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参考译文)及现代文答题技巧

2022-04-27 来源:钮旅网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参考译文

班级: 姓名:

8.《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他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柳絮乘风而起。”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丢下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到,他已经离开了。” 那人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离开了。” 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定正午(见面)。你正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的大门。 11.《论语》十二章

1.孔子说:“学习之后又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悦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才德的人吗?” 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3.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才可以顺从意愿,又不会越过法度。

4.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做到这样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有害。” 6.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 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10.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12.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15.诫子书【三国·诸葛亮】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宁静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于是变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了;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

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8.狼【清·蒲松龄】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为难,恐怕前后一起遭受狼的攻击。(屠户)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身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那只狼杀死了。这才醒悟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2.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没有听到的好。

杞人忧天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何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积聚的气体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常见题型答题要点

题型一:概括内容、梳理情节题

1.通读全文,理清结构,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2.读题,明确概括的范围、概括的对象,搞清楚要概括跟谁有关的事。

3.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结果如何”的顺序进行语言表述,分层分点概括。有时候,次要成分可以省略,简化成 “何人+做了何事”。当前后主语一致时,甚至“何人”也可以省略。

注意:概括情节要做到言简意赅,可以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但不要大篇幅抄写文章原句。如果题目提供了概括的示例,就应该与示例在结构上保持一致。 例如:《用你爱我的方式去爱你》第16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详写儿子爱父亲的三.....件事。

通过读题,概括的范围是“详写”,概括的对象是“儿子爱父亲的三件事”。那么主语都是“儿子”,最终答案可以简化为:(1)背父亲去打车 (2)训斥护士 (3)抱父亲尿尿

题型二:段落作用题

凡是段落作用题,一般都要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回答。答题模板如下: 内容上:本段描写了/记述了/交代了……(主要内容),表现了XXX……的性格特点(或心情),表达了……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结构上:统领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总结全文,照应了前文……/开头/题目,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注意:结构上的作用表较复杂,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不同。常见如下: ①开头段:统领全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为后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

②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③结尾段:总结全文,深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启发联想,象征、暗示、点明或揭示主旨。呼应前文或题目,与首段相照应(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④插叙段: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说明作用;突出人物性格(形象);突出文章主题;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⑤其他语段:前后形成对比,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或心情),等等。 例如:《荷叶·母亲》第③段的作用:这是一个插叙段。内容上,补充交代了九年前故乡园院里与莲花有关的事,丰富了文章内容;结构上,为下文用红莲象征儿女、用荷叶象征母亲做铺垫,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且富于变化。

题型三:品味语言(词句赏析题)

凡是问划线句子或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或者作用,都可以使用“法事情人”法回答。 法:是指写作方法,对于记叙文,主要包括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通感等,描写分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又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也就是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另外还要注意侧面描写(侧面衬托)。

事:包括事件和事物,也就是这个划线的句子或加点词语写出了什么东西? 情:包括心情和情感,也就是这个划线的句子或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么样的心情或者感情?

人:是指人物形象,也就是这个划线句子或者加点的词语刻画了一个怎么样的人? 另外,还可以分析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特点(如叠词、拟声词等)。具体答题模式如下: 句子的表达效果:运用了……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写出了/突出了……+表现了……的思想感情(心情)+刻画了……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加点词的意思是……+运用了……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写出了/突出了……+表现了……的思想感情(心情)+刻画了……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注意:

1.划线句子或者加点词语是描写谁的?那么,后面就是表现了谁的思想感情。 2.审清楚题目,看看题目有没有限制从什么角度赏析?有些题目会要求从描写的角度或者修辞的角度品味表达效果。 例如:《秋天的怀念》的句子;“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在“我”勉强答应去看花后母亲喜出望外而又小心翼翼的样子,表现了母亲当时高兴激动的心情,刻画了一个对儿子照顾无微不至的母亲形象。

又如: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 ....

加点的一系列叠词,读来琅琅上口,生动地写出了面对暴怒无常的“我”,母亲小心翼翼、隐忍负重的情态,表现了母亲比双腿瘫痪的“我”更加痛苦的心情,刻画了一个对儿子照顾无微不至的母亲形象。

题型四:标题的作用 可以从以下六个回答:

① 交代本文的写作对象(时间、地点等)是…… ② 概括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是…… ③ ……贯穿全文,起到了线索的作用

④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⑤ ……象征了……(标题的含义,一语双关)

⑥ 暗示了/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中心、主题、思想感情)。 例如:《散步》这个标题的作用:①概括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是散步;②散步贯穿全文,起到了线索的作用;③以“散步”这一常见是生活小事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本文以小见大,通过散步这件小事揭示了则仍感和使命感、尊老爱幼等深刻的主题。

又如《植树的牧羊人》这个标题的作用:①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是植树的牧羊人;②把“植树”和“牧羊人”这两个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植树的牧羊人”贯穿全文,起到了线索的作用;④植树的牧羊人象征了社会生活中那些慷慨无私、不图回报、坚持不懈的人;⑤作者以此人为题,表达了对植树的牧羊人无限的敬佩之情。

题型五:人物形象题

要抓住文中人物的相关事件和细节描写来揣摩人物的特点。用“形象特点+例子”的格式回答,注意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具体答题句式是:

XXX是一个……的人,从……可以看出。

或者:从……可以看出,XXX是一个……的人。

例如:分析阿长的人物形象:阿长是一个行为粗俗且封建迷信的人,从她总喜欢在背后切切察察、睡觉总摆成一个“大”字、有许多繁琐的规矩等可以看出;同时,阿长也是一个淳朴善良、真心疼爱“我”的人,从她好不容易告假回家、不识字却历尽艰辛给“我”买来《山海经》可以看出。

温馨提示:

1.先认真审题,再带着问题读文章,学会在题目和文章中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 2.凡是记叙文,不管回答什么题目,都要紧紧抓住人物(包括故事中的人物和作者本人)。看看他们做了什么事?他们当时的心情怎么样?表达了他们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3.答题尽量言简意赅,不要重复啰嗦,做到分点答题、多答点——因为回答多了不扣分,漏打了却要扣分。可以根据分值大概猜测有几个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