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读课文《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描述了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字词识写 教学要点 ◎认识24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9个字,会写26个词语。 ◎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背诵《白鹭》《蝉》。 语言积累 ◎体会、积累蕴含作者感情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阅读理解 ◎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学会合理控制发言时间。 口头表达 ◎能尊重不同见解,梳理总结大家的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 ◎能仿照课文,写出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书面表达 实践活动 ◎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和同学分享。 1 白 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境导入,初识白鹭之美
1.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1)导入: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进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本第一单元导语页,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单元导语页上的内容和图片。
课件出示:
(2)引导看图。(预设:图上有一朵盛开的花,它有着金黄的花蕊、洁白的花瓣,露珠在花瓣上摇摇欲坠;空中有展翅飞翔的鸟;能想象到晨曦、微露、田野、清风……)
(3)引读句子: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与花鸟、自然有关,(学生读)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读)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情境导入,初识白鹭之美。
(1)导入:“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自然万物,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都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文章。我国的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倾心赞美。他是怎样通过文字写出白鹭的美,抒发自己的感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白鹭》。
(2)板书课文题目,指导认识“鹭”。
提示:“鹭”是鸟类的一科,常见的有课文中提到的白鹭、朱鹭、苍鹭等。“鹭”是上声下形的形声字。(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3)课件播放白鹭觅食、栖息、飞翔的视频(视频约两分钟),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交流:你对白鹭有什么印象?通过白鹭联想到了什么?
预设:白鹭雪白的羽毛衬着蓝天碧野,很美。让人联想到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张志和的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过渡:白鹭在不同文人墨客的笔下各有特点,在杜甫和张志和的诗词中,白鹭是和翠柳、桃花等美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
语文要素 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
【设计意图】单元学习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读单元导语,让学生对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进行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感受白鹭之美,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白鹭如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自读要求:边读边将课文中的生字和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来,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读反馈,检查字词。 课件出示:
白鹭 精巧 色素 适宜 白鹤 嫌弃 寻常 蓑毛 长喙 黛色 玻璃框 嵌入 镜匣 绝顶 嗜好 望哨 恩惠 清澄 铿锵 韵律 美中不足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 (2)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蓑毛”的“蓑”读suō,“喙”读 huì,“框”读kuànɡ,“嵌”读qiàn,“匣”读 xiá,“嗜好”读shì hào,“澄”“铿锵”都是后鼻音。
(3)学生齐读词语。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眼里,白鹭的形象是怎样的?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勾画出来并相互交流。
课件出示: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精巧”是什么意思?(提示:可以通过近义词替换、拆字相加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引导体会“精巧”是精细巧妙的意思。
(2)从全文充满诗意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眼中,白鹭是一首诗。说说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预设一:从第2~5自然段中,感受到了白鹭的外形美、色彩美。
预设二:从第6~8自然段中,感受到了白鹭在田间“钓鱼”、枝头独立、黄昏时低飞
三种不同场景下所表现出的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赞美白鹭的关键语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同时落实“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一学习目标。
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受外形美
1.学生快速阅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4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预设:这4个自然段是围绕第2自然段来写的,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两个方面写出了白鹭形象的适宜。
课件出示: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1)提问:“适宜”是什么意思?从课文第1~2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体会:句子中的“适宜”指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恰到好处。这句话写出了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指导朗读:读好“一切”“适宜”,读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感悟对比,品“身段美”。 课件出示: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1)读句子,思考:作者想表现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白鹤、朱鹭和苍鹭呢?句中“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等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作者是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用“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等词语表现出白鹤、朱鹭和苍鹭的不适宜,从而侧面突出白鹭的适宜。
(2)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指名读) 3.感悟排比,品“颜色美”。
(1)教师引导: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白鹭“一切都很适宜”的美?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读句子,想象白鹭外形的精巧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引导交流:从“雪白”“铁色”“青色”“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中能感受到白鹭“色素的配合”十分适宜;从“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中能感受到白鹭“身段的大小”恰到好处。这是对“适宜”的具体描写。
(3)提问:“一分”“一忽”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蓑毛”“长喙”“素”“黛”? 引导体会:
①两个“一分”和两个“一忽”,在文中都是强调数量极其微小,小到极致。作者用词准确,说明了哪怕色素、身段发生一丁点儿变化,都会影响白鹭的美,凸显白鹭美得精巧、适宜。
②查字典理解“素”“黛”。(“素”的意思是“白”,“黛”的意思是“黑”) ③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蓑毛”“长喙”。 4.对比阅读,体会情感。
(1)教师介绍:“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处描写,是借鉴并化用了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的作品《登徒子好色赋》中的句子。
课件出示: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郭沫若《白鹭》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2)朗读文段,比较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交流体会。
预设:运用“增减、长短、素黛、白黑”这几组反义词构成了排比式的语句,使语段整齐匀称,如诗一般。
(4)点拨:作者将对绝代佳人的描写用到白鹭身上,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白鹭的外形之美,以及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白鹭“精巧如诗”。
(1)导读:同学们不仅感受了白鹭精巧的外形美,也体会到了文章表达的精巧。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白鹭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老师将课文中的部分语句以诗的形
式写了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教师指导朗读。(配图片和音乐)
(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课件出示配文的插图,指名配乐读。师生合作读。试着背诵第1~5自然段。
【设计意图】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这个环节紧扣“适宜”二字,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嫌生硬”“太不寻常”等关键词,在对比阅读中体会白鹭的美。同时引入宋玉的赋,让学生通过类比阅读进一步体会白鹭之美,其外形的“适宜”程度无可挑剔,实在精巧如诗。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图画、文字、音乐结合起来感受和体会,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体会表达方法,抒发情感,背诵积累。
板块四 学习写字,抄写积累
1.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
宜 鹤 嫌 朱 嵌 框 匣 哨 恩 韵
(1)引导观察,说一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在书写这些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嫌、嵌、匣”,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 ①嫌:左窄右宽,左部“女”的撇点与右部“兼”的撇形成避让。 ②嵌:“山”扁小,“甘”上横向左探出,中间是一横,“欠”的捺要舒展。 ③匣:三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 (3)学生练写,展评。
(4)学生自主练写其他字。教师边巡视边提示书写要点: ①鹤、韵:左右宽窄相当,“鹤”字第三笔是长撇。
②框:左窄右宽,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是先写横,再写“王”,最后写竖折。 ③哨:“肖”上面的部分不要写成“小”。
④恩:上长下短,“因”字不要写成“田”,注意框内的“大”末笔捺变点。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2)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并摘抄你喜欢的自然段。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识字、写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功底,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生字识记、书写的规律,相互提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识写生字的能力与书写的自信心。本文语言优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型范本,学生可以通过摘抄文句积累语言。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配乐朗读,回味形象美
1.导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再次欣赏白鹭的美吧!
2.配乐,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
3.过渡:“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作者为什么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6~11自然段,去感受白鹭的神韵,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吧!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味白鹭那精巧如诗的外形美,积累语言。提出问题“为什么又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激发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的兴趣。
板块二 想象画面,感悟神韵美
1.小组合作,读中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学生按要求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
小组合作学习单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第6~8自然段,试着读出画面美。
·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发挥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写在教材上每个自然段的末尾。
2.引导交流,说中悟神韵。
(1)比较归纳,取画名: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哪三幅优美的图画?你为每幅图起了什么样的名字?
学生交流预设:白鹭垂钓图、白鹭瞭望图、白鹭起舞图……
(2)描述画面,悟神韵:请你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①预设一:学生交流第6自然段的内容,感悟白鹭垂钓时的悠然、宁静。
a.引导学生想象,体会“钓”字的形象传神:白鹭怎样钓鱼?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交流预设: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
b.提问: “玻璃框”“镜匣”指什么?“嵌”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些词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学生交流预设:清澈的水田就像玻璃框,一两只白鹭悠然地站在水田中,望着水田里游动的小鱼。突然,一只白鹭迅速地叼起一条小鱼,一口吞了下去,随后又静静地站立不动。一切都那么安宁,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水田就像透明的镜匣,倒映着白鹭的身影。远远看去,就像一幅水墨画,画中的主角是白鹭,美得让人心旷神怡……
c.指名读:带着这种感受,读出白鹭在水田中“钓鱼”的悠然、宁静之美。 ②预设二:学生交流第7自然段的内容,感悟白鹭闲立枝头远眺的独特、悠然。 a.引导想象: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不是在望哨。“望哨”给人紧张、不安稳的感觉,而白鹭站在树顶时的状态是悠然的。)
b.提问:“嗜好”是什么意思?白鹭的嗜好是什么?从“孤独”“悠然”“嗜好”这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想象白鹭在干什么吗?
学生交流预设:“嗜好”指特殊的爱好。枝头独立是白鹭的嗜好,凸显了白鹭高雅脱
俗之美。白鹭站在树顶上,让人感受到孤独也好,悠然也罢,作者的意思是说白鹭优雅矜持,让人产生美的联想和感受。它可能在眺望远方的风景,可能在思念久别的朋友,可能在等待觅食的同伴……总之,它是闲适的、悠然的。
c.指名读,读出白鹭闲立枝头远眺的悠然之美。
③预设三:学生交流第8自然段的内容,感悟白鹭低飞时的清纯、美丽。
a.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在黄昏时的乡村,人们偶见白鹭低飞的画面会是怎样的?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预设:黄昏的空中,白鹭翩翩的身影,时而掠过……时而盘旋于……时而飞向……晚归的农民们,放学的孩子们……看到白鹭,它的蓑毛是那样洁白,映着余晖,清纯美丽,宛若仙子,让人感受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之美。
b.为什么作者说“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怎样理解“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学生交流预设: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静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因此作者说这“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清澄”原指水清澈透明,在课文中比喻画面清纯美丽。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这本是乡村偶见的情景,在作者眼里却是“清澄的形象化”,正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的特点。
c.男女生分读,读出画面的清澄之美。 3.看图练习,背中悟表达。
课件出示第6~8自然段描述的三幅图画及提示词,学生看图朗读或背诵相关文段。 课件出示:
第一幅图——白鹭垂钓图 在清水田里 时有 站着钓鱼 第二幅图——白鹭瞭望图 晴天的清晨 每每 站立于小树的绝顶 第三幅图——白鹭起舞图 黄昏的空中 偶见 低飞
4.小结: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这些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然而,作者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如诗如画般的美丽,表现了白鹭的优雅独特,看到这样的画面就如同在读“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设计意图】白鹭的神韵之美以及“清澄的形象化”等,学生难以感悟。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是读与想象。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第6~8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子,反复运用图文对照
的方式朗读,想象补白,描述画面,在文字与画面的转换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文章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板块三 读写结合,学习表达美
1.抓关键句,体会情感。
(1)导读:白鹭不仅外形美得如精巧的诗,而且生活的场景也如诗如画。这样美的白鹭激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第9~11自然段。
(2)教师引读“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学生接读后面的文段“白鹭不会唱歌……”。
(3)引导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快速默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几个地方写到了作者对白鹭的感受与人们的不同?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读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发现白鹭的寻常之美)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作者能欣赏白鹭的独特、悠然之美)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白鹭优美而不张扬,它常见且平凡,孤独而又悠然,它清澄得如诗如画。这句话总结全文,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与课文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2.整体回归,学习表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完成课文结构图。
课件出示:
语文要素
(2)看结构图,回顾全文。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引导学生总结表达方法:描写了两个方面,三幅画面;运用了对比、比喻、排比等手法;直接抒情;用词精确等。
(3)看结构图,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3.仿写练习,学习表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仿写练习。
题目一: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题目二: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抓住一两个生活场景来写,突出它的特点,抒发自己对它的感情。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当堂训练,以评导写,指导修改,落实一课一得,并初步了解对比手法与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板块四 课外拓展,享受阅读美
1.合作读描写白鹭的古诗,享受古诗中的自然美。
(1)过渡:白鹭,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喜爱描写的对象,让我们到古诗中欣赏白鹭的美吧!(老师说上句,同学们接下句)
课件出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引导:不光白鹭,自然界中的万物皆有情趣,皆能为我们代言。自由朗读课本第14页的古诗《蝉》,体会诗人的情感。
2.交流知作者,享受课外读物中的情感美。
(1)教师引导:让我们像作者郭沫若一样,做一个热爱生活、细致观察自然的人。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郭沫若的资料。教师相机推荐阅读: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剧本。
(3)小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课外多观察、多阅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用本课学到的表达方法写出对美的感受。
【设计意图】拓展读古诗,感受古诗中白鹭的美;推荐阅读,让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1 白鹭
【作业设计】
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白鹭》这篇散文语言凝练含蓄,句句含情,白鹭的外形之美和在不同场景中展现出的美跃然纸上。课文有些语句比较抽象,例如“清澄的形象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等。根据文体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借助关键词句,感受白鹭的形象美。
首先我从整体入手,抓住课文首尾两个关键句,让学生初步感受白鹭的精巧如诗,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然后紧扣“精巧、适宜”,在对比品读中,体会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在品读排比句的描写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接着抓住对“悠然”“清澄”等词语的理解,读出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最后找出文中作者直抒胸臆的三处语句,读出文中之情,体会语言之美。
2.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白鹭的神韵美。
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白鹭水田独钓的清澄宁静,补白其枝头闲立的悠然之态,代入偶见黄昏低飞的角色感受,并通过充分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文字、画面、音乐相融,使学生读出情感,体会表达方法,目标层层递进,落实了“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
学习名言分享:
1、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2、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华罗庚
5、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6、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