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海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2023-08-17 来源:钮旅网
Tourism 旅游经济研究

《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青海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张文莲

摘 要:本文在分析青海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从资源及地域角度提出了青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及对策。关键词:旅游资源 开发思路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0)03(b)-142-02青海地处祖国西部,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寒冷多风,土地贫瘠荒凉,交通不便,是一处远离现代都市文明的荒芜之地,在旅游资源方面,除了青海湖,塔尔寺,人们对青海就一无所知,至于旅游资源优势更无从谈起,然而,这是基于传统观念对青海省形象的认知,事实上,青海是一个特色突出,品质高雅,潜在优势深厚,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和“富省”。

天气为7月,平均气温20°C~26.80°C,青海虽春来迟,但一旦开春则

“天边光景一时新”,广阔的高原上阳光灿烂,天空蔚蓝如洗,高山处垂直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高峰还有积雪,山下则芳草如茵,尤其是河湟谷地,冬季不阴冷,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1.4 后发优势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总体而论,还是一片处女地,但发展晚可以吸取其他地方的经验教训,通过向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借鉴、观察,以较低的代价掌握到发达地区经过艰难探索而获得的知识、经验、管理方法和体制、引资政策,就能少走弯路,科学建设,后来居上,如果能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加速改革和创新步伐,坚持“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的原则,营造精品,就有可能缩短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节约宝贵的资金和时间。

1 青海旅游资源优势

1.1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青海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景色雄伟,壮观,旅游资源丰富独特,高原的外缘高山环绕,最北部有祁连山,阿尔金山,中部是亚洲脊柱昆仑山及其支脉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可可西里山,南部有唐古拉山,把全省明显分为祁连山地区,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区,高山层峦叠嶂,冰川遍布,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美称,“三江源”也将成为举世文明的旅游品牌,青海湖是全国第一大内陆湖,四周群山环抱,中央是盆地,最低处则是湖,湖水清澈的蓝色让人陶醉,湖畔是水草丰美的辽阔草原,见到成群的牛羊嬉戏,让人流连往返,鸟岛居全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是观鸟旅游的绝佳胜地,动物王国可可西里是藏羚羊等高原动物的乐土。被誉为“聚宝盆”的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拥有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盐花千奇百态,婀娜多姿,湖上有世界第一盐桥——万丈盐桥等等是青海旅游发展的依托。

1.2 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

青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灿烂的远古文化,悠久的多民族历史,耐人寻味的优美传说和迈向现代化的今日文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青海为多民族大杂居区域,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在其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交替控制该地区。古代该地区是通往唐蕃和西域的必经之地。历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活动给本地区淀积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喇家古文化遗址、柳湾古彩陶、马场垣遗址、黄河古文明遗址、古代少数民族墓群等,此外还有古战场遗址、宗教建筑及场所、形式各异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物和现代的原子弹研制基地等。青海有全国唯一的土族和撒拉族自治县,同仁为热贡艺术(唐卡、酥油花、堆绣)的发祥地和安多藏文化中心,其中土族民族风情园、同仁热贡艺术文化名城、塔尔寺等被评为全国4A级景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是青海特色旅游开发的基础。1.3 宝贵的气候资源

青海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冬无酷寒,夏无酷暑,暑热张文莲(1973- ),女,四川绵竹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作者简介:

旅游管理。

2 青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

青海省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及青藏铁路通车的历史机遇,实施旅游产业跳越式发展战略,将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和发展质量相结合,以资源为依托、产品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政府为主导,大力开展多种促销活动,塑造鲜明的高原特色旅游,全面推进旅游发展进程,提高青海省在全国旅游业中的地位。2.1 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除公认的一部分外,许多还处在未发掘状态,这是因为传统上人们的意识里只有青山绿水、历史古迹才是旅游资源,才是美丽的旅游地。新形式下,人们对旅游的含义有了新的理解,强调旅游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经历,对旅游资源也有了新认识。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开发的资源都可称为旅游资源。青海的沙漠、雪山、戈壁、草原、峡谷、盐城、寺庙、动物、民俗、小吃等都是特色旅游资源,而日照强、风沙大等的高原气候、高原风光以及世界屋脊的高耸感正是青海的一大卖点,一大优势,利用好,可激发广大青少年来高原寻找新鲜经历、新奇感受、是旅游者寻找刺激,挑战自我的好地方,也是其体验新世界、真自然的绝佳途径。青海省应摒弃传统的旅游资源观,充分认识青海旅游资源的未来开发前景和发展新兴特色旅游产品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2.2 树立新的区位观

青海省应树立新的区位观,抛弃传统的孤立发展意识,将自己放在青藏乃至西部旅游大网中,作为可相互联系的结点,注重区域联合开发,强化区位优势。要紧紧依托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和入藏旅游黄金通道,沟通与四川、云南旅游线,构建旅游大通道。尤其是青藏铁(公)路线、唐蕃古道、丝绸之路、青海湖—格尔木一敦煌、青海湖一果洛一九寨沟等线网的开发,使各旅游区在旅游项目和特色上自成一体又具有互补效应。在线路设计、客源市场上注重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串联成线,包括与周边旅游城市乃至京沪旅游发达城市的横向联合,与周边省、市共同构建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地域旅游

142

《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Tourism 旅游经济研究

中国负责任旅游政策发展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刘堂

摘 要:负责任旅游是在旅游大众化以及旅游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提出的。本文首先探讨负责任旅游的概念,其次,详细分析我国相关旅游政策与负责任旅游概念以及国际上一些负责任旅游政策之间的差距,从而最终提出制定具有我国特色且与国际接轨的中国负责任旅游政策制定建议。关键词:负责任旅游 概念 政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0)03(b)-143-02尽管自去年金融风暴以来,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受到阻滞,但从总体趋势上看,全球旅游业还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旅游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另一方面,旅游业的负面效益以及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并且威胁到其自身的发展。这种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集中体现在对目的地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正因如此,专家学者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新型的理想旅游方式,这种旅游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而又能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游客给目的地带来的积极贡献,从而推动整体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探讨悄然兴起的一种诣在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负责任旅游,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制定相关政策的建议。

民俗博物馆以及其他具有教育价值的旅游活动。负责任旅游有时被一些人认为是伦理旅游、人本旅游和真实旅游等(Mann,2002),甚至更抽象地理解成“负责任旅游是关爱地球,也就是说,不是剥夺,而是分享”(Litchfield,2001)。张帆(2006)对负责任旅游的起源和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归纳出负责任旅游的五个观点——规模说、方法说、伦理说、开发说和行为说,然而没有对负责任旅游做出完整的定义。尽管目前关于负责任旅游的概念众说纷纭,但目前对负责任旅游达到共识的是它是一种旅游的类型,目标是旅游活动要最大化地贡献目的地,并最大化地减少不利影响,从而使两者不至于抵消。本文作者从主体、目的和原则三个方面来对负责任旅游做出定义。首先,该概念应该涉及到旅游的主体,即游客, 因为在旅游活动中,游客产生影响,同时也受到影响。旅游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是游客,而不是旅游企业,更不是旅游组织机构。其次,负责任旅游的目标是避免对当地人和环境造成破坏, 尽可能减少对目的地造成负面影响。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做出最少的损害。再次,从负责任旅游的原则来看,负责任旅游活动要把旅游的积极价值最大化,并且使这种利益普及到目的地的居民。因此,本文作者认为负责任旅游是指游客旅行活动的一种方式,游客始终承担旅游的责任,通过旅游活动中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在旅游系统区域内的旅游目的地内,在自然、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最大化旅游的积极影响,并最小化旅游的负面影响。在这个概念中,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对游客负责任行为的管理起到监督和还远远不够。因此青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青海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

2.5 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青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青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走向正轨。

1 负责任旅游的概念

国际上关于“负责任旅游”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定论。不同的专业旅游网站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旅游认知网站认为它是一种教育旅游,给旅游地社会产生积极的经济影响,此外,负责任旅游还可以帮助实现可持续旅游计划等。黑羊旅馆网站认为负责任旅游符合文化和生态多样性的主张,因为它要求在旅游前和旅游过程中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Deborah Mclaren(1996)认为负责任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的伦理和人权。此类旅游活动应该支持家庭旅馆、①基金项目:中国负责任旅游政策研究(KYC2009037)。

网络,实现“双赢”。

2.3 坚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非常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属于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在其境内分布有可可西里、三江源头、隆宝滩、青海湖鸟岛以及祁连山、阿尼玛卿雪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对全球生态环境和气候有重大影响作用的保护区和高山。这些既是青海发展旅游的垄断性资源,但同时也构成青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其发展旅游产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开发青海旅游资源,应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保存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应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使青海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旅游区域。2.4 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

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国企改革等资金需求量非常巨大,资金短缺是其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但青海省经济基础薄弱,旅游产业规模小,虽然国家在西部开发中采取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先安排建设项目等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但仅靠自己的力量和国家投入

参考文献

[1] 尹国正.促进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青海经济研究,2006.

[2] 朱丽东. 青海生态旅游发展构想[J].经济地理,2007.

[3] 张文莲. 青海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商场现代化,2007.[4]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M].青海人民出版社.

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