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构成了一个人的四项主要智力因素。而思维又是智能的核心。小学生在生理上处于儿童阶段,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对于为什么作文、如何作文产生自己的理解。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谈几点体会。
一、即景训练。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
所谓即景,就是就眼前的景物进行赋诗写文。具体到小学作文教学,就是对教材中提供的材料或者教师选取的课外对话材料等,让学生就此进行简单的作文情景训练。作文不能凭空杜撰,要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因此,对学生进行即景训练,有利于他们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加深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即景训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即景训练以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为主
教材所准备的材料都是经过编者科学论证之后精挑细选的,符合教学进度和学生认知特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周密的逻辑性。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事先了解了写作的目标材料,那么就会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做好充分的准备。这远比课堂上教师临时提供话题,学生在有限而紧张的时间里思索更有效果。
(二)联系课本知识选取一定的课外材料
与教材划定的材料相比,课外材料有更大的优势。因为教材中提供的训练材料虽然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但是它所面向的是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学生,但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学生来说,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教师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选取富有地方特色的例子,往往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亲切感人,让学生有话可说。所以,教师必须在紧扣大纲、依据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学生熟悉的说话材料。这样,一方面可促进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作文生活化”的意识,在作文教学中导人生活的灵性,引导学生学习人生之道,在生活中找作文,让学生“说真话”,让作文回归生活。
(三)关注逻辑,及时纠偏问题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不受成人世界一些现有规则的侵染,有很多想象跨度很大的想法,可也容易出现一些明显不符合要求的答案。比如作业要求用“天真”造句,出现诸如“今天真热”这样啼笑皆非的句子。教师要及时进行监督矫正,避免不合要求的作文,在起步阶段就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思考方式,帮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接触作文还没有多长时间,还不能熟练地将生活中的材料转变成融合自己观点的作文。在简简单单的二三百字中,有的只是他们对生活的简单描述,而不是“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也不是需要寻找论点、构建论据的议论文,而是简单的记叙文。因此,我们需要选取的是生活中学生都见过、接触过、经历过的平常小事,一眼就能看到事情的本质。这样,在即景训练中,学生才能在第一时间回忆起自己当时的感受,感同身受,才会有话说、能下笔、言之有物。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身边的简单小事,触发学生的直觉思维,达到即景训练的目的。
例如,《学写留言条》这一课,笔者是这样导人的:“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习了留言条的一般格式,那么大家想不想也亲手给别人写张留言条呀?”“想!”“想!”“那么,第一组给老师写张留言条,第二组给妈妈写张留言条。最后看看哪个同学写的最好。”通过这种方式,既帮学生复习了所学知识,又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一举两得。
二、多向训练。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材料中寻找不同于他人,符合自身特征的一些新想法、新见解。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就是指由同一则材料或同一个话题,学生根据自身对生活的不同感悟,表达属于自己的观点、寻找源于自己生活的话题材料等。
新课标指出,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对同一目标进行多向训练、发散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自由思考,教师不能用固有的生活经验去束缚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创新思维方式,勇于在生活中寻找目标事物,开拓思维空间,善于多向思索、发散思维。
(一)围绕话题,有效引导发散思维
教师要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材料、话题的内涵,以免学生写作文时理解发牛偏差,从而导致走题现象。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话题材料的理解,结合本身的生活体验,寻找合适的切人点。但是切忌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否定学生的一些大胆想法。
在《我给照片起个名》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拿出全家人的合影,笔者就让学生给这张照片起个名字,有人说叫“我们一家人”;有人给起名“爸爸、妈妈和我”;有个学牛说:“老师,我叫它‘宝宝的家’好么?因为爸爸妈妈叫我‘宝宝’。”这么一个有浓郁家庭温馨气息的名字当然也得剑了大家的赞赏。
(二)想象训练,精心呵护创造性思维
小学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牛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要充分准备,结合现有教材和本地实际,积极创设情景,鼓励学牛大胆想象,为学牛提供广阔的空间,放飞儿童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儿童在自由、广袤的天地中健康成长。“假如你是你崇拜的那个人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办?假如让你去办这件事你会怎么做?”……这些都是很好的导人作文的引子,通过引导学牛大胆思考,激发学牛的想象力。
如《凡卡》一课,笔者启发学牛大胆想象:“假如你是儿卡,你的信能被爷爷收到么?”鼓励学生想象故事的不同结局。学生自由创作《儿卡的信寄出后……》。善良的孩子们都希望凡卡有个好的归宿,于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奇思妙想帮儿卡寄到了信并过上了幸福生活。虽然用的方法匪夷所思,但他们用大胆的想象锻炼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进行想象训练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要求太高。毕竟小学生生活经历不多,大脑中存储的表象也并不丰富,思维还不是非常严密,仍停留在感性阶段。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感,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牛有话敢说,有话可说,达到活跃学生思维,锻炼学牛想象力的日的。
“只有让学牛用自己的脑子、自己的笔、自己的语言来写作文,才能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教师要善于把死板的要求讲活,充分培养学生智能,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和思维品质,让学生加深对作文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并能活学活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