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跨文化传播理念与效果分析

2020-03-25 来源:钮旅网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 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 蒋茜茜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三集人文历史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于2013年7月29日至31日亮相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引起广泛关注。此部 纪录片围绕1927年中国上海犹太摄影师沈石蒂的一批近百年老照片,时隔80多年后展开“对照寻人”之旅,从中窥探 上海在这100年中的发展轨迹与沧桑变化。从跨文化传播与现代表达的角度,探析该部纪录片的纪录理念及其表现方 式的创新与突破,以期对中国当下人文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创作有所启迪,也对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一些思 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对照记・犹在镜中》;跨文化传播;现代手法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2X(2014)02—0028—03 2013年7月29日至31日.三集人文历史纪录 其别具一格的视听语言风格。同时,创作者用“影像” 这一世界语言和方法.向全世界传达中国20世纪初 片《对照记・犹在镜中》亮相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该 片于每晚22时播出。此部纪录片围绕1927年中国 上海的一家犹太摄影师照相馆展开,通过对一批近 百年老照片的“对照寻人”。为观众消除时间的阻隔. 期的民国魅力,传播历史与展现中国文化,秉承的是 跨文化传播的理念。 跨文化传播,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与 从中窥探上海在这100年中的发展轨迹与沧桑变 化。由于这部纪录片中的老照片是20世纪初期犹太 人在中国上海拍摄的,八十年后,2011年l0月24 日又由以色列外交部驻中国上海领事馆官方微 博——“以色列在中国”发布“寻人启事” 所以这部 纪录片也是一部用实际创作来探索中国纪录片跨文 化传播的典型。值得一提的是,该部纪录片首创微博 互动的叙事模式,一改传统纪录片单向传播的模式. 传者在各种领域和层次上的符号性信息沟通活动, 主要分为跨民族、语族、种族和国家等传播类型。Ⅲ跨 文化传播打破时空限制.推动全世界各种文化与信 息的共享、交流与融通。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 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记载着文化的发展与变 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纪录片日益成为展示、 传播民族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佳形式.其独特的 人文和历史价值使其在跨文化传播中成为最真实、 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互动性强。其纪录理 念与表现手法的创新与突破.对中国当下人文历史 真有力量和最具说服力的载体,在文化传播与交流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放眼世界的意识 文献类纪录片的创作有所启迪,也对中国纪录片的 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借鉴。 一早期中国纪录片较少关注对外传播,题材对准 国内视角,受到较多限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纪录 片的创作逐渐打开思路,尝试打开国门,与世界对 、《对照记・犹在镜中》的跨文化传播理念 《对照记・犹在镜中》题材独特,导演有意识地尝 试综合运用现代电视传播手段与新媒体技术,形成 话,使纪录片的创作迎来了发展和繁荣的高峰.其创 收稿日期:2014—03—27 作者简介:蒋茜茜(1989一),女,江苏南通人,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影视与戏剧传播、文化传播。 ・ 28 ・ 作题材极大地丰富起来,也更加注重海外市场的认 可和接纳。 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但在叙事模式上打破常规. 结合新媒体语境,大胆迈出创新第一步的还是《对 照记・犹在镜中》。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市场涌现了一批批制作精 良、水准较高的作品,诸如《当卢浮宫遇上紫禁城》、 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21行 《舌尖上的中国》……这些作品受到了国内外很多受 众的欢迎,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在塑造 国家形象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对照 业内外将新媒体分为三种典型:微博、网络电视、手 机媒体。微博,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以电脑 为服务器,以手机为平台,通过手机、IM和外部API 记・犹在镜中》应运而生,通过老上海的旧照片巧妙 接口等途径向微博客发布即时消息,每次限制在 地将二十世纪的以色列和中国联结起来,使犹太人 和老上海人再次“面对面”,借助新媒体技术与照片 里的父辈、祖辈“对话”,而上海在这100年间的变化 也在这从容的叙述里自然地展现出来.让观众感知 那个时代人们的美丽与生活的记忆。丰厚的文化底 蕴、民国化的展现方式,都使这部纪录片极具东方之 美,让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可以更好地了 解中国、感知老上海 (二)国际化的选材 《对照记・犹在镜中》的导演吴琦以敏锐的目光 和独到的视角,捕捉到“犹太人在上海”这一跨文化 事件并以此为题材拍摄,高度的敏感性和大胆尝试 的创新精神让吴琦的《对照记》收获了很多赞扬和 掌声。 作为一名犹太摄影师,沈石蒂的摄影作品中必 然包含着西方思维。在上海的30多年里,他拍摄了 大量照片,题材丰富,其中的两万多张又跟随他漂洋 过海到以色列。在他去世后,继子摩西无意中发现这 些照片,并带回中国.在上海展出的同时发起了这场 “对照寻人记”。因此这些照片本身就具有东西方思 想的交流与融合,其作品本身就是跨文化的结晶。并 通过这些照片.将中国与以色列联结起来,让中国人 与犹太人交流互动,互相探寻,《对照记》便成了一场 中国和以色列的文化交流活动.从中可以看出犹太 人的智慧,也可以感知那个年代真实可触的上海。 二、现代手法在《对照记・犹在镜中》的运用 (一)微博空间的“对照记” 《对照记・犹在镜中》打破常规叙事模式,首次 采用微博互动的叙事方式,形式新颖,互动性强。传 统纪录片一般采用“画面加解说”的模式,具有较强 的引导性,政治立场鲜明,观众处于一种被动接受 的地位。而近年来的纪录片,诸如《舌尖上的中国》、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都更加注重通过人物和 故事展现文化,说教意味减少,主要寻求一种文化 140字以内,它以Twitter、新浪微博等为代表。 《对照记・犹在镜中》里最初的“对照寻人”,便是 由微博发起,导演吴琦大胆地运用微博互动的方式 来构建这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片中通过微博构架 起一个虚拟空间,其互动成为该片的叙事主线,而老 照片中人物的后代,则通过微博讲述故事、诉说情 怀,同时也直接成为纪录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主创 团队还在精心挑选之后邀请了几位来自不同领域、 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网友作为评述者,在纪录片中出 镜,通过他们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采访老照片中的人 物,推动该片的叙事。 (二)平民视角的“对照记” 《对照记・犹在镜中》里沈石蒂所拍摄的“上海老 时光”,是一个时代的剪影。他的拍摄对象广泛,包括 政府官员、贵族、演员等,更多的是Et常生活中的上 海市民。导演从微博互动的网友里选取典型的代表, 通过现代人的视角来观摩这场“对照寻人记”,以他 们的口吻讲述八十年前的老上海,将导演的主观意 识隐于网友之后,客观公正,更能够体现纪录片的真 实性,同时也拉进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摄制组通过微博搭建的空间“海选”故事的评述 者,最终邀请了五位性格各异、阅历互不相同的普通 人。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沈石蒂的老照片,并 带着这些老照片踏上“寻人之旅”,走访照片中的人 们或是他们的后代,一步步揭开这些老照片的神秘 面纱,讲述背后的故事。平民化的视角拉近了《对照 记》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每位观众都可以成为参与 者。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黑白影调的“对照记” 三集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全片采用黑白 影调,不论是追忆过往的情景再现,还是现代人物的 采访,都在后期全部处理成黑白的基调,颇有向默片 致敬的意味。80年前沈石蒂拍摄的老照片都是黑白 色的,而这部纪录片题为《对照记・犹在镜中》,意指 ・29・ 现在的“寻人”也是一面对照历史的镜子,导演全片 使用黑白的色调更加切合这部纪录片的民国风格, 也让历史影像和现代人的追思更好地结合,使上海 这座繁华的现代都市和百年前的旧时光能够完美地 融合在一起。同时,黑白的色调也使这部纪录片的历 史感更加厚重。人文底蕴浓郁。 (四)真实声音的“对照记” 由于《对照记・犹在镜中》采用微博互动的叙事 模式,在片中营造了一个微博的虚拟空间,打破时空 的限制。让今人得以与旧时光里的老照片对话。在片 子的剪辑过程中,导演加入了微博网友七嘴八舌的 讨论声.更显真实和贴近生活。摄制组拍摄期间征集 网友朗读微博跟帖内容的音频,收到了300多条手 机录制的声音。在每一集中,后期剪辑有意识地运用 了部分音频内容,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话语场”,带来 新鲜的听觉体验。 该部纪录片中走访老照片后人与采访的片段全 都配以同期声。甚至一些生活性的场景掺杂着方言 的交流.但这并没有给观众带来观看和理解的困难, 反而更具真实感,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比如第一集 中,与陈景熹共同回到父亲留给自己的老宅时,现场 的交流全都是上海话,同期声也没有去掉,通过情境 和话语把观众带到近百年前的老上海,感受那个时 代上海的真实原貌。 三、《对照记・犹在镜中》跨文化传播的意蕴 (一)寓意:“对照记”与“犹在镜中” “对照记”一词取自张爱玲的散文集《对照记》。 在该片中,“对照”被赋予了新的寓意。首先从最浅层 的意义上来说,“对照”指八十年前老照片中人物的 追寻,通过“寻人”来确认照中人的姓名和身份。拍摄 这批照片的摄影师沈石蒂是犹太人,其继子摩西发 现这些照片并带回中国展出。借助微博发起“对照寻 人记”,而与各个年代的中国人相遇。与此同时,微博 上“对照寻人”的热潮又掀起了今人对祖辈、父辈的 思念,晒出家中的老照片,回忆近百年的过去。因此 这部纪录片,在影像和新媒体这两大媒介上,既有以 色列人与中国人的对照,又有今人与老照片中旧人 的对照。 而《犹在镜中》是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信仰 三部曲”之一,导演吴琦把这两个名字组合起来作为 这部纪录片的片名,是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复原”当年的场景,展现最真实的生存状态。 ・30・ (二)《对照记・犹在镜中》的人文关怀 《对照记・犹在镜中》三集中拍摄了8位镜中人 及其后人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16岁便与父亲 永别的80多岁老人陈景熹,通过这场“对照寻人”照 片的展览。他见到了阔别60多年父亲的老照片,老 泪纵横。照片中陈景熹的父亲陈葆初是民族资本家、 大生纱厂末年被推举为董事长,因政治原因去世后 未能留下任何照片,所以当陈景熹看到这张照片时 才那么激动。片中,陈景熹讲述父亲和自己的共同记 忆,带着父亲这张仅存的照片回到老家陈氏花园旧 址缅怀逝者。与此同时,导演把摩西到上海重走继父 沈石蒂足迹的画面与这段影像交叉剪辑,“两个寻 父”故事交错相连。在影像与步履之中,他们似乎对 父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观众体会到影像之外的 情感与责任。 短短三集纪录片并不能完全讲述所有照片人物 的故事,也不可能把某一个人的故事讲透。因此这部 纪录片还有很多留白的地方,恰到好处的讲述与生 动的画面影像让观众在品片之余思考历史与人生。 四、结语 《对照记・犹在镜中》以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创作, 在表现手法上首次尝试以微博互动的方式作为叙事 框架,通过普通人的讲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回归 平民化的视角。同时。全片采用黑白的影调,制作符 合民国风的专题音乐.还原最真实的记录和声音,独 具风格和特色。为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进行了有益 的探索。但微博互动的叙事模式使全片的结构稍显 混乱,三集之问的逻辑层次不是很清晰。在一定程度 上加大了普通观众对其理解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刘芳男.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新闻世界,2o12,(5). 【2】廖文志.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D].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2o13 【3】蒋东升.论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 与策略[J1.新闻世界,2o13,(1O). 【4]王京雪,时培磊.见照如晤,犹在镜中——纪录片寻找老照 片里的往事【N】.新华每日电讯,2013—08—30,(13). 【5]吴琦.穿过镜子:猜猜寻,声声慢——纪录片《对照记:犹 在镜中》导演手记【N】.光明日报,2013—08—16. (责任编辑:王松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