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JCCPvD October 20l2.Vo1.20 No.10 ・诊治分析・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陈淑臻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浸润型43例。非均质型l7例。结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对我院查体发现患有脂肪肝的患者6o例,进 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o脂肪肝患者根据程度可分为轻度3O例,中度20例,重度l0例。根据声像图表现可分为弥散 超声检查对脂肪肝的检出率高,能及时发现脂肪肝,有助于患者尽早进行诊治, 。 【关键词】 脂肪肝;超声检查;诊断 【中圉分类号】R 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5971(2012)10—1696—02 脂肪肝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变,也是一种最容易被人们忽 视的疾病,一般在进行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超声检查 时才会被发现。临床上,经常见到很多脂肪肝患者无显著的临 边缘较锐,肝表面光带尚清晰,内呈中低点状弥散回声,远场 回声有所减弱,肝内胆管显示相对清晰。 2结果 床征象,患有轻度脂肪肝的患者,大多没有明显自觉症状,而 中、重度脂肪肝的患者,可出现乏力、肝区不适,甚至疼痛等 症状,有些患者还可出现肝功能损害,若不及时治疗,可进一 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坏死。为了提高对脂肪肝的正确认识以及 高度重视,选择我院2011年2月—2Ol2年2月收治的60例脂 肪肝患者,对其声响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 6o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4例,具有长期饮酒史35例, 高脂饮食者21例。实验室检查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者 41例,血清谷氨酰转移酶明显增高者19例。根据肝脏声像图 特点可分为:轻度3O例,中度20例,重度l0例。根据声像 图表现可分为弥散浸润型43例,非均质型17例。 3讨论 超声对疾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脂肪的吸收、合成、分解、 氧化及运输通常都是由肝脏完成,其中,包括三酰甘油、磷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O12年2月收治的脂 脂、脂肪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微滴升 高,导致超声显示入射的超声束有多界面散射,声象图主要表 现呈肝实质回声均匀、细密,并伴随着深度的增强而致使回声 减弱…。绝大部分患有脂肪肝的患者之前并不知情,尤其是 轻度脂肪肝患者自觉无任何临床症状。有的患者仅自觉有疲劳 感。均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仅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非典型 症状,如部位与易发部位,或呈圆形结节状。对怀疑或确诊患 1.1一般资料肪肝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6例,女24例; 年龄22—65岁,平均33岁;体质量64—98kg,平均82kg; 学历:大学及以上18例,大专2O例,高中或中专10例,初 中10例,小学及文盲2例;职业:脑力劳动者38例,体力劳 动者22例;地区分布:城市42例,农村l8例。 1.2方法使用Aloka SSD一3500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 频率2.5—5.0MHz。嘱被检查者空腹8—12h,去枕平卧位或 侧卧位,对肝脏进行常规扫描检查,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 下。扫描过程要仔细认真,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边 界、肝区实质回声强弱、分布及血管网络是否均匀,远近场的 回声是否一致以及肝内管状结构显示情况等。其重点定位在右 肝肋问斜切处,观察其回声的强弱、密度等,并在一定条件 者有恶性肿瘤时,应进一步完善检查。在临床检查中,遇到上 述患者时,应慎重诊断。关于脂肪肝程度的判断直接关系到患 者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预后,对于中度脂肪肝患者,根据彩超 可见肝岛低或略低回声,胆囊床周围和镰状韧带旁,以肝上、 中段居多。对于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多伴有胆囊壁毛糙、增 厚、息肉、胆囊炎性改变及胆囊结石等,这是由于膳食中脂肪 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导致肝内脂肪过多堆积、胆汁潴留所致。 下。分别测量深度灰阶数值,判断脂肪肝病情程度。对进行常 规体位检查,显示不清晰的患者,可嘱其被检查者双手抬高上 举,加大肋问隙,同时做深呼吸,使内脏下移,增强右后叶膈 顶部肝脏的显示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肠内积气引起的 其病变机制主要包括:(1)肝细胞质内脂肪酸较多,脂肪肝 作为一种可逆性的疾病,是可以通过去除病因,调整饮食结构 而恢复的。如患者喜欢进食高脂饮食,或营养不良时因体内脂 肪组织分解,过多的脂肪酸通过血液进入肝脏,或因氧化障碍 导致脂肪酸利用下降,脂肪酸相对较多。(2)三酰甘油合成 过多,如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导致机体的线粒体和滑面内质网 的功能发生改变,脂肪从肝脏中的排泄减少,导致机体肝内脂 肪合成增多,致使磷酸甘油合成三酰甘油 。同时,酒精还 能抑制肝细胞分解脂肪的能力,降低肝细胞内脂肪酶活性,从 而导致脂肪酸堆积于细胞内。如果长期过度饮酒,肝细胞反复 发生脂肪变性、坏死,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硬 干扰,应与周围脾、肾实质回声相对照。 1.3声像图诊断标准重度:超声图像显示患者的肝脏饱满, 边缘明显变钝,形态异常,远场回声减弱十分明显,呈中高点 状弥散回声,肝内血管显示不清晰;中度:超声图像显示介于 轻、重度之间,远场回声减弱明显,呈中高点状弥散回声,肝 内血管显示欠佳;轻度:超声图像显示患者的肝脏形态正常, 作者单位:253400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特检科 实用心脑肺lf}L管病杂志2012年10月第2O卷第10期 ・l697・ ・诊治分析・ 超急性期脑梗死CT扫描的诊断价值 刘振河 【摘要】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O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cT 征象。结果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20例,脑实质低密度征lO例,颈内动脉区征象改变1O例,组织肿胀征6例,死亡 4例。结论cT是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价格便宜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 祷椎广盘甩o 【关键词】 脑梗死;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诊断 【中图分类号】R 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5971(2012)10—1697—02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常见病,主要是 因脑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超急性期 脑梗死是指在6h内发病的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病死率约占10%一15%[hi,治疗药物众多,其目的是降低病 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超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5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 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发病6h内行CT检查。其 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5—80岁,平均58岁。诱发因 素:安静状态下发病者15例,情绪波动较大或过于疲劳发病 者25例,伴有头部外伤史者10例;合并症:慢性支气管肺炎 效果和康复质量非常重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CT成为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最重 要、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本文通过对我院50例超急性期脑梗 5例,冠心病20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O例,风湿性心 脏病5例。临床表现:突发一侧肢体麻木者5例,言语不清者 5例,失语者4人,昏迷4例,意识障碍者4例,头痛头晕者 2例,烦躁伴精神症状者4例,口眼歪斜者5例,喷射状呕吐 者l0例,肌力下降者4例,大小便失禁者3例。排除脑出血、 死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现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恶性肿瘤、陈旧性脑梗死、心房纤颤及肾功能不全者。 作者单位:253014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1.2检查方法患者来院就诊后立即进行CT检查,嘱患者 取仰卧位,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S6nsation 16层螺旋CT 化,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3)脂蛋白、载脂蛋白降低, 当机体发生缺氧中毒时,肝细胞中脂蛋白合成降低,脂肪输出 发生障碍,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部分患者伴有不同 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以及肝区不适等症状。 根据肝细胞内脂肪浸润的范围不同,可分为:肝实质弥散 浸润型和非均质型。大多数脂肪肝是完全可逆的,针对病因, 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戒烟忌酒,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 肪肝的治疗原则是减肥、降血脂、合理用药。因此,在日常生 活中,人们应严格控制体质量、戒烟禁酒,尽量给予低脂肪、 高膳食纤维的饮食,如:瓜果蔬菜,将体质量有效地控制在正 常范围内,禁食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超声检查能有效反映肝 内脂肪含量的多少,能尽早发现脂肪肝,使脂肪肝控制在最轻 度,得到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及早诊断,是诊断脂肪肝的首 选方法之一,可有效将脂肪肝对人们健康的威胁降到最低。另 结构,增强体育锻炼,脂肪肝是可以慢慢消失的。但是,如果 患者不及早发现或者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病变 加重,最后诱发成为肝硬化。据统计,我国脂肪肝患者约有 外,对于患有糖尿病、肝炎、长期应用抗肿瘤药物以及长期接 触有毒物质的患者也可诱发脂肪肝。 本研究表明,超声检查对脂肪肝的检出率高,对其程度判 断及分型较准确,能及时发现脂肪肝,结合血脂增高的情况, 4600多万,约2/3的人无临床症状,被忽略治疗,甚至有些 患者诱发肝癌、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因此,加强健康宣教, 告知饮酒的危害性,加强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与重视非常注意。 有助于患者尽早进行诊治。其检查方便,对预后以及临床治疗 效果可进行随时监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崇文,刘晓丹,魏晓莉,等.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影像 表现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54. 2王伟杰.脂肪肝程度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 南,2012,10(4):164—165. 为了有效预防酒精性脂肪肝,做好定期体检,树立科学预防脂 肪肝的观念,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科学预防的自觉 性,给予超声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 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以及暴饮暴食,年轻人不注重体育 锻炼,户外运动减少等,均是脂肪肝发病的潜在诱发因素。人 们必须对上述诱因,加以重视,积极推崇健康的生活方式。脂 (收稿日期:201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