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全面做好开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意识到位、职责到位、保障到位,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工作体系为依托开展工作,各学院在学生返校后结合学校整体防控工作安排,开展心理援助和疏导、心理辅导和服务、重点关注人群信息台账、心理排查、家校沟通、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要积极协助辅导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本班、本寝学生返校后的心理状况,做好朋辈帮扶、危机识别和抗疫知识、心理调适方法的普及和活动宣传工作,全方位保障学生返校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二)开展教职工和学生的心理援助和疏导。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采用线上的方式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常态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开通学生电话预约服务,重点关注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解决就业期间遇到的心理困扰;积极开展网上和线下团体心理辅导,各学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群体分层次组织开展地面和网络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心理辅导的覆盖面,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解决疫情期间遇到的心理困扰。
(三)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平台。
(四)做好重点关注人群信息台帐。学院上报自20xx年12月18日至今的“重点关注对象心理状况动态管理表”,要求表中详细记录学院对学生问题的处理和干预措施,以及学生目前的状况等;学院对本院重点关注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分类管理。
(五)学生返校后开展一次心理排查。采用教育部心理健康指导委员会编写的心理健康问卷,了解返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按照每月的心理排查工作流程,学院第一时间在假期心理排查的基础上,对返校学生开展全覆盖鉴别排查,做到排查无死角,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在排查中尤其要加强对学校原有的重点关注学生、近期本人及家庭有重要他人被感染新冠肺炎、被隔离的学生、从国外疫情严重国家返回的学生和原本存在精神疾病的学生排查,做到及时上报。
(六)加强家校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院创设多种途径,如电话、电子邮件、QQ、微信等,保证与家长间的沟通渠道畅通;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及时与家长沟通,确保将问题得到最合适的解决。另外,学院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创建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专家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平等交流的互动平台,向家长公示班主任或者学生工作者的联系方式,以便于家长进行主动沟通。同时,学院也应及时更新学生家长的信息,建立完善的学生家庭信息,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畅地沟通。
(七)加强返校后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及时干预。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危机四级网络体系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同时通过加强课堂考勤、夜间查寝、参加实践活动情况评估以及同学之间观察等途径,及时识别心理危机学生个体;畅通危机干预渠道,依托“学生-辅导员-学院-学生处-校领导小组”五级快速心理危机反应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校-医转介平台,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转介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因心理疾病休学返校的学生,按照规定出具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诊断后,办理复学手续;学院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尤其是对重点关注学生群体,要及时与家长共同了解学生返校后的情绪、行为变化,在危机出现时,征得家长的支持,共同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八)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发挥课堂在普及心理知识和疫情期间学生心理调适方法上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按照停学不停教的要求,将20xx级新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为线上教学模式,将疫情防控知识、心理调适方法和生命教育等内容设计到课程中,做好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保证网上教学的互动性、参与性和教学质量。
(九)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途径,更好的多渠道调适疫情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不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利用校园网、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心理调适和防控知识宣传,做到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全覆盖。
三、工作要求
(一)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生返校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纳入到学院防控工作的总体规划当中,做到思想重视、责任落实、工作到位。
(二)学院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院学生返校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积极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心理联络员的作用,以及学院在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学生提供积极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