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尔浩特的婚庆礼仪
呼尔浩特的大草原一望无际,生活在这里来的人们策马啸西风,挥洒青春年华。那么你们知道呼尔浩特的婚庆礼仪吗?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呼尔浩特的婚庆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呼尔浩特的婚庆礼仪
一般情况下,婚礼要包括下列几个过程:
(1) 订婚
(2) 下茶
(3) 卯宴席
(4) 娶亲
(5) 婚礼举行
(6) 回门
(一) 订婚:在旧婚俗中,订婚前先由媒人在大体装我双方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互传男女‘命单’。命单是一个三寸长、二指宽的红纸条,一边写着“金银满堂”,另一边写着“福贵长命”,中间写着男(女)方的姓名、年龄、生辰、属相等内容。双方根据“命单”看大相是否相克,命运是否相合。。若大体相合,命运不相克,便可换帖。男女双方把姓名、年龄、住址等情况填在帖上,经媒人互相交换,即为“换帖”。换帖时男方要给女方带去点心、羊腿、烧酒之类的礼品,俗称“水礼”。同时要交付双方大人预先讲定的彩礼和部分衣物(彩礼多为银元、蒙疆钞票或鸦丶片,衣物多为狐皮帽子、羊卷毛大衣或丝绸布料)。一旦换过帖,就不许赖婚、退婚。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或官府的过问。交了彩礼换罢帖,定婚手续便算完成,即择日迎娶。
而在新时期的青年婚姻中,订婚这个习俗被保留下来,但象命单,换帖,彩礼,衣物等等都已经逐渐推出历史的舞台。自由恋爱的男女,当双方决定结婚,会把双方父母邀请到一起,宣布他们的心意,这时男方会象征性的给女方一个订婚礼物,通常为首饰。新时期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有时也会回赠男方礼物。这时的订婚仪式,已经非常简化,双方父母也不会干涉,一切尊重儿女的意见。订婚后,男女双方会考虑到影响而有一些约束。
(二) 下茶:也叫对月茶,在旧婚俗中,是娶亲之前男方和女方最后敲定完婚的时间。在迎娶的前一个月,一般由媒人带领男方合适代表,带上茶礼前往。茶礼包括酒,羊腿,茶叶,糖果等。还有预先讲定的彩礼及金银首饰等。若双方对物品数目没有商量好,可以对之前所商量好的聘礼及日期进行确定与磋商。
而在现代婚姻中,下茶这个环节被流传了下来,但是由于自由恋爱没有媒人,男方父母会在前一个月带上四色礼到女方家拜访,四色礼分别为烟、酒、糖、茶,。礼物从繁从简在现在已没有严格要求,大多数文明家庭也不会在意。甚至糖会用巧克力代替。男方父母到女方家后,会收到热情招待,因为已经没有了聘礼这个环节,只剩磋商日期。那么下茶和订婚一样,更是双方父母联络感情的机会。
(三) 卯宴席(男方):在旧婚礼中,婚礼的前一天叫做“安鼓”, 男方家所邀请的宾客分俩种:底亲、朋亲。底亲指男方家的远近亲属,而朋亲则指没有亲属关系的客人安鼓这天男方父母要宴请底亲。这天晚上男方家还要找新郎的妹妹“压喜床”,也就是在新床上睡一晚,之后才能由新人睡,意义为送子、辟邪。
而在现代婚礼中,婚礼前一天晚上男方父母宴请底亲,叫做“卯宴席”,可以算作婚礼的序曲。如果人多就在饭店举行,宾客围能坐十人左右的圆桌团团而坐,会吃到丰盛的饭菜。整个过程是以俩位家长为主,气氛喜庆,热闹,由于陋习的弃除,又显得和谐,文明。“压喜床”以不多见,很多新人在领结婚证成为法定夫妻后已经开始住在自己的新房内,这个环节失去了之前的意义。
(四) 娶亲:在旧婚俗中,时间上讲究俩头不见日,也就是早去晚回。迎亲车一般是两俩,一辆娶亲人坐,一辆专供新娘坐。专门制造的轿子不多见,一般都是牲畜拉车,但拉车的马有讲究,不用骡子,因为这种动物不能生育,用之不吉。所以用驯良的马匹。娶亲时,临时在车棚上搭个小棚,用绸缎棉被之类装饰一番。新郎身穿中山服或是其他,只要正式整洁就好。迎亲之前家里会给迎亲的人们吃“上马饺子”,因为这里的马拉车也是由骑马转变来的。之前的上马饺子很小,大概只有平时的一半,包有胡椒面,辣椒等,为了耍笑新郎。吃完上马饺子,迎亲队伍就出发了,成员主要包括:新郎、新郎的姐姐、姐夫。姐姐带一床新郎母亲新做的被子,和新娘的衣物。被子的角里面已经被塞好一团新棉花,表示以后的生活富足有余。姐夫则带上四色礼,四色礼为 烟酒糖茶,及带有三根肋骨的猪肉。到女方家后,将肉留下,肋骨抽出带回。同时把带来的四色礼中的酒打开,把酒倒出,放进绿豆,插入同根双枝葱,再由男方带回,意为“栽根立后”。
而女方此时也在忙碌,新娘里里外外穿嫁衣,都是家人或亲戚自己做的衣服,样式简略,但颜色却要大红。另外,新娘脸部的汗毛也要在此时刮去。由会此术的婆子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紧紧勒住姑娘脸上的汗毛,然后拔下,此谓“开脸”,意思即从今往后不再是“黄毛丫头”了。
之后新娘要上轿,“哭嫁”在某些地方有,但在阴山地区流传范围和时间都不广。但是“出阁”却也有些礼数,新娘是由娘舅背上花轿,意为舅舅有权发落外甥。娘家同时也要派车,一般是男方来几辆女方也相等。
而在现代婚礼中,在大喜的日子,早上,男方家和女方家都在做着准备。男方家,迎亲要安排几辆车组成迎亲车队,一般都是双数,一般的人家有2辆或4辆,有条件的人家,安排几十辆或者更多。婚车上面贴有大红的喜字,同时用鲜花装饰。车队代替了旧社会的花轿和吹鼓手。新郎也不再穿中式服装而是身穿西服皮鞋,红色领带。走时仍要吃上马饺子,但是在现代婚礼中,则考虑到这一天的忙碌劳累,鼓励大家先吃饱吃好。新郎手捧一大束鲜花,通常是玫瑰和百合,代表爱情。迎亲者仍然和之前相同,但在现在婚礼中,四色礼带到女家的处理方式也不太严格,因为有时候送来的酒都很昂贵,所以有时会用别的酒瓶代替。
在男方开始出发时,女方家中也在做着准备,主要是招待迎亲队伍。当新郎及众人到女方家后,女方安排人们陪着聊天喝茶,女方的父母则把被里面塞的棉花取出。新郎要给新娘献花,穿鞋。而此时新娘则开始坐在带来的新被子上妆扮,新娘的发型从之前的抓髻改为盘头,意为从此身份改变,由姑娘改为媳妇。而衣服则是从西方引进的婚纱,鞋子则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红色高跟鞋。新娘的弟弟给姐夫带胸花,新郎赠送红包。新娘首先要吃“翻身饼”,然后和新郎共吃一碗饺子,当地戏称“滚蛋饺子”,以为从此不再是娘家人了。吃完饺子后,新娘由自己的哥哥抱到车上,而此时带来的那床被子已经被姐姐放在了车上以供新娘坐。此时,接上新娘返到男方家,所有迎亲的人们都要返回,同时,女方会派几个送亲,几辆车随同但已不是一定要和男方相等,同样为双数。
一个蔷薇树
在娶亲这个环节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西方文化对我国婚俗的影响。尤其是男女双方的着装及礼物。尤其新娘的打扮,实乃中西合璧。
(五)婚礼举行:在旧婚俗中,迎亲车队是不可过早的回来的。要等到日落之后。叫做“娶黑媳妇”。意思就是这不可张扬的私家宝贝。在将新娘接回到男方家后,男方家的人们都要出来迎接,这时,需要新郎将新娘子从车内背回喜房中,在这段路程中会遭到很多人们的为难和耍笑,也会被人们抢去一些物品以图吉利,如鞋子,袜子,胸花等。而若想索回,则需赠送红包。当新郎经过千辛万苦将新娘背回家里,新娘坐在喜床上的被子上,也就是被姐姐一直带着的被子。这时可以看到喜床上摆着男方母亲准备的被褥,层层叠起,绸缎被面露在外面,一般为四铺四盖。
小姑子给嫂子端洗脸水,新娘象征性的洗一下,赠送一个红包。然后大姑子给俩位新人煮碗面让他们共同吃完,意为 天长地久 。之后便是洞房花烛夜。
而在新式婚礼中,男方于上午将新娘接回后,也有以上众人耍笑,洗脸,吃面的程序。休息一会,快到中午,便与众人到酒店举行婚礼。在酒店中,新娘身穿婚纱和新郎着西服站在入口处迎宾,当宾客陆续到齐后,大概在中午12点后,仍然由卯宴席的代东及主持人宣布婚礼开始。婚礼分以下几个程序:
1、 新人入场:在主持人的介绍下,新人携手在婚礼进行曲中逐渐走向宾客前方的空地或舞台。
2、 父母入场:在主持人的介绍下,新人携手在婚礼进行曲中逐渐走向宾客前方的空地或舞台。
3、 新人向父母鞠躬以表感谢。
4、 新人改口,新人开口叫爸妈,父母赠送装有“改口钱”的红包。通常为1001,意为千里挑一。
5、主持人宣布宴席开始。
此后宾客开始用餐,新人则由姐夫带领着敬酒,此时新娘已经换了衣服,一般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旗袍。颜色通常为大红,也有粉色,款式与颜色均为新人喜好所定。
(六) 回门:在旧风俗中,洞房花烛的第二天,要亲戚走人,新人回门,乘坐娘家的送亲车,同时新郎当晚留宿在岳丈人家。
而在新婚礼中,婚礼举行完后,新娘在男方家过夜,第二天一早,女方家人来将新人接回。一般是舅舅来接。
至此,整个婚礼方算结束。
人类生生不息,人群繁衍不尽。婚嫁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风俗的代表。随着时代变迁,内容和形式也大不相同。其原因和意义也值得我们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