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追寻泾河魂15——王母故里 泾川县

2024-08-14 来源:钮旅网

分别顺泾河干流之北和干流之南走过了十几个县区,才来到了泾川县。


之所以将泾川作为甘肃境内最后一个县,是因为泾川是泾河干流经过甘肃的最后一站。另外,泾川也是古丝绸之路、今天的312国道、福银高速公路由陕入陇的关隘。


泾川县位于秦陇交界处,是甘肃的东大门,东接陕西长武县、甘肃宁县,西连平凉市、崇信县,南抵灵台县,北邻镇原县、庆阳市。从地理位置来看,其不仅是连接秦陇的关口,也是甘肃东部连接平凉、庆阳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县境内有泾河、汭河、黑河、红河、蒲河五条河流,均系泾河水系。其中泾河干流为最大流水,横贯三乡一镇,流域面积805平方公里。


泾川自旧石器时期早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夏朝属于雍州,商代曾建有阮、共两个方国;西汉时县境内置安定、爰得、阴槃三县;北魏时置泾州;隋大业三年改为安定郡,唐武德元年改安定郡为泾州,金大定七年改保定县为泾川县,明洪武三年撤县置州,由州直理县事,泾川称泾州,民国时改为泾川县。1958年,曾将灵台、崇信并入泾川;1962年,又将两县划出,恢复泾川县原建置。今天的泾川县人口35.1万,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总耕地87.87万亩,也是传统的农业县。


王母宫、大云寺、南石窟寺、罗汉洞石窟、田家沟生态风景区,是在泾川座谈会后印象最深的几个词。


我们说的不是神话故事中的王母娘娘,只说有史记载的西王母。


就今天泾川的地势和在中国版图上所处的位置来看,虽地处中国西部,但并非西极,且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是居于昆仑山的。心中便生出种种疑惑,但泾川人特别是对此研究颇深的张怀群副主席也是言之凿凿,而且泾川也确有王母宫,只待细听细看后再做评定吧。


泾川的王母宫位于县城以西的回中山上,在张副主席的指点下远望回中山,平地而起的回中山似一只猛虎伏于眼前。山上绿树葱茏,自平凉而下的泾河环绕其左,从崇信而来的汭河环其右侧,两水在回中山脚下相汇。


据记载,西王母宫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山下有一汉白玉门廊,上书“回屋”二字,从侧门进入回屋,只见香炉供案后是一面巨幅岩雕,岩雕正上方有一行苍劲有力的朱红大字“西王母回中降落处”。一个相貌似人,却更像怪兽的岩雕映入眼帘,她头发蓬松,顶盔带甲,长着虎牙、豹尾,圆目怒睁,看着叫人毛骨悚然。张副主席介绍说,这就是西王母,这着实让我诧异!



退出回屋,左边有一座砖墙围起来的院落,两棵古柳在风中摇摆着条条柳丝,这里是“泾川县博物馆”。两尊石狮守在院门两侧。进门后,回中山就耸立在了眼前,比在远处看高大了许多。从这里进入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的王母宫石窟。回中山仅此一窟,从外面看是一座四层凌云飞阁,一行人沿几近直立的石阶攀登而上,身心似乎要飘然了。石窟外支撑四层凌云飞阁的十余根红漆雕柱在外檐上十分引人瞩目。进入窟内才知别有洞天,石窟深约10米,宽12米,高11米,中间是一个6米见方高及窟顶的塔柱,这也是王母宫石窟的奇特之处。塔柱既是内窟的中心,又是窟洞的正面。像这种中心塔柱形式的石窟在全国只有两处,一处是山西云冈石窟,另一处便是西王母石窟了。塔柱底部为方形,上面是八棱形,塔柱四面和窟壁都分为三层,雕有大小佛像200余尊,雕像大都是坐佛,最高的有3米,最小的只有二三十公分。


让我疑惑的是,这里见到的都是佛像。之前总以为王母宫石窟是专门为西王母所凿的,听介绍后才知道,王母宫石窟的名字是以山而得的。石窟所在的山叫回中山,回中山阳有瑶池,山上又有王母的祠宇,因此回中山又叫王母宫山,佛教石窟就在王母宫山下,便叫做王母宫石窟了。



王母宫石窟内比较潮湿且年代久远,石造像风化损毁十分严重,虽然历朝历代都以泥表修复,一些已破坏了原有的造型风格。泥表修复的石造像内容丰富,显示出北魏的风格,窟内有许多造型生动的“飞天”、“力士”,还有端庄的菩萨以及神秘的“长龙”、“大象”和佛教故事等等。


从凌云飞阁下来,院子里右侧是泾川县从县域各地收集的石碑建成的展示墙。碑墙收录了宋明清至民国一些文人墨客、朝中大臣咏颂古泾州和王母宫胜景的诗词和书法作品。这些碑文讲到政治、经济、军事、做人、做事的一些理念,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教育意义。


其中有一块墓志铭碑文与其他石碑文字不同,篆、草、隶、楷、行皆不在其列。猛一看,却似排列整齐的一只只螃蟹伏在碑上,旁边注释“清祠赠孺人白门王氏墓志铭”。听张副主席说,这个碑上的字就叫螃蟹字,是民间自创的一种字体,也是比较罕见的。



凌云飞阁左侧几间仿古厦房,珍藏的北魏南石窟寺之碑、宋陶谷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元镇海寺忽必烈圣旨之碑(用八思巴文与汉文镌刻)三通石碑,对泾川历史具有极高的研考价值。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乘车去位于回中山之巅的王母宫。从山下到王母宫须经过“三天门”。


“一天门”在山脚,两层宫楼,也称作城门。其柱墙造型特征为直端方正,上层是古式楼阁,到瑶池这里是必经之地,“一门当关,万夫莫入”也是一天门的主功能;“二天门”在山腰,也是进入瑶池的门户。穿过一天门、二天门,在即将到山顶的一块平地上,一个亭宇内悬挂着铸造于金代的大安铁钟。站在这里,泾川县城尽收眼底,泾河、汭河相汇山前,横跨汭河、泾河的五座大桥依次排列,联通南北。市区内群楼林立,远处一座唐塔突兀泾水岸边,312国道、福银高速穿境而过。上到山顶,四根白柱、八根斜柱擎起金色琉璃瓦的“三天门”便在眼前,这也是进入王母宫的最后一道山门。


“三天门”后便是有“天下王母第一宫”美称的中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回山王母宫。据介绍,2002年国家“华夏故土地图”活动组委会在这里取土350公斤,并与从全国各地取来的土一起,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做成了立体的中国地图,还将回山王母宫命名为“中华西王母祖祠”。


穿过“三天门”,就到了王母宫。于右任亲笔题写“王母宫”宫门匾额,还有他题写的楹联“千年气接文孙驾,万里云开王母宫”也镌刻在大殿的柱子上。



入宫第一部分是地宫,这里是供游客休息饮茶的地方,设有书画馆和西王母文化研究资料展。经过地宫,就来到了王母宫的核心区。这里是一个四合院样式的建筑群,其中西王母大殿和东王公大殿是主殿,三皇殿、五帝殿是配殿,整个建筑风格参照古代宫廷建筑式样。目前看到的西王母宫建筑是1992年由台湾松山慈惠堂及信众捐资180万元,在西汉王母宫遗址上重修的,所以这里的石碑及殿柱上几乎都是台湾同胞的姓名铭文。


进入西王母大殿,是四米多高的王母主神像。她貌似一中年妇女,头戴金冠,雍容华贵,端庄典雅,面容慈祥却不失威仪。左侧侍立着白虎使者武像,右侧文像为青鸟使者。背墙上是石刻浮雕,是表现西华池山水、树木、牛羊等风光的画面。顶端的“无极”二字,表述了道教真旨。南北山墙上采用工笔重彩绘制着壁画,依次是射日奔月、降临汉宫、瑶池宴会、送疆域图、蚩尤之战、派使献玉等内容。分别讲述了有关西王母的六段神话故事,也传递着“和平、长寿、美丽、母爱、团圆”的西王母文化精神实质。



这里的西王母塑像与山下的岩雕形象简直判若两人,这也都是后人依据史书记载凭想象而塑的。


《山海经》中,王母是一个穴居善啸、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天神,山下的岩雕想必是以此雕琢的。《穆天子传》中王母则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女;《汉武帝故事》中又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更多人对西王母的认识则是在文学作品中,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称其是“瑶池金母”,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贵妇形象,在瑶池开种蟠桃,三千年一熟,众仙参与的蟠桃宴为人神向往;《牛郎织女》中西王母又是一个蛮横绝情的恶毒婆形象。但概其所有,对于西王母的尊崇却是不争的事实。


西王母其人及西王母文化,海内外学者也是多有研究。可以说,西王母是确有其人,她非神也非兽,而是上古时期西部少数民族的首领。关于西王母与周穆王会面及汉武帝觐见等史料可以看出,她在西部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的民族和平、民族团结等方面建立了丰功伟绩。至于山下岩雕上西王母的形象,有专家和学者研究推测认为,因为西王母部族的图腾是虎,那应该是戴着虎面具的西王母。西王母时代,首领借助巫术治世,首领行大巫师之职,加之西王母为女性首领,因此穿戴自己民族图腾动物皮毛和面具,以增强其神圣和威严。这和后来中原历代皇帝服饰多以动物皮毛、羽毛或以动物图案(如中华图腾龙)作为代表其特权的衣冠标始是一致的。


西王母宫左边是三皇殿,供奉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三位传说中远古帝王。五帝殿供奉着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位上古帝王。


与西王母宫正对的是东王公大殿,东王公原本指上古时期统治东方的君主的概括。商周以后人们对天帝的信仰和崇拜十分广泛,以为天上有一个天帝主宰人间吉凶祸福,因此把东王公推崇为天帝的角色,并以此来统治民众。唐宋以后,一些人又把天帝称作王帝、玉帝,随之道教又认为玉帝统管三界四生,因此称玉皇大帝。这样一来,东王公的名字就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玉皇大帝。所以说“玉皇大帝”这个“职称”在唐宋以前是不存在的。



东王公左右侍立着金童、玉女,殿内壁画讲述着相关的故事传说。东王公大殿后面是西王母的后花园和祭台,又有三清殿和瑶池金母殿。这个殿中所塑的王母金身是位慈颜善目的老母形象,两侧巨幅壁画记录着瑶池仙宴、金母济世两则典故。


至此,西王母也完成了其从部族首领到万仙尘民尊崇的王母娘娘的华丽转身,而她的转身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从荒夷遍地、群雄割据到民族大融合、华夏大繁荣进程的缩影。这样,把西王母看做华夏人祖的很多台湾人,对西王母无上尊崇就不难理解了。


回山之上围绕王母宫还有瑶池圣水池、三霄殿、李商隐故居等景点,因为我们还要去城北的大云寺,也只能抱憾下山了。


对于李商隐其人、其诗、其情我颇感兴趣,这位中国爱情诗的开山鼻祖与泾川有着怎样的关联,我很是好奇。


李商隐原是河南沁阳人。公元838年,李商隐26岁时,到泾州进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府署做幕僚。在泾州近两年的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影响其终身的大事:一是娶王茂元的女儿为妻,因此也就陷入了当时的党争漩涡,导致仕途坎坷;二是参加科考失利,其实这也是党争的结果。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与妻子王氏情深意笃,但妻子却不幸早亡。这一系列的打击引发的心灵伤痛和人生感受使他留下了许多深情的相思和悼亡之作,也使得他的诗风变得哀婉、伤感,但却精炼成熟。《安定城楼》、《回中牡丹雨所败》、《瑶池》等诗歌,为泾川增添了别样的诱惑与美感。其中《瑶池》流传最广:

瑶池阿母依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瑶池、王母、周穆王、李商隐等早已随时光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今人得幸有此地登临拜谒、怀古抒意,也就足矣。



与汭河在王母宫山下汇合后,泾河以更大的水势绕泾川县城北部向东流去。大云寺就坐落在泾河北岸宽阔的川道里,气势如虹的大云寺博物馆建筑群拔地而起,在泾河川里格外醒目,盛唐风采如在眼前。


黑灰色的大云寺四角方塔高高耸立,巍峨壮观。宽敞的仿古青砖铺设的广场中央,竖立着一面仿唐风格的绿色花岗岩影壁,上面是“泾川大云寺博物馆”几个金色大字。绕过影壁,广场正中地面上用红砂岩刻一形似方印的地雕,阳文隶属刻着“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大字,这是依照大云寺地宫时出土的函盖原件放大仿制的。


1964年12月发现大云寺地宫,当时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社员们平整土地时,铲出一个洞口。县上派文物专干到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发现洞口有石门,洞内石砖铺地,中间放一石盒(石函),洞壁有少量壁画。工作人员按石函上的铭文说明一层一层启开,人们看到了石函、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和舍利子。



1400年前的舍利石函、1300年前的金银棺椁、14粒来自古印度的佛祖舍利。轰动了佛教界及考古界,被称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71年9月,郭沫若亲自鉴定了大云寺佛祖舍利和金棺银椁,评定为国宝级文物。


听完讲解,我疑惑的是,为什么同一石函中的金棺银椁与石函整整相差百年?


原来,公元601年,隋文帝下诏在全国30个州建舍利塔,14粒舍利被高僧送往泾州,在大兴国寺兴建舍利塔和地宫。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后,赦令诸州兴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大云寺在隋代大兴国寺原址修建,并把原塔下的石函和舍利请出,让当时制作金银器水平最高的工匠,选择珍贵的珠玉宝石,做成了鎏金铜匣和金棺银椁,并用琉璃瓶盛装佛祖舍利,再配以原来的石函,于公元694年重新瘗葬放入地宫,建塔供奉,因此石函与金棺银椁相差了近百年。


算来,泾川大云寺佛骨舍利发现于1964年,比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早了整整23年。但也正因此,大云寺佛骨舍利才被尘封不为人知,全没有法门寺地宫发现之日的光鲜与荣耀。这在地下埋藏了千余年的圣物出土时的境遇竟是如此悬殊,只能说泾川的地宫文物“生不逢时”!因为大云寺地宫现世时,正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加之“三年困难时期”刚过,政治运动连连,人心动荡,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又有谁会去重视那些东西呢?


直到40年后的2004年,大云寺佛舍利套函参加国家文物局主办的3至8世纪中国艺术和中外文化交流展“走向盛唐展”,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地展出半年之久。至此,大云寺佛骨舍利才拂去岁月的尘封,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2005年5月1日,央视科教频道播出专题片《国宝档案·甘肃泾川大云寺舍利》,6月13、14日,央视国际频道播出《大云寺佛舍利套函》上下集。而其撰稿者便是陪同我们的张怀群副主席。


大云寺地上最初高耸的塔寺在历史的风雨中消逝了,但隋唐两代修筑的佛塔地宫、精美绝伦的金棺银椁和佛舍利还在。为了重现大云寺昔日的盛况和风采,按照史书对大云寺大量详细的记载,泾川县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经过多次论证,于2007年开工重建大云寺,这才有了我们眼前的建筑群。



大云寺建筑群的主体建筑舍利塔,华丽大气,庄重典雅。设计为7层钢架结构,塔高95米,塔刹下部13层项轮,最顶上的火焰宝珠诠释着佛祖舍利的来历。整座塔采用四角方塔的建筑形式,为体现隋唐建筑的独特风格,所有的建筑都采用了较大的出檐,有的出檐达到五六米,飘逸灵动的隋唐风韵得以充分展现。


如今的泾川大云寺博物馆占地364亩,分为中心区、服务区和景区广场三部分,也是迄今甘肃省最大的仿唐建筑群。在各建筑间穿行时,我们发现不管在哪里,都能看到雄伟高大的舍利塔,工作人员不无骄傲地说这也是大云寺建筑群设计的独到之处。


站在大云寺广场上遥望西王母宫山,这一佛一道,一南一北点缀在泾川大地上,也向后世的人们诉说着斯方佛道相容的历程,而这也是对平凉崆峒山文化的另一传承和延续。


离开大云寺,我们驱车前往南石窟寺,顺道参观了泾川县博物馆。与大多县区的博物馆一样,这里虽然简陋,但却不乏珍藏。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枚“泾川智人”头盖骨化石,也是甘肃境内发现的唯一的人化石。出土于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牛角沟,距今约5万年左右,蒙古人种,女性,20岁上下,曾收藏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近30年。



匆匆一瞻后,我们来到了位于县城东的罗汉洞乡。如果沿312国道来西去泾川,都要经过罗汉洞坡,其坡道弯急坡陡,罗汉洞石窟就在此地。


在罗汉洞乡罗汉洞村的红砂岩壁上,有长约一公里、上下多层的石窟群。这里的窟群中空窟居多,而空窟正是罗汉洞石窟的第一价值。它专供僧人居住,曾经住过数以万计的僧人和佛教信徒。由于经费等原因,石窟未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加之石窟多在半山崖上,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未能进入窟内。


从窟内遗存研究认为,这些僧人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从丝绸之路首次进入中国传教的外国沙门(和尚);二是多个朝代出入中国的外国沙门,他们在来往途中居住这里,因此也可以说泾川的400多个空窟是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驿站;三是以泾川为中心的西北地区的僧人;四是禁佛时代从长安逃出来保命的高级僧侣。


数千年后,这些石窟成了见证人类佛教文化兴衰史、规模令人震惊的物质文本。



泾川百里石窟群中另一重要区域,便是南石窟寺。南石窟寺在泾川温泉开发区境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北石窟寺是由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的南北呼应的姊妹窟,两窟均以相对所处的地理方位而命名。


相比西峰的碑石窟寺,南石窟寺的规模要小一些,但泾川、西峰却流传着“先有南石窟寺,后有北石窟寺”的说法。这里的先后之说并不是凿造先后之分,而是南石窟较早被发现。


1925年2月,北京大学陈万里先生考察南石窟寺时,不仅清理、认定4号窟为唐窟,而且还找到了《南石窟寺之碑》的碑首,并进一步论证了北石窟寺存在的必然性。29年后,在距南石窟寺北约45公里的荒郊,终于找到并确认了北石窟寺。不仅证明了陈先生的正确判断,也便有了“先有南石窟寺,后有北石窟寺”之说。


南石窟寺除一号窟外,仅残存个别唐代窟龛。南石窟寺第一窟,高11米、宽18米、深13.2米。与北石窟寺165窟相比,尺度要小一些,窟形和造像大体相同,都是以七佛为主像,胁侍菩萨14身,前壁门两侧各有弥勒菩萨一身,窟顶四坡浮雕佛传故事。


在张副主席和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看到了一号窟外距窟地平约8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两米见方的天窗,我们猜想那应该是用来通风换气的,解释却让我们颇为惊讶,这个天窗居然是整个石窟雕凿的开始!


初开窟时,工匠们选择合适的山崖,从高处开天窗琢进。先完成高1米左右、宽18米、深13米的石缝。然后,人蹲或躺在石缝内工作,一次性雕成窟顶上的全部浮雕,再一点点向下把石头敲成小块,从天窗运出。向下凿一米多,以面壁而跪的姿势,运用高超的雕琢功力、全身心对佛的敬仰,一次性精雕细刻成佛的螺髻、面容以及部分背光,依次向下取石。以同样的方法,一直向下雕完佛的全身,还有石窟内部的全部空间,七佛二菩萨也就完成了。这种雕刻没有修改、补救的机会,必须一次性完成。



听着解说,看着窟内所有的雕刻,想象着工匠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的场景,无比钦佩他们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艺。他们留给后人的杰作真可谓是鬼斧神工,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石窟雕像的另类巅峰之作。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说明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佛教因丝绸之路鼎盛。丝绸之路又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泾川石窟长廊正好是这一经济文化之脉经过时的最原始物证。


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让我们对泾川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也因而认为泾川只有石窟文化可称道。可当来到距县城3公里的田家沟水土保持生态风景区时,被这里世外桃源般的环境而陶醉了,这里听不到市井的喧哗,身心一下子变得愉悦轻松起来。政协的两位主任不无自豪地指着山坡上成片的树木对我们说,这是全县干部群众十几年汗水浇灌的结果。



1991年,泾川县把田家沟流域列项治理,坚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开发生态旅游产业,综合治理,产业开发和生态修复并举,累计完成水土治理面积41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了82.6%,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景区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透过绿树丛隙看到掩映其中的白墙、青砖、红瓦的房屋,返朴归真的美尽在不言中。田家沟大大小小的建筑共有四五十处,沿途见到的珍稀植物园、珍稀动物园、水山乐园都规划得恰到好处,处处都是人为创造的景观,却又看不出多少人为的造作。



返回途中,看着公路两旁成片的果树。泾川的朋友说,泾川果品以苹果为主,全县果园面积近30万亩,这里的“泾龙”牌红富士苹果被授予“中华名果”的称号。路过王母宫温泉洗浴中心时,他们很骄傲地说“东有临潼贵妃池,西有泾川王母宫”。泾川温泉日出水量达到了1920立方米,常年恒温38.2度,温泉浴常年吸引着周边地区的游人。



工业方面,初步探明境内石油远景储量为1.82万吨,国家级陇东生态能源化工基地泾川项目已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泾川的朋友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着,充满了对家乡的溢美之词。


回到宾馆,因其他公务未能与我们同行的张怀群副主席已在等候,这位泾川文化的镌刻者、发扬者和传播者,至今已经出版关于泾川文化各类书籍几十本。吃饭间,他又向我们介绍了完颜村落和长武城旧址的情况,这是两个颇为新鲜的话题。


完颜是金人姓氏,泾川的“完颜村”位于九顶梅花山下,是全国关内最大的女真完颜后裔(兀术)居住区。村子里近五千人大部分姓完颜,他们是南宋时期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也就是金兀术的后裔。当年金被元灭之后,他们一部分臣民保护金末帝遗体西行来到泾川,看到这里景色异常,加之已有金兀术之子完颜亨的“芮王坟”和守陵人,便将末帝遗体葬在这里。如此算来,完颜族人在泾川泾河岸边已繁衍生息了800年。如今风俗习惯方面,除了本族人不通婚以及不看《岳飞传》之类的书籍、戏曲等忌讳外,与本地人没有太大区别。2004年,完颜族人举行了首次公开祭祖活动,才让人们目睹了放马、放神鹰、放仙鹤和祭黄绳等隐秘的完颜人的古老风俗,完颜村也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公开认祖归宗。目前,完颜村民俗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正在进行。


长武城,位于今天泾明乡长武城村。长武城最初筑于隋朝,距今1400多年,因为位置处于控制由西部通往长安通道的关口,历代都是战略重镇及屯兵之地,元代与泾川合并为泾川县,长武城被废弃,农民逐步开田耕作。明万历十一年,明王朝在宜禄(今长武县)置县时沿用了长武之名。至此,我这个长武人才知道了泾川为何有长武城的缘故。



结束泾川县的采风,即将进入陕西,也很快就要踏上故乡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渴望、忐忑和惶恐。


在泾河上游宁夏、甘肃的每一个县区,都会听到他们对我们这些来自陕西的人说:“你们那里可是文物文化大省啊!”最初听到这样的称赞心中确有几分骄傲。但随着采风活动的深入,看到他们为挖掘、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所做的一切,我们便有些惭愧了。老实说,我们在陕西看到更多的是口头上对文化的重视,少有人去下气力、下工夫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回头再想,也许是自己之前并未太多留意身边的历史文化,只希望回到故土能和在宁、甘所收获的惊喜一样多。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