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跟随父亲游览了崆峒山,那时的崆峒山还未被开发,旅游的人比较少,记忆最深的就是从长武一路走来,公路两旁几乎全都是光秃秃的土黄色的山,少有绿色。到达崆峒山下则完全不同,山前一池碧水绿波荡漾,山上绿树苍翠,植被茂盛,被周围连绵的荒山围着的崆峒山鹤立鸡群,截然不同,真是一块神奇的地方。不谙世事的我,也只能以当地人玄乎地说这是因为山上的灵气所致来解释了。
对崆峒山的另一个认识来自金庸小说中“八大门派”的印象,崆峒派也算是江湖一大门派了。拉着父亲的手走进这黄土塬上的绿色明珠中,急于在寺院和道观寻找想象中的崆峒派高手,看到的却只是几个劈柴挑水、打扫院子的僧人、道士,全无高手之风骨,多少有点遗憾和失望。再后来,又去过几次崆峒山,知道了崆峒山融儒、道、佛为一体,其自然景观在西北独具特色。
真正了解崆峒山,认识它在泾河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则是此次泾河文化之旅活动。
单从崆峒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可见一斑。崆峒区是甘肃省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其东西南北四面分别与宁夏泾源、彭阳、平凉地区的华亭县、崇信县、泾川县以及庆阳地区的镇原县接壤。
泾源县的泾河干支流东出泾源,到达平凉崆峒十里滩,自崆峒山南侧流出高山峡谷。至此,形成了泾河上游最大的干流。因而在未探清泾河源头之前,曾有人将崆峒当做泾河源头所在。
我们说华夏民族的摇篮是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孕育的重点区域就在泾河流域,崆峒这个北上南下的交通要冲、泾河第一个大的支流汇集地,历史文化底蕴深远厚重。
之前,我们走过的泾源、彭阳都发现了多处古人类生存的遗迹遗址,而在崆峒广为流传的“黄帝崆峒山问道广成子”的传说,更是把黄河文明的历史印记深深地烙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1981年在大秦乡沙原村发现的古象化石,经中国社会科学院鉴定为古象的新科,定名为“平凉古象菱齿象化石”,属于世界性标本。在崆峒区安国镇东沟遗址出土的马鞍形口沿的陶器十分独特罕见,属于寺洼文化类型。与流域其他文化遗址不同的是,这一遗址属于父系氏族时期,被考古界命名为“寺洼文化安国式”,是我国氐羌族的原始文化。辖区内有化石点六处,新石器遗址127处,古墓葬群九处,古城址六处。
在中国的古书典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关于崆峒的文字记载,《史记·五帝本纪》里,便有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的记载。这里的“空桐”指的就是今天的“崆峒”,“鸡头”即是笄头山,是今天崆峒山的主峰。而把崆峒和泾水同时提及的是《庄子》一书,《庄子·在宥》篇中有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在《庄子·秋水》中有“泾水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的句子。这些都表明了泾水、崆峒是早期华夏民族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要了解和认识并深挖一个地域的文化积淀,就必须从了解这一地域的历史开始。在历史上,崆峒山因人文始祖黄帝问道广成子而始为人知,自北州武帝元年建县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秦汉唐宋时期不仅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原的西部屏障和重要防御点,更是古丝绸之路东段的要塞重镇,素有“陇东旱码头”之称。特别是在唐朝,平凉离都城长安不算太远,又是丝路东段要地,且少数民族商贸频繁,文成公主远嫁时平凉是唐朝送亲、吐蕃迎亲的汇合地。去天竺取经的玄奘,西去的第一站也是平凉。不仅是汉人,羯族、鲜卑族、氐族、党项以及回族等少数民族都在平凉留下了生活的烟灰。
从泾源、彭阳的相关文字记载中看到,现在的泾源县、彭阳县、崆峒区,以及华亭县、崇信县、镇原县,从有史记载以来,这一地域的建制更迭就比较频繁。据史料记载,周秦时,平凉属北地郡,曾置乌氏县。西汉时,现在的崆峒区东、西、南部分别隶属于泾阳、乌氏、朝那三县,为安定郡所辖。当我看到泾阳县这三字的时候,立刻想到了咸阳市的泾阳县,它因在嵯峨山之南、泾河以北而得名泾阳。可是在泾河源头所在地,早在西汉时竟然也有一个泾阳县,而且其地势也如咸阳市泾阳县一样,位于陇山之南、泾水之北,这也印证了中国历来以“山南水北”为“阳”这一地理方位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当时的泾阳现在已经改为一个镇的建制了,就是崆峒区安国镇。由此我又想起先前在了解泾河流域相关情况时,发现关于“柳毅传书”的传说故事在宁夏泾源、甘肃平凉、陕西长武、泾阳等地都广为流传,而且各地都有相关的遗址、遗迹为佐证。
上世纪70年代,浙江越剧团将“柳毅传书”的故事搬上银幕,其中关于龙女牧羊地的台词说到所在是泾阳,而泾河流域自上而下有着“山南水北”特点的地方有很多,泾河流域多地流传“柳毅传书”的故事并有纪念性建筑、塑像的事实,也是中国高台教化的一种体现吧,反映出人们抑恶扬善的最质朴的道德观。
在平凉市区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群中,我们看到了一座规模不大、因是仿古建筑而格外显眼的“皇甫谧医院”。沿泾河源头走来,我们第一次见到与皇甫谧有关的是宁夏彭阳县,现在在彭阳县南的平凉又见到了与皇甫谧相关的医疗机构,这应该与史料记载的“朝那”县的一再南迁有关吧。
先秦时期,这些地区先后有氐戎、犬戎、义渠戎、混夷等戎族混居。汉魏时期又有羌族、氐族等入侵,唐宋时期被吐蕃、党项等民族攻占。崆峒在汉唐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关隘——鸡头关,其西面是今天的泾源县,境内有制胜关、六盘关,北面有萧关、木峡关,南面有陇关,东面有驿马关。这些关口在古代历史上都曾经是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战场。在元朝以前,泾河上游特别是平凉崆峒一带是边疆要地,是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各种政治势力和军事力量争夺的焦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泾河上游居住的少数民族群落,有的迁往他乡,有的与汉族融合在一起,但是不管哪种情况,这些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和精神已经渗透融合进了汉文化并对汉文化产生了影响。
“朝那”两字就很有意思,在彭阳见到“朝那鼎”时,我们都念作“chaona”,当地人纠正说,读音应该为“zhunuo”,他们解释“朝”古意是文人,“那”古意为大胡子,“朝那”合在一起是指“大胡子的文人”。而在平凉相关资料上认为“朝那”是古代羌族的语言,是汉语里“龙”的意思。这两种解释相去甚远,于是查阅汉语词典,“朝”、“那”的读音和注解都没有“zhu”“nuo”音,应该是在专业的古文字词典里才有吧。然而,不管是“大胡子文人”还是“龙”,诸如此类的还有“乌氏”、“庄浪”、“番须”等名称,这些地区民间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等,都能让人感触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痕迹。
作为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崆峒区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绾三省连六县,是泾河上游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今天的崆峒区是平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其中城镇人口22万,有汉、回、蒙、满等1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73%,回族26.5%,其他少数民族占0.5%.处在泾河上游,又是泾河大的支流汇聚地的崆峒区,对泾河水质和流量的影响举足轻重。为保护泾河水质,崆峒区积极调整其工业发展思路,改变污染现状。经过多年的努力,其对泾河的污染日渐减少,新型无污染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和势头已经显现。对促进泾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崆峒因崆峒山而闻名。今天的崆峒山因其作为“西来第一山”、“道家第一名山”以及武侠小说的渲染而成为旅游胜地。以“崆峒”为品牌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来到崆峒,崆峒山一定要去登临拜谒,我是带着一颗泾水女儿朝圣般的心和探寻泾水文化之根的情来的,因而此次的登拜全然不同于以往游览的心境。
从平凉市向西15公里便是“山川雄秀,甲于关塞”的崆峒山,崆峒山是佛道并存的一座名山。它属于六盘山支脉,我们从泾源县城东北约10公里处向阳河畔的泾平公路向平凉去的时候,一直是溯水而行,沿山脚盘旋,公路两边群山叠翠,奇石参差,苍松掩映于岩壁之上。时值深秋,古柏、油松泛着深绿,五角枫叶红似丹霞,杨树、桦树顶着一片金黄,各色野花野草相互映衬,五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据专家统计,崆峒山上遍布山间幽谷和悬崖峭壁的各类植物有700种之多。獾、豹、鹿等许多国家级保护动物常在林间出没,鸟类大约有140多种,置身其中,听百鸟争鸣,看如画美景,心旷神怡。
我们登上崆峒山时,恰逢大雾,虽不能等晴爽之日看崆峒之全景,不过,雾中的崆峒山却别有一番景致。崆峒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于一体,仅建筑群落就可概括为八台、九宫、十二院。其自然景观的奇、险、灵、秀具有北雄南秀双重的独特风格,这点与同在六盘山脉的泾源境内的六盘山景观区相同,但是较泾源不同之处就是崆峒山上几千年来遗存下了更多的古迹,上百处的人文古迹使得崆峒山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也使崆峒山更加神秘与神奇。
据导游介绍,崆峒山上有三处齐家文化遗址,说明在数千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先祖生活的痕迹,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就应该发生在这个时期。崆峒山上的“黄帝问道处”是所有来崆峒山游览之人的必到之处。后来,秦始皇、汉武帝西巡,也登上崆峒山拜祭。
崆峒山道佛并存渊源深远,与道家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远古时期,实际上目前崆峒山现存的道教建筑是在唐宋时期的基础上,在明朝大规模修建的。而佛教最早则是隋末唐初由仁智法师在崆峒山中台创建明慧禅院而始燃香火的。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崆峒山朝天门的“上天梯”是在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巡察陇山马政,来到平凉御赐钱财田产后,仁智法师率人修建的,当时凿修的“天梯”共378级,后来又新增了167级。因山势陡立,“上天梯”台阶陡直,上梯时必须手扶两边的铁链,身体前倾才能保持平衡,天梯台阶层数较多,也有磨炼意志的寓意在其中。“天梯”左右,又有许多人文景观。过了磨针观,便是三教洞。崆峒山上的三教洞可能是国内唯一同时供奉孔子、释迦牟尼、老子这儒、佛、道三教鼻祖的殿堂。三教洞应该见证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而融合的事实。由此也可以看出崆峒山宗教发展的历史和我国宗教发展史是休戚相关的,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三教洞沿“上天梯”继续向上,经过皇城、太和宫、十二帅殿、玉皇阁、天仙宫,登抵奇曲幽深的八头山上的香山寺,也就是到达了崆峒山主景区的最高点。
虽然崆峒山上佛道并存,但只要用心就会发现,佛教的寺庙最大的就只是明慧禅院,其余一些供奉给佛教诸神的寺庙几乎都是位于崆峒山偏峰。而中国本土衍生的道教诸仙的殿堂全是在崆峒山主峰,且层层向上,直通天宇。这与佛、道两教所奉教义和信仰修为不同有关,但也能从中窥见主次之分。这种现象和关系,与《西游记》中关于佛、道之间关系的体现如出一辙。
崆峒山上有许多关于泾河的传说,在崆峒山南麓临泾河有一座古老的道观叫问道宫,相传是黄帝向广成子问道的地方。这个道观离泾河岸很近,站在山门外,湍急的泾水吼声如雷,震得人面对面说话也听不清,但进入院内,却清静无声,截然两个世界。传说当年黄帝来崆峒山访广成子问道时,泾河龙王知道了消息,他因急于见黄帝,连奔带跑闯入广成子的道观,由于跑得太急,一时喘声如吼,闹得黄帝无法听讲,广成子便转身怒斥:你吼什么!去山门外等候。从此,问道宫里再也听不到泾河水流声了。这其实是周围地形导致的一种声波反射现象,被无法道明其因的古人衍生成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
千年崆峒山,其传说故事数不胜数,讲解员一路讲个不停。在半山腰歇息的时候她突然问:你们自泾源和崆峒看到的泾河水很清澈吧?我点头回应,她接着问:看到鱼了吗?经她一问,我仔细想想,几天来看到的泾河水清冽见底,还真没见河中有鱼。我疑惑地看着她,她笑道:这和泾河老龙被斩有关!你想啊,泾河源的老龙王被魏征梦中给斩了,从此群龙无首,泾河上游的河里也就没有鱼了。
传说归传说,但泾河上游确实无鱼,此中缘由不得而知。站在这座佛道共存、有着千年文明史、汇聚了古今圣贤灵气的山上,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还有下句“人至察则无友”,又想到郑板桥的那句“难得糊涂”,这些话语间渗透着深深的处世哲理,亦如佛、道及儒学教人一样,耐人寻味。
上山途中,我注意到在为山上维修建筑运送水泥的背山工,山道陡峭狭窄,无法使用其他运输工具,只能靠人工搬运。在几位背山工歇息的时候,我与他们攀谈了解到,背山工每次都要背着70公斤的水泥上山,一个来回得用近一个小时,每天能上山四五趟。轻装上山已经让我们气喘吁吁了,问他们累不累,其中一人憨憨一笑说:我们没那么娇贵,这些活不算累,也习惯了。再说工钱高,一趟20块呢!言语间透着满足。后来,在下山时又碰到他们。我们在山上拍摄的一段时间他们已经跑了两趟了。看到这些背山工,想想现在很多人衣食无忧享受生活的时候,却总是抱怨辛苦、不幸福。相比之下,这些在我们眼中又苦又累的背山工却是那么容易知足,从他们身上也能感受到付出劳动后收获的幸福感。
有“天下道教第一山”之称的崆峒山,据说灵气十足,来此游览的人大多要去抽签验证。我不是一个断信于此的人,但既然到了这里,也想为自己博个好彩头。负责抽签的道士告诉我,在抽签的时候,要很虔诚地想着所求之事方能灵验。对我而言,心中唯愿泾河文化之旅能顺利圆满完成。得到的签文如下:
从容有得劝君凡事要从容急急忙忙事转空几日檐前蛛结网果然张到万山虫
我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去找道长解签,因为我知道这只是自己鼓励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这张签于我已是上上签了,何必再去求解。
在我看来,这些事情都是人们在心灵无助时或需要抉择时为自己找借口或寻求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其实一切都在于自己的抉择。正如一句真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一个人之所以失败其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自己放弃了,不坚持。
曾有人问我,“文化”是什么?“泾河文化之旅”为什么而为?到这里,我已有所感悟了。文化是一种基因,是一种实力,这种实力是一种凝聚力,同时文化也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正是这些孕生了一个地域的特质以及生活在这一地域人们的特性。人类进化过程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文化,而不断升华提高的文化同时也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这些也便构成我们祖先的历史。
在物欲横流、多元文化交织的今天,人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对历史的遗弃,一个不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更是可怕的。这也许就是“泾河文化之旅”的真正目的所在吧。崆峒是道家圣地,游览崆峒,意在寻“道”,因而便多了感慨。归去来兮,人人心中定会各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