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技 术 课 教 案
信息 来源 依据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第四条“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第三点“学会使用一种常用的动画制作工具,设计、制作动画,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动态过程”。 参照刘晓峰主编的吉教版初中一年信息技术(下)第四章第二节,我设计了本节课。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题任务: 1、阅读自学学案 2、按备注要求,设置“旅游桦甸”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 3、补充完善所有幻灯片 4、通过“乌鸦喝水”的小故事,探究动作路径的设置(有能力的同学完成) 课题: 4.2学习制作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演示文稿的展示效果,了解设置动画效果的优势; 2、通过自学学案的阅读及完善演示文稿的过程,掌握设置自定义动画的基本方法 3、通过作品展示,培养学生正确评价作品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对动画效果的合理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信息素养,以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自定义动画的设置;2.多个对象出场顺序和出场方式 1.动画效果的选择应与表达的主题相符合;2.自定义动画灵活、合理的运用 教学设备与资源 多媒体教室、课件、任务卡片、服务器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观看,比较两个演示文稿的不同。 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在老师的提示下以图片为例,进行简单操作学习。 教师指导活动 一、创设情境 桦甸人爱家乡,那么,你对自己的家乡有多了解呢?老师这里有两张演示文稿,大家来看一看,哪一个更能吸引你的注意。 为什么第二个演示文稿更好一些呢?那是因为,老师为它添加了动画效果,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制作出一个有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幻灯片自定义动画的制作。 二、综合实践 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保存在学生机D盘“操作练习”文件夹中。请大家先打开“自学学案”这个演示文稿。 环节一: 看第一张“自学学案”幻灯片,了解“自定义动画”的基本操作(可以三幅自学图片为例,进行简单的操作练习) 教师适当提问,以便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师生活动及 时间分配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直接引入主题 3’ 教师始终在学生周围巡视,答疑,并适当指导。 30’ 1 / 3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自主完成3个任务,可以同桌或前后桌之间互相讨论,有能力的同学可设置所有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学生自主调整幻灯片对象的呈现顺序 学生观看完动画后,按自己的意图,自主补充创作演示文稿(有能力的同学可练习路径动画的设置)。 教师指导活动 环节二: 1、老师给出作品制作的要求,即评价标准: (1)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整体上) (2)图片、文字完美结合,构思精巧美观,表现力强。(艺术上) (3)自定义动画效果的设置符合要求,自主创新,搭配合理。(技术上)(分出“优”“良”“中”“差”) 2、在其他幻灯片中,按照“备注”栏中的要求(如“将太阳以 “强调” “放大/缩小” 的方式变化,并以 “非常慢的速度” 向上 “飞出” ”),自主完成“自定师生活动及 时间分配 教师在学生中指导,找出操作较好的同学到前面演示 5’ 5 2’ 义动画”的设置。(在此过程中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效果的应用) 环节三: 选出制作较好的学生,展示他的作品,教师评价,(在看了这位同学的演示后,老师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作为五中人,我们应以五中为傲,五中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把图片出现的位置调整一下) 出场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看你怎样去把握,怎样发挥创意去设计,下面,请大家继续发挥你的创意设计动画效果。 三、作品点评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总结 (注:选择“有特点”的作品进行点评,及时指出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拓展实践 动画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是他们最为熟悉,最难割舍的,引入学生熟悉的动画“乌鸦喝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自主设计动画效果,让聪明的乌鸦真正有水喝。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及创新能力。(下课之前展示至少一幅作品)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不仅掌握了自定义动画设置的方法,而且以自己的实践展示了桦甸各种不同的人文风貌,希望大家把这种自主实践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建设桦甸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成果与 学习评价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学会了插入新幻灯片;学会了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效果。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大胆探究的品质。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获得了成就感。这节课我最成功的做法就是采用了“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模式和“分层教学法”。
布置下节收集 信息的内容 领导检查 签 字
年 月 日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学会了插入新幻灯片;学会了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效果。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大胆探究的品质。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获得了成就感。这节课我最成功的做法就是采用了“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模式和“分层教学法”。
“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带着任务、目的去学习,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同时,针对学生电脑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当然,还有些不完美的地方,如对学生的具体评价,应找一些有特点的例子进行点评,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注意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评价性语言的内容还应继续完善,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还有就是在最后的路径动作探索阶段,应该在最后至少展示一幅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操作让他们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我应该以后的教学中更加组织好自己的教学语言,多用表扬、激励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点评:
本节课的教案写得比较完善,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环境下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基本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语言的规范及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一直是信息技术教师最大的弱点,由于种种条件,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往往会想到哪讲到哪,很容易脱离教案,脱离规范化。因此,应更好的克服课堂的随意性。
课标的解读不完善,由于一直没有一个相应的课标来约束信息技术课堂,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主题不明确,没有一个完善的教学目标,往往随意确定一个主题就拿出来讲,应结合我们的传统教育,找出一个中心点来,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层层分解,确定贯穿全程的主题任务。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不应该局限在小范围内,只挑好的,完善的作品来点评,而应找一些有特点的,能由此指出学生共性问题的作品来点评,而且点评的语言应规范化,不要只说“好”,“很好”,“非常好”等简单的评价性语言,应注意评价技巧,与学生沟通的技巧,能充分激发学生创作积极性的语言应多说一些。
学生作品的展示环节,不论是课堂任务,还是拓展延伸,都应至少展示一幅作品,这样才更显完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