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2023-08-08 来源:钮旅网


八年级上册地理过关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53ºN~4ºN ,

135ºE~73ºE.

(3)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二)中国的疆域:四支点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

我国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三)中国的海陆位置(特点:海陆兼备):

(1)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海峡:台湾岛、琼州海峡。

(3)内海:琼州海峡、渤海。

(4)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5)陆上邻国: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中国与克什米尔相邻,但克什米尔属于巴基斯坦归管)、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

(6)海上邻国:日本、韩国、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 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1)划分原则: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省 县 乡(镇)

(2)三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

(3)特别行政区(2个),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二)(1)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2)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三)(1)黄河沿岸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2)沿海的省级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省、台湾省、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天津市、辽宁市。(3)路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4)长江沿岸的省级行政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江西省、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重庆市、湖南市。

(四) 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结合教材7页图记忆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23%。

(2)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3)人口的政策: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二) 中国的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上的人口数,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人)/地区面积(平方千米)。

(2)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东密西疏)。

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线以东地区 占全国面积43% 但人口占全国人口94%

(三) (1)1949年以前增长缓慢的原因?经济落后、战争、灾荒、疾病。

(2)1949年以后增长迅速的原因?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控制人口工作不够。

(四)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社会财富积累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资源短缺、生态怀镜遭到破坏、进入老龄化社会、文化素质低,住房拥挤,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

(六)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中国人口的地理界线:黑河到腾冲。)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0、6%;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称为少数民族。

(二)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广西)。云南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三)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主要分布: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三)主要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民族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民族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壮族 广西 彝族 云南、四川、贵州

满族 东北、北京 傣族 云南

回族 宁夏、甘肃、新疆 蒙古族 内蒙古

维吾尔族 新疆 藏族 西藏、青海、四川

(三独特的风俗民情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傣族: 泼水节 孔雀舞

赛龙舟纪念屈原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结合20页23页图记忆

(一) 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二) 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三级阶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

阶梯 海拔 主要地形 代表地形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局部5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高原、东南丘陵

近海大陆架 深度不足200米

(四) 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1)气候:西高东低有利于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使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2)河流: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阶梯交界处可以建设大型水电站。

(3)交通:大江大河有利于东西沟通,但是高大山脉会阻碍交通。

(4)经济:西部高原、山地为主,经济落后;东部平原、丘陵为主,经济发达。

(五) 山脉纵横交错:根据走向,我国山脉可划分以下几种类型:

(1)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靠北的一列是天山和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和秦岭;靠南的一列是南岭。

(2)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利于我国中部地区的贺兰山、六盘山。在横断山区也有一些山脉接近南北走向。

(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自西向东分为三列:西侧的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武夷山等;最东边的一列是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著名的有阿尔泰山、祁连山等。(5)弧形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

(六)中国地形的特点: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对气候、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② 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②山地的迎风坡,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并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但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严重。

③我国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东西向的山脉对秦岭的偏北风有削弱作用,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④许多山区降水少,干旱面积广,不利于从事生产、生活活动。

(七)我国地形区

(1)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最大的高原,世界屋脊,雪山连绵

内蒙古高原:面积我国第二,平坦开阔,草原广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沟壑纵横,窑洞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有许多山间小 坝子

(2)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面积广大,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②准噶尔盆地:维度位置偏高,收到西风湿润气流的影响。

③四川盆地:又称“紫色盆地”,物产丰富,农耕发达。

④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号称“聚宝盆”。

(3)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面积最大,黑土肥沃,沼泽广布

华北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此平原的主力,地形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呈带状分布,海拔在50米以下,河湖密布,鱼米之乡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一) 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特点和原因:(1)分布特点:①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南北温差达50ºC,冬季等温线密集)。②1月平均气温0ºC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最冷在漠河,最热在南海诸岛。(2)原因:①纬度位置。②地形地势。③冬季风

(二) 我国7月份气温分布特点和原因:(1)分布特点:①南北温差小(等温线稀疏),全国普遍高温。②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2)原因:①纬度位置。②地形地势。

(三)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的气候温差差异很大,而夏季南北的气温差异不大?原因:(1)冬季:①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另一方面北方昼长较南方短。②冬季风南下,对北方影响比南方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2)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但北方昼长较南方长,得到太阳光热跟南方差不多。

(四) (1)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2)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3)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五) 我国的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六)(1)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2)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3)我国降水的时间分派:①季节分配(集中于夏秋季节)。②年际变化(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4)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特点:从东海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七)我国的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八) (1)冬季风的形成:海陆热力差异形成,大陆是冷高压,海洋是热低压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 (2)夏季风的形成: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温多雨

(3)我国东夏季风的差异: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东部南部的海洋

风向 西北、东北 东南、西南

特点 寒冷干燥 暖热湿润

首先影响 北方地区 东南部沿海地区

(九)(1)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2)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3)非季风区受海陆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九) 特殊天气:(1)寒潮:①由强冷天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大风、雨雪、冻寒等现象。②危害:强烈降温造成冻害。(2)台风。(3)梅雨。(4)沙尘暴。(十) 多旱涝灾害的危害:(1)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冲毁淹没农田、交通线路和公路设施,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额尔齐斯河:北冰洋。 雅鲁藏布江,怒江:孟加拉湾。 澜沧江:南海

(一)外流和为主(外流河的水源补给形式是降水补给):

夏季风盛行时 ,水量大水位上涨, 形成汛期 ,含沙量小,秦岭——淮河以南无结冰期

冬季风盛行时, 水量小水位下降,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

(二)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主要在西北地区, 河流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东北黑龙江及支流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含沙量小(森林茂密),有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含沙量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有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汛期长(雨季长)含沙量小(流域内植被覆盖多)无结冰期(流经亚热带,冬温在0ºC以上)

(三)(1)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2)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3)外流河分布的区域,成为外流区。(4)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5)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四)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1)分布地区:西北内陆地区。(2)主要特征:①水

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②多为季节性河流。③流程:不长。

(五)我国的湖泊:(1)青藏高原湖区。(2)东部平原湖区。

最大湖泊青海湖(咸),最大淡水河依次是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

(六)湖泊的作用:(1)形成许多的风景优美,山光水色的游览胜地。(2)湖泊能够调剂气候。(3)调剂河流的水量。(4)调节气候.(5)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七)(1)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2)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3)近30年来,由于人们过度取水,水量大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绿色走廊濒临灭绝,河流西侧的胡杨林大片死亡,沙漠也步步逼近。

(八)(1)中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2)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3)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4)中国的五大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九)洞庭湖的范围变迁:(1)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由于人们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2)对长江的分洪、蓄洪有什么不利影响?分洪、蓄洪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

(十)人工河流——京杭运河:

(1)长度:1800千米。

概况 流经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

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2)作用:历史上沟通南北。现在江苏、浙江境内运河段仍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其运量仅仅次于长江、珠江。

(3)地位: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最长的人工运河。

(4)世界上还有两条很重要的人工运河是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

(十一)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地形区、注入海洋:长江源自唐古拉山脉主峰的各拉丹冬峰,正源西南侧的沱沱河,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长度、年径流量、流域面积: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所以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

(3)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游:从源头到湖北宜昌(特点:源头到宜宾,多峡谷急流,水能丰富)。

中游:从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特点:多荆江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从江西湖口到入海口(特点: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4)主要支流和湖泊:

北岸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

南岸支流湖泊:乌江、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

(5)巨大的水能:①水能的分布:a.源头——宜宾段。b.三峡段。②水能的开发:葛洲坝、三峡工程。③水能利用率低。

(十二)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地形区、注入海洋: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脉上的雅拉达泽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米。黄河流经的地形趋势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黄河的河段及支流:

①从源头到内蒙古河口。②内蒙古河口到河南旧孟津。(中游的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③河南旧孟津到入海口。

(3)黄河是母亲河还是害河?

1. 母亲河:①塑造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②灌农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黄灌溉)。③育文化(培养了自己的文化特色)。④富水力(a.黄河流域上的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青铜峡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小浪

底水电站。b.水电站位置的选择特点:位于阶梯的交界处。c.黄河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 害河:①上游——荒漠化严重(制理:还草还林)。②中游——水土流失(黄土高原:a.自然因素: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b.人为因素:过度开发、毁林毁草。制理:植树造林。③下游——洪水泛滥(制理:修筑堤坝、疏通河道)。

地上河的形成:中游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4)为什么黄河下游会出现断流现象?黄河流量小、干旱少雨、上游工农业用水过多、水利工程蓄水、引水过多等是造成断流的原因。

(5)如何解决黄河的断流呢?合理调配上游工农业用水、调整黄河的水价、重点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6)黄河的凌汛:

①凌汛形成的两个条件:a.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河段。B.冬季结冰的河流。

②黄河凌汛分布河段: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下游山东境内。

③黄河凌汛发生的期间:a.冬季结冰时:由于纬度高处先结冰。纬度低处后结冰。浮冰向纬度高处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b.春季融水时:纬度高处后融化。纬度低处先融化。浮冰向纬度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

(7)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①上游:荒漠化严重——还草还林。②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

③下游:“地上河”,洪水,改道——加筑堤坝、疏通河道。

断流——节约用水、水量调度。

④凌汛(上下游)——科学监测、及时爆破。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3)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4)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三)我国的矿产资源:(1)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程度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2)从人均矿产资源来看,我国又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掌握教材上主要的石油,煤炭,铁矿基地。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3月21日世界森林节)

(一) {耕地 }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林地 }农业用地 (1)总量大,人均少。

土地资源 {草地 } (2)土地类型多种多样。

{建设用地非农业用地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

(四)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可再生资源, 利用失衡、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不合理放牧,草场退化、生产能力下降; 乱砍乱伐,森林减少,乱占耕地等。

三北(华北,东北,西北)防护林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概念:(1)广义:包括海水在内的地球水量总体。(2)狭义:陆地上淡水资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二)(1)①我国的水资源在世界上居第六位;②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我③国水资源数量特点:总量丰富,人均量少。(2)①我国降水在地区分布上具

有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的特点;②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三)(1)地域水资源供需状况东西部水资源分布差异

西北内陆缺水带、少水带。水资源具有东多西少的特点。

东部沿海干水带、多水带、过渡带。

(2)地域水资源供需状况南北方水资源分布差异

北方过渡带、少水带、缺水带。南多北少。

南方多水带、丰水带。

(四)黄淮海流域耕地面积广大,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配置不协调,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用水十分紧张。

(五)(1)如何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的悬殊?——跨地域调水。(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我国的水资源年际变化特点是年际变化大。(3)①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这一特点易造成洪涝或干旱灾害,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作用。②如何解决?——兴建水库。

(六)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控制人口增长。

地区分布悬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

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存在,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