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建校周年贺信

2021-02-09 来源:钮旅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沐浴着奥运辉煌的荣光,满怀着“神七”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在这金秋十月的丰收季节,我们相约在周恩来的故乡,一起隆重庆祝淮阴师范学院建校50周年,共同见证淮阴师范学院五十年的沧桑巨变,此时此刻,我们的喜悦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在此,我谨代表淮阴师范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莅临庆祝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淮阴师范学院前身是原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和淮阴教育学院,分别创建于1958年和1959年。学校创办初期,开拓者们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开启了淮阴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原淮阴师范专科学校与淮阴教育学院合并,共同组建淮阴师范学院,成为淮安市第一所本科院校;20xx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特色的原淮阴师范学校、淮安师范学校并入我校。

  50年来,学校秉承“崇德励志 博学笃行”的校训,形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70万余册。拥有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省普通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学校现有普高专任教师9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0余人,教授近100人,博士90余人,在读博士70余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7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9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7人,有41名教师受聘国内多所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形成了人才辈出、学者云集的可喜局面。

  学校设有普高本科专业51个,涉及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门类。现有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1个,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荣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1个。近几年来,我们坚持贴近地方实际,在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环洪泽湖生态研究、周恩来研究、运河文化研究等为内容的学术研究特色。近5年来,学校承担和参与了国家以及省、市科研课题260余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3项。第一作者出版专(编)著90余部,发表论文近5000篇,其中被SCI(E)、EI收录20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20xx余篇。

  学校与韩国建国大学、美国萨姆休斯敦州立大学、法国图鲁兹第二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校际交往频繁,合作办学项目进展顺利,学校办学影响不断扩大。

  50年来,特别是合并升格20xx年来,学校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办学成就。20xx年学校自加压力,抢抓机遇,主动申请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xx年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总结经验,明确任务,提出了“四步走”发展的战略目标;20xx年,在新一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秀等第的好成绩,学校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之路。学校多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50年来,学校始终保持明显的师范特色,始终坚持以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提高学生师德修养,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大量合格师资。近年来,我校顺应师范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非师范教育规模不断增长,非师范专业办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50年来,学校培养了8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广大毕业生具有坚定的敬业奉献精神、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成为支撑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我校的毕业生中,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等为代表的科技精英,有以xx大代表、洋河集团董事长杨廷栋,今世缘集团董事长周素明等为代表的企业明星,有以全国劳动模范卓维恒、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元贵、全国模范教师柏玉基、黄艳梅等为代表的杏坛名师,更有在地方党政机关任职的一大批人民公仆,他们在不同岗位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50年来,淮师人一直力争上游,在困难和危机中寻求生存,在挑战和竞争中抢抓机遇,走过了一条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的道路。回首学校50年的办学历程,既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史,更是一部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发展史。淮阴师范学院的发展成就不仅归功于全校师生员工的奋力拼搏和辛勤劳动,而且还归功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切实关心和大力支持,归功于原淮阴师范专科学校、淮阴教育学院、淮阴师范学校、淮安师范学校历任领导和教职员工努力工作打下的良好基础,归功于历届校友以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对学校事业始终如一的热情帮助,归功于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社会各界。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我校历任党政领导和离退休老同志、历届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向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教育厅、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市属各部门、各县、区委、政府、驻市各单位,向所有为淮阴师范学院建设和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以及海内外的朋友们表示最最衷心的感谢!

  50年锲而不舍,50年薪火相传。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面向未来,我们任重道远。当前,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达小康 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着眼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加快苏北振兴的重大决策,并要把淮安建成辐射周边20xx万人口的苏北腹地重要的中心城市。作为一所地处淮安的地方高等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校地深度合作,为淮安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技术支持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的形势面前,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名校战略,进行以教学质量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在未来 5到20xx年内,逐步建立起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科学高效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在办学质量与办学层次、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校园建设与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争取早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学校今后又好又快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淮安乃至江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我们的目标是宏伟而远大的,我们的任务是繁重而艰巨的。我们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有广大校友、社会各界的支持,有学校几十年来形成的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有通过合并升格、教学评估凝聚起来的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有改革开放为学校发展注入的强劲动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勤奋工作,就一定能够在科教兴国、振兴苏北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淮阴师范学院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校友们拨冗赴会,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广大校友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