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名著导读第一课时《格列佛游记》备课设计
一、内容梗概
故事发生在1699,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医生原本居住在英格兰的瓦平都,尽管连年的战争使得镇上的人们都无力支付医药费,但善良热心的格列佛仍不计回报地帮助着他们,可当格列佛意识到,他挣不到钱就无法让心爱的未婚妻伊丽莎白过上幸福的日子时,他选择了跟随布里查德的船出海。伊丽莎白因为无法阻止他的行为也只好一同登上了货船。
船在行驶途中遭遇了风暴,所有的船员都落入了大海,格列佛醒来时发现自己漂泊到了一个叫利利普特的小人国,正巧利利普特王国与邻国布雷旧正面临着一场征战,格列佛帮助利利普特把布雷旧的战舰全部收缴,避免了一场战争,因而得到了人们的一致爱戴,但贪得无厌的国王却在格列佛因救火而毁坏了皇后的新衣后,将他逐出小人国。格列佛又漂流到了一个大人国,在那里他遇见了被暴风雨冲散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大人国的人都很小气,格列佛因为在下棋时赢了国王而被看成了巫师,尽管他治好了王后的病,但还是不能逃脱火刑的处置,幸好有小女孩格兰的帮助,他和伊丽莎白才逃出了大人国。经过了飞岛和巫人岛、慧駰国的游历后,两人终于又回到了家乡英格兰的瓦平都。
二、先锋引路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yahoo)。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作者不仅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社会。耶胡代表人类,而主人公却是如此厌恶耶胡。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慧因国里与慧因的生活是最令他难忘的。他们的国家不会出现表示罪恶的字眼,像:欺骗、怀疑、狡猾等等之类的词。所以他们的社会不会有欺骗、怀疑、狡猾、陷害、阴谋、贿赂……。那个世界才是一个真正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地方。以至于当主人公离开那里时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在我们一代一代的努力下,成为像慧因国那样的社会。我愿为此付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阳光,少一点污染。
——学生读者 卢翔
一打开《格列佛游记》的目录,详尽有趣的内容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小人国、大人国……一看就知道一定十分的有趣。
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处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的大人国、小人国的离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17XX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美德的慧因国国王的故事。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样,人们更不懂他们的含义。他们不懂什麽是“怀疑”,什麽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中,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我很羡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因国,哪里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要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社会中,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而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小心上当受骗。
我也盼望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能像慧因国那样,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三、阅读计划
阅读时间:2周
重点掌握: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
操作方案:
第一阶段:自由泛读《格列佛游记》
时间:阅读课,晚自修课,一周时间。
地点:教室,图书馆,学校读书走廊等
要点
1、教师明确规定《格列佛游记》的泛读时间为1周。
2、学习委员督促同学阅读课和晚自修按时阅读,保证时间。
第二阶段:利用课本“名著导读”研读名著《格列佛游记》
时间:1课时(课内)
地点:各班教室
要点如下:
1.“格列佛游记”主要“记”的什么?
(格列佛因海难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经历。)(人教版九下课本《名著导读》)
2.为什么说作者“斯威夫特”是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人教版九下课本《名著导读》)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人教版九下课本《名著导读》)
本文的内容主题是: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具有很鲜明的政治色彩,反映出作者的政治理想。(人教版九下课本《名著导读》)
3.所谓“辛辣的讽刺”,名著主要讽刺了哪些内容?
“小人国”的故事讽刺英国当时两个政党斗争不休;英法两果之间的连连征战。
“大人国”的故事讽刺了英国百年历史的丑恶: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
“飞岛国”的故事讽刺英国上流对现代科技的怀疑,痛斥了殖民统治。
“慧骃国”的故事讽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
(以上摘自人教版九下课本《名著导读》)
4.举例说明本文“奇异的想象”奇异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分类整理:
“小人国”里:格列佛成了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像摆弄玩具一样随意移动器物。“高跟党”与“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
“大人国”里:格列佛成了小小的宠物,如幼儿一样,对一切无能为力。古朴的制度,淳朴的民风。
“慧骃国”里:人形动物“耶胡”是邪恶肮脏的畜生,马(慧骃)成了理性的载体。
(以上摘自人教版九下课本《名著导读》)
5.作者为什么要讽刺这些丑恶现象?他究竟生活在怎样的背景下?
作者生活在英国18世纪前期,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前最黑暗腐朽的时代。斯威夫特
作为一个责任的作家,以一颗稚子之心向世人倾诉了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以
一腔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呼唤改良政治。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也开始了酝酿。
第三阶段:精彩片段鉴赏
时间:1课时
地点:各班教室
要点:
1.提前一天晚自修,预习自读人教版p203页“精彩片段”部分。
2.课堂指导学生鉴赏
(1)文中这段文字写的是格列佛游历哪个地方的事?
游历“小人国”的第五章。
(2)简述这部分的主要内容(人物、事件)
格列佛帮助利里浦特打败了邻国的入侵,机智地扑灭了王宫里的大火,拒绝了利里浦特无理的要求。
(3)透过格列佛的描述,你发现“小人国”里的哪些丑恶现象?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整理:国王——
王后——
大小官吏——
(4)举例说明哪些地方充满奇异的想象和辛辣的讽刺?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强调复述故事情节要力求生动具体。
(5)本文叙述故事为什么使人非常逼真,情景宛然在目?
使用第一人称叙事,使故事真实。
描述赋予想象,情景视觉可感,具体形象。
学生言只有理,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注意突出“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
四.人物关系表
格列佛:本书主人公,随船医生,曾多次出海冒险游历。
小人国 (利立浦特国)
利立浦特国王:缺乏主见,对格列佛不信任,昏庸又充满野心
不来夫斯古国王:利立浦特国王的对头,曾临时庇护逃离利立浦特的格列佛
佛林纳普:利立浦特财政大臣。
斯开瑞什:利立浦特海军大将。
瑞尔德里沙:利立浦特内务大臣。
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国)
布罗卜丁奈格国王。
布罗卜丁奈格王后:格列佛的朋友。
格兰姆达尔克立契:农民之女,格列佛的小保姆和朋友。
格兰姆达尔克立契之父:发现格列佛的农民,格列佛的男主人。
飞岛国(勒普塔国)
勒普塔国王:痴迷于“音乐”“数字”的国君,殖民主义者。
缪诺迪:勒普塔贵族,格列佛游历科学院的引荐者。格列佛的朋友。
慧嘶马国
慧嘶马国国王:。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类。
慧嘶马:“慧嘶马国”的统治者,理性动物。
耶胡:“慧嘶马国”的被统治者,非理性动物。
灰马:格列佛在“慧嘶马国”的主人。
栗色小马:灰马的仆人,格列佛的朋友、保护者。
五.经典评价
1、 名家对作品的评价:
斯威夫特以幽默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以讽刺揭露荒诞,并通过人物性格和叙述框架使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成为现实,即使《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英)司各特。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杰作。它和18世纪欧洲众多小说一样,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法,袭用了当时流行的描写旅行见闻的小说,尤其是航海冒险小说的模式,叙述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漂流的一系列奇遇。它无疑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笛福《鲁滨孙漂流记》和其他一些游记体冒险小说的影响。然而,《格列佛游记》和他们虽然形式相似,性质却截然不同。它是《桶的故事》和《书籍之战》那类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与十八世纪开始兴起的写实主义小说不同的若干独特性质。——吴厚恺《简论讽喻体小说《格列佛游记》及其文学地位》。
作品假托主人公格列佛医生自述他数次航海预先,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智马国几个童话式国家的遭遇和见闻,全面讽刺,挪揄了英国的社会现实.其中“大人国”和“智马国”社会所社会理想虽然保存了宗法社会的原始特点,但却包含着启蒙主义的社会原则和价值观.作者把讽刺对象夸张变形到残酷甚至荒诞的地步,与现代的“黑色幽默”有相通之处。
——文学史对《格列佛游记》的评价。
关于《格列佛游记》艺术特色
《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尖锐深邃的讽刺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当时的英国是作者抨击和挖苦的对象。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在这个缩微的国度里,党派之争势不两立,邻邦之间不但想战胜而且要奴役对方。小人国的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为获得国王赏给的几根彩色丝线,官员不惜小丑似地做着可笑的表演。这个小朝廷是当时英国的缩影,连利立浦特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也同当时的英国政局一模一样;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抨英国。格列佛长篇大论地向大人国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辩解的事,可是从大人国的眼光看来,英国的历史充斥着“贪婪、竞争、残暴、伪善、淫欲、阴险和野心”产生的恶果。作者借国王的话,“那样一个卑微无能的小虫”是“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虫最有害的一类”,讽刺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里,通过对拉格多科学院人士所从事的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讽刺了英国当时的伪科学;有关勒皮他岛的描绘则批评了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压迫。
小说不但抨击了社会现状,还在更深的层面上,直接讽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关于“钱”的那段议论就是如此。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慧骃国,向他的马主人解释说:“我们那里的野猢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因为他们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被迫过着悲惨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金钱关系。并由此对人性产生了疑问。
由于作者精确、细腻、贴切的描述,使人感觉不到它是虚构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实事。例如,在描述小人与大人、人与物的比例关系时,一概按一与十二之比缩小或放大。小人国里的小人比格列佛小十二倍;大人国的大人又比格列佛大十二倍。格列佛的一块区区手帕,可以给小人国皇宫当地毯;大人国农妇的那块手帕,盖在格列佛身上,就变成一床被单了。在描述飞岛的运行,宫殿的建筑,城镇的结构时,作者还有意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药诸方面的知识与数据。这样,就使人物局部细节的真实、和谐、匀称,转化为整个画面、场景的真实、和谐、统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作者的文笔朴素而简练。《格列佛游记》在欧洲各国雅俗共赏,妇孺皆知。
作者:风中乱飞
六、中考链接
一
我还没走多远,就碰上了一只动物实实地挡在路上,并且一直向我走来。那丑八怪见到我,就做出种种鬼脸,两眼紧紧地盯着我,就像看一件它从未见过的东西。接着它向我靠拢过来更近了,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想伤害我,一下抬起了前爪。我拔出腰刀,用刀背猛击了它一下;我不敢用锋刃的一面击它,怕当地居民知道我砍死或砍伤了他们的牲口而被激怒。那畜生挨了这一击之后就一面往后退去,一面狂吼起来;这一下立刻就有至少四十头这样的怪兽从邻近的地里跑过来将我围在中心,它们又是嗥又是扮鬼脸。我跑到一棵树干底下,背靠着树,一面挥舞着腰刀不让它们接近我的身体。有几只该死的畜生抓住了我身后的树枝窜到了树上,从那儿开始往我的头上拉屎。我把身子紧贴在树干上,总算躲了过去,但差点儿被从四周落下来的粪便的臭气闷死。
问题:
1文段中写到的动物,丑八怪是什么?它在文中影射了什么?
2这种动物对我做了什么?可以看到这种动物怎样的特征?
二
两匹马走到我跟前,仔细地端详我的脸和手。那匹灰色马用右前蹄把我的礼帽摸了一圈,弄得不成样子,我只得摘下来整理一下重新再戴上去。它和它的伙伴(一匹栗色马)见此更加惊讶了。栗色马摸了摸我的上衣襟,发现那是松松地在我身上挂着时,它俩就露出了更加惊奇的神色。它摸摸我的右手,手的颜色和那柔滑的样子似乎使它十分羡慕。可是它又将我的手使劲地在它的蹄子与蹄骸中间猛夹,弄得我疼得大叫起来;这么一来,它们倒又尽量温存地抚弄我。它们看了我的鞋和袜感到十分困惑,不时地去摸一摸,又相互嘶叫一阵,做出种种姿势,就像是一位想要解决什么新的难题的哲学家。
问题:
1、作者对栗色马进行什么描写?他对我的态度如何?反映出这种动物怎样的特征?
2、从这两段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的一种什么态度?
三
当他航行到北美时,新招募来的水手劫夺船只,他被扔到一个荒岛上。格列佛上岸后,被一群类似猿猴的动物耶胡所包围。正在危急之际,来了一匹灰色的马,耶胡们害怕它,都跑散了。接着,又来了一匹栗色的马。它们“举动很有条理,很有理性”。马们把格列佛带回家去,并用一捆干草和燕麦来招待他。格列佛摇头表示他不吃这两样东西,马感到很奇怪。刚好,这时有一只乳牛经过,格列佛指了指乳牛的乳,于是马领会了,便用牛乳来款待他。
马的院子里有许多供它役使的耶胡。这些动物“脸又扁又宽,塌鼻子,厚嘴唇,咧着一张大嘴”,样子怪难看的。马比较了格列佛和耶胡的形状,也把他叫做耶胡。格列佛感到很羞愧。格列佛向马主人谈起,在英国马是被人们用来骑坐和拉车的,马们听了很是气愤。接着,格列佛又谈起百年来欧洲君主间发生的战争。马问战争的起因和动机是什么?格列佛说:“有时是因为君主野心勃勃,总认为统治的地面不够大,人口不够多;有时也因为大臣贪污腐化,唆使他们的主子进行战争,才好压制或者转移人民对于国内行政事务的不满情绪。”马批评说,这是缺乏理性的行为。
格列佛还谈起法律和金钱的用处。他说欧洲的耶胡们认为:“不管是用钱还是攒钱,钱总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因为他们天性就是这样,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婪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马对这点感到很费解。因为在马的国家里,虽然按马的毛色不同分贵贱优劣,但它们都很友爱,“仁慈和友谊”是这个国家的两种美德。它们不懂什么叫罪恶,它们共同遵守的格言是发扬理性,并以理性来治理国家,教育下一代。在这里,年青的马都要“学习有关节制、勤劳、运动和清洁的功课”。每四年春天举行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现那里有困难,大伙便踊跃捐助,互相支援。
格列佛感到“这些杰出的四足动物有许多美德,跟人类的腐化堕落对比一下,使我睁开了眼睛,扩大了眼界”。他愿意和这些“可敬的‘慧骃马’在一起过一辈子,对各种美德加以研究和实践“。“慧马”们都很讨厌耶胡,认为他们生性恶劣,为了争夺一种闪光的石头(暗指财宝)彼此争吵不休,甚至引起内战。在马的代表大会上,“慧马”们因发现灰色马养了格列佛这样的耶胡,它们责备灰色马,要它把格列佛放走。于是格列佛自制了一只小船,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马主人,离开了“慧马”国。在海上,他遇见了一艘葡萄牙商船,于一七一五年十二月返回英国。
阅读思考:
1、概括这部分情节,并说说你对这部分的理解。
2、辛辣的讽刺是这部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你能再举例说说吗?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格列佛的性格特点?
附录:参考答案
一
1、文段中写到的动物,丑八怪是耶胡,它在文中影射了人类自己。
2、引诱、勾引,可以看到这种动物放荡、淫乱、无耻的特征。
二
1、答案: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行为描写; 他对我的态度是好奇;反映出这种动物理智、仁慈的特征。
2、对耶胡极端讨厌鄙视,对马(慧驷)充满褒赏、敬佩;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的一种消极、厌恶态度,对人性极端失望,看到了人性的丑恶、自私。
三
1.格列佛游慧骃国时和马的对话,佩服慧马,但遭到放逐。这部分借人马颠倒讽刺人类贪婪、罪恶天性。
2.小人国用跳绳来选拔官员、抨击英国官员无能,讽刺高官厚爵者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小人国按鞋跟高低跟来区分派别。讽刺英国两党派尔虞我诈、争权夺利。
3.从格列佛的经历发现他喜欢航海,是一个敢于冒险的航海家,同时从他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把人性的反思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从选段中:“ 格列佛感到“这些杰出的四足动物有许多美德,跟人类的腐化堕落对比一下,使我睁开了眼睛,扩大了眼界”从中可以看出格列佛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理性思维,正义勇敢,富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