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看卡片口算。
9+2 9+5 9+3 9+4 9+9 9+8 9+6 9+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的数。
9+( )=11 9+( )=17 9+( )=14 9+( )=15
第 1 页 共 54 页
9+( )=16 9+( )=13 9+( )=18 9+( )=12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故事导入。
画面: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声音: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猴妈妈拿出13个桃,对小白兔说)“小白兔,欢迎你到我这儿来买水果,不过我想出个问题考考你,看看你数学学得怎么样?”
启发:小朋友们,请你猜猜猴妈妈会向小白兔提出什么问题呢? 2、筛选出有效信息。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指名回答: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好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摆一摆、算一算。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13-9。(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盒中的小棒、圆片等进行计算。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2、说一说、听一听。
提出要求: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并认真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教师请每个小组推荐1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方法。 3、评一评、比一比。
引导:小朋友,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后,你来评一评哪个小组提出的方法好,为什么觉得它好?把别人的方法和你自己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怎么样?
4、活动小结。
同学们积极思考、团结协作,想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5、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题) 计算12-9和16-9
(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 四、 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17-9=( ) 12-9=( ) 15-9=( ) 想:9加( )得17 想:9加( )得12 想:9加( )得15 2、9+( )=12 9+( )=11 9+( )=14 12-9=( ) 11-9=( ) 14-9=( ) 3、5+9=( ) 7+9=( ) 4+9=( ) 14-9=( ) 16-9=( ) 13-9=( ) 4、“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5、“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6、“想想做做”第4题。(小蚂蚁送信)
课前准备1号、2号、3号……9号、10号信箱。
第 2 页 共 54 页
要求:请几位小朋友来扮演小蚂蚁,戴上头饰,把这些信(卡片上写着算式)送到信箱里去,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们有没有把信送错地方。
12-9 10-9 14-9 18-9 11-9 19-9 16-9 13-9 17-9 15-9
在“小小邮递员”的音乐声中,“小蚂蚁”把信送往相应的信箱。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评选“优秀邮递员”。
7、“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再比一比、议一议,让学生初步体会其中的简单规律。 8、游戏。
先摆出11~18等数字卡片,表示几位小朋友分别拥有的图书本数,一同学手拿一张“-9”的卡片,任意在某个数下面停一下,表示借9本书,同桌列式口答,如:当“-9”的卡片停在卡片“15”下面时,同桌应马上答“15减9得6”。
五、全课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请大家帮忙解决。 要求: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一个数学故事,并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布置作业。
10-9= 12-9= 14-9= 16-9= 18-9= 11-9= 13-9= 15-9= 17-9= 19-9= 教学后记:
十几减8、7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 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计算。
13-9 8+8 18-9 14-9 12-9 17-9 15-9 8+3 选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导入:小朋友,我们学校的特色是国防教育,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的军号,今天就让我们和天使姐姐一起去看看吧。
2、课件出示例题情景图。
(1)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这幅图,提问:谁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15把军号)
第 3 页 共 54 页
(2)看看茄子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从15把小号中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应该怎样列算式来表示呢? 学生口头回答问题,师相机板书算式:15-8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小朋友说得真棒!15-8=?你想怎么计算呢? (1)学生独立探究算法,并算出得数。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集体反馈,师板书。
师:哪一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预设:①减8分两次减,先减5,再减3,15-5=10,10-3=7,所以15-8=7。 ②先从10里面减8,得到的数再加上5,10-8=2,2+5=7,所以15-8=7。 ③想加算减。也就是8+( )=15,因为8+( 7 )=15,所以15-8=7。 ④用小棒摆一摆。 ⑤一个一个地减。 ……
师:原来“15-8”有这么多的计算方法,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啊!
(4)小朋友,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后,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方法好,为什么?把别人的方法和你自己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怎么样?
归纳小结。 2、试一试。
(1)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5-8=7。想表扬一下自己吗?(生自我表扬)天使姐姐看到我们小朋友这么聪明,非常高兴。她想带你们这群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一起去聪明屋看看,你们想去吗?
(2)课件出示两道算式:15-7=? 13-7=?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在书本第5页。
(能算的小朋友尝试做,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先借助小棒摆摆再算。) 教师巡视。
(4)学生小组讨论。
(5)学生集体交流反馈,做错的学生更正。 四、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刚才两道题大家解决得不错。天使姐姐决定再出几题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1、先圈一圈,再计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1)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反馈,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出示课本第6页“想想做做” 第2题。
(1)指导学生观察图意,提问:你会看图算算、填填吗? (2)让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说出每个算式的含义,并说说计算方法。 3、出示课本第6页“想想做做” 第3题。
第 4 页 共 54 页
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出色。你们愿意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和天使姐姐一起去智慧宫看看吗?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反馈,并说清每组中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4、游戏“夺冠军”: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想想做做” 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反馈。统计做对的人数,并让算得快的小朋友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5、游戏:过独木桥。(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两组学生手持卡片:-8、-7,其余学生手持数字卡片过独木桥。要求边过桥边算出得数,如果有错,先站在一边思考,或者请人帮忙。
五、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这些知识你是怎么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教学后记:
十几减6、5、4、3、2
学情分析:
经过十几减9、8、7的学习,学生基本形成并掌握了自己喜欢的方法。能够用多种方法做题,只是熟练程度不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地选择计算方法,独立、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熟悉并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3、情感与态度:再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掌握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揭题。
1、出示:十几减9、8、7及20以内进位加的相关口算题。 9+3 12-9 15-9 8+6 14-8 17-8 7+6 13-7 16-7 (1)开火车算。(一生口算报得数,其余生评价。) (2)选几题说说想法。
2、揭题: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8、7,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十几减6、5、4、3、2。(板书课题)
第 5 页 共 54 页
二、 学习新课。
1、(出示挂图)春天来了,小兔子们可高兴了,它们外出采蘑菇了。看!采了好多的蘑菇,连篮子里都装不下了。你从这幅图中找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一共采了11个蘑菇,蓝蘑菇有5个,灰蘑菇有6个。
2、师: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一般有三句话,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用三句话完整地说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轻轻地说说,教师巡视。)
3、集体交流。(相机板书问题及算式)
(1)蓝蘑菇有5个,灰蘑菇有6个,一共采了几个蘑菇? 提问: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5+6=11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引导说出解题思路:求“一共采了几个蘑菇”,要把---和---合起来) (2)一共采了11个,蓝蘑菇有5个,灰蘑菇有多少个? 提问:你会列式吗? 板书:11-5=6
提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或借助小棒摆一摆) 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
生1:我想5加6得11,11减5等于6。 生2:我想 10减5得5,5加1得6。
生3:我把5分成1和4,11减1得10 ,10减4等于6。
说一说: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把你喜欢的方法再介绍给你同桌的小朋友听。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求“灰蘑菇有多少个”,就要从总数里去掉蓝蘑菇的个数。)
(3)一共采了11个,灰蘑菇有6个,蓝蘑菇有多少个? 师:算式怎么列?
板书:11-6=5(同B的教学)
4、比较第2个和第3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1)都是用减法做,为什么?(都是已知两种蘑菇的总数和其中一种蘑菇,求另一种蘑菇,所以用减法。) (2)减号前面都是11,只有5和6交换了位置。(从11个蓝蘑菇和灰蘑菇的总数中去掉5个蓝蘑菇就是6个灰蘑菇,去掉6个灰蘑菇就是5个蓝蘑菇。)
5、比较这三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1)想加算减;(2)一图四式。 三、练习巩固,加强体验。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茄子老师问小朋友,你能看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吗?完成第9页的第1题,先数清楚个数,再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成果。
师:你是怎么想的?你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左边有8个球,右边有6个球。14-8=6表示从所有的球中去掉左边的8个,右边有6个。14-6=8表示从14个球中去掉右边的6个球,左边有8个。
师:你说的真好。第二个小题你是怎么做的?
生:左边有9个球,右边有3个球。12-9=3表示从所有的球中去掉左边的9个,右边有3个。12-3=9
第 6 页 共 54 页
表示从12个球中去掉右边的3个球,左边有9个。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没有图片,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
师:你能由12-7=5想到另一个减法算式吗? 生:想到12-5=7 师:15-9=6、14-9=5呢? 生:由15-9=6想到15-6=9, 生:由14-9=5想到14-5=9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试着完成第三题。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小朋友做的,来帮他找一找有没有错的。 师:仔细观察这三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第一组减号前面都是11。 生:减号后面的数越来越大。 师:等号后面的数呢? 生:越来越小。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生:减号前面的数一样,减掉的数越大,等号后的数就少些。 师:对,减号前面的数一样,去掉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森林里有一群蚂蚁要搬新家了,他们被分到了不同的家,怎么帮他们找到新家呢? 生:看他们行李袋上的算式,得数是几就是几号家,房子上有号码。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请小朋友先算一算蚂蚁身上的算式,把得数写下来,再用直尺把他送到新家。注意,可以从左往右看,防止漏掉。
学生活动,共同校对。 5、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情景图
师:这张图片告诉我们什么? 生:白兔和黑兔共有13只。
师:现在知道黑兔有5只,你能根据已知的信息,提出问题吗? 生:白兔有多少只? 师:谁能说的更完整些?
生:白兔和黑兔共有13只,黑兔有5只,白兔有多少只?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书上列式计算。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我列的算式是13-5=8。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共有13只兔子,去掉5只黑兔,剩下8只白兔。
第 7 页 共 54 页
师:如果知道白兔有8只,你还能提出问题吗?(教学方法同上)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怎样的收获?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三棱柱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摸、画、围、找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识,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你们瞧。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些物体里来认识一些新的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操作领悟,探究新知。 1、摸一摸。
出示课件:你知道谁是谁的脚印吗? 全班交流,集体校对。
第 8 页 共 54 页
问:这些物体是怎样画出这些图形的呢?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试试画画?我们先来观察一下。 请同学们先选一个你喜欢的积木,跟同桌说说你拿的是什么物体,选一个面(教师演示)摸一摸,什么感觉?(平平的)他摸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四四方方的、圆形的)
2、画一画。
谈话:把这一个面画出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画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同学们刚才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沿着一个面的边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图形。 在你积木的上还能找到你画的这样的图形吗?(引出对面相同) 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画出几个不同的面呢?(3个) 正方体呢?同一个正方体画出来的每个面都相同。 好,这些图形分别叫什么呢?请看屏幕。 这四个物体与画出来的四种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这四个图形都是平平的,只有一个面,叫平面图形。 三、操作练习,巩固新知。 1、找一找。
谈话:其实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只是我们平时没注意罢了。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的,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三角形的。
组织全班交流。
请打开书17页,看“想想做做”第1题。 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动手创造这些图形,敢挑战吗?
2、围一围。(“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你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
追问: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帮助学生体会圆的边是弯曲的,在钉子板上围不出圆。) 3、涂一涂。(“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能用四种颜色分别涂下面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吗?请小朋友们按要求涂上颜色,并数出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涂色,并填表。
第 9 页 共 54 页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提问: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朋友?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去找一找身边的长方形 、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把它们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认识10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与发展。
2、要求学生在掌握20以内数的读写和初步知道计数单位“一”和“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能够正确地地数出数量是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理解一个数在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
3、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能联系学生生活,对学生有吸引力、有挑战性,以促进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重点:能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按照一定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感受“百”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4-5 16-9 13-4 12-8 11-6 15-7 12-5 16-8 二、教学例题。 1、导入。
新学期来了,爸爸、妈妈一定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新的学习用品,那么,爸爸、妈妈为你买了哪些学习用品呢?当然,铅笔是不能少的,谁愿意来说一说妈妈给你买了多少枝铅笔?
2、出示情景图。
第 10 页 共 54 页
数出23根小棒,把它摆在桌子上。 思考:怎样摆能看得出很清楚? 学生讨论。
在讨论中明确:因为23可以看成是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的数,所以摆成2捆带3根看得清楚。 进一步明确:二十几的直观表示方法。 3、你会摆一摆,数一数吗? 24 29 4、教师提问:29添上1是多少? 学生讨论交流。
突出:原来的9根与添上的1根合起来是1捆,而1捆和2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29添上1是30。 提问:(1)39添上1是多少? (2)49添上1是多少? (3)59添上1是多少? ……
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的计算方法。
5、追问:99添上1是多少?十根十根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6、板书:10个十是一百。 三、想想做做。 1、第1题。
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 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2、第2题。
5根5根的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指导学生:从0开始,五个五个地数到100。 3、第4题。
先让学生说说盒子上的“⑩”表示什么。 再让学生按要求说一说,明白数的合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外作业。 第5、6题 教学后记:
第 11 页 共 54 页
100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目标:
1、认识数位“个、十、百”以及它们的顺序。
2、理解两位数的组成,学会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认识计数器,会用计数器表示100以内的数。 3、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数位及数位的顺序,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和对数位顺序的认识。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数位。
1、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请你用小棒摆出四十、四十五和一百。
学生动手操作。
2、同学们掌握的不错,今天,老师要请出大家的一位老朋友,你们欢迎它吗?它就是--计数器。 (出示计数器)。
3、进一步介绍计数器:计数器是用来计数的,在它的三个数位柱上串上不同数量的珠子,它就表示不同的数字。个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十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0个,百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00个。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45,小组内展开交流。
4、以计数器上的45为例进行讲解:大家看这个计数器上表示的45,个位上有几个珠子?表示几?十
第 12 页 共 54 页
位上有几个珠子?表示几?
学生观察,回答。
引导:大家想一想,这跟我们上节课摆23根小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个位上的1个珠子像一根小棒,十位上的1个珠子像一捆小棒。) 5、让学生拨出下列数:32、56、89. 组织汇报。
6、提问:你能用计数器表示40吗?怎么表示? 尝试操作,展示,评议。 7、写出一些整十数,操作练习。 8、你能表示一百吗?怎么表示? 引导学生结合小棒理解100的含义。
9、引导: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计数器上的三个数位,从右边看,依次是个、十、百,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的顺序码?
二、“想想做做”,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看第一幅图,提问:一列有10个方块,大家数一数,这幅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方块? 你能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吗?
右边第二幅图呢?小兔子又做了一件什么事啊?现在有多少个方块? 你能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吗?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写数,集体订正。 指名读。
引导学生比较:69和96.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读出这些数。 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两位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独立圈一圈,再指名汇报说说一共有几十几颗星星。 三、做游戏,总结全课。
第 13 页 共 54 页
1、“想想做做”第6题。(渗透数的大小比较)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设置情境。
谈话:小猫开了一家餐馆,现在它正忙着洗桃子呢!(出示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看图列式,思考算法。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30+4 = 4+30 = 34-30= 34-4 =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0+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 (2)因为30+4 =34,所以4+30=34。 3、解答“试一试”。
第 14 页 共 54 页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称,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称。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对了,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什么呢?
讲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边说边在“30+4 =34”的算式下面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称。在34-30=4里,减好前面的数叫做什么?请你猜一猜。 讲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被减数) 那么,减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说。 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板书:减数)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请学生试着说说。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板书:差) 指名说出算式34-4 =30中各部分的名称。
(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 二、教学“想想做做”。 1、第1题。
(1)出示4捆小棒和6根小棒的图片,让学生说图意。 (2)你能根据左边4捆小棒和右边6根小棒列出四个算式吗? (3)组织交流:算式是怎样列的?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第2题。
同桌同学合作练习,口算说出得数。 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根据60+3 =63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3、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校对。 4、第6、7题。
(1)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然后说说题意。 (2)列式计算。
三、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并且知道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加数”,加得的结果是“和”;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是“减数”,减法中的得数叫做“差”。
第 15 页 共 54 页
四、作业
“想想做做”的第3题。 教学后记:
数的顺序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是怎么排队的?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字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一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请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大家仔
第 16 页 共 54 页
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投影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每一组条形方格图给出的数说说图中的数可能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再通过填写后的交流验证先前的猜想。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如果有困难,可以让他们利用前页的百数表。 3、“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还没有看,也就是说已经看了34人。 四、总结评价。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教学后记: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知识迁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100以内的数吗? (指定三四人说一说)
2、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以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3、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图。
(1)提问: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2)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3)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第 17 页 共 54 页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 38,指定学生上黑板,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4、教学“试一试”。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书本第31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小结方法。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后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排,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 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2)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填写后,再小组内互相交流。 6、排路队游戏。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2)排路队:出示路队旗(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30大的数”)
第 18 页 共 54 页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路队下课。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教学后记: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正确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 教具准备: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展示)瞧,这是什么?(智慧星)
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猫比赛时做的,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 小猴说:“我做了34个。”小猫说:“我做了38个。”听了对话,你能知道什么? 二、唤醒经验,学习新知。 1、学习“多一些、少一些”。
第 19 页 共 54 页
(1)你怎么看出小猫赢了?小猫做的比小猴多很多吗? (2)教师小结出示: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一些。(板书) (3)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4)交流:小猴做的比小猫少一些。(板书) 2、学习“多得多、少得多”。
(1)(课件上又出现一只小狗)哦,参加比赛的还有这只小狗呢,小狗做了多少个?(10个) (2)你觉得小狗做的和小猴比怎么样?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小结为:小狗做的比小猴少得多。(板书) (4)那小猴和小狗比呢?
(5)交流:小猴比小狗多得多。(板书) 三、练习交流,巩固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2、想想做做第2题。 第1小题。
(1)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它们在说什么呢? (课件播放)小熊说:“苹果有4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2)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
(3)那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书上提供了三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 第2小题。
(1)(课件)小芳和小明在拍球,小芳说:“我拍了50下”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少一些”。 (2)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3、想想做做第3小题。
读题审题,明确多一些,多得多。 4、想想做做第4题。
交流发现:所谓比较合适是指车辆的座位数要比人数多,但只适合多一些,而不适合多得多。 5、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学生观察左边书的高度,再根据20本推算右边书的本数。 6.比一比、说一说。(想想做做第6题)
(1)讲述:小动物们用今天学习的“少一些”、“多一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在玩比一比、说一说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第 20 页 共 54 页
(2)课件展示:小猴拿数字卡片50,小狗拿数字卡片85,都要跟小猫的数字卡片45比一比。猜一猜小猴和小狗分别会说什么呢?
(3)小熊拿了一张“40”,它会又说什么呢?
(4)每人各拿三张数字卡片,把这个数和小猫的45比一比,说一句话。 四、猜数游戏,结束全课。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不同的说法来比较两个数的多少。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数游戏。 方法:想好一个数,写在纸上,让其他同学猜。每猜一次,写数的同学都要作出评价,如:“我的数比你的大多了、我的数比你小一些”等等,直至猜对。猜对的同学换做写数的同学再继续游戏。
教学后记:
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目标:
1、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脑动画,创设情境:卡通形象皮卡丘把小朋友带到数的王国。
讲述:数的王国里住着我们已学过的100以内的数,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数。(板书:我们认识的数) 它们经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1、“说一说”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图,并播放学生说的话,出示相应的场景图。
讲述: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完后组织学生交流,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反言。 讲述: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 2、“说一说”的第二部分。
第 21 页 共 54 页
提问:谁来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自己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我看谁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先告诉我家中有几口人,再分别说出他们的年龄)先指定两名学生说,当每个人都很想说的时候,再让他们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最后再请两名学生说。
讲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你们平时对自己的家人都很关心。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智力小测试,比比谁最聪明。(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你们看,这是小明一家。他们家有一个人,今年64岁。你们猜这个人可能是谁?还可能是谁? 讲述: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的岁数比较大,一般6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
3、“猜一猜”。
讲述: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小组长和组员合作完成。组员的任务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小组长则要把组员猜数、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1)请每个同学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 组员数,组长记录。
完成后评出优胜小组,奖励合作星,再指名说,老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 讲述:同学们抓一把糖大约都在10粒左右。
(2)再请同学们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数,先猜猜大约有多少粒?
把你估计的结果告诉组长,再把手中的花生米数一数,数的结果告诉组长。估计得怎样呢? 小组活动结束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3)讲述: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出着三位同学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糖的粒数多,其余同学是不是也这样,这是为什么呢?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组同学讨论,教师指导。讨论结束后,指定代表发言,其余学生补充。
小结:因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就要比一把糖的粒数多一些。 (4)讲述:请同学们抓一把黄豆,不要数,你觉得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多还是少?(指名说)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粒?(组长记录)
估计好了以后再把手中的黄豆数一数,数的结果也请组长记录下来。 小组活动结果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数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5)看表比较:一把黄豆的粒数确实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要多,可见你们的预测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呢
讲述:因为一粒黄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计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多得多,这样估计出的结果就会和实际的结果比较接近。
4、“数一数”。 出示第四幅图。
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的小朋友数了哪些数?如果我们也到校园里去,除了图画中的小朋友数的数以外,你还想数什么?
第 22 页 共 54 页
请你们一起走出教室,分小组到校园里去数一数好吗?10分钟后我们回教室汇报。 学生分组到室外活动。 数完后组织学生交流。
讲述:刚才小朋友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非常好。 三、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最后让我们看看皮卡丘还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放配音: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吗?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相加等于100和100减去整十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看到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比较紧张,老师也是!让我们一起来热热身。 1、我会算。
3+2= 6-3 = 5+1= 8-2 = 7-4 = 8+2 = 2+7= 10-3= 9-8 = 8-5 = 2+5= 5+4= 2、我会填。
第 23 页 共 54 页
80里面有( )个十; ( )个十是90; 60里面有( )个十; ( )个十是40; 30里面有( )个十; ( )个十是100; 70里面有( )个十; ( )个十是50。 像80、60、30、70……这些数是我们学过的什么数呢?(整十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小羊和小兔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你们欢迎吗?(欢迎)
小羊和小兔们打算出去春游,它们租了一辆大客车和一辆小客车,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大客车有40个座位,小客车有30个座位。)
告诉了我们大客车有40个座位,小客车有30个座位,你能提一个加法问题吗? (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要求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只要怎么想就可以了?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就只要把大客车的座位和小客车的座位和起来。) 怎么列算式呢?(40+30)
你想怎么算?(4+3=7 40+30=70)
4+3=7 和40+30=70两个算式中的4一样吗?3呢?(40+30=70中的4表示4个十,3表示3个十,4个十加3个十等于7个十,就是70。)
看上去我们算的是4+3=7,实际上是?(4个十加3个十等于7个十,是70。) 40+30你会算了,这里的几道题目呢?20+30= 30+50= 20+80= 小动物们又遇到一个问题,小客车里坐了20只小羊,还剩多少个座位? 要求还剩多少个座位只要怎么想就可以了? (去掉小羊已经坐的,就是剩下的座位。) 怎么列算式呢?(30-20)
你想怎么算?(30-20中的3表示3个十,2表示2个十,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十,就是10。) 看上去我们算的是3-2=1,实际上是?(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十,就是10。) 30-20你会算了,这里的几道题目呢?70-20= 90-30= 100-50= 三、巩固练习。
学会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让我们和小羊、小兔们一起边游玩边闯关! 1、算一算、比一比。
3 + 2 = ( ) 2+3+4 =( ) 30+20= ( ) 20+30+40=( )
第 24 页 共 54 页
5 - 1 = ( ) 9-3+2 =( ) 50-10= ( ) 90-30+20=( )
观察第一组算式(3+2= 30+20=),下面的算式与上面的有什么不同?
(下面的算式比上面的多了一个0,上面是3个一加2个一,等于5个一;下面是3个十加2个十,等于5个十。)
小结:上面都是几个一加或减几个一,还是等于几个一;下面都是几个十加或减几个十,还是等于几个十。
2、光会算还不厉害,你愿意来做一做小老师,批一批下面的几道题吗? 50+1=60 ( ) 30+40=7 ( ) 6+20=26 ( ) 20+80=10 ( ) 80-30=5 ( ) 100-70=20 ( ) 3、小动物们坐上了火车,可是要算对了上面的题目小火车才能开起来。
4、小朋友算对了,帮助小动物把小火车开
动了起来,它们来到了一片果园,看到了一棵苹果树,不过要想摘到树上得苹果要先算对苹果上的题目。
20+4070-1010+80+6
90-7030+3080-50+760+3060-2030+70-40
5、小动物们下车后看到了几串美丽的珠子,每串有几颗珠子?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第 25 页 共 54 页
6、接着小动物们又来到了一块萝卜地。
小羊和小兔分别说了什么呢?“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呢? 茄子老师问了什么呢?
要求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只要怎么想就可以了?怎么列式?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怎么算呢? 教学后记: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1、复习。(出示卡片) ①数的组成; ②一位数加一位数; ③整十数加整十数。
2、同学们学得这么开心,汽车兄弟也想跟我们一起学。
第 26 页 共 54 页
多媒体演示: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客车有30个座位,小轿车有3个座位。 提问:观察这场景,你能提出哪些求和的问题,各怎样列式? 相机板书:45+30 45+3 30+3
再问:这三道式中,哪道能算出得数,等于多少?学生回答后擦去30+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45+30。(两位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算法。 (3)整理算法。(板书)
45 + 30 = 75
40 5
70
(4)解答问题。
现在有一辆有35座的客车和一辆20座的客车,你可以提出一个求和的问题吗?(学生口答)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哪种方法算得快,简便一些? 2、学习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刚才的这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样算吗? (2)交流算法。(板书)
45 + 3 = 48
40 5
8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第 27 页 共 54 页
(突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在计数器是怎样拨的,再说说是怎样算的。
最后比较一下,每组的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右边的一组题与左边的一组题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算一算,再比较一下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想想做做”第3题。
图中给出了哪些条件,问我们什么问题?你能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你会列式解答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交流:说算式和算理,并口答。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学得真不错,很多同学非常积极开动脑筋,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你想出两道题来考考大家吗?
教学后记: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计算,再交流结果。
最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你有什么发现? 2、“想想做做”第5题。
看谁跳得快:以分组的形式比赛,比比哪组先跳到终点。 3、“想想做做”第6题。
第 28 页 共 54 页
(1)让学生交流估算的想法。如:65+30得九十几 (2)再让学生算一算。 (3)交流估算与实算的差距。 6、“想想做做”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
(2)集体订正后提问:你是怎么比的?(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 还有别的比较的方法?(没有计算) 二、解决问题。 “想想做做”8、9。
(1)出示图,要求学生说图意。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校对。 (3)口答。 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养成口答的习惯。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0+23= 54+40= 4+54= 41+50= 2+75= 60+35= 3+62= 4+73= 2、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
第 29 页 共 54 页
1、出示例题图提问:看着图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小猴摘桃已经采了23个桃,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组织学生借助情境图讨论,帮助理解。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要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只要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3+5=28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算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树上原有28个桃。 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一遍。
5、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讨论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答师板书:(5+23=28) 谁来口答一下?
这两种方法一样吗?为什么会一样?
6、小结:这道题已知小猴采了23个和树还剩下5个桃,求树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列成23+5=28,也可以列成5+23=28,计算后还要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互相说说怎样求“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再指名说一说。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先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提问:已经收了多少棵白菜,还有多少棵没收?要求什么? (并提名完整地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在计算完后别忘了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怎样求“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解题过程,并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口答。
比较:两题都是求玲玲现在有多少条蚕,为什么列的算式不一样?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学生填一填。
第 30 页 共 54 页
(2)集体交流时提问:公鸡比母鸡多3只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有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十几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8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40 32-20 60-40 45-30+5 60+36 3+26 27+40 5-3+40 3、导入新课。
第 31 页 共 54 页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二、新授。
1、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例题图,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大巴有45个座位,已经坐了30人,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要求“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怎样列式?(板书:45-30) (2)45-30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具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拨、摆的情况,及时辅导。
集体交流摆小棒和拨算珠的过程,集体摆一摆、拨一拨后,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3)小结:根据同学的摆法,在计算45-30时,可以从4个十里减去3个十得1个十,再把1个十和5个一合成15。
板书: 45 - 30 =15
40 5
10
(4)结合老师的板书说一说45-30怎样算?(同桌互说) 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1)出示图提是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一辆大巴共有45个座位,车上还有3个座位空着,车上共坐多少人?) 求“车上共坐了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5-3) (2)45-3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计算,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 集体交流45-3的计算方法,对想出多种算法的给予表扬。
(3)小结:计算45-3时,我们可以先从5个一中减去3个一得2个一,再把4个十和2个一合成42。 (4)请学生结合老师的板书说一说45-3怎样计算?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说。 3、比较“45-30”和“45-3”计算的异同。
(1)想一想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
(它们都是先把45分成40和5,45-30先算40-30=10,再算10+5=15,而45-3先算5-3=2,再算40+2=42。) (2)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都是先把两位分成几十和几,然后再算几十减几十或几减几。 三、教学“想想做做”。
第 32 页 共 54 页
1、完成“想想做做”l。
要求学生先说说在计数器是怎么拨的,再说说是怎么算的。 最后比较一下,每组的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想想做做”2。
独立口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再比一比每组上下 两题有什么联系? 3、“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算,集体订正,并回答“怎样求出还有多少箱没有运走?”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集体口答)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有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十几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看谁跳得快:以分组的形式比赛,比比哪组先跳到终点。 2、“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交流估算的想法。如:65+30得九十几 (2)再让学生算一算。
第 33 页 共 54 页
(3)交流估算与实算的差距。 3、“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
(2)集体订正后提问:你是怎么比的?(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 还有别的比较的方法?(没有计算) 二、解决问题。 “想想做做”7、8。
(1)出示图,要求学生说图意。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校对。 (3)口答。 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求减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巩固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求减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那么小朋友都喜欢玩些什么游戏呢?我们平时可以玩一些益智游戏,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玩吗?(出示游戏画面和游戏规则)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热身房。
1、口算。
69+30= 45-20= 46+3= 58-5= 40+28= 5+24= 2、看图写算式。
☆☆☆☆☆ ★★★★★★ △△△△△ ?个
第 34 页 共 54 页
?个 14个
3、解决实际问题。
(1)小朋友浇花,已经浇了34棵,还有30棵没有浇。花坛里有多少棵花? (2)学校有24个篮球,小朋友借走10个,还剩多少个?
(3)工人们一共采了65箱苹果,已经运走了40箱。还有多少箱没有运走? (画面出示:恭喜你过了第一关,下面进入第二关。)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动物明星小猴也加入了我们的学习,你们高兴吗?谁知道小猴最喜欢吃什么?(小猴最喜欢吃又大又甜的桃子),小猴一见到大桃子,它就忍不住流下了口水。你们看它去摘桃子了。(出示课件)
树上有9个桃子,小猴子采了3个,还剩多少个桃? 1、老师先带着学生读题,再由学生独立读题。
2、提问:通过读题,你们知道了什么?(教师出示图,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上依次标出。) 3、要想求“还剩多少个桃?”你是怎么想的? 4、指明回答后,同桌互相说解题思路。 5、怎样列式?9-3=6(个) 三、学习新知。
小猴子把摘下的桃子吃完了,桃子真是太好吃了。它想请同伴们也一起尝尝,能干的小猴子又来到一棵大桃树上摘桃子。(出示课件)
“我一共采了28个桃,吃了一些,现在还剩下7个,”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1、引出问题:“吃了多少个桃子?”
2、审题:同学们提出了“吃了多少个桃子?”这个问题,就现在形成了一道应用题。 (黑板上出示完整的纯文字应用题)
(1)读题:老师先带着学生读题,再由学生独立读题。 (2)分析数量关系:
师:“通过读题,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画。 要求“吃了多少个桃子?”你们是怎么想的?同桌互相说说。
学生汇报:从28个桃子里去掉还剩的7个就是吃了的个数。(解题思路要充分说清、说透) 3、应该怎样列式:28-7= 4、订正汇报。
解决计算时出现的问题,强调单位名称。
评价反馈:做正确的同学自己奖励一枚小笑脸,有多少同学得到了小笑脸?” 5、口答。
6、练习:书P54“想想做做”第2、3题 让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想的过程。
(画面出示:恭喜你过了第二关,下面进入第三关:冲浪区。)
第 35 页 共 54 页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马上要放“五一”假,你们想去什么地方玩啦?(学生汇报) 小明和他的爸爸到公园去玩了。
1、小明有50元钱,买完门票后,还剩20元,买门票花了多少元? 独立解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评价反馈:同桌互查,并说说你帮助同学解决了哪些问题?
2、小明和爸爸来到湖边,小明想划船,下面的三个题就和湖边的小船有关。 (1)湖边原来有一些小船,划走了5条,还剩23条,原来有多少条小船? (2)湖边原来有28条船,划走了5条,还剩多少条?
(3)湖边原来有38条船,划走了一些,还剩23条,划走了多少条? 三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汇报。
小组讨论:后两个小题为什么都用减法计算?(体会三个题之间的联系,渗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正确地进行计算,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后记: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算起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和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43+40 31+7 65-40 79-4 43-3 20+36 4+41 29-10 39-8 35+40 二、创设情景,激发情趣。 (一)导入。(出示挂图)
谈话:你们看,有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正乘汽车准备到全国著名景点青海湖去旅游呢,他们多高兴啊!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同桌两人讨论)
(二)自主探索。
1、观察挂图,读图中人物的对话。
第 36 页 共 54 页
提问: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请几位同学回答) 2、在教学挂图下出示“两辆车一共坐了多少人?”的数学问题。 (请学生连起来读挂图中的对话和下面的问题。)
3、读完后提问:同学们读了题以后,知道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请学生自己思考,然后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最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让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最后达成共识。)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交流结果。
4、板书:45+31=
5、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口答。 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后板书:40+30=70 5+1=6 70+6=76
7、谈话:刚才同学们在计算时大部分人都是先算40+30=70,再算5+1=6,最后70+6=76,想想看,这种算法的特点是什么?
8、教师讲述:在计算加法时,必须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这样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在黑板上继续板书:)
4 5 + 3 1 老师边说边写5+1=6,4+3=7
9、谈话:在竖式中,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算出得数。 10、补充两题:
51+27= 32+40= 5 1 3 2 + 2 7 + 4 0
全体试算,指名板演。板演的同学先说一说,然后再指名几个学生说一说。 11、观察学生做题的情况,举出一些错误处,大家共同指正。 三、教学“试一试”。
1、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这道减法题吗? 2、教师板书:67-34= (1)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 (2)其他人在自己本子上列式计算。
3、教师巡视指导,并将出现的问题指出来给大家看,大家共同指正。 4、补充两题:85-33= 76-50=(全体试算,指2名板演。) 5、指出错误处,大家共同指正。 四、小结。
1、提问: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发言。
2、小结: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必须把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把对齐的数相加或相减,算出得数。(写在小黑板出示)
五、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第 37 页 共 54 页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选题交流计算的过程。
(3)指名学生全班交流: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想想做做第3题。
(1)教师读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出判断。
(2)提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要注意些什么? 3、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观察插图,把对话和问题连起来读。 (2)各自列式计算。 (3)全班共同订正。
(4)提问:怎样回答书上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回答? 4、想想做做第5题。
(1)提问:苹果有多少个,梨有多少个? (2)全班共同订正。 (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六、总结评价。
谈话: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合作,现在同学们再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哪些?
教学后记: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寻找算法,知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4-3= 87-70= 53-20= 75-4= 69-6= 52-20= 97-60= 48-5= 2、导入新课。
老师边演示边说明:老师的手里分别抓了一些花片,你知道老师哪只手里抓得多一些?多多少?请你想一个办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 38 页 共 54 页
(板书课题: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同桌做抓花片游戏,排一排、比一比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 (2)小明和小红也在玩抓花片游戏,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 除了排一排的方法,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你是怎样想的?
(3)引导学生看排成的花片想出从13个里面去掉8个,剩下的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用减法算,13-8=5。所以红花片多,多5个。同桌同学互相说说是怎么想的?
(4)根据这个结果,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5)再抓几次比比看,谁抓得多,多多少个?每次都要说说怎样计算一种花片比另一种花片多多少个,看谁说得又快又好!
指名汇报,先说一说那种花片多,多多少个?再说一说那种花片少,少多少个? (4)根据这个结果,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情境图,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合唱队女生有24人,男生有20人,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2)你会解答吗?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该怎样解答。 板书:24-20=4。
3、老师小结:像这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题目,我们可以用减法计算,从较大数中去掉同样多的一部分,就可以得到多的那一部分。
三、完成“想想做做”。 1、 完成“想想做做”1。
(1)指名说说图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小猴采了53根玉米,熊猫采了30根玉米,求猴子比熊猫多采多少个?)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2、 完成“想想做做”2。
(1)指名说图意(小兔跳绳跳了23下,小猪只跳了2下,求小猪比小兔少跳多少下?)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后,说说这道题还可以怎样问? 4、完成“想想做做”3。
第 39 页 共 54 页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列式时分别要注意什么?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想想像这类的问题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元、角、分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认识面值是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的纸币和硬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第 40 页 共 54 页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呀?(商场) 那你们去过商场买东西吗?(去过)
我们到商场去买东西时要准备些什么呢?(钱) 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钱,如买东西、坐车、交学费等。
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韩国的钱叫韩元,香港的钱叫港币……那我们用的钱叫做什么呢?(人民币)。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元、角、分。
看,屏幕上的这些钱你都认识吗?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人民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哪位小朋友愿意当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指着钱逐一说出币值并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揭示并板书:1元、1角、1分。)
屏幕上的这些人民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1)
那都有1,怎么分辨出是1元,还是1角,还是1分呢?(看文字)这里的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小结:认识人民币关键看什么呢?(不仅要看人民币上的数字,还要看单位)
接下来老师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这些钱,老师指着钱,你们能很快说出相应的币值吗? 这两个都是1元,但有什么不同呢?(一个是硬币,一个是纸币)人民币有硬币和纸币之分。 活动二:学习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们可以带上这些人民币去狂商场了。
小女孩想买一本练习本,她遇到了什么问题呢?(练习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如果你是售货员阿姨,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可以,10角就是1元。)
真是聪明的孩子,10角就是1元。(板书:1元=10角)
2.老师这还有很多钱,你们愿意帮老师数一数吗?(1分1分数到10分) 那么10分能换哪一种人民币呢?(1角)
你真爱动脑筋,10分可以换1角,1角也可以换成10分,1角和10分同样多,因此我们说:1角等于10分。(板书:1角=10分)
活动三:认识5角、2角、5分、2分。
人民币除了1元、1角、1分,还有呢!你们想认识吗?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辨认这些人民币的? 5角是几个1角?2角是几个1角?5分是1分?2分是几个1分?
到现在我们认识的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分、2分、5分)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角、2角、5角)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只有1元)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还有其它比1元大的纸币,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三、巩固练习。
1、小游戏:老师说面值,你能很快举出相应的人民币吗?
第 41 页 共 54 页
2、购物。
提问:你能说出图中每件文具是多少钱吗?
3角 8角 7角 1角 2角 9角 1元 1元2角 ①买一个冰箱贴,怎么付1角呢?想买1把直尺,怎么付1元?
买一只铅笔,怎么付3角钱呢?买1本数学本呢?买一张1元2角的邮票呢? ②哪两样商品合起来是1元?可以买其中的3样吗?
③我想买一支铅笔和一本数学本,1元钱够吗?你怎么知道的?
④用1元钱买上面的一件文具,你想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新朋友啊?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知道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还知道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真棒,老师有一首歌要送给你们,想听一听吗?播放儿歌《1分钱》 歌中的小朋友捡到了多少钱啊?(1分钱)
小朋友们可不要小看了这1分钱,虽然1个1分钱很少,可是慢慢攒起来,10个1分就是?(1角)再慢慢攒,10个1角就是?(1元)这样一天天下去,我们就能攒到好多钱呢!
教学后记:
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
1、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中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2、初步体验购物的过程,学会简单的购物,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换币、付币、找币的策略。 教学准备:1元以上的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 42 页 共 54 页
上一节我们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二、新授。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一说你认识那些面值的人民币,是怎么识别的。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3、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一些1元以上面值较大的人民币,现在说一说1元以上的人民币有哪些?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2。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如100里面有2个50,所心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4、完成“想想做做”4。
(1)出示第4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2)提问:买一个计算器和一台收音机,一共要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说说怎么想的?
(3)进一步讨论:一个计算器比一台收音机便宜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说说怎么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提问:一个足球多少元?
第 43 页 共 54 页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说说怎么想的? 6、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2)提问:买一支铅笔和一把直尺,一共要几角?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说说怎么想的?
(3)进一步讨论:买一把铅笔刀,付出1元,应该找回几角?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说说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谁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本领? 教学后记: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知识,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 板书课题:小小商店 二、实践活动。
第 44 页 共 54 页
1、选选算算。
(1)出示教材第66页图,图上的货架上有哪些物品?他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买一本成语词典和买一个书包大约要带几十元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一本成语词典10元,一个书包35元,大约要带50元)为什么要带50元,而不是40元呢? (3)有30元,买一个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为什么?(一个熊猫20元,一个布娃娃11元,比30大,不够买。)
(4)给你50元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少能买几件,最多能买几件?先让学生充分讨论,再汇报结果。 2、做做玩玩。
(1)我们自己办个“小小商店”,大家都来买东西,可以吗?(在同学们所带物品上标售价) (2)每一组同学分组活动,轮流做售货员,其他同学都去买东西。 你想买哪些东西?一共需要多少钱?你的钱够吗?要找零吗? (3)你能和同伴说说买卖东西的经过吗?
三、小结。
今天我们用学的知识上了一节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买东西时,要看清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购买;付钱时,看需不需要找零,并计算一下找得对不对。
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计算过程。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8+6= 4+6= 25+10= 80+(3+9)=
第 45 页 共 54 页
4+9= 20+14= 13+20= 23+(4+6)= 2+8= 5+8= 17+30= (7+5)+26= 二、新授。
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可以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24+6= 小红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6+9= 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24+9= 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24+6+9=
这4道算式题你会算哪一道?你是怎样算的?(板书:6+9=15)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24+6 24+9 2、计算 24+6。
(1)这道题你会算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困难的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思考怎么算。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 (2)组织讨论:先算了4+6=10,接下去该怎样算呢?。
(3)明确:把4根和6根合在一起是10根,捆成一捆,和2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24+6=30。 (4)谁能说一说24+6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24+6=30
10
同桌同学互相说说24+6你是怎么想的?再指名说说。 3、计算24+9。
(1)24+9等于多少呢?也请小朋友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 (2)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想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①
6 3
20 4
23 1
30 13 10 (3)选择一种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你是怎样算24+9的?(同桌互说) 4、小结:计算时方法不是唯一的,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把9分成 6和3 ② 把24分成20和4 ③ 把24分成23和1 20 4
先算4+6=10, 再算20+10=30。 24 + 9 =33 24 + 9 =33 24 + 9 =33
第 46 页 共 54 页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让学生各自填一填
(2)看着分解式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2。
先计算,再交流比较,看看每一组的后两道题与第一题有什么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3。
(1)轻声说说每道题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在书上,选择两题说说计算过程。 4、完成“想想做做”4。
(1)读题,说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 (2)要求“现在盒子里一共有多少张光盘”怎么想? (3)列式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列式的,怎样算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该怎样计算? 教学后记: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计算过程。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4-6 = 10-8= 13-5= 15-7= 12- 7= 14-5=
第 47 页 共 54 页
2、40+7= 23+2= 35+2= 20+2= 20+8= 46+3= 3、50+(16-9)= 23+(10-6)= 30+(11-4)= 75+(10-7)= 做第3项复习题时,要求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图仔细观察提问:三个小朋友各有多少张画片?(30张、33张、8张) 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会答老师板书:
小华比小丽多多少张?30-8= 小军比小丽多多少张?34-8= 小军比小华多多少张?34-30=
在这三个问题中你会算哪一个?怎样算?(34-30=4)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30-8 34-8 2、计算30-8。
①30-8算的是什么?30-8怎样算呢?我们还是请小棒来帮忙吧?请小朋友们拿出3捆小棒来算一算。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操作情况,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②集体交流操作方法,提问: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把3捆小棒分成了2捆和10根?
③想一想“把3捆小棒分成2捆和10根”也就是把“30分成几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谁能说说30-8我们是怎样算的?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0 一 8 =22
20 10
2
④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30-8你是怎样算的?再指名说一说。 3、计算34-8。
①34-8算的是什么?34-8怎样算呢,也请大家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摆法。 ②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怎样计算。
③集体交流,各小组汇报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1)34 一 8 = 26 (2)34 一 8 = 26
24 10 20 14
2 6
(4)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34-8你是怎样算的?再指名说一说。
(5)老师小结:计算34-8的方法不止一种,同学们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 48 页 共 54 页
4、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个位不够减,计算方法不止一种,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让学生各自填一填
(2)看着分解式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2。
先计算,再交流比较,看看每一组的后两道题与第一题有什么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3。
(1)轻声说说每道题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在书上,选择两题说说计算过程。 4、完成“想想做做”4。
(1)读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算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两位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怎样算? 教学后记: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过程,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初步理解笔算加法的顺序和进位方法。
2.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在课的开始,老师想考考你们的口算本领。我们选一组,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口算。 1、口算
第 49 页 共 54 页
8 + 6 4 + 7 27+6 3 + 8 2 + 9 55+7 20 + 30 + 40 50 + 30 + 10
师:这里还有两道题,谁想做?(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2、用竖式计算
53+21 34+12
师:(指学生板演的竖式)他们算得对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从个位加起,个位与个位相加写在个位,十位与十位相加写在十位。
师:是的,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师:小华和小明喜欢收集邮票,这会儿他们正在欣赏美丽的邮票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教科书第85页例题的情境图,标明小华和小明)。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华有34张邮票,小明有16张邮票。 师:看看青椒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一起说说。 生: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师:很好。你能把这道题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吗?(学生口述)求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该怎样列式呢? 生:34 + 16。(板书:34 + 16)
师:34 + 16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自己想办法算一算,算出得数后,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边说边演示)我是用小棒摆的。先摆3捆和4根小棒,再摆1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50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0根小棒的?
生1:3捆和1捆合起来是4捆,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4捆和10根合起来是50根。
师:你算的是对的。想想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时,一般将10根小棒怎么处理,让大家不要数,就能一眼看出来是10根。
生1: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2:(边在计数器上拨珠边说)我是用计数器算的。先在计数器上拨出34,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个位上拨6颗珠。十位上有4个珠子是40,个位上有10个珠子是10,算出来也是50。
师:我感觉个位上的珠子太多了,要一个一个数,有些麻烦,你能想个方法吗?
学生不能说出进位的方法,教师直接教给学生方法:个位有10个珠子是10个一,10个一是1个十,我们把个位上的10个珠子拔去,在十位上添上1个珠子。这样十位上有5个珠子,就是50。(师边演示边解释)
生3:我是这样算的,34 + 16,先算4加6得10,再算40加10,得50。 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师:你能到黑板上写给大家看吗? 学生板演完,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生4:先算4加6得10,再算3加1再加1,得5。
师:(结合学生的竖式引导)在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先从哪一位加起? 生:(齐)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上4加6得10,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表示1个十,写一个小小的“ 1” 做标记。再算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是几加几?
第 50 页 共 54 页
生:十位上是3加1,再加进上来的1得5。
师:所以34加16等于50。(指个位上进上来的1)谁来说一说,这个1表示什么意思? 生: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上进上来的1。 师:这个1在用小棒算时是什么?在用计数器算时是什么?
生1:用小棒算时是捆起来的那一捆小棒。(在课件上指出这捆小棒) 生2:用计数器算时是进到十位上的一颗珠。(在计数器上指出这个珠子) 师:很好。请小朋友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这道题用竖式再算一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
师:会用竖式计算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了吗?(会)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请小朋友独立地用竖式计算。(出示“试一试”)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师:(请板演的小朋友)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先算个位上5加8得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6加2再加1,得9,就在十位上写9。65加28得93。
师:他算得对吗?十位上是6加2得8,为什么还要再加1呢? 生:这个1是从个位进上来的,所以要加上。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有什么不同?(完成课题的板书:进位)
师: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
师生共同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找出错误原因。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分组计算,再集体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提醒小朋友不要忘记加上单位名称。 四、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竖式的写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第 51 页 共 54 页
-、铺垫孕伏。 1、口算。
13-9= 17-8= 32-5= = 14-6= 40-3= 2、改错并说明理由。
3、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情境图。
(2)提问: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张?你能列算式吗? 50-26 (3)有困难的的小朋友可以用小棒和计数器帮忙。指名上台演示。 (4)用竖式该怎么做?让学生独立思考。 2、 5 0 -2 6 2 4
(1)结合板书问:个位上0-6不够,怎么办?(10-6=4) (2)强调:在减十位上的数时,可别忘了先减去退去的1。 3、试一试。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2)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小组交流讨论:你能说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退一作十)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1)学生先在书上独立计算,然后指名上台板演。 (2)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3。
第 52 页 共 54 页
(1)出示情境图
(2)提问:还剩多少本? 64-28=36(本) (3)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 10再减。
教学后记:
实践活动--假日小队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假日里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书中58、59页图)(板书课题:假日小队)
二、新授。
第 53 页 共 54 页
1、看图说一说在这个假日里同学们开展了哪些活动?(表演、拍照、浇树、收废电池等。) 2、从图中数一数唱歌的有多少人?伴奏的有多少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加法算的问题吗? 还能提出用减法算的问题吗?书中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节目是今天假日活动的第几个节目?在它后面还有几个节目?求一共有多少个节目该怎样算?为什么?(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3、老师手指“照相处”提问:这边的同学在干什么?你知道一卷胶卷有多少张吗,他们已经照了多少张?还有多少个小朋友没有照?剩下的胶卷够其余每人照一张吗,为什么?(学生解答,集体交瘪时说说解题思路。) 4、老师手指“浇水处”提问:这边的同学在干什么?他们俩一共要浇多少棵树?还有多少棵小树苗没有浇;求已经浇了多少棵,该怎样算?为什么?(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5、让我们再去看一看收废电池这一组的同学今天收获怎样?说说她们各收了多少节电池?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谁收得最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收多少节?三人一共收多少节?等等。) 6、你们开展过假日小队的活动吗?你能解决活动中的哪些实际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三、小结。
“愉快的假日小队”活动即将结束,同学们真是收获不少,希望下次假日活动再见。 教学后记:
第 54 页 共 5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