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800字
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范仲淹诞生于苏州吴县,就此开启了他坎坷的一生。他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十几岁时,范仲淹就辞别了母亲,去应天府学习,拜感同文为师,学习经邦治国的知识,立志报国为民。在应天府,条件十分艰苦,他把粥分为几块,咸菜切成碎末,以此作一天的饭食。他那时年龄虽小,但心中承载的,却是家国天下。
“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兵甲。”
成年的范仲淹如愿进入朝廷做官。康定元年,三川口之战,宋军惨败,朝廷即派范仲淹镇守陕西,抵御西夏进犯。庆历二年,西夏十万大军进攻平凉,宋军抵挡不住西夏的猛烈攻击,再次惨败。范仲淹前去救援。西夏的军官给予范仲淹很高的评价:“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兵甲。”最终西夏军队撤退,被迫与北宋议和,战事平息。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35岁时,在京都任朝廷秘阁校理。仁宗帝下诏令,要率领朝中百官为太后祝寿,并行跪拜之礼。但这并不符合当朝皇帝事亲仪规。文臣武将慑于太后之威,无不噤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灵乌赋》)他身虽卑微,却敢直言上谏,杜绝有损圣体国威之事。看似轻浮,实则忧国。但他也因此事,被皇太后记恨。自知在朝中难以立足的他,被逐出京,做了河中府通判。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白驹过隙,一晃20xx年,时年54岁的范仲淹几经贬黜和放逐,终于在暮年回到京城,任副宰相一职。范仲淹的官位允许他为国家做出诸多有益的事。他向仁宗上谏《答手招条陈十事》,皇上允准。怎料改革的举措损害了以吕夷为首的旧官吏的利益。最终仁宗下诏解除范仲淹的职位,并把他贬到邓州。悲愤和无奈下,心灰意冷的范仲淹,长歌当哭,写下《岳阳楼记》。苦痛愤懑只剩了灰烬,千万言语不及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抱病赴任颍州,行至徐州时,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自书写“褒贤之碑”,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至此,范仲淹走完了他忧国忧民的一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