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班级艺术化常规研究

2023-01-25 来源:钮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班级艺术化常规研究

作者:冯雅静

来源:《教育》2014年第33期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在传统的班级常规管理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者,所建立的班级常规由孩子遵照执行;这里仅仅把常规看作一个名词,关注其静态发展而忽视了它的动态过程,但实际上常规内容和过程都是常规的一部分。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引领下,大家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发展特点和规律,随着课题《幼儿园艺术化常规管理的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所在幼儿园逐渐意识到对于年幼的孩子,常规的教育与培养是有技巧和策略的,这就需要艺术化的内容和手段。具体来讲:尊重和平等使常规学习由他律到自律;渗透和生成使常规策略从单一到多元;信任和放手使常规内容由显性到隐性;共育和通力使常规途径由个体到群体。 尊重才能使幼儿自律

幼儿享有平等的权利 以往教师总是班级的中心,自认为了解孩子,在对孩子值日、小组长等分工时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由于乖的孩子常受教师欢迎,其他孩子为了得到机会,就以乖巧来获得教师的宠爱,而不把它视为责任去履行,只是被动地服从。新学期,教师习惯性地会将幼儿进行编组,这也是幼儿园班级工作组织与实施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一些教师发现虽然小组建立了,作用在哪儿呢?有的孩子一学期甚至连组名都没记住。这时,教师就要打破传统,将小组建立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自由结伴、自成小组。当组员确定后,他们又在一起商量组名,设计组牌。有的以动物命名,有的以水果命名,更妙的是孩子取名的香港组、澳门组、台湾组、荷兰组,俨然是个地球村。小村民们在其中自制规则、互助合作,增强了多方面的能力。其实,无论能力强弱,都不能剥夺孩子为班级、为他人服务的权利,而应尊重个体差异,让班里的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学会分工和合作 当学习活动中出现常规问题时,教师不是直接将自己所谓的“常规”强加给孩子,而是通过问题情境的再现、设置矛盾等方式,让幼儿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最后由孩子自己制定规则。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规则意识逐步增强,常规也逐步内化。幼儿不断从他律走向自律。例如,在“秋游”活动中,除了小组合作并制定外出参观时的注意事项和需遵守的规则,他们还商量出谁负责带什么,如有的带垃圾袋、有的负责带桌布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教师不断创设的机会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增强了,责任心也更强了。 渗透与生成使常规策略多元化

艺术教育渗透常规 艺术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感受美、体验美,符合孩子天真善良、追求自然和美的天性;也因为创造美的过程自由而愉快,符合孩子快乐无邪、无拘无束的个性。在艺术活动中渗透班级常规管理,幼儿将用自己的感觉、情绪、情感去感受和体验,从而自觉产生发自内心的常规要求,班级常规管理将变得简单而更有声色。在音乐活动时,把常规内容加进去,让孩子们一起创编歌曲,大家都很积极,因为是他们自己想出的,在有成就感的同时也更遵守这些合理规则了。有时音乐还是一种手段。如欣赏诗歌《秋天的雨》,把欣赏音乐和散文结合起来:“滴答滴答,小朋友们,你们听……”就这样孩子们安静下来,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秋天的意境,自然而美好。

心理教育生成常规 常规管理实施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发出指令要求幼儿严格遵守;一种是教师注重幼儿的心理,通过认知建构、提高能力和练习应用的方法,使孩子逐步提高规则自律的能力。我们尝试从建构主义纪律观的角度出发,承认儿童的自主性,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其行为,在促进群体纪律的同时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让他们在具体生活中学会分享和合作。如利用“协商”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考虑他人,从而达到心理置换;注重孩子的个体体验,并能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游戏的方式介入常规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其兴趣所在。把常规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孩子们会增加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如在吃饭环节,有的孩子由于挑食而不好好吃饭,还会影响其他孩子,次次提醒但效果不佳。后来,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吃饭前在“娃娃家”布置两张桌子,铺着桌布,放着花瓶,邀请不挑食、吃饭文明的小朋友前来用餐。孩子们自然都很期待,兴致勃勃地等着邀请。这种方式实行一段时间之后,吃饭情况明显好转。可见,有时一个艺术化的策略强过千咛万嘱。 信任和放手可挖掘隐性常规

环境中的隐性常规 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大。这里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虽然环境悄无声息,但是我们可以让环境说话。比如,在物质环境墙饰布置时,一起和孩子创设跟班级常规相关的内容,可以做出“一日活动安排表”,让孩子建立有序的概念。又如,班级里常常会评选小明星活动,旨在促进孩子的进步,但是肯定赞扬的方式很多;我们首先和孩子一起设计制定出了文明公约,以孩子看得懂的方式布置在墙饰上,让孩子们自觉遵照;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在旁边展示出“英雄榜”,当然怎样获得奖励贴以及如何能上英雄榜,也是与孩子们一起商量制定出来的。

班级中的隐性常规 有位教师曾经介绍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比如入厕常规,必须在老师指定地点排好队,然后入厕,完了必须再排好队,小组长带到座位坐下。这些都是老师眼皮底下的显性常规,幼儿往往是被动服从。如果对幼儿持有信任和放手,相信他们也能处理得很好。在区角活动中,老师和孩子制定了区域规则,如“轻拿轻放”“物归原处”等显性规则。有一次科学区角实验,由于孩子失败率较高,老师投放的材料明显不够了;当孩子出现争抢时,老师并没有立即干涉。只听到其中一人说:“要不这样,咱们石头剪刀布,谁赢了给谁,当然我赢得话我是会跟你一起合作的。”另一个孩子点头赞同,问题迎刃而解。当然,具体情况得具体对待。自由与规则并不矛盾,可以有机结合,只有让孩子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积极进行师幼互动,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才能使孩子们心悦诚服。 常规的养成要争取家长的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教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现在的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往往将养育子女的任务转交给上一代,造成了许多问题。常规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这必须争取家长的合作。因此,利用半日活动向家长开放校园,通过家长沙龙互相交流经验;在家长助教日,让家长亲历班级管理的过程。家长们受益良多,逐渐认识到良好常规的重要性。不少家长还把一些策略运用到家庭教育中:有的给孩子“家庭小岗位”,每天负责拉窗帘等;有的设计了“家庭习惯记录表”。不仅使孩子的坚持性、自觉性得到了增强,而且家长也轻松很多,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家长们除了家庭共育,还可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如家长自主发起的“文明小使者在行动”得到了班级内其他家长的支持,大家利用周末,纷纷带孩子走上街头宣讲文明知识,或与孩子一起做交通志愿者,或指导孩子做小报童去卖报,或探访自闭症康复中心。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与家长收获了涌动的亲子感情,而且回到班级后也变得更文明、宽容、有爱心,相处也更加和谐。

管理的境界是为了不管,教育的真谛是影响与赏识。与其机械化地训练孩子的常规,不如创设环境、艺术化手段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行为时间长了就成为习惯,习惯久了就变成性格。常规教育是塑造人的教育,把幼儿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注重人文关怀和生态发展,在孩子心中播下种子,巧设规矩成方圆,相信他们一定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参考文献

[1]唐淑,虞永平.幼儿园班级管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幼儿园艺术化常规管理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