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有效方法

2020-12-12 来源:钮旅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有效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内容组织

从课程设计的范畴来看,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微观设计是指对单节课层面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宏观设计是指针对某一学科课程或整本教材进行的教学设计;中观设计,是指介于课程与课时之间所展开的教学设计,通常是对课程单元或主题模块的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设计的范畴

中观教学设计的好处是使教师获得操控教学时空资源的较大自由度和优化教学策略的可能性,往下可以合理协调课时之间的教学逻辑,往上可以较好地关顾课程整体目标和知识结构。目前,教师的教学设计视野大多停留于微观层面,在单个课时内“打转”,很难在同一课时内对各种有益方法策略兼收并蓄,无法展示和提升更高层面的教学设计技能。事实上,以中观单元视角出发的教学设计思想,已经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学模式实践中显现出来。例如,Webquest衍生为Miniquest就体现了这种思想,它针对单学科,历时较短,熟练教师能在3~4小时内设计出来,学习者则可能在2~3节课时内完成MiniQuest学习。这种精致迷你型的单元设计,使得MiniQuest很容易地深入到常规的学科课程中。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思维引导

在信息社会,学习者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教育应该使他们具备更好的思维技能,成为一个好的问题解决者。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绝不是只让学生单纯掌握技术功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发展高级思维技能:

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核心是问题;没有关注教学问题和认知发展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往往失败或者无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从问题视角对课程进行建构,将“知识问题化”,能帮助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

 事实上,课程编制者们正在采用基于问题的方式来开发课程。近年来,课程领域出现的许多新型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Webquest等),都反映出了这种面向问题探究的课程组织方式(图2),从而增强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

- 1 -

图2 课程范式迁移图(Tan,2000)

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无论采用什么具体模式、什么技术手段,它的重点应该落在课程上,应该增进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国际著名教育技术学者梅瑞尔(M. David Merrill)在综合诸多教学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一套“首要教学原理”(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如图3)。强调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涉及到四个阶段的学习过程:(1)激活学习着先前经验;(2)以演练的方式而不是告诉的方式,向学习者展现相关问题的知识技能;(3)要求学习者应用新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4)鼓励学习者将所获知识技能整合到他们日常生活中。

图3 首要教学原理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有着各自的特性,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可以从三个连续维度对各种活动进行划分:(1)个人<——>社会:指活动是个体化的,还是群体性的;(2)非反思<——>反思:活动是不具反思性的,还是促进自我反思的;(3)知识<——>体验:指活动是重在接受知识传递的,还是重在实践体验的。从此出发,可以将各种常见活动进行定位,了解它们的特性差异。如表1所示,课堂讲授的社会化程度中等、反思程度低、重在传递知识;而个别辅导则社会程度偏低、反思程度中,体验感受低等。在课程整合中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特性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选定,并采用相应的技术工具作为支持。

表1 教学活动特性分析表

个人------社会 非反思------反思 知识------体验

活动类型

低--------中--------高 低--------中--------高 低--------中--------高 ………….√………… ..…√……………… ..√ ………………. 课堂讲授

…√………………. ..………….. √…… √………………… 个别辅导

- 2 -

√…………………. …………………√… .………..…√……… 信息搜索

……………………√ ………√………….. …………..√……… 同伴展示

………………√…… ……………………√ 微世界探究 ………√….…………

..………………..√… …………√………… ……………………√ 角色扮演

…………√………… …………..√……… ……………………√ 户外访问

√…………………… …………√………… …………….√…….. 操作练习

…√……………….. ………√…………… ……………………√ 实验探究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资源组织 主题资源是按照新课标课程标准,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一系列教学资源。主题资源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传统的教学资源是以备课为目标,以课件或素材的形式呈现,开发水平低、使用效率低。通过将教学资源围绕单元进行主题组织,能够符合课程改革要求,满足学习者基本的学习需要,又保证了学习者自主探究的需要。

 主题与教学单元对应,能够解决各种分散、单一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问题;能够将资源与新课程标准联接;精简课程内容;展现学习的学科交叉性和拓展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投入;将资源与教学活动相融合等;  完整的主题资源主要包括:(1)知识类资源:基本资源+拓展资源;(2)工具类资源:学科软件+工具模板;(3)案例类资源:教学案例+学生作品;(4)评估类资源:小测验工具+量规;(5)素材类资源:其它各种教学媒体材料等。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环境创设 知识的有效获取和内化,离不开学习情境的支持。认知的功能是为了发展学生获取对一般情境中的知识进行思维处理,并将知识原理应用到更加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是一个从真实到抽象再到真实的过程。在各种环境中,教室是典型抽象化的教学环境,社会环境是真实的情境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丰富的信息化环境,能够有效地充当拟真化的虚拟教学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学环境的全空间(如图4)。

 教室空间:指在传统意义上课堂物理空间,基本没有涉及信息技术装备的配置。  社会空间:指那些并非为教学而特意设计,却可以出于教学目的而使用的人文与自然场所,例如:社区、公共图书馆、野生动物园等。这些环境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能使学生接触到现实世界场景。

图4 全空间教学环境

 虚拟空间:指由信息技术创建或模拟的数字化虚拟教学环境。它将社会空间与教室空间相融合,能够快速模拟长周期或短周期的事件场景变化;模拟替代危险的实验活动等。例如,在开展长周期实验时,将现实空间场景压缩成数字录像引入教室,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压缩后的学习情境;在实验时,放大和还原化学反应中难以观察的瞬间或稍纵

- 3 -

即逝的变化。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并不是任何活动都要用信息化环境来支撑。在主题单元设计时,教学环境不要始终限于某单一环境之中,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选择,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对于整个主题单元而言,教学环境是灵活变化、贯穿于全空间的:从总体倾向上偏向于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真实环境;但对于单元中的不同模块、专题、课时来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动态选择全空间中的某种教学环境。 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设计

传统教学扭曲了教学评价的作用,存在诸多弊端,例如: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选拨和甄别功能,而不是面向学习者的发展;评价项目单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态度、过程方法,以及高级思维技能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倚重测验与考试的分数来做学生行为判断,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倡导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来促进整合效果:

 评价主体多元化:通常有学生自评、学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1)学生自评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独立性和反思意识;(2)学伴互评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意识,使互评转化为相互学习和交流共享的过程;(3)教师评价有利于教师来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等,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

 评价项目综合化: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评价项目的多元化、综合化,应该尽可能评价整个学习过程中一切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因素。这包括传统的测试成绩,更包括体现过程与方法的学习作品等一切体现学生发展的因素。

 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的考试测评,更包括档案袋评定等发展性评价手段。(1)传统标准化测评方式,例如客观题考试等,具有客观性强、高时效等特点;(2)档案袋(Portfolio)评定:是一种面向过程、反映学习者能力发展的评价方法,是根据学生档案袋中所提供的各种作品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它具有许多优点:(a)具有评价的连续性,能够记录不同学习阶段中学习者的成果变化。(b)能够激励学习者的热情,并促进检查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c)可以作为共享展示材料在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和观摩;(d)学生对档案袋的制作与内容选择,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使档案袋富有个性化。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作品制作成数字化的电子学档(E-portfolio),存储多媒体数字作品,易于获取、更新发布和共享交流。(3)量规(Rubric)评定:可以用来确定和区分学生的表现状态,具有量化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