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榆林这个小县城,不仅美出新高度,还私藏了榆林别样美食!

2024-08-13 来源:钮旅网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913/9aa00540d6874d33a2b31a92e5e5f973_th.jpg

榆林最西端,有一个小县城。它的美就像一盏清茶,淡淡的芬芳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即便往那些没有在旅行地图上标注的地方走,我们不经意间就会邂逅它的美景,平凡却又令人动容,让人忍不住驻足。

这里蓝天如洗,花海如画,风景怡人

这里遍地是粉红色,当粉红色与绿色、蓝色、黄色交织在一起,自然风光令人迷醉

这里景点不具备特定的意义,只因处处可游↓

这里便是定边。花马池的盐湖风光仿佛上帝的调色板,五彩斑斓,夕阳西下,当余晖与盐湖碰撞,盐湖便与天一色,壮美无比;万亩荞麦花海迎着微风,点头示意,与转动的白色风力发电机融为一体,构成了最和谐、美丽的风景。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也非常厚重。原来“大美三边,最美定边”不仅仅是一句广告噱头!

风光•定边

花马池盐湖风光丨上帝赐予的美景

花马池,俗称大池,为陕西省内池盐最大产地,年产盐4万吨。在陕西省定边县城西北12公里处,面积4500亩,水深0.1米,水面晶莹如镜,全池白茫茫一片,为盐池。水面如镜,池周绿草如茵,野花丛生;池畔坝田毗连,渠道从横,每当入夜,明月空照,池光水色,上下辉映,景色明丽。被誉为"定边八景"之一。

因为含有的藻类和矿物成分各不相同,这里同一块盐田在不同时刻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盐湖被分割成一个个小格子,从空中俯瞰像是一块混合斑斓颜色的调色板。定边县的盐湖群和宁夏的盐池县接壤,其中以花马池最为出名。

当落日余晖映照在盐湖水面上,金色与红色混合出更明艳的光影。

地址:定边县城西北约13公里的盐场堡乡

百万亩花海丨人在画中游

小小的荞麦花单看丝毫不惹眼,但铺满整整55万亩就只有说不出的壮观惊艳了。如果今年还没好好赏过一场花,来这里感受被梦幻粉包围的世界吧。

榆林定边县更是自古有“荞麦之乡”的美誉。这里是世界红花荞麦的原产地之一,今年更是史无前例地种植了55万亩荞麦。

整个县城都笼罩在荞麦花的粉色氛围里,就连沟渠、路边这些边边角角的地方也不空闲着。

荞麦花的茎秆纤长,远看整片花海会随着风向摇曳生姿,从地上一直铺到天边去的粉色花海气势惊人,让定边南边原本粗粝的山线都充满了少女感。

原本绿油油的梯田已是脆生生的好看,一到8月荞麦花开,却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了。

再配上满天沉沉的白云和洁白的风车,霎时分不清身处何地。

整片望不见边际的花田就是纯天然的拍照背景墙,一不小心就演绎“人在景中游”了。

地址:定边县贺圈、白湾子、油坊庄、砖井4个乡镇

白于山区风光丨最美自然风光

白于山区位于定边县南部,属典型黄土高原山区,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至夏而秋,漫山遍野全是白色的土豆花、黄色的向日葵花、粉色的荞麦花,涧地与梯田里还种植着一些绿色的小杂粮,已经收获了的黄芥零散地堆积着,远处白色的风力发电机转动着,红色的抽油机工作着,还有蓝天白云微风相随着,这一切已然构成最和谐最美丽的风景。

地址:定边县白于山区

马莲滩森林公园丨原始生态系统

马莲滩沙地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城东、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国内罕见的沙地森林公园,目前基本处于原始的生态系统状态。森林公园有一望无际的马莲,春暖花开,到处鸟语花香。马莲花味道清香,酷似幽兰,被誉为北国仙子,马莲滩也由此而得名。

沿着乌黑的沥青路走进去,大片的树林就出现在眼前。静静的大片树林,伸展着绿色的枝叶,静静地站着,从何时站到何时方休,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她们是有生命的,也是有语言的,但是她们从不喧闹和聒噪。只有在风儿摇过的时候,发出哗哗的响声,像是在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为自己鼓掌。

浓密的树叶组建了一个空间,静谧、安静、祥和,仿佛尘世间的纷杂都被这绿色的叶片吸纳、净化,然后再将清净的空间交还于我们,让我们尽情呼吸,享受着宁静悠闲的时光。左边的圆湖,右边的方湖,都是清澈的海子,像女人的眼睛,蓄满柔情蜜意。方形的湖,圆形的湖,是沙漠里的镜子。镜花水月中,就打开眼睛,把豪劲的风、茂密的树、清凉的水、纤弱的花,一一收录。如果还能在沙地生成,无论怎样,我还是那么热爱这片沙地世界。愿意把写不出来的伤、抱膝独坐的痛,放在人比黄花瘦的西风里,放在水波掠过的月色里。

地址:定边县城东1.5公里的毛乌素沙漠边缘

古韵•定边

定边鼓楼丨探寻明代建筑格局

古代,凡是重镇,都置有鼓楼。至于定边鼓楼的始建时间,目前无从考证,定边鼓楼,原名玉皇阁,位于定边县城街道中心,砖木结构,处建年代无考,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重修,清代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曾维修,1968年曾彩绘,1986年由陕西省拨专款县文化馆进行维修,更换灰瓦为黄琉璃瓦,校正倾斜,更换腐朽,新制石栏杆,并油漆彩绘。

楼为重檐十字歇山顶三滴水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占地271平方米,总高30米。第一层为台基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6米,高9米,外砌清砖,内黄土,十字券洞互通,洞顶交叉处浮雕八卦图案,基南铺青砖,石雕栏杆相围。第二层为楼阁,面阔,进深7.66米,内设木踏步,可达三层,南辟拱形们,东西北三面青砖砌墙,东西墙正中个辟石雕团龙网窗。第三层四面均为大陕棂花隔窗门,木质地板。二、三层檐下斗拱均为一斗二升麻叶头,明间平身科斗拱三朵,次间一朵。重檐顶覆盖琉璃瓦,脊兽、十字脊中安宝瓶,脊均置三仙人走兽,兽面勾头蔓草滴水,油漆红挂,旋子彩绘,檐角悬挂铁质风铃。

鼓楼基座高大,楼阁纤小,虽经多次维修,但仍保持了明代西部建筑风格。1983年定边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定边县县城街道中心

五里墩长城遗址丨明长城遗迹

定边目前遗存的长城均为明代长城,大体呈“人”字形走向,一撇从北向南伸进山区,一捺从西向东出定边县境。从盐池县延伸进该县周台子乡东畔郝家墩,经马家羊场、城关镇草滩墩、蔡马场到贺圈镇瓦渣梁的长城,老百姓称之为二边,为明代化成年间修筑,是该县最早的明代长城。另一条从盐池县进入该县的周台子乡王圈的长城,修筑时间为明嘉靖年间。

地址:定边县城东北5公里的毛乌素沙漠边缘

红色•定边

革命烈士纪念塔丨红色的印记

革命烈士纪念塔原建于1945年,由三边地委主建,上有毛泽东、朱德、高岗、贺晋年的亲笔题词。高岗的题词后来被毁,又由郭子范先生题写了“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毛泽东的题词是:“死的安息吧!生的继续战斗,新中国是我们的”。1982年12月8日,革命烈士纪念塔被公布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后迁到马莲滩。

地址:定边县马莲滩森林公园附近

铁角城丨红军入陕第一站

1935年10月,毛泽东摔中共中央、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到达陕北,进入定边后,兵分两路,其中红一方面军的二、三纵队从环县河连湾今入白马崾岘的铁角城并宿营一夜,第二天向吴起进发。铁角城由此成为红军长征入陕的第一站,并载入史册。

地址:定边县白马崾先乡境内

味道定边

宰羔肉丨最有定边味道

宰羔肉是定边有名的风味小吃,上等佳肴。将羊羔肉连骨剁成块,锅内烧麻油、入花椒、地椒、葱丝、蒜片、盐、面酱,爆出香味,投入肉块炒10分钟,加温水炖半熟,再装盆上笼蒸透熟。上席时撒葱花、芫荽、味美鲜嫩。宰羔肉是当地百姓招待贵宾之佳肴。

炉馍馍丨家喻户晓的定边美食

观面色,白里透黄,薄如书纸;掂一掂,娇小玲珑,卧于掌心;咬一口,甜腻绵软,香醇可口;嚼一嚼,蓬酥入心,回味无穷。它便是定边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炉馍馍。

定边炉馍馍以做工精细、酥脆可口、馅味清香而闻名遐迩。做炉馍馍的工艺,用面、用油最为考究。面要用上好的春小麦面粉,猪油要色白纯净,面粉和油要严格按比例配制。

炉馍馍的馅料很丰富,是将面粉(米面最佳)用文火炒熟,拌上白糖、红糖、核桃仁、花生仁、青红丝、玫瑰酱、芝麻、陈皮面等,再加上适量的熟清油、烧酒,搅拌均匀而成。炉馍馍面皮要用上好的春小麦面粉,加入色白纯净的猪油和开水及少许烧酒和成面团,再用三分之一的面全部用油和好做“酥子”,擀成长条状,反复折叠擀三四次,擀成方块,包上馅料压平捏圆,点上红绿花样,放进烤炉里烤熟,香喷喷的炉馍馍就做好了。

炉馍已是当地红白喜事,节日寿诞、请客送礼的传统食品。2000年第七届杨凌农高会上,定边本土品牌“付翔炉馍”荣获“后稷金像奖”。2005年它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制定为“中华新闻人物新春团拜会”待客佳品。2009年“付翔”牌炉馍(昭君饼)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华国饼”荣誉称号。2012年“付翔”炉馍入选中华糕饼文化遗产名录。

酿皮丨唤醒你的味蕾

酿在当地是读作rang的,酿皮是用白面制成,制作相当繁复,从锅里出来以后是一张张的圆形,又白又嫩,将一张再切成两个指头宽的条状加入佐料,其中佐料是最为主要的,每个店里的佐料不一样,那人流就有很大的差别。佐料中有一样是猪肝,将刚买回来的猪肝洗净过水之后晾干再进油炸干,那个干要有一定的度,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再将一起炸出来的猪肝放到一大锅里卤一下,但是卤料一般都是不对外的,那可是镇店之宝,他们都会到那些大的佐料店自己去配,还要加入一些中药,最后卤出来的猪肝既香脆有入味,生意比较好一点的店里这些佐料汁字都不会单卖的,你只有吃一碗给你加一份的佐料,而且生意很好,去的晚了就没有了。

搅团丨定边人才懂的味道

搅团是由荞面和小米汤做成,也可以用水代替,但总会缺少一种特有的味道。搅团一般都会由家里的主妇来搅,先是把荞麦面糊倒进大锅里,最好是铝锅因为那样出来的搅团会白很多,然后就要搅了,边搅边往里面继续加水看稠稀,等到稠稀差不多了就沿着搅起的圈一圈圈搅,千万不能转换方向,否则就上不了劲也成不了形。“搅团要好七十二搅”,是一件累人的事儿,搅一阵小歇时,舀一勺向空中一提,在气雾中就会看到一条溜滑溜滑的线穿雾直下,那是妇人在查看搅团的软硬,只要软硬稀稠合适,搅团才越搅越光越搅越筯道。所以,有一种说法,即:谁家娶的媳妇儿贤不贤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搅团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

剁荞面丨让你爱上定边面食

剁荞面是“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小吃。

何为剁荞面?这是指用特制的剁面刀剁面条,而不是切面条。剁面刀长约2尺,寸宽,刃薄如菜刀,刀背两端装有两个木柄。先将荞面和好揉团擀至薄片,然后提臂悬肘,双手持握刀柄,同时用力向下剁面,一剁一拨,动作要准确匀称,刀落面案“噔噔噔噔”急如雨点,面条随刀起落如银丝飞舞。剁出的面条细若粉丝,整齐如机制挂面。

将剁好的面条天女散花般的撒入锅中煮熟捞在大碗中,浇上酸汤或风干羊肉汤即成美食。这酸汤是用铁锅将当地优质麻油烧热,加入野生柞檬儿(类似韭菜花的植物)煎炸,待其变黄爆香后熄火,再加入用洋姜腌制的酸汤,将它浇在剁面碗里,顿时浓香扑鼻,食之只觉面条坚软细滑、汤鲜味美,酸的开胃、爽的过瘾。此外,风干羊肉汤是将山羊羯子肉刮成条,在阴凉通风处风干,然后切碎丁制作汤料,熟透后放入少许土豆丁即可,这种汤内干羊肉丁口感筋道愈嚼愈香。

有民歌唱到“荞面圪托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是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荞面和羊肉的结合,的确是“天赐良姻”。荞面性较凉,而羊肉性温,吃多易上火,二者结合达到中和,且营养丰富,既美味又健康,这就是荞面与羊肉结合的食品在当地经久不衰的原因。如今荞面药食两用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荞面与当地地椒羊肉结合的美食,已成为定边特色美味食品,吸引着八方来客。

荞面饸饹丨吃了一碗还想一碗

吃饸饹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饸饹床。“饸饹床,柳木的。”这说明饸饹床一般都是用柳木做成的。但现在一般都用铁制成的居多,饸饹床它是在一段木头中间先挖一个浑圆的洞,在洞内置一个和圆洞同样大小的圆木柱,这柱可随着一根像扁担一样的压饸饹的杠杆,在饸饹床内上上下下起降。压出来的饸饹好吃不好吃,主要就要看饸饹的面和得怎么样了。

和饸饹面是个十分讲究的活,和得硬了压不动,和得软了饸饹没嚼头,要不软不硬才行。如何才能不软不硬,就全凭经验和感觉了。要是能和出一手出色的饸饹面,那也可算个本事了!把和好醒到的(把和成团块的面团在面盆中放一放,叫做让面醒一醒,醒过的面会更好吃)饸饹面放进饸饹床中格巴巴一阵压进开水大锅中,这就是压饸饹。将热气腾腾的饸饹捞出来,加上两勺饸饹臊子或者凉拌着吃又或者炒着吃,加入不同的佐料,这样一碗香喷喷的饸饹面算是做成了。

美景美食已看够

出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