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进行党员党性教育内容

2022-01-17 来源:钮旅网

高校进行党员党性教育内容

  高校作为青年党员的重要培训基地和集散地,能否培养出党性强的优秀分子,将直接影响党的战斗力、凝聚力,这是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与命运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高校党性教育的内容有哪些,意义是什么,应该如何开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校进行党员党性教育相关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高校进行党员党性教育内容篇一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是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的集中体现。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具有这一性质,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坚持这一性质,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点,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所应有的党性。

  党性修养是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而达到共产党员党性的某种程度,或可以理解为是用共产党员的党性改变自我的过程。党性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还应包括:领导修养和管理能力修养等。党性修养的表现形式会因为党员的职业身份或社会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本文试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和教育管理现状,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模式与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现状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优化党员结构的新的力量,也是党员队伍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高校学生党员不仅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一支中坚骨干力量,更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青年党员的重要培训基地和集散地,能否培养出党性强的优秀分子,将直接影响党的战斗力、凝聚力,这是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与命运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总体是好的,他们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他们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他们与时倶进、思想解放、求真务实,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他们责任心强,富有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具有较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学生党员面临比上一世纪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

  从国际上讲,正如党的xx届四中全会指出的那样: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来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所有这一切都以极快的速度、极大的容量每时每刻通过媒介冲击着高校学生党员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得少数大学生党员党性觉悟偏低,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党要求迫切,但入党动机有偏差倾向

  近年来,高校各级党组织非常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从大学生跨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能接受系统的入党教育,有专职辅导员对他们进行培养考察,因此,在大学生中已形成向往党组织,积极创造条件加入党组织的氛围,在笔者所在的大学,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有60-80%的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这些入党积极分子和已入党的人群中,大部分人的入党动机是端正和纯洁的,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优秀大学生。

  勿容置疑,确有少数大学生入党动机有所偏差,他们中有图慕虚荣的,入党是为了父母脸上有光,自己也有炫耀的资本;有随大流的,身边的同学、朋友都积极要求入党,自己也要“入乡随俗”;还有少数受功利思想影响的,他们认为如果自己是党员,会更受到老师的关注,表现自己各方面的机会更多一些;甚至有的认为,如果是党员,将来就业机会也会多一些,未来的发展也会更好一些,等等。以上情况都可以视为入党动机不端正或动机不纯,由于动机的不端正或不纯,就很难履行党员的义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甚至还在大学生中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2.思想活跃、充满理想,但政治意识、组织观念淡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效率意识,这种理念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理想,渴望上进,追求成功,他们崇拜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才、成功的人,但他们的政治意识、权威意识明显有淡薄的趋势。笔者在与入党对象谈话中、在党员组织生活会讨论中、以及在平常发生的一些大事件中都能明显感受到这一点。

  今年下半年党的xx大刚刚结束,在与发展预备党员对象和党员进行谈话时,特别增加了学习xx大精神体会的内容,如:要求说出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常务委员的名单,大部分人说不出三分之一,要求谈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的认识,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党员理论概念模糊、思想认识肤浅,对党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党内职务的称谓概念含糊。由此可见,他们政治意识薄弱,对党和国家的政治大事不够关心。

  3.学习勤奋、渴望成才,但是非标准、规则意识偏低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较高,大学生党员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制定了很高的标准,希望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为将来成才、成功奠定基础。不少大学生党员认为只要自己学习好,遵守校纪校规,洁身自好就行了;部分学生党员对同学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不闻不问,有的甚至充当他们的代言人,一味偏袒有错误的同学。

  在人际矛盾中,不轻易表明自己的观点,他们学会了明哲保身;在人际交往中,他们重利轻义,讲哥们义气;在遵纪守法方面,不能严于律己,少数党员心存侥幸,在近几年发生的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的学生中,党员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不够鲜明,笔者在本课题调研中,就“学生在贴吧上发表言论的前提是什么?党员应该如何反映意见?”等问题,访谈了一些党员,对第一问题只有少数人表示要以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大多数人认为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随便说也无所谓,对第二问题,几乎没有人能说的清。

  4.自我意识强、价值趋向鲜明,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目前在校的学生党员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迅猛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在家庭,他们集所有家人宠爱于一身,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倍受呵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了他们极具依附性;应试教育、市场选择在他们身上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开拓精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意识、效益观念、等价交换观念、锐意进取精神等在他们的价值观中显现出来。

  与此同时,西方思潮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重索取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重利轻义等对大学生党员无疑也有极大的冲击力。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追求个性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时,忽视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自己混成了普通的老百姓。表现在部分大学生党员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组织观念淡漠、党员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松散、全局观念差等方面。少数党员在遇到人际矛盾,利益得失时,心理容易失衡。少数党员不注意党员党性修养锤炼和道德修养的培养,还呈现出双重人格倾向,如,表里不一、心口不一、待人虚伪、对组织隐瞒观点,等等。

  5.服从组织、听从指挥,但主动性不足,自我约束力不强

  总体来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党员能服从组织领导,听从指挥,特别是在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面前都有良好的表现,他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一些工作。但是,工作主动性不足,自我教育管理能力不强,表现在学习、工作中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自我约束力差,有少数党员在入党后就不想当学生干部了,不当干部了就只顾自己的事,对同学、对班集体活动漠不关心,还有极少数党员管不住自己,只要离开老师的视线,言行随便。

  6.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宗旨观念有些淡薄

  高校学生党员由于个人经历少,在实际学习、生活、工作中缺少党性锤炼,他们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学校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好好学习,成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他们的思想深处,就是要通过学习,实现自我表现价值,追求个人的成功。表现在少数党员入党前后“两个样”,凡事对己有利争着干,对己无利请他也不干,缺乏奉献精神,不愿为周围的同学服务,有的还在一些利益得失方面斤斤计较。

  二、高校学生党员党性现状成因分析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不尽如人意,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党员内在的原因;有教育机制的不够完善,也有教育方法的不适当。因此,分析原因、完善机制、探索方法是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有效途径。

  1.重发展,轻教育

  大学生是优秀的青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的事业接班人,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已成为各级党组织的共识。自第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到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大学生党建工作一直是高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的工作,各高校对大学生党员发展都有一定的工作目标,也确实取得很大的成效,大学生要求入党的热情高,学生党员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总人数急剧增加,学生党员人数也大幅度上升,党建工作任务重,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又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特别是从事党员教育与管理的人员基本上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辅导员。他们大多数都是入党不久,没有党务工作经验,缺乏党性锻炼,再加上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使得他们不可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党员进行教育与管理。不可否认,有些基层党支部把大量的人力、精力都投入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发展上,对已入党的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教育与管理,停留在表面上和形式上,甚至还有疏于教育管理,放任自流的情况。

  2.机制不够完善,违纪处理不够严格

  党员的教育是终生的党性教育,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当前我们要以学习贯彻xx大精神和落实观为统领,赋予党性教育以新的内涵,完善教育机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遗憾的是目前有些基层党支部对党员的党性教育缺乏完整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时间上随意性大,内容上针对性不强,因此教育效果不好。

  另外,对学生党员义务履行情况、党员意识、党性观念、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等各方面的情况尚未建立起符合学生党员实际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从而,使教育管理缺乏有力的依据,加上在执行党纪党规方面也有“手软”现象,如在处理一些党员违纪案例时,顾忌较多,有顾全师生感情的;有顾全面子的;有顾全学生承受力的,还有顾全学生前途的,等等。因此,大多数情况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得一些党员无视党纪党规,放松对自己的党性要求,在一定意义上使学生党员的公信力有所下降。

  3.教育方法落后,形式单调,缺乏时代感

  党员党性教育方法过于教条,说教多,启发少;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被动接受多,主动教育少;方法呆板,紧密联系实际不够,缺乏时代气息;理论空洞无物,一触及到实际问题就绕着走,不能令学生信服,导致学生“听觉疲劳”,心存厌倦,教育失效。总之,现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没有脱离传统模式的影响,不适应大学生党员急于融入、走向社会的趋势,局限于“封闭式”教育方式,而没有创造一些能与社会联结、走向社会的平台。大报告、小报告外加党员组织生活会是党员教育管理的老三样,实施教育管理的载体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实践性,形式单调,缺乏趣味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三、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方法与模式的创新

  1.探讨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内涵,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作为大学生党员,其身份是党员,因此首先应具备共产党党员的党性修养。其社会身份是学生,因此必须具有大学生身份的品质修养,笔者认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优异的学习成绩;

  (2)把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实现党的崇高的事业目标联系起来;

  (3)把追求个人的成功与承担社会责任协调起来;

  (4)把继承光荣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

  (5)平衡好张扬个性与服从组织、顾全大局之间的关系。

  2.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既要立足长远,又要着眼实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出发,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从学校发展全局上谋划好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管理工作的长远目标,积极探索与本校发展相适应的工作新思路。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党章规范党员言行、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上;教育广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规、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学生党员党性作为党员教育的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任务,着重解决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为确保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协调机制。校、院(系)、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明确,如:党委书记要亲自抓,分管书记要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和两级学院(系)总支、支部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职责并发挥好各自的责任。其中组织部门应配合分管书记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其次,通过制定严格的日常管理制度,使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严格组织生活会和理论学习制度,做到组织生活按时化、形式多样化、专题化,政治理论学习要求年初有计划、过程有记录、年末有。再次,健全和完善党组织的监督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学生党支部应对学生预备党员转正制定可操作的量化考评指标,对正式党员每学年要进行评议,并把学生党员评先、评优纳入学生评先、评优工作体系中。最后,要在制度上保证党员教育管理经费的投入。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经费支持,改变目前经费不足,只能封闭在校园内、教室里从理论到理论的学习状态。

  3.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载体

  党员党性教育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深入到接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因此,教育方法非常重要。一是少说教,多启发,启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感悟力;二是变灌输为渗透,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发扬民主,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和增进了解,要摆事实,讲道理,倾注真情实感,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来达到教育目的。三是变被动为主动。大学生党员是一个整体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的群体,要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自我教育。创新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载体的多样化。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渴望融入社会的情况,组织好大学生党员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学生党员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党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学校各级党组织可以组织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机关、社区、工厂、学校等基层单位进行学习调研,还可以与一些单位建立较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党员在参与社会活动中,了解社会,促进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要引导大学生党员成为实现“三自机制”的示范群体,如上海电力学院一些院(系)成立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参与的“学风督导队”、“文明行为督导队”、“党员辅导员助理”以及“读党刊、议党刊、爱党刊”等都是很好的党性锻炼平台和载体,通过这些平台和载体使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用武之地”,同时,能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中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4.优化教育管理队伍结构,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素质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承担,各院、系党总支配有一名总支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包括学生党建工作),各年级或各专业设有学生党支部,通常是辅导员兼党支部书记,这种模式总体上有利于培养、考察、发展的。要依托这支队伍,通过机制建设,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爱学生党建工作的学生党员教育队伍。首先,要充实这支队伍的人数,要改变学生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兼任的现状,逐步过度到按照党员比例配备专职的学生党支部书记或党建指导员,其次,要加大对学生党员教育队伍的党建理论、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打造专业化队伍。

  四、结束语

  高校学生党性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建的永恒课题,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先导工程。学习贯彻xx大精神、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长效机制,创新党性教育方法既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懈努力的长期任务,也是一个探索积累的过程。只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扎扎实实,方法上科学严谨,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效

高校进行党员党性教育内容篇二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意义

  1.增强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力,永葆党的先进性。青年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队伍中一个具有知识文化、年龄活力优势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党性观念如何,先进性程度的高低,对能否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推进优良学风、校风建设,实现育人目标。培养、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永恒主题。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转型期,高校教育面临着一些重要改革和变化。为此,高校党组织必须通过加强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共同营造积极上进、互动有序的育人环境,才能保证学校各项改革措施顺利进行,促进学校良好校风、系风、班风的形成。

  3.克服各种不良思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党员是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阅历和修养的局限,一些学生党员的表现还不如人意。个别学生党员身上表现出先锋作用的平庸化、入党动机的功利化现象,甚至在个别学生身上出现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现象,这些都需要通过党性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端正学习态度,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加速自身成长。

  二、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素养比较欠缺,政治责任感较弱。党员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育过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往往缺乏系统性,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教育。部分大学生党员学习专业知识比较用心,也非常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工作,但对政治理论学习却缺乏

  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 ,大学生也会由此产生种种思想困惑。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 、西化 、分化、 图谋 、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对我们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 企图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与我们争夺年轻一代 ,而我们高校的学生党员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 。

  年纪轻 、社会经验少、 经受的考验和锻炼少、 思想也处于不成熟 、不稳定的阶段 、预防和平演变能力较差、 个人修养和性格还不成熟 。因此 ,对这样一批年轻党员加强党性教育 ,培养强烈的自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培养其牢固的抵制诱惑的能力是非常必的。高校各级党组织应该把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摆在组织建设的重要位置 ,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仅要培养大批立志于服务国家, 服务社会 服务人民的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 更要把这样一大批已经加入党组织的优秀青年培养成有理想 ,有觉悟 ,有能力, 符合党员标准 ,自觉实践和勇于实践党的先进性的先进分子。

  (二) 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 ,大学生党员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合格或基本合格的党员 。他们积极要求进步 ,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 ;他们勤奋学习 ,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较高的文化素养 ;他们热心社会工作 ,关心身边同学 ,具有乐于奉献的党员情怀 。但是 ,我们也应看到 :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和他们自身阅历及修养的局限 ,一些学生党员的表现还不尽如人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素养比较欠缺 ,政治责任感较弱.部分大学生党员学习专业知识比较用心 ,也非常热衷参加各种社会工作 ,对政治理论学习却缺乏饱满的热情 .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到 一些学生党员从不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政治理论, 这导致部分学生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不够深厚 ,更谈不上将学习的理论精神贯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另外 ,不少学生党员虽然已经在组织上入了党 ,但对党员所肩负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认识得还不够 ,对党员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主动思考的不多 ,缺乏自觉实践的动力。 因而 ,对待党组织分配的工作往往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得不够充分。

  二 组织纪律性不强 。有的学生党员入党后组织纪律松懈 ,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关系 ,当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有冲突的时候, 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 。在重大活动中经常遇到有些党员以在外学习或是家中有事为由 ,不参加活动 。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党员更是 “理由充分”。有的党员甚至不能参加组织生活和组织活动 没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同学当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同学 ,给党组织的形象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 功利主义倾向比较严重 。多数学生党员信仰共产主义 ,愿意为国家的社会多做贡献。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 ,入党目标过于功利化, 认为入党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 ,希望通过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政治面貌去赢得用人单位的任用 ,因而 ,把入党当作日后择业竞争的重要砝码 ,当作今后人生路上的发展阶梯 。这种认知方式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以个人需求为中心 ,以实用主义为标尺进行自我设计的价值取向 。虽然当代大学生的这种价值取向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学生党员的价值取向 ,但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择业上的 “实用主义 ”思想在学生党员中也普遍存在。

  以上现象, 既有学生党员的个人问题 ,也反映出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某些薄弱环节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抓得不够紧 。当前 ,各高校在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 ,普遍存在重发展 、轻培养的现象 ,造成了大学生入党前后判若两人, 使培养发展与继续教育相互脱节 。在培养发展新党员过程中, 党组织常常通过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培训班 、培养联系人定期谈话等形式 ,对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学习和培养考察 。而对于学生中的正式党员 ,在政治理论学习、 思想教育方面却有所放松, 致使一部分学生党员疏于教育、 疏于学习 、疏于管理 ,这也是部分学生党员政治素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几点思考

  党性教育是贯穿整个,党员教育始终的一条主线 。针对大学生党员的实际 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探索创新党性教育形式

  理想 、信念、 情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在现实社会中 ,学生党员和社会人一样 ,都处化的社会环境中 ,无时无刻不受新事物 新观念的影响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条件下, 新与旧 、传统与革新 、继承与发展,利益多元化 、舆论多元化等时代特征和表现 ,促使包括学生党员在内的所有人群 ,都渴望得到一个更加明晰的 、科学的核心价值观 。在这样的条件下 ,党的思想建设既增加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和自身建设的动力, 也增加了惑的教育难度。因此 ,党的思想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强调组织纪律 ,更多的是要在人性、 人格 、人品中真正提高觉悟 、提高党性 。只有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才能自觉地践行党的目标和宗旨 ,才能真正坚定党的信念 ,才能成为自觉为党工作的先进分子。

  面对当前新形势、 新问题 、基层党组织还要积极探索党性教育的新形式 。不仅要包括党的知识和相关要求 ,还要有丰富 、生动的历史文化、 经济社会等教育内容 ;既要开发教育的新载体 ,改变传统的集中学习、 统一教育的单向说教方式 ,还要有各种实践形式和具体活动 ,使学生党员把学习到的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得到的认识升华, 形成人生体会、 觉悟以及符合党的要求的自觉行动 ,增强党组织教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二) 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同学意识

  在工作中, 帮助和引导学生党员主动承担责任 ,对班集体要有管理的责任, 在荣誉和利益面前要先人后己 。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 ,要宣传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 ,虚心听取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同学的意见和要求。 同时要学会关心同学, 帮助同学 ,积极发挥好同学和党组织间的桥梁作用 ,善于用人格魅力和情感力量感化人 、打动人 影响人于一个不断发展变。

  三 坚持党员标准 严格落实各项制度

  党组织要坚持强化一个标准 ,并用组织考核等方法教育学生党员努力做到入党前后都要求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时刻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武装自己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真正解决好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要自觉维护党的利益,严守党的组织纪律, 要积极主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加强学习和思想交流 ,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

  同时, 基层党组织还要严格落实各项制度 。要重视和坚持学生党建的四项制度。 即入党积极分子信仰公示制度、 班中佩戴党徽制度、 学生党员学期述责制度、 学年考核制度。要强化党员的先进性 ,把学生党员置于广大师生的监督之下 ,时刻树立好共产党员的形象, 真正起到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的先锋模范作用。

2页,当前第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