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四家诗:
齐人辕固---------齐诗
鲁人申培---------鲁诗 三家诗(今文诗) 燕人韩婴---------韩诗
赵人毛亨毛苌---毛诗 (古文诗)
专传、合传、附传与类传:《史记》的列传据其记述内容可分为专传、合传、附件、类传四种。一人一篇传记者为专传,如《李将军列传》;两
人以上合成一篇传记者为合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传主之后附载某人传记者为附传,如《魏其武安侯列传》在叙述魏其侯、武安侯中插入灌夫传记;一类人物记一篇传记为类传,如《刺客列传》。
《西游记》“三笔”: 《西游记》的三大艺术笔法:幻笔、戏笔和寓笔。幻笔形成作品的骨架,戏笔形成作品的骨肉,寓笔则形成作品的灵魂。 评点派:是旧红学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大派别,代表人物主要有脂砚斋、王雪香、张新之、姚燮等人,他们主要着眼于文章作法,代表作品
有王希廉的《护花主人批序》《红楼梦总评》等等。
诗大序:《诗经。关雎》篇前面的一大段文字应为《大序》,但《大序》又与《关雎》篇的小序夹杂在一起。即从“《关雎》,后妃之德也”
开始,至“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为《关雎》小序的前一部分“是以《关雎》乐得淑女”至结束,为《关雎》小序的后一部分,两部分合在一起,即《关雎》篇的小序,中间的一大段,即“诗者,志之所以之,......正始之道,王化之基”,为《诗大序》。
关汉卿爱情风月剧:从题材类型上可分为士妓之恋和才子佳人之恋两类。第一类以《救风尘》为典范代表,另有《谢天香》《金线池》两种;
第二类以《望江亭》为代表,另有《拜月亭》《玉镜台》两种。
《史记会注考证》:20
世纪初,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是《史记》研究的重要著作。此书对《史记三家注》进行全面整理,
汇集《史记》注本100多种,吸收了1200年《史记》研究的成果,补注了大量今中国大陆失传但在日本仍保留下来的《史记》“三家注”的有关资料,成为迄今为止《史记》最详备的注本。
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它包括研究《红楼梦》的思想意义,艺术价值、创作经验、作者曹雪芹家世,《红楼梦》的版本、探
佚、脂评,等等。
稼轩体:是辛弃疾创立的一种新词的体式。这种新体式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以绝大的阳刚之气一改传统的绮靡,以词抒情言志,用词来
干预家国大事,提高和强化了词的文学功能,使词从单弱的应歌之体彻底演变为一种独立、完善的新体抒情诗。二是使词体变成了体现创作主体完整人格与表现多方面生活的工具。三是汲取了前人多种表现手法,尤其是苏轼的《以诗为词“进一步引进古文手段,“以文为词”,丰富了语的艺术表现力。四是在词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上,完成了从单纯的阴柔向融阳刚柔之美为一体的新特质的转变,实现了词体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献诗说:献诗说是《诗经》成书的重要过程之一,周代的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其文献主要见于《国语·周语》《国语·晋
语》《左传·襄公十四年》。
《西游记》“三笔”: 《西游记》的三大艺术笔法:幻笔、戏笔和寓笔。幻笔形成作品的骨架,戏笔形成作品的骨肉,寓笔则形成作品的灵魂。 评点派:是旧红学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大派别,代表人物主要有脂砚斋、王雪香、张新之、姚燮等人,他们主要着眼于文章作法,代表作品
有王希廉的《护花主人批序》《红楼梦总评》等等。
诗小序:《诗经》中每篇前面类似解题的文字为《小序》
苏门四学士:苏轼杰出的文学成就使他声望日隆,奠定了他文坛盟主的地位,求学者与日俱增。远在北京大名府的黄庭坚愿列苏轼门下;
秦观入京应试,专程到徐州见苏轼,愿执弟子之礼,晁补之、张耒亦继两人之后求学于苏轼,故此四人被后世称之为“苏门四学士”。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
405年)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
脂评:旧红学时期,脂砚斋、畸笏叟对《红楼梦》的评批是最值得重视,它对研究《红楼梦》和曹雪芹俱弥足珍贵。1954年俞平伯将五
个本子的脂评汇辑校订成《脂砚斋红楼辑评》,1979年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是目前脂评研究中最完备的专书。
新旧红学:红学分为旧红学和新红学。人们称胡适以前的红学为旧红学,称胡适、俞平伯以后的红学为新红学。从时间上说,以五四时期
为界线,分为旧红学和新红学。旧红学有评点、评论、题咏、索隐、考证等派别,其中评点、索隐两派影响最大。
索隐派:是旧红学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大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有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邓狂言等。他们主要把历史、野史杂记、文人诗
词、随笔传闻中的一些材料,与《红楼梦》中的人物、事件印证或比附,探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代表作品如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等。
《史记》“三家注”: 是指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三家注”原俱单行,后附刻正文
之下,原注本反倒渐次失传,今惟《索隐》尚有明汲古阁本仅存。“三家注”附刻原文时多有删削,尤以《正义》为甚。司马贞作《补三皇本纪》题名“小司马氏”,采录各种传说,并作自注,宋以来各本俱列书首,清殿本始改附书尾。今通行中华书局本《史记》将“三家注”附于正文之后,极便阅读。
沉郁顿挫:出自杜甫所作《进雕赋表》,这原是他对自己的赋的评价,后人则取之以界定杜诗,故“沉郁顿挫”成为公认的杜诗的主导风
格。这种风格具体内涵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表层的语言之凝练,意象之精警,结构之波澜起伏,声调之抑扬顿挫,皆给人以凝重深沉、千百练、百转千回之感,这形成了杜诗总体的艺术风貌。第二层在于诗歌艺术构思的奇趣宏阔。第三个层面是诗中凝聚了作者忧愤的感情。这种风格是一位感情特别深挚、思想特别深刻的诗人在动荡年代所创造的,其中双融入深厚的学力和深沉的构思,达到前无古人的境界。自宋至清,历代学杜者众多,但无一人能重现这种风格,它作为杜诗的独特标志被众多学者视为诗词的最高艺术境界之一。
关汉卿爱情风月剧:从题材类型上可分为士妓之恋和才子佳人之恋两类。第一类以《救风尘》为典范代表,另有《谢天香》《金线池》两种;
第二类以《望江亭》为代表,另有《拜月亭》《玉镜台》两种。
《庄子》“三言”: 寓言、重言、卮言
简答题
苏轼、辛弃疾词作之比较
1.时代、经历和感情内涵不同 2.风格个性的差异 3.词调守律的不同 4.作词的态度不同
《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
1.周人的劳动生活 2.周人的爱情生活 3.周人的战争生活 4.周人的政治生活 5.周人的宗教生活 6.贵族的宴飨生活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1.题材上:开拓了新的领域 2.诗风上:平淡自然 3.意韵上:真淳丰厚 4.语言上:质朴自然
如何理解诗经的成书?
《诗经》作为一部古代诗集,时间上下绵延6个多世纪,作者囊括了当时社会个阶层的人员,足迹遍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安徽等广袤的土地,在语言、文字、音韵尚未统一,交通既不发达,甚至整个国家都处于一个松散的联邦政权时代的局面下,这部语言统一,音韵一致,结构完善的诗集能够产生并流传下来,极为不易周太师作为优秀的诗人兼音乐家,首先诗搜集诗,然后诗用统一的音韵、文字去改造诗,最后将它推广出去,没有他们的努力,便没有《诗经》的今天关于诗的搜集,前人有采诗说和献诗说两种。《国语。周语》《国语。晋语》《左传。襄公十四年》均有献诗说的记载。采诗说主要见于《礼记。王制》《汉书。食货志》《汉书。艺文志》《左传。襄公十四年》引《夏书》佚文, 孟子。离娄篇 也有音乐的记载,此说后世虽有许多相左的意见,但亦可基本确立。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个人有能力从事这一工作,只有通过权利机构,才能完成大面积的搜集工作,然后加以筛选、加工、润色,并推广出去
简述《诗经》的流传与师承
秦代禁、焚《诗》《书》,先秦典籍,惨遭灭顶之灾。“诗三百”以其是韵文,人们口耳相传,朝夕讽诵,得以保全。然对《诗》的阐释,却有较大的争议汉初,讲习《诗》者主要有鲁、齐、韩三家。“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 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韩婴)。《鲁诗》、《齐诗》以国得名,《韩诗》以人得名,合称三家诗”。“三家诗”与西汉时便已立于学官,兴盛一时。又以其用汉隶书写,与出现较晚的《毛诗》学派相区别,称为今文《诗经》学派。“三家诗”以《鲁诗》出现最早,以《齐诗》于当时影响最大,消灭最早,以《韩诗》目前传世文献为最多,“三家诗”讲《诗》都自称得到孔子真传,但彼此歧义较多,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三家诗”纷争之际,《毛诗》学派悄然兴起。《毛诗》因其传授人的姓氏得名。秦汉间鲁人毛亨传《诗》于赵人毛苌,毛苌又广为传授。毛氏说《诗》,一开始便与“三家诗”格格不入,被排斥于学官之外,只能在民间发展。至西汉末经今古文之争开始,因其有别于“三家诗”,故归属古文经学派。东汉时,古文经学派抬头,《毛诗》立于学官,与齐、鲁、韩并称“四家诗”。然而当时讲习《诗经》者肯定超过这个数字,阜阳汉诗即与“四家诗”均不相同,且未经后人整理,为汉代《诗经》原貌。《毛诗》与“三家诗”的斗争,以《毛诗》胜利而告终。《齐诗》亡于三国纷争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北宋。
《西游记》的研究
1.孙悟空形象来源研究 2.主题研究 3.孙悟空形象研究 4.《西游记》性质的研究
简述孔子与《诗经》的关系
第一, 孔子诗第一个将《诗经》选作教学内容的教师,又是第一位研究《诗经》的大师。他精辟地提出:“《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
‘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之名”“不学诗,无以言”。。。。《论语》,竟有14处言及《诗》。第二, 孔子真正领会了《诗》的精髓,他从中领会到周人端庄方正的理性精神,从《诗》中悟出了中和之美的本质特征,更从《诗》中提炼出美刺的讽喻意识,他已完全突破了文学的藩篱,而是立体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俯视与研究《诗经》。第三, 《诗经》的成书诗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鲁隐公初年到战国末年,《诗经》作为一部典籍,始终处于一个不断更新、补充、删节、完善的过程,孔子是参与了这一活动的重要学者。第四, 孔子对《诗经》的认识和评价,尤其孔子从《诗经》中汲取精华,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儒学的过程,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哲学、宗教、责骂化、思想的发展与流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汉卿杂剧题材的分类
1.社会剧(公案剧) 2.爱情风月剧 3.历史剧
《红楼梦》版本情况
1.八十回抄本系统:庚辰本;己卯本;甲戌本;列藏本;王府本;有正本;甲辰本 2.百二十回刊印本系统:程甲本;程乙本
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苏文的创作成就:格局多样;语言灵活;抒写胸臆;自然平易
如何理解《诗大序》《诗小序》
首先,《诗序》的作者问题,《后汉书。儒林传》:“(卫)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于今传于世。”此说历来有疑问。近年来安徽阜阳出土了西汉汝阳夏侯灶额墓葬,其中有《诗》之简片170余条,且有诗序,尽管文字略有出入,但体例与序旨基本相同,可见《诗序》至少产生于西汉前期,不可能诗东汉卫宏所作。其次,《大序》《小序》的划分。《关雎》篇前面的一大段文字应为《大序》,每篇前面类似解题的文字为《小序》。但《大序》又与《关雎》篇的小序夹杂在一起。即从“《关雎》,后妃之德也”开始,至“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为《关雎》小序的前以部分,再从“是以《关雎》乐得淑女”至结束,为《关雎》小序的后一部分,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即《关雎》篇的小序。中间的一大段,即“诗者,志之所以之。。。。。正始之道,王化之基”,为《诗大序》第三,《诗序》存废之争的本质诗要以自己的观点来解释《诗经》,以获得学术上的领导权。但这一斗争在客观上打破了《毛诗》学派独步天下的事实,促进了《诗经》研究最后,《诗大序》以总结《诗经》创作经验为中心,概括并发展了先秦以来儒家对诗歌的认识,就诗歌的基本特征、社会作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等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其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李泽厚先生称之为“东汉儒家美学的一篇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献”,所言甚是。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答案: 1.对人民困苦生活的描写,表达悲悯之情 2.对国家危亡的担忧,表达济世之心 3.对亲人朋友的思念,表达流离之感 4.咏物写景,表达对自然的体察
论述题
论述苏轼词的创作成就
开拓|词体堂庑|以诗为词|风格|转变|革新|意义|理论
论述《诗经》的文学成就
质朴|抒情|情景交融|人物|赋比兴|回环|句式|修辞|语言|韵律
论述《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唐|玄奘|天竺|取经|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
论述《红楼梦》的艺术特点
含蓄|生活|性格|细节|侧面|心理|语言|伏笔|个性|社会
论述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刚柔相济|题材|扩大|议论|用典|以论为词|语言|情感
论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反映现实|典型形象|描写|语言|意象|结构|声调|情感|思想|沉郁顿挫
论述 《史记》的史料来源
皇家|官方|诸侯|史书|金石|文物|实物|实地|考察|歌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