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
[学习目标]
一.熟悉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记忆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人名以及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时间,理解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二、掌握蒸汽时代、铁路时代、电气时代、大企业时代等历史名词的含义。
三、搜集有关史料和数据,认识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培养史论结合的基本思维能力。
四、通过认识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巨大进步,初步理解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并逐步形成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必然性以及文明演进与付出代价共存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材分析]
一.重点难点与疑点
1.重点: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影响。
2.难点:为什么科技领域的创新会引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组织、经济活动的巨大变革。 3.疑点: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二.教材解读
教材第一子目《蒸汽时代的到来》正文部分〔内容见课本〕。 解读
1.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答案:工业革命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首先,是政治因素。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取消了封建割据和等级制度等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政治前提。同时,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之后,对科技采取保护和奖励政策,推动了科技更加迅速的发展。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对专利法进行了修改,新的专利制度促进了创造发明,专利项目的增长反映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第二,是劳动力和市场因素。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英国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在16世纪至18世纪用强力(圈地运动)对农民进行长期的彻底的土地剥夺过程中发展起来。到18世纪,英国的小农经济已基本消灭,资本主义的大租佃农场经营已占统治地位。第三,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为建立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者和巨额的货币资本。16—18世纪,西欧殖民者在亚洲、非洲和美洲侵占了广大领土并对这一地区的人民进行掠夺和奴役。它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巨额的资本原始积累,开辟了广大市场,从而大大加速了这些国家封建制度内部孕育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为以后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是技术因素。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使分工日益发达,劳动工具不断改进和专门化,同时培养了一批有熟练技巧的工人,为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出现于棉纺织业?
答案:棉花最早在印度种植,后来传到地中海各国,14世纪又传到了佛兰德斯。16世纪末,佛兰德斯的一些工人移居英国,才把棉纺织业传到英国。起初,英国人穿的棉织品是从印度输入的印花布;到17世纪中期,英国人才在曼彻斯特建立了自己的棉纺织业,原棉从南美输入。棉纺织业是一个新兴工业部门,受行会和政府法规的束缚比较小,这使得棉纺织业相对较易发展起来。1700年,为了防止外国商品的竞争,议会又颁布法令,严格禁止从印度、波斯和中国输入印花布。棉织品受到英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欢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为了提高生产率,满足市场的需要,许多人都在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在棉纺织业领域出现了一个技术革新的热潮。 .专心.
.
3.英国工业革命时的几种主要发明
答案:棉纺织业:〔1〕1733年,织工和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这是棉纺织业中出现的一项重要发明。织工用手拉动绳子,使梭子在滑槽上来回滑动,既省力,又加快了速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只是改革了手工工具的一个部件,并不是机器的发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可以同时纺出8根纱线的纺纱机──珍妮机,于1765年发明,这是棉纺织业中出现的第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发明,成为工业革命的起点。经过继续改进,可以同时纺出更多的纱线,由此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2〕水力纺纱机:钟表匠凯伊在木匠海斯的协助下于1768年前后发明,它以水力传动,比珍妮机更省力,效率更高,纺出的纱也比较牢固,但纱比较粗糙。
〔3〕骡机:1779年由塞缪尔·克隆普顿发明。它结合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可以同时带动300~400个纱锭,纺出的纱既细致又牢固。
〔4〕水力织布机:纺纱机发明的不断出现,使纱产量大幅度提高,织布速度明显落后。1785年,埃德蒙·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织布速度一下提高了40倍。
冶金业:铁匠达比父子发明并改进焦煤炼铁法。
采矿业:托马斯·纽可门研制出蒸汽抽水机;学徒出身的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明了安全灯。 交通运输:麦克亚当发明碎石路;掀起开凿运河、疏浚河道的热潮。
蒸汽机:早在瓦特之前,就有许多人在尝试着用蒸汽做动力。1705年,T·纽科门在改进萨夫里蒸汽机的基础上,制造了一台大气压力蒸汽机,利用蒸汽冷却时产生的部分真空形成的大气压力作为动能,主要用于矿井抽水。但是,该机存在着明显缺陷,不能作为动力机普遍安装。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实验室当实验员时,负责修理纽科门蒸汽机,他善于钻研,不断对蒸汽机进行改进。1774年,他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获得专利。这种蒸汽机耗煤少,功效比纽科门蒸汽机提高3倍。此后,他又在新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复式蒸汽机,又称万能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突破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机器动力的局限性,能够提供可控制的任何强度的动力,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适用于各种工作机。1785年,在诺丁汉舍尔纺纱厂首次安装了瓦特蒸汽机,1789年,瓦特获得专利。瓦特蒸汽机很快普及开来。
4.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现代工厂的出现
答案:瓦特制成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此后,凡是有燃料〔煤炭〕的地方,就能兴建工厂。英国的工厂可以开设在市场繁荣、交通发达之处,以便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它可以移近人口密集地带,以便招募人员;许多工厂可以汇集在一起,进而形成工业城市。工业革命还创造了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在工厂中,由于成套的机器设备的使用,工人的任务被降到简单操作的水平,妇女、儿童可以很快地掌握,于是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工厂大量雇佣。
5.交通运输革命
答案:进入19世纪后,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它成为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通用便利的动力机器,促成了以铁路建设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的繁荣。1800年后,人们开始研究用蒸汽机作为牵引动力。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此举开拓了陆地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人类进入了所谓“铁路时代〞。铁路运输的优越性一经确认,英国迅速掀起一股铁路建筑的狂热。1840年以后,欧洲大陆和美国也相继开始了大力兴建铁路的时期。
人类水上交通技术的变革,同样始自蒸汽机的使用。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他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驱动客轮在哈得孙河航行,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利用这项发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这样英国担任远洋航运的商船队力量大大加强了。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专心.
.
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火车出现以后,英国掀起修建铁路的热潮,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城市都连接起来。
6.铁路出现的社会意义。
答案:〔1〕煤矿中长期使用的路轨运输方法,改为普遍使用铁路运输,改变了人们对机械的看法,人们发现机械是有用的。〔2〕铁路本身向重工业提出一个巨大需求量。〔3〕铁路为农业的易腐商品开拓出新的市场,也为农业降低了肥料运输费用。〔4〕铁路证明这种物质进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过去受到行程限制的孩子不能上学,如今能乘火车上学。低廉的旅程限制的孩子不能上学,如今乘火车上学。低廉的旅程费使穷苦阶层移居他乡不再感到像是终身流放。〔5〕铁路改变了国家的经济结构,它促使工业企业主脱离了商业的控制,铁路提供一个安全的投资项目,而以前只限于土地和政府保护的项目。
教材第二子目《进入电气时代》正文部分〔内容见课本〕。 解读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原因及其重大发明。
答案: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它主要发生在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等领域。
2.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化学领域、钢铁部门、电力运用、电讯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发明。 答案:交通领域:内燃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事业,创制了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
化学领域: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最早提出使用有机化肥;柏琴发明了人类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化学家雷佩发明了合成橡胶、合成漆及多种塑料。
钢铁部门:出现了多种炼钢法。
电力应用:电力被应用于炼钢、建筑、纺织、制鞋等生产行业,电车、地下铁路等城市公共交通部门;家庭也成为电力的主要使用者;电力的生产;通讯技术;电灯、电梯、电影等行业。
3..电力的广泛应用
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4.两次工业革命中工业结构的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以纺织工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和煤炭工业等为主的工业群,同时也使经济发展从第一产业(农业)逐步转向第二产业(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包括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工业群的出现,另一方面也使旧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钢铁工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不仅是一个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突变。.专心.
.
因为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以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5.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生产相对落后的技术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正处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最早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英国出现了技术停滞的趋势。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工厂用的固定式蒸汽机、铁路用的蒸汽机车、船舶用的蒸汽发动机等都掌握在垄断资本手里,这样就使用电和内燃机等新型动力的发展停顿了。英国煤气公司的垄断资本家不愿让他们的设备报废,采用敌对的办法阻碍电照明或拒不使用电力,因而人为地延迟了英国采用电气技术的时间,而后期的美国和德国资本家都较早地采用了电力新技术,使工业生产很快超过了英国。
6.两次工业革命的意义与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首先,17世纪英国科学家日益完善了力学科学,18世纪英国发明家、工程师不断更新工业生产中的工作机、动力机,英国的科技革命使世界技术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同时引来了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其次,蒸汽技术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第三,工业革命使西欧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达到了新的转折点,进入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同时,工业革命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经济危机变得不可避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启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生动地表达了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和军事需要所提出的科技课题,要求更多的仪器、设备和多学科的协作、还需要较多的研究费用等,这时,个人自由研究已不能适应需要,于是,一定规模的集体研究机构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过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继承和突破的辩证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还说明,任何一种技术都不可能孤立发展,各种技术之间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教材第三子目《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正文部分〔内容见课本〕。 解读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及其特点。
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替代手工工场,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其特点是: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厂制度下的工人,一方面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但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盛行的“自由主义〞政策及其作用。
答案:政策:〔1〕首先,在经济上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英国先后同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签订了通商条约,迫使这些国家降低了英国商品的入口税。英国资产阶级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想依靠本国工业的优势地位,进行商品倾销,在“自由贸易〞中击败一切对手。〔2〕其次,在政治上实行所谓“自由主义〞统治。允许言论、集会、结社自由,允许工人组织和民主团体的合法存在等。
作用:〔1〕首先在经济上,它标志着欧洲经济政策由传统的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重大转变。它失去了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为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世界工厂〞的经济优势和“日不落〞帝国的形成就是推行自由主义政策的结果。〔2〕其次,政治方面,自由主义理论失去着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积极展开争取政治权利和自由改革和革命运动,打破土地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扫除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所以自由主义为推动工业革命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进一步扫除封建残余势力,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两次工业革命中企业规模的变化
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但企业的规模不大,基本上还是中小型企业。.专心.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或者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复杂,诸如汽车工业,或者由于需要大型的生产设备,只有大批量生产才能赢利,诸如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股份公司适应了扩大企业规模的要求,在19世纪最后30年得到广泛的发展,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出现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大企业的迅猛发展: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尤其是重工业的兴起,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发展。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早在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就已出现了个别的大企业(垄断组织)。1873年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于是大企业(垄断组织)较多地发展起来。不过,这时的大企业(垄断组织)一般还不稳固,在国民经济中也不占统治地位。直到19世纪末的经济高涨和1900—1903年危机期间,大企业(垄断组织)才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展起来,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式进人垄断阶段。在工业生产集中并形成垄断的同时,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也达到很高的程度,形成所谓的“金融资本〞,它们控制了全社会工商业的经营,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与工业资本融合,这在较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表现得比较明显。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大企业把大量“过剩资本〞输出到国外,主要是输往落后国家或是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英、法、德、美的投资方向各有侧重,而俄、日除了对中国有少量资本输出外,基本上还是资本输入国。此外,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和垄断组织国外联系的扩大,各国大企业(大垄断组织)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加剧了,为此,它们签订国际协定,成立国际卡特尔以瓜分世界。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德国电气总公司在1907年暂时对世界电气市场的划分达成妥协,通用电气公司获得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电气总公司获得德国、奥地利、俄国、荷兰、丹麦、瑞士、土耳其和巴尔干各国市场。
4.大企业(垄断组织)出现的评价。
答案:〔1〕经济上的影响:第一: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新的工业部门,在厂房、设备、技术要求和产品结构的复杂性方面,都对生产组织和资金提出了新要求。这是过去的独家企业无法满足的,于是集中合股公司迅速建立,超大型企业垄断组织也就应运而生。第二: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标志着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现代经济模式形成,它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具体表现在:企业充分利用拥有的大量生产资料、最正确效率的机器设备组织生产;实行更有效的社会分工,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生产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工作可以更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活动;可获得最有才干技术专家及经营管理人员,同时也迫使经营者研究市场、改善企业管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0世纪初垄断组织发展程度较高的美国、德国两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就有力地证明了垄断组织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况,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因而它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2〕在政治上和对外关系上的影响:第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增强,各国的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我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赚取日益增多的最大限度的利润。第二:各国的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垄断统治的建立,使国内的市场相对狭小,垄断资本家极力到全球各国争夺商品市场、原料 产地和投资场所,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第三: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5.大企业时代大企业家与国家政权的结合。
答案:大企业时代,大企业家越来越多的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国家逐渐成为大企业家利益的代表。同时,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第一,从保护个人利益改变为以保护集体利益〔垄断集.专心.
.
团利益〕为主,具体表现为削弱议会权力、扩大行政权力、权力过分集中到政府首脑一人身上的发展趋势。第二,大企业家控制政论,主要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即派代理人或自己亲自出马担任政府要职,或把政府的高官拉过来,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其利益服务,还通过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通过掌握舆论工具和新闻媒介来对密切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治。第三,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社会事业和文化思想等方式,为维护其统治服务。
教材第四子目《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正文部分〔内容见课本〕。 1.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及其概念
答案:〔1〕世界市场的概念: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扩大,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2〕原因: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世界范围贸易的过程。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答案:(1)世界市场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8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但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改造全世界,因此这时世界市场表现为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
第二阶段:18世纪中期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市场的扩展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1857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2)促成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工业革命后,欧洲工业国大量产品的生产,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国际贸易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2〕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并扩散到欧洲其他国家,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同时与海外殖民地的贸易也得到发展。〔3〕人口和资本的流动,移民给移入国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制造业技术,这种经济和文化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4〕资本输出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国之间的经济联系。〔5〕欧美工业国还经常用武力逼迫落后国家满足他们的通商、投资要求,甚至直接进行殖民统治。这样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日本,亚洲国家大多数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被基本上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这样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世界市场的作用。
答案:〔1〕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第二,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第三,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专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