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2016
1 / 12
精品文档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2016
2 / 12
精品文档
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四、日影观测仪
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五、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六、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影子变化柱状图: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持续观察影子长度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测量记录、采集数据、作出简单的图解。、分析和理解太阳与物体、物体与影子的关系,认识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变化的。、知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了阳光就会形成影子。
二、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测量、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随太阳位子的改变而改变的规律,得出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教学难点:理解太阳与物体、物体与影子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竿子、 支架、粉笔、 卷尺、 记录单、 直尺、 方
2016
3 / 12
精品文档
格图、 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提出问题,确定要研究的问题——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探究活动:阳光下影子的观察 ①、出示竿子,讨论如何来观察、测量阳光下竿子的影子。 ②、课件出示测量方法。使学生初步懂得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③、到室外观察、测量,采集数据。 第一次测量:各小小组将测量的结果填在记录单上。并且把你们小小组测得的数据马上报告给的组长,由组长作好统计。 记录表一: 记录表二: 3、对于所获得的
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发现规律。
我们把表中的数据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分析同一时间,不同的物体影子的特点。
①、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图。把竿子的顶点和影子的末端用直线连接起来,再在小组里观察、比较图形,发现了什么?
第二次测量影子的长度采集数据,作好记录。 10分钟后第二次测量影子的长度采集数据,作好记录。 ②、各组汇报、交流。同一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是不同的,我们 ③、小结:
三幅图形都是三角形,它们的样子相似,大小不同。
2016
4 / 12
精品文档
得出:太阳、竿子顶点、影子末端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三次测量影子的长度采集数据,作好记录。
4、运用前面初步发现的规律讨论、分析不同时间,同一物体的影子的特点。 各小组任选其中一根竿子,在不同时间里,它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六、归纳小结:太阳、竿子的顶点、影子的顶点的连线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 也就是说太阳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扩展:猜猜这棵大树有多高?
两个小时后,影子的长度会怎么变化?
你们觉得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吗? „„。 组员用表 员用表 长用表 组 组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通过测量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认识到太阳位置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物体影子的长度。 整堂课由于时间的紧凑,只给学生安排了两次
2016
5 / 12
精品文档
测量的机会,然后通过比较不同时间内影子的长度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在五班上课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小插曲,由于处理这个问题较为成功,使得学生更直接的找到了太阳位置与影子长度的规律。 在测量影长的过程中,第一实验小组测得竹竿的实际长度是118厘米,第一次测量得到的影长是142厘米。第三实验小组测得竹竿的实际长度是117厘米,而第一次测量得到的影子长度却是146厘米。当小组代表汇报完实验结果时,有许多同学都眉头紧缩,并争先恐后地举手,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的确,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明明是第一组的竹竿长,同时测量,怎么可能测得的影子还是第三组的长?指出了这个现象之后,大家都进入了思考,小组讨论分析后,大家猜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可能是读数时出错了。、可能是竹竿放斜了。、可能并没有同时测量。
经证实,第三实验小组排除了第一种和第二种的可能性,于是大家讨论后决定派代表去重测。 三分钟后,第三组的学生兴冲冲地跑回实验室,喊到:“影子居然有167厘米。”听完这句话,众多学生都感到奇怪,反问说怎么可能。但第三组组长斩钉截铁地回答到:“肯定没错,我们测量了两次呢!” 是啊,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影子变长了,而且变化居然这么明显。于是,我趁机引出问题“阳光下,某树高2米,过了一会,树的影子变短了,分析这种现象应该
2016
6 / 12
精品文档
发生在上午还是下午?”这时就有许多学生说是在上午,依据是“从刚才的测量结果可知,下午的竹竿影子是越来越长的,反之,影子变短应该在上午。”听后大家都会心的笑了。这时有学生恍然大悟,说:“影子的长度与太阳的位置有关系。”没错,太阳的位置决定了影子的长短,正午的时候,太阳在头顶上时,影子最短,而太阳位置越低,影子就越长。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处理,学生显然已经找到了太阳位置与影长的规律,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的课堂上能把握住这些环节,对教学而言,定能收到更好的成效。学生热爱科学,对科学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科学课的开设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沿用那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只能是倒学生的胃口,抹杀学生求知欲望。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认识科学,并鼓励他们去探索科学的诸多奥秘。只有这样才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阳光下的影子 一、 前端分析: 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第2课。阳光和影子是同学们进入光学世界的第二课,是为以后研究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等问题的基础知识,教材通
2016
7 / 12
精品文档
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和“整理我们的记录”两部分从而总结出阳光下物体影子规律。整个教材引导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12岁。阳光和影子的变化,学生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同学们忽视。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阳光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认识。本课通过让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知道阳光与影子的关系,发现阳光照射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太阳的变化。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更应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如绘制表格和柱状图,还可以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和阳光的变化。 难点: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归纳阳光下影子的
变化规律;绘制表格和柱状图。 二、 教学目标:
2016
8 / 12
精品文档
基于以上教学的前端分析,在科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
1. 影子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 变,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
2. 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3. 人们很早之前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 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 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2016
9 / 12
精品文档
三、教学过程: 复习并引入
1.教师提问:一个圆球,挂在空中,四季出现,冬天少见。
学生猜谜底:
2.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关于太阳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我们知道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下面我们为您来学习新的一课“阳光下的影子”。想想看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不断变化,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在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呢?根据我们上课的研究,说说我们的推测及理由。
探究: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1.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并交流 2.制定方案:
教师提问:同学觉得怎么设计实验才能观察到物体影子的变化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经小组研究讨论得出实验方案。 3.实验操作
准备实验用的材料,学生们分组,相互团结合作,教师在一旁指导监督。
2016
10 / 12
精品文档
4.整理我们的记录
绘制铅笔影子的变化表格,记录同学们的实验观察数据。
教师讲解如何把表格里的内容转化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 师生归纳总结 阳光下影子的规律:
1. 影子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
2.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3.人们很早之前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拓展:古代人们是怎么观察太阳变化的,并如何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的,请同学课后查阅资料讲出其中的道理。 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一、 列举生活实例
大树在白天的影子,晚上路灯下的人影等 二、 探究:观察阳光下的影子实验 1. 猜想假设 2. 制定方案 3. 实验操作
2016
11 / 12
精品文档
4. 整理我们的记录 三、 总结阳光下影子的规律 太阳:东—南—西 低—高—低 影子:西—北—东 长—短—长
2016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