,对10μm以上粉尘的净化效率可达90%~95%(喷雾塔洗涤器、旋风洗涤器)

高能湿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为2.5~9.0kPa,净化效率可达99.5%以上(文丘里洗涤器) 2.分类

根据湿式除尘器的净化机理,大致将其分为七类:

(1) 重力喷雾洗涤器(喷雾塔洗涤器) (2) 旋风洗涤器 (3) 自激喷雾洗涤器 (4) 板式洗涤器 (5) 填料洗涤器 (6) 文丘里洗涤器 (7) 机械诱导洗涤器

优点:①不仅可以除去粉尘,还可净化气体 ②效率较高,可去除的粉尘粒径较小 ③体积小,占地面积小 ④能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

缺点:①有泥渣 ②防冻设备(冬天) ③易腐蚀设备 ④动力消耗

二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1、惯性碰撞参数与除尘效率 2、接触功率与除尘效率

根据接触功率理论得到的经验公式,能够较好地关联湿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和除尘效率之间的关系

接触功率理论:假定洗涤器除尘效率仅是系统总能耗的函数,与洗涤器除尘机理无关。

3、分割粒径与除尘效率

分割粒径法:基于分割粒径能全面表示从气流中分离粒子的难易程度和洗涤器的性能 。 多数惯性分离装置的分级通过率可以表示为

BePexp(Adiea)1ida: 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Ae,Be: 均为常数

对填充塔和筛板塔,Be=2; 离心式洗涤器,Be=0.67;

24

文丘里洗涤器(当NI=0.5~5),Be=2

三 喷雾塔洗涤塔 基本原理:

含尘气流向上运动,液滴由喷嘴喷出向下运动,粉尘颗粒与液滴之间通过惯性碰撞、接触阻留、粉尘因加湿而凝聚等作用机 较大的尘粒被液滴捕集。当气体流速较小时,夹带了颗粒的液滴因重力作用而沉于塔底,净化后的气体通过脱水器去除夹带的细小液滴由顶部排出。

四 旋风洗涤器

旋风洗涤器是和处理烟气量大和含尘浓度高的场合。压力损失范围一般为0.5~1.5kPa

过滤式除尘器:称空气过滤器,是使含尘气流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采用滤纸或玻璃纤维等填充层作为滤料的空气过滤器,主要用于通风及空气调节方面的气体净化。

1、离心洗涤器净化dp<5μm的尘粒仍然有效 2、耗水量L/G=0.5~1.5L/m3

3、适用于处理烟气量大,含尘浓度高的场合

4、可单独使用,也可安装在文丘里洗涤器之后作脱水器 5、由于气流的旋转运动,使其带水现象减弱 6、可采用比喷雾塔更细的喷嘴

五 文丘里洗涤器: 文丘里除尘器:(可除去1μm以下的尘粒)由收缩管、喉管、扩散管组成。水从喉管周边均匀分布的若干小孔进入,在被通过这里的高速含尘气流撞击成雾状液滴,气体中的尘粒与液滴凝聚成较大颗粒随气流进入旋风器和气体分离。在旋风分离器中,含尘的水滴与气流分离。

除尘过程

1. 含尘气体由进气管进入收缩管

后,流速逐渐增大,气流的压力能逐渐转变为动能 2. 在喉管入口处,气速达到最大,

一般为50~180m/s 3. 洗涤液 (一般为水)通过沿喉

管周边均匀分布的喷嘴进入,液滴被高速气流雾化和加速 4. 充分的雾化是实现高效除尘的基

本条件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一节 吸收净化气态污染物

1.原理

气体吸收是利用液体洗涤含污染物的的气体,而从废气中把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去除的方法。气体吸收实质上就是吸收质分子从气相向液相的相际间质量传递过程。 被吸收的气体(即可溶组分):吸收质或溶质 不被吸收的气体:惰性气体

25

所用的液体:吸收剂或溶剂

吸收质溶于吸收剂得到的溶液:吸收液或溶液 2.双模理论

双模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点:

(1) 当气液两项接触时,两项之间有一个液相界面,在液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溶质必须以分子扩散方式从气流主体连续通过两个膜层而进入液相主体。 (2) 在相界面上,气液两项的浓度总是互相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

(3) 在膜层以外的气相和液相主体内,由于气流的充分湍动,溶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即认为主体内没有浓度梯度的存在,也就是说,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 3.吸收设备:

(1) 填料塔 (2) 板式塔

(3) 文丘里洗涤器

第二节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1.气体吸附:是用多空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2.优缺点

优点:能够有效去除一般方法难以分离的低浓度有害物质,具有净化效率高、可回收有用组分、设备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缺点:吸附容量较小、设备庞大。 3.吸附类型

物理吸附:由于分子间范德华力引起的,可以是单层吸附,也可以是多层吸附。 物理吸附的特性:

(1) 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2) 吸附过程极快,常瞬间即达平衡; (3) 吸附为放热反应;

(4) 吸附力不强,温度升高或吸附质分压降低时,解吸。

化学吸附:由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化学键力作用而引起的,是单层吸附,吸附需要一定的活化能。 化学吸附的特征:

(1) 吸附有很强的吸附选择性;

(2) 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要相当长时间; (3) 升温可提高吸附速率; (4) 需要一定的活化能。 吸附剂的要求(具备的条件):

(1) 要具有巨大的内表面积

(2) 对不同的气体具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 (3) 较高的机械强度、化学与热稳定性 (4) 吸附容量大

(5) 来源广泛,造价低廉 (6) 良好的再生性能

气体净化常用的吸附剂:白土、活性氧化铝、硅胶、活性炭、沸石分子筛、 吸附剂的再生方法:

(1) 加热解吸再生;

26

(2) 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 (3) 置换再生; (4) 溶剂萃取。 吸附过程:

(1) 外扩散:吸附质分子从气流主体穿过气膜扩散至吸附剂外表面。 (2) 内扩散:吸附质由外表面径微孔扩散至吸附剂微孔表面。 (3) 吸附:到达吸附剂微孔表面的吸附质被吸附

吸附阻力:

(1) 外扩散阻力:吸附质分子经过气膜的扩散阻力。 (2) 内扩散阻力:吸附质分子经过微孔的扩散阻力。 (3) 吸附阻力 吸附设备:

(1) 固定床吸附器 (2) 移动床吸附器 (3) 流化床吸附器 吸附流程: 间歇吸附过程 半连续吸附过程 连续吸附过程

固定床吸附过程的穿透曲线P294

吸附床的上部饱和以后,吸附作用停止,吸附只下面较狭窄的吸附区,气体中吸附质的浓度在此区变化,狭窄区以固定速率向下移动;随时间推移,体的吸附质浓度略有提高,当排放气体的吸附质浓一个预定值时,吸附床就达到穿透点,继续吸附则体的吸附质浓度迅速提高。在该区段,吸附质浓度曲线称为穿透曲线,含吸附质的气流,从开始通过

到穿透点的时间为穿透时间,到达穿透点后,吸附剂必须再生。

发生在中迅速排放气度达到排放气-体积吸附剂

第三节 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催化转化就是借助催化剂的作用,使气体污染物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无害或易于处理与回收利用物质的净化方法。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得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化学反应速度因加入某种物质而改变,而被加入物质的数量和性质,在反应终止时不变的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催化剂:气态、液态、固态 催化剂的组成: 主活性组分 助催化剂 载体

催化剂的性能:活性、选择性、稳定性 气固催化反应过程(步骤):

(1) 反应物从气相主体扩散至催化剂颗粒外表面。 (2) 反应物由催化剂外表面向微孔内扩散。

27

(3) 反应物由催化剂内表面上被吸附。

(4) 反应物由催化剂内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生产产物。 (5) 产物脱附离开催化剂内表面。 (6) 产物从微孔向外表面扩散。 (7) 产物从外表面进入气相主体。 外扩散(1)(7) 内扩散(2)(6)

表面反应过程或化学动力学过程(3)(4)(5) 气固催化反应器分:固定床和流动床 固定床反应器的优点P315:

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第一节:硫循环及硫排放

1. SO2排放的控制方法有:采用低硫燃料和清洁能源替代、燃料脱硫、燃烧过程中脱硫和末端尾气

脱硫。P306(简答/论述(需要对各点展开))

第二节:燃烧前燃料脱硫

1. 煤炭转化主要是气化和液化。P307(填空)

第三节:流化床燃烧脱硫

1. 流化床锅炉:鼓风流化床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

2. 流化床燃烧脱硫的主要影响因素?P336-338(填空/选择)

①钙硫比;②煅烧温度;③脱硫剂的颗粒尺寸和孔隙结构;④脱硫剂种类 钙硫比:脱硫剂所含钙与煤中硫之摩尔比。P336(名词解释) 3. 流化床燃烧脱硫的概念/是怎么样运行的?P310(简答)

当气流速度达到使升力和煤粒的重力相当的临界速度时,煤粒将开始浮动流化。维持料层内煤粒间的气流实际速度大于临界值而小于输送速度是建立流化状态的必要条件。流化床为固体燃料的燃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燃烧过程中,处于沸腾状的煤粒和灰渣相互碰撞,使煤粒不断更新表面,再加上能与空气充分混合并在床内停留较长时间,促进了它的燃尽过程。(P310的第二段文字要充分理解。)

4. 流化燃烧的床层温度一般控制在850~950℃之间。P310(填空)

第五节: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

1. 主要的烟气脱硫工艺P321-340

(1) 石灰石/石灰法洗涤的原理(湿法)?P321-322(简答)

烟气用含亚硫酸钙和硫酸钙的石灰石/石灰浆液洗涤,SO2与浆液中的碱性物质发生的化学反

28

应生成亚硫酸盐和硫酸盐,新鲜石灰石或石灰浆液不断加入脱硫液的循环回路,浆液中的固体连续的从浆液中分离出来排往沉淀池。

(2) 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的原理(湿-干法)?P329(简答) 喷雾干燥法是一种湿-干法脱硫工艺。其脱硫过程是SO2被雾化的Ca(OH)2浆液或NaCO2溶液吸收。同时,温度较高烟气干燥了液滴。形成干固体废物。干废物(亚硫酸盐、硫酸盐、未反应的吸收剂和飞灰等)由袋式除尘器或电除尘器捕集。 (3) 干法喷钙脱硫的原理(干法)?P338-339(简答)

首先,作为固硫剂的石灰石粉料喷入锅炉炉膛,CaCO3受热分解成CaO和CO2。热解后生成CaO随烟气流动,与其中SO2反应,脱除部分SO2。 CaO+SO2+1/2O2→CaSO4 CaO+SO3→CaSO4

然后,生成的CaSO4与未反应的CaO以及飞灰一起,随烟气进入锅炉后部的活化反应器。在活化

器中,通过喷水雾增湿。一部分尚未反应的CaO转变成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Ca(OH)2,继续与烟气中的SO2反应。从而完成脱硫的全过程:

CaO+H2O→Ca(OH)2 Ca(OH)2+SO2+2/1O2→CaSO4+H2O 2. 影响烟气脱硫工艺性能的主要因素:P347-349(论述)

(1) 脱硫效率:脱硫率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除了工艺本身的脱硫性能外,还取决于烟气的状况,如SO2浓度、烟气量、烟温、烟气含水量等。 (2) 钙硫比(Ca/S):湿法工艺的反应条件较为理想,因此实用中的Ca/S接近于1,一般为1.0~1.2。

(3) 脱硫剂利用率:脱硫剂利用率指与SO2反应消耗掉的脱硫剂与加入系统的脱硫剂总量之比。脱硫剂的利用率与Ca/S有密切关系,达到一定脱硫率时所需要的Ca/S越低,脱硫剂的利用率越高,所需脱硫剂量及所产生脱硫产物量也越少。 (4) 脱硫剂的来源

(5) 脱硫副产品的处理处置

(6) 对锅炉原有系统的影响:干法和湿干法脱硫工艺通常安装在锅炉原有的除尘器之前。脱硫系统对除尘器的运行有较大影响。

(7) 对机组运行方式适应性的影响:由于电网运行的需要,电场的机组有可能作为调峰机组,负荷变动较大,与调峰机组配套的脱硫装置必须能适应这种机组经常起停的特点。

(8) 占地面积:烟气脱硫工艺占地面积的大小对现有电厂的改造十分重要,有时甚至限制了某些脱硫工艺的应用可能。

(9) 流程的复杂程度:工艺流程的复杂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投入运行后的操作难易、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维修费用的高低。烟气脱硫系统是整个电厂的一个辅助系统,必须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 (10)动力消耗

(11)工艺成熟程度:烟气脱硫工艺的成熟程度是技术选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成熟的、已商业化运行的系统才能保障运行的可靠性。 (此题为宏观题,只需答出几点即可)

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1、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种类及形成机理

(1) 燃料型NOx (fuel NOx):由燃料中固定氮生成的NOx。

(2) 热力型NOx (thermal NOx):燃烧中形成的NOx由大气中氮生成,主要产生于原子氧和氮之间的化学反应。这种NOx,只在高温下形成。

29

(3) 瞬时NO(prompt NO):在低温火焰中由于含碳自由基的存在还会生成第三类NO。

2、 控制NOx排放的技术措施可分为两大类:源头控制、尾部控制

(1) 源头控制 低NOx燃烧技术 a) 低氧燃烧; b) 烟气循环燃烧; c) 分段燃烧;

d) 浓淡燃烧技术等。

低氧燃烧技术、降低助燃空气预热温度、烟气循环燃烧、分段燃烧技术、再燃技术、浓淡燃烧技术。 先进的低NOx燃烧技术

原理:它们是低空气过剩系数运行技术和燃烧器火焰区分段燃烧技术的结合。助燃空气分组进入燃烧装置,降低初始燃烧区(也称一次区)的氧浓度,以降低火焰的峰值温度。有的还引入分级燃料,形成可使部分已生成的NOx还原的二次火焰区。

(2) 尾部控制

a)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 b)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 c) 吸收法净化烟气中的NOx d) 吸附法净化烟气中的NOx 是以末端治理为主。 燃烧工艺:(1)直接燃烧;(2)热力燃烧;(3)催化燃烧。

第十三章 净化系统的设计

1.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 (1)集气罩; (2)风管; (3)净化设备; (4)通风机; (5)排气管;

2.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捕集装置 (2)净化设备 (3)管道系统 (4)排放烟囱设计 3. 集气罩的基本形式

按罩口气流流动方式:吸气式集气罩、吹吸式集气罩

按集气罩与污染源的相对位置及围挡情况:密闭罩、排气柜、外部集气罩、接受式集气罩

4. 管道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5. 管道系统布置

包括:系统划分、管网配置、管道布置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