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庆城地界后,环县的第一个镇是曲子镇。在过了木钵镇进入县城之前,我们看到了“中国皮影之乡”的巨幅宣传牌,接着又是一块“中国小杂粮之乡”的宣传牌。仅这两块宣传牌就让人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传统文化气息。环县的县名如我所猜想,确是因为环江而得名。据旧《环县志》记述:环州古城,以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故名。经环县山城、洪德、环城、木钵、曲子等乡镇,流入庆城县境,汇入马莲河,环江在环县境内的流径与211国道基本平行。环县是1936年就解放了的革命老区,属于陕甘宁边区。在这里有许多革命战斗遗址和红色根据地遗址,更让我们惊讶的是环县解放后的第一任县委书记是习仲勋同志;这里有秦长城、汉萧关遗址、宋代砖塔、道教名山兴隆山。环县的皮影属于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目前正在申请世界级非遗项目,此外还有环县民歌、刺绣、香包、剪纸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环县的小杂粮也是很有名的,豌豆面糊、荞麦剁面、小米粥、糜面黏糕、燕麦糅糅等等小吃,都是这里出产的杂粮加工的。席间,李副主席特别向我们推荐这里的手抓羊肉。说真的从泾源开始一路走来,几乎每个县都是这样大块的羊肉招待,平时就不太食肉,加之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状况的出现,我们见到肉已经是观而不食了。可是主人的热情又不好推脱,夹一块入口,清汤羊肉煮得肉烂汤香,全然没有羊肉的腥膻,透着一股鲜香。听我这么一说,他们笑着说,别看我们这里山高水远的,可到处是宝啊,环县的滩羊是优良品种,可与宁夏、陕北的滩羊相媲美。除了小杂粮之外,还盛产甘草、柴胡、麻黄等多种中药材,这里和陕北的定边县、宁夏的盐池、固原、同心等地相接,许多土特产和风味小吃甚至风俗习惯都相互交融,却又有自己的特点。不论走到泾河流域的哪个县区,我都完全没有陌生感,面对热情的接待者,面对与家乡相似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以及同根同源的文化氛围,总感觉冥冥之中似乎有一根线将我与这些连接起来,并且吸引着我不断地去接近它、了解它。战国秦长城在环县属于过境长城。战国秦长城横穿彭阳县城,经镇原县武沟乡、马渠乡、三岔镇三乡镇的11个行政村和40多个自然村90多华里的山梁沟峁,从镇原三岔镇周庄村的城墙湾进入环县演武乡吴家塬村的旧庄。战国秦长城环县段长约186公里,现存城墩108个,大小城障遗址28个,烽燧22个。这个2000年前的伟大军事工程,蜿蜒于梁峁之上,穿梭于河沟之间,时而夯土为城,时而削崖成墙,高可以俯瞰四方,低能扼守关寨。学者们研究发现,秦长城不仅是古代军事防线,也是中国农牧区的分水岭,秦长城的修建,所建之处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边陲前哨的战略重地,作为通夏入关扼口位置的塞上边陲,环县更是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重视。陕西人自古将“三秦”大地分为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对“关中”的解释为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这四关志内的地区泛称为“关中”地区。其中的萧关,也称汉萧关。对于萧关的具体位置至今还无统一定论。在宁夏泾源、彭阳两地之间也有萧关遗址,他们也引经据典予以佐证。环县的萧关在环江东岸开阔的台地上,由此出关可达宁夏、内蒙古及兰州、河西等地,由此入关经环江、马莲河、泾河可直抵关中腹地。在环县,萧关不是独立的关塞,而是与长城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的。战国秦长城由西向东横跨环江,越过萧关古道。沿河设塞,筑城建关,北萧关就建在此交叉点上,是长城史上最早的关塞之一。同时萧关古道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为了弄清楚汉萧关的具体位置,我也查阅了相关资料,互联网上能看到的资料显示也没有定论。从秦汉至唐宋,以萧关为名的地方多达十几个,且都是各个时期的边塞要地。环县汉萧关的证据也是言之凿凿,而且出关通达之地“银夏”便是西夏故国所在地,熟读金庸小说的人,肯定记得《天龙八部》中大英雄萧峰等与西夏入侵者的几次交锋都是在汉萧关。以我的身份无意去证实萧关到底在哪里,权且引用央视《走遍关中》中对“萧关”的界定:“萧关是一种地名,萧关是一种形态,萧关是一个情结,萧关是一个变数,萧关是一个随着朝代的变化和防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战争防御带”。我说萧关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其蕴含了中华民族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苦难和光辉的过去。因此,我们不必展开萧关之地之争,而是将其作为历史、作为曾经的辉煌与荣辱铭记。环县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其境内发现了先周文化遗址,并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周、汉古墓群的出土,印证了这里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华民族最早的繁衍生息地之一。之后又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聚集及古老秦陇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之地。这个素有“银夏之门户”、“豳宁之锁钥”之称的环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宋朝时,宋与西夏的主战场就在环县。进入21世纪30年代,环县再次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正是因此,环县才有了今天举起“红色文化”旗帜的资本。2011年,中国大地处处红歌喧天。有人指出,这是中国极左思想的又一次体现,也因此引起了人们对“红色文化”如何认识的讨论。“红”本是自然界的一种颜色,因为它的鲜明艳丽,人们赋予红色以“热情、积极向上”的内涵。而“红色文化”则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各界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精神象征。环县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红军就进入这里开展活动。1935年10月11日至16日,中央红军途经环县进入陕北。11日,红军自镇原县三岔镇进入环县,分左右两路行军。12日至14日,左路军(一纵队)经过车道、毛井、虎洞、小南沟、环城、洪德等地,并于14日向洪德河连湾守敌发起攻击,歼敌100余人。与此同时,右路军(二、三纵队)经过演武、合道、车道、虎洞、洪德等地。15日,左路军到达耿湾宿营,右路军到达东老爷山宿营。16日,左右两路军离开环县,进入陕西地界。中央红军的到来,给当地游击队增添了信心和力量。1936年是环县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年。6月1日,分别由左权、聂荣臻和杨得志、肖华率西征红军左一路一军团和红二师二团、五团发起了曲子战斗,激战八小时候,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在环县的统治,环县人民获得了解放。随即新建了曲子县和环县,习仲勋任中共环县县委书记,刘占奎任环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其党政机关设在长征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曾住宿过的洪德杏儿铺。7月上旬,陕甘宁省党政机关由陕北吴旗镇刘家渠子迁驻环县河连湾,李富春任省委书记,马锡五任主席。11月12日,毛泽东、周恩来从保安发出电报,同意西北野战军司令部迁驻环县洪德河连湾。18日,当晚,周恩来从保安赶到河连湾,与朱德、彭德怀等共同商定了山城堡战役作战方案。19日早晨,彭德怀亲临山城堡部署战斗。19日晚的誓师会上,周恩来向集结于此的二、四方面军致辞,朱德代表二、四方面军指战员讲话。20日,胡宗南部进入山城堡伏击圈,21日14时,左权、聂荣臻、肖克分别指挥红一军团和红三十一军从南北发起进攻,徐海东指挥红十五军在西北方向断敌退路。经过十小时激战,全歼敌部,山城堡战役大获全胜。在这次战役中,环县人民以极大的人力物力支援了红军,先后派向导100余人,发动群众捐粮2000石,羊200多只,银元300多块。时任西北野战军总指挥的彭德怀在1981年出版的《彭德怀自述》中对山城堡战役的评价是“此役虽小,却成为促成西安‘双十二事变’的一个因素”。当时任红一军团政委、亲自参与前线战斗的聂荣臻元帅在题为《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山城堡战斗》中写道:“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11月21日在环县山城堡歼灭国民党胡宗南部主力一个师。这个胜利的战斗是长征的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这一战斗对国内和平和抗日战争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促成作用。”从环县县城出发,沿211国道一直向北行进,环江时而与国道隔数十米同行,时而又钻进山坳之中。正值秋末,两边田地里的杂粮作物,或已收获,只剩枝干立于田间;或正收获,农人劳作其间。头顶是无一丝杂尘的蓝天白云,脚踩黄色的大地,孩子们嬉戏其间。望着眼前这幅鲜活的田园风光画,丝毫没有尘世的繁杂之忧,不由心生向往之情。环县处于毛乌素沙漠边缘。沿211国道由南向北行进中,两边的山形与土壤渐次变化。南边的山与陕西、陇东各地的山一样,黄土质地,形状大多呈圆锥形,山上有树木,往北走靠近宁夏一带,部分土质已经出现了沙化。这里的山上几乎没有植被,顶部平圆,形如蒙古包。驱车50多公里,我们来到了山城堡战役遗址。211国道旁这片昔日的战场已经被今天的纪念碑和牌楼所代替。站在山城堡战役遗址放眼望去,空旷的场地上只有新建的仿古牌楼和六柱七层的纪念碑静静地矗立着。四周是连绵群山,中间是沟洼地,确是一块适合伏击的地方。当年战役主战场之一断马崾岘一带,至今还保留着160多米的红军作战战壕、弹药库等遗迹。面前的纪念碑高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的光辉历程,纪念碑由代表一、二、四方面军的三杆步枪组成。上端用圆圈将三杆步枪碑体连接在一起,寓意三方面军联合作战。纪念碑基座是一个六边形,每面一幅浮雕。第一幅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的场面;第二幅是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接下来是山城堡战役主战场场景;第四幅为环县人民踊跃支前的内容;第五幅为军民联欢庆祝的场景;第六幅是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八路军开赴前线的场面。不远处的211国道上鲜有车辆通过,此地宁静而肃穆。站在纪念碑下,耳边只有风刮过的声音。看着浮雕上那一幅幅画面,闭上眼,那些画面生动了起来,枪炮声、呐喊声混响在耳边;浮雕上的人物鲜活地站在面前,沉稳冷静的指挥者、奋勇拼杀的战士、热情支前的老乡、欢庆胜利的的人群……走下基座离开纪念碑前,我转身面对纪念碑深深地鞠躬,向那些故去的勇士献上深深的敬意。离开山城堡,我们驱车回返河连湾陕甘宁省政府旧址所在地。河连湾在距离环县县城25公里的洪德乡境内。陪同我们的环县旅游局杜清湘局长告诉我们,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在1936年7月至1937年9月,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贡献。我们熟知的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中描述的“那个神奇的小山村”指的就是这里。20多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211国道旁的一座庭院,较周围的民宅稍大一些,如果不是有人引导,估计所有的人只认为这是一座富裕人家的宅院而已。正门门楼上题写着“河连湾陕甘宁省府遗址”,正门两边有两个侧门,打开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纪念碑,纪念碑由开国大将肖劲光题名。院内上房是山城堡战役陈列馆,馆中央设立的山城堡战役沙盘使我们对当时的作战形势一目了然,展馆通过实物分四个部分展示了山城堡战役的历史背景、作战方案、参战将帅及其历史意义。据统计,有8位中央领导、5位元帅、5位大将、17位上将参加了此次战役。另外馆内还陈列着红军将士的遗物和当时的武器等等。纪念碑后面的新建的平房是环县革命斗争史陈列馆,走出陈列馆,从右边的偏门进入另一个小院子,院内立有不大的一块“陕甘宁省委省政府纪念碑”,左首的房子是时任省委书记李富春和统战部长蔡畅的办公室,右面是马锡五的办公室和省政府办公室。这个小院的房屋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状。都是当地人常住的土坯房,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修缮,屋内的陈设相当简陋,一张土炕、一个老式办公桌。桌上放着煤油灯,办公室里多放了几张条凳。这就是当年威名远播的陕甘宁省委、省政府办公地,简陋的条件怎能和今日气派的高楼大厦里的机关相比,其中的主人恐怕也不可同日而语吧。环县还有一个地方颇具特色,那就是兴隆山,它既是道教圣地也是红色文化的又一纪念地。兴隆山处在河连湾东北方向的四合塬乡,直线距离并不是很远,但那里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高原被岁月的风雨切割成七零八落的山塬台掌。从县城出发到兴隆山,由于翻山越沟,要3个小时的行程。出发不久就驶离国道,进入了县乡公路,路面较窄且崎岖不平,因为这一带是环县的石油产地,路上行驶的大都是重型运油车,由于大型车辆碾压,柏油路面已被严重破坏,雨天是水泥路,晴天是扬土场。我们所乘的金杯面包车在坑洼的公路上忍受着路面不平带来的颠簸和从车门车窗缝隙钻进来的尘土。两车相会,我们的车子完全被扬尘笼罩,车被“涂”成了土黄色,刮雨器成了“刮土器”。从汽车前挡玻璃上刮出的那块干净的地方看到一辆行驶的拖拉机,驾驶员和旁边坐着的人俨然成了刚从土里刨出的土人了。我给家乡的朋友发信息描述当时的情景:若我不是坐在四面挡着的车内,而是坐着拖拉机或者骑着马,赶到兴隆山,我定成了出土的陶俑了,而且还是唐代仕女俑。一路走来,远处的山梁上和公路两旁随处可见油井架和采油机。过了四合塬乡政府之后,继续向东南方向行进。这里北接宁夏盐池县,东与陕西定边县毗邻,是一个“鸡鸣听三省”的地方。车子在群山之间颠簸,满眼都是被沟壑切割得七零八落的山塬台掌,绵延起伏的群山满目萧索。车子停在一片山塬台地上,举目望去,一座明代建筑风格的山门出现在眼前。山门匾额上是“东老爷山”几个烫金大字,一对威武的汉白玉石狮踞守在山门两侧。同行的朋友介绍说,兴隆山庙宇最早修建于明代,清代又进行了修葺和扩建。过了东老爷山门后,我们便沿主峰兴隆山拾阶而上,第一级台阶从灵官洞穿过,洞顶建有两层灵官楼;第二级是黑虎庙和灵官庙,左面为关帝庙、药王洞,其右是三官虫王庙,这里的建筑都是依自然山势而建。一、二级的台阶直而陡,且狭窄,庙宇基本都是砖石结构,其屋脊上以及廊檐边的砖雕做工精细,寓意颇多,其中的人首龙身雕饰,做腾飞之势,人面五官表情清晰逼真,龙身甲片鳞纹栩栩如生。兴隆山是道教圣地,可是这样造型的雕饰在道教中几乎未见,古人何以如此雕造,实在令人费解,我也只能臆想也许与中国自古就有的龙崇拜有关吧。再上三十三级台阶到了第三级,台面逐渐开阔起来,坡势也较前缓了些。对于为何是三十三级我没有询问。但据我想,中国自古就在建筑的尺寸、形态等方面大有讲究。这里应该也不例外,像北京故宫大门上的门钉蕴含九五至尊之意。三十三这个数字,我的理解是,道教这个中国本土衍生的教派,其尊奉的数字是三(“三元开泰”本就是道教用语)。三十三级台阶上到第三级,三个三相加得九,九又是至尊之数,这也是我的臆想罢了!在三十三级台阶的右侧有一处院落,是1935年10月15日红军向陕北行进中的宿营之地,如今已成为红军纪念馆。走完三十三级台阶,我们就来到了兴隆山的顶峰,极目四眺,兴隆山是这一带山峰中的最高峰,奇怪的是远处的山都是光秃秃一片,黄土裸露,少有草木,而紧挨兴隆山的东西两条山岭上却植被茂密。时值秋末,湛蓝的天宇,洁白的云朵与红绿黄相间的叶子相互映衬,真是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心中不由再次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而保存其上的人文景观,也使得这座道教名山拥有了更神秘的色彩。从主峰下来,来到了南峰。南峰坡势较缓,由下而上依次有马王庙、牛王庙、城隍庙和土地庙,这些名字不由让人想起“牛头马面”。城隍庙两侧砖石上雕刻的对联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举念肝邪任尔焚香无益,存志正直见吾不拜何肪。”总感觉这副对联有点问题,经他们解释才明白其中原委,上联中的“肝邪”其实是“奸邪”,下联中的“何肪”应为“何妨”。将“奸”写成“肝”,“妨”写成“肪”,并不是笔误,而是有意为之。封建社会轻视妇女,在神佛之前写字都避免出现“女”旁。心中庆幸生在男女相对平等的今天。否则,我又怎能有机会沿泾河采集和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领略这大自然的神奇壮美!当然这副对联中所蕴含的教化人心向善的内涵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从东老爷山回到县城后我们来到了环县文化局。这里是全国唯一一个皮影博物馆之所在。皮影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有些模糊了,小时候在老家的“二月二”庙会上看到过皮影表演。那个时候,人们的娱乐方式很少,庙会便很热闹,给沉闷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夜幕降临,皮影艺人支起影窗,架起电灯,一个个皮影人物便随着艺人们的吟唱在影窗上鲜活起来。虽然不懂他们的唱词,但却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对皮影戏的好奇与向往。原计划要在到达环县的第二个晚上去曲子镇看表演的,却被告知戏班临时有事演出取消,心中有些沮丧。谁知到达文化局时,刚巧碰到即将出国交流演出的一支皮影剧团在这里排练,不禁喜出望外,直奔排练厅。因为是白天,虽然拉着窗帘,“纸亮”上的景象还不是很清晰,可这于我们没有关系,今天我终于可以看到影窗后面的世界了。来到幕后,坐在影窗后面中央位置的只有一个人,他负责操作皮影和演唱,在他左右及身后边绷起的绳索上,悬挂着表演剧目中需要的人物影件和各种道具。围坐在他身后的五六个人,负责伴奏,配合主唱根据剧情需要来合唱。我发现道情皮影的演奏乐器除了平时戏曲伴奏常见的二胡、四弦、笛子、铜锣、皮鼓之外,还有渔鼓、简版和唢呐。渔鼓和简板是道家演奏时用的专用乐器,而唢呐多是民间红白喜事上常见的乐器。皮影的来历和一段动人的故事有关。相传西汉时期,北方匈奴人常南下侵扰,有一次杀死了当时的彭阳县令。汉武帝刘彻大怒,率兵征讨,胜利之时,却传来噩耗。她的一位爱妃病故,刘彻悲痛不已。这时有位方士进言,能使皇妃再现,他用皮革制了一个酷似刘彻爱妃的偶像,在帷幔后移动偶像,刘彻在帐外观看,如见其人。此后为制作、表演方便,人物偶像逐渐缩小,演变成今天的皮影。皮影这种表演形式在各地都有,风格各有不同。环县的道情皮影更是独具特色。之所以称为道情皮影,是因为它是皮影和道情结合的产物。当时道教的武当派和佛教少林派为反对蒙古族统治和外族入侵。往往三五人手持渔鼓、简板、木鱼进村串巷游说百姓,鼓动百姓反抗外族侵略。这种在简板、渔鼓伴奏下的说唱就是早期的“道情”。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这里山贫水穷,风高土燥,但兴隆山却是从唐代就开始兴旺的道教名山,这里的人们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对道教文化无比地崇尚和敬仰。早期的“道情”在这里也曾发挥过它诞生时的那种作用。“道情”的民间化使它不断发展、创新,逐步完善。各地的皮影戏都是与当地的地方戏曲联姻的。于是这里便有了道情与皮影结合的产物——环县道情皮影。环县道情皮影在表演中,以“身子”和“头”来区分角色,一般采用“一身多头”,往往头部的造型达到千余种,头部造型又采用“五分脸”。就是俗话说的“一个眉子、一只眼、大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环县皮影全部采用优质牛皮制作,先用铁笔将样稿画在处理好的牛皮上,运用以“镂空”为主的剪纸手法,用各种刀具或刻或凿,刻好后,以黑、红、黄、绿几种颜色着色。皮影色彩冷暖色对比强烈,讲究色彩纯用,不加调和,影件颜色纯正绚丽。最后一道工序叫“出水”,传统方法是将两块磨合无缝的砖烤热,把影件用湿布衬垫,夹在两砖之间,半小时取出再刷上清胶或清漆,就完成了影件的制作。环县道情皮影唱腔独特,既高亢激昂,又宛转悠扬。它根据固定格式,主唱领起,全体和声,一腔三折,一唱三叹,粗犷高亢,气氛浓烈,娓娓动听。更令人叹服的是,长达三四个小时演出中的挑杆表演、唱腔道白全由主演一个人完成,承担所有角色的坐唱念白,唱男又唱女,后台四五个人伴奏并“嘛簧”。“嘛”又称“帮腔”,最具感染力,唱到高潮处,按照既定格式,主唱领起,其他人全体合唱,韵味十足。真是“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环县道情皮影因此被称为具有纯粹民间“摇滚”精神的音乐。我们在镇原见到的陇剧,便是戏曲艺术家们在环县道情皮影唱腔的基础上,结合秦腔等多种剧种的优势改编而成的。几百年来,道情皮影就在陇东这片千沟万壑的黄土地上,在贫瘠中孕育着一种平静的固体力量。在黄土高原星月下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一幅纸亮,一声声有力地喊唱,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百姓带去了无数欢乐。”环县道情皮影曾在上世纪50年代三次进京表演,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近几十年,又多次到香港、澳门、意大利、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访表演,被称为“东方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甚至还有外国友人说皮影其实就是电影的鼻祖。小小的皮影戏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山沟沟里的民间艺人跨出了国门,赢得了世人的敬仰。也正应了那句话“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有生命力”。这其实不难理解,能成百上千年地流传下来,就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也证明了它的生命力。本土文化相继凋零的今日,环县的道情皮影却红红火火。这是环县人理性的坚守焕发的动力,是一种创新激发出来的活力。环县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日可待,环县明天的振兴与腾飞正在孕育。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