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书心得1200字怎么写

2020-07-27 来源:钮旅网

  《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利用暑假有幸阅读了《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一书,结合此书又细细研究了《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自己的教学和课堂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教学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讲课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落实新课程的精神。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一、创设和谐的地理课堂氛围

  地理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逐步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智力和能力的过程。 受传统教材罗列知识、陈述式体例的束缚,以往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偏重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在教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地妨碍了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一改传统的“注入式”为“探究式”,很好地 体现了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着力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和探索,初步改变了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形成了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教学模式: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首先,此书倡导用地理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寻找兴趣点,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选择、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几个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但又对地理教材中的各国和各民族的风俗人情感兴趣。在教学中,选择这样一些兴趣点,用地理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从学生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入手,引进要讲述的教材,以培养兴趣。例如:地球知识在小学自然地理课中或多或少地讲过一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述昼夜交替、昼夜长短、五带的形成等重要的地理现象就比较容易,如果再教学生用小地球仪来演示这些现象,则会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心 理实验表明:一个人对某一事物兴趣的大小,与他跟那件事物的熟悉程度和关系密切与否有很大关系。

  第三,从问题入手,善于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从而培养了兴趣。因为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开始于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这些奥妙往往是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本质,教学中抓住本质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就能激发兴趣。例如:讲地图概念时(容易讲得枯燥无味),我首先问学生:“你在哪里见过地图吗?”马上就会有近半数学生争先恐后地相继举手回答:动物园、公园、车站、机场、电影、电视、书刊、报纸等等,表扬了他们记性好见识广之后,我再问:“你什么时候用过地图呢?”同学们答的更起劲了。再问:“那么什么是地图呢?”这时候学生全盯着我,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意味,难以言全,如何表达这个概念,等待我的点拨。于是我拿出一张准备好的照片,要学生比较:“地图与普通的照片有什么异同?”(都有方向、都缩小,但地图上有符号、有注记),这时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掀起了高潮。

  二、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学生在参与探究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发现地理规律。由于这些地理规律是由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的,学生往往记忆深刻,理解深入。当然学生发现的规律可能是片面的、零碎的,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并适当加以总结,使其完整、系统、科学。,要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知识的叙述方法。地理课本对不同类型知识采取不同的叙述方法,在探究交流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适时的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充分运用地理图、表,提取各种有效信息,探究交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学生无限创新的潜能,分析、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地理现象和问题。

  七年级地理教材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节的编排和框架的设计为学生指明学习区域地理包含的内容要素和方法。课堂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描述每一个大洲、每一个地区或每一个国家自然环境从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和河湖状况来,人文环境主要从人口、文化、民族宗教和经济等这些方面的要素来分析和探究其有关内容,即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地理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中指出,地理教学应当“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所以只有当我们摒弃当前课堂教学中的诸多形式的空洞,让学生少一点情感体验、思维深入、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缺憾,取而代之的是多一些人性的关怀、有效的指导、艺术的方法,我们的孩子才会真正的自由、积极、健康与和谐快乐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