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企合作中深化专业建设
高职教育是以服务区域内的行业企业为宗旨。依托校内外两个平台,按照“学院对接区域、专业对接产业、学生对接职业”的建设思路,通过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资源共享,使“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建设、学生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技能培训与考证等涉及专业建设的系列问题得到具体落实,突破了专业建设的瓶颈,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战略。
标签:
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专业建设的深水区是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课程开发的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巩固和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等一系列涉及专业建设的内涵性问题无不与校企合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其核心的落脚点无不基于校企合作。事实上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校企合作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在深度的校企合作中才能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理念融入行业企业,洞悉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到底是什么,也才能真正发挥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
结合我院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建设,近三年来我们以校企合作作为专业建设深入下去的突破口,将企业对人才的期望标准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将企业对毕业生的欢迎程度作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判标准,将企业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材改革的重点,将技能培训与企业岗位培训有机融合,将企业聘请教师个人作为企业员工培训讲师或参与企业技改项目等作为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检验成果……以此不断突破一系列专业建设的瓶颈,使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1 筛选典型化工企业,形成“三双”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石油化学工业是湖北经济发展的七大支柱产业之一,仅我院所服务的武汉“1+8”城市圈内的化工企业就多达万余家,年销售收入跨越“千亿元产业”。针对服务区域内的化工企业我们一般把握两点来筛选合作企业以配合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一是企业规模较大,能提供学生多岗位多层次的发展机会。企业文化先进,竞争意识浓厚,能使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准的重要性,能看到个人能力的发挥空间和巨大的价值体现;二是企业产品生产的工艺过程典型,过程控制和生产装置覆盖化工专业学习领域的核心内容,学生在该企业实习实训后能获得在本行业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明显优势。对筛选出来的企业我们花大气力进行交流和培养感情,采取领导对接领导,就业对接人事,课程对接岗位,专业教师对接技术人员,教师锻炼对接技改项目等多种形式逐步与企业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实习与培训双向基地、教师与技师双向兼职、
学生与员工双向培养”的“三双”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近三年来我们主要与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武汉青江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几年运作下来,这些企业基本上成为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后花园”,学生实习纳入公司每年度的工作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按企业岗位要求完成技能培训与考证,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多项技术攻关项目,专业核心课程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紧密联系,变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为教师到企业的逆向兼职,确保教师的“双师型”的锻炼环境。
2 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共赢
高职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有50%左右,实践性教学所占用的设备、场地是一笔很大的投入,日常教学运行中的试验耗材、水电、设备维护等消耗也是拉高人才培养成本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和专业建设中已经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教学改革越深入,人才培养环节抓得越落实,消耗就越大。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在我们进行充分的专业实训运行后发现,进行校企合作,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环境,与企业共享人才培养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例如,我们结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进程(如下表所示),其实训环境的建设基于校内、企业这两块教学资源。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四阶段,两环境”四阶段能力目标核心课程实训环节两环境
第一阶段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规化学品物性熟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综合实验;有机化学综合实验;校内实验室
第二阶段化工单元设备操作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单元(精馏、吸收、传热、流体输送)操作实训;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校内实训室,虚实结合
第三阶段工艺流程控制操作化工生产技术;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化工生产实习;化工工艺流程仿真控制;化工工艺设计实训校外典型化工企业;校内实训室虚实结合
第四阶段综合职业能力提高顶岗实习岗位操作校外订单化工企业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涉及化工生产流程的综合性操作训练由于受校园环境的限制,不宜在校内建设有气味、有污染、消耗大的生产性化工装置,因此与企业共享实训资源是必然的选择。从教学上看,将部分生产性的实训教学直接放在企业现场进行,再现企业生产装置、生产氛围和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优势。
另一方面,近三年来我们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开放校内实验实训室,引进
企业科研项目进驻校内实训基地,有偿利用校内实验实训资源,部分承担起学生校内实验实训的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校内实验实训装置和场地的利用率和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打通校内和企业这两块实验实训基地,相互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变过去单方面消耗为收支平衡,为更深入的教学投入和教学改革打开了有利的局面。
3 与典型企业合作做实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经验等方面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全面接轨,从而获取社会经验、完成心态调整、强化专业技能等系列职业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三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一个系统回顾和综合应用,也是温故而知新的反思消化过程。所以,这两个环节的教学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对于初出校门、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好的企业能促成学生安心顶岗实习,用心去做事,达到热爱本专业本行业的良好精神状态,相反不好的企业容易在学生心里造成对本专业本行业的厌恶情绪。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中,选择典型企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近三年来我们对我院所处的武汉“1+8城市圈”内的化工企业进行了充分调研,从中筛选出有利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良好就业的化工企业来营造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锻炼环境。比如今年我们就针对化工08级三个班共123人,安排40人去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17人去湖北鼎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6人去湖北绿色家园化工有限公司、15人去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3人去武汉青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2人去武汉无机盐化工厂。良好的企业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学生在企业保持稳定大有帮助,同时这种成建制地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不仅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要,也方便了我们专兼结合地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避免了一个企业只有一、二个学生而心态浮动较大,不安心顶岗实习等不利因素。毕业设计(论文)我们一般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顶岗实习的岗位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拟定题目或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拟定题目来完成,侧重于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发挥。过去我们比较担心学生难于拟定题目或影响企业的保密性,实际上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后绝大部分具有良好的企业主人翁意识,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巨大地释放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归纳总结问题的潜能。有些学生还能大胆地提出和思考一些工艺技术改造问题,真正体现了毕业论文的价值。所以,广泛地联系企业,从中挑选适合学生顶岗实习乃至就业的企业,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魅力所在,这样才能把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这两项教学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服务区域内的行业企业输送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员工。我院在学院“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依托校内外两个平台,按照“学院对接区域、专业对接产业、学生对接职业”的建设思路,通过校企联合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战略。因此深入进行校企合作才能突破专业建设的瓶颈,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具体、更务实,引领人才培养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J]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通知,2010,(7).
[2]中共中央,国务院[J]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
[3]吴雨龙,洪亮,张桃先等.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33-3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