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追寻泾河魂18——古豳之地 旬邑县

2024-08-13 来源:钮旅网

车子在福银高速公路上疾驶至彬县出口,爬上很长一段蜿蜒的坡道,眼前豁然开朗。一块很大的广告牌竖立在公路的右边,上面赫然写着“旬邑欢迎你”。我这才知道,已经到了旬邑境内。这个塬面很大也很平坦,两旁的苹果树随着车子的疾驶飞快地向后退去,窗外不时飘进苹果的芳香。走到一个大转盘处,按路标指示,又下一道沟坡,一座小县城便出现在眼底的川道里。我们从塬面绕山道而下,在旬邑新区入城处看到了一尊公刘塑像。与彬县公刘塑像不同的是,彬县所塑的公刘正值壮年,充满朝气。而旬邑的公刘塑像已趋中老年,面容慈善。相较之下,多了一份睿智与沉稳。公刘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所建立的豳国,其范围很广。大约东至今天的铜川、耀县一带,西至彬县、永寿、麟游一带,南及淳化,北到甘肃正宁、宁县、庆城、西峰一带。彬县、旬邑则处于这个范围的中心地带,因此旬邑又有“古豳”之称。

旬邑西临彬县,北依甘肃省正宁县,东接铜川市耀州区,南傍淳化县。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总人口24.7万人。境内东部子午岭最高峰石门山,海拔1885米;南部三水河谷,海拔850米;其相差1035米,平均海拔1350米,形成了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地势。
泾河干流虽未穿旬而过,但其境内除瓦房川为石川河支流外,其余皆是泾河支流。这四条河流自北而南依次排列,平行流经旬邑县境,将旬邑分成了南、北、中三大塬区。
从境内出土的各类先民活动遗址推断。早在距今约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据史书记载,夏属雍州,公刘、古公亶父时期属古豳国。西周王朝建立后,将豳地划为王畿之地内,并置邑称为栒邑。至战国始置栒邑县,北魏改置三水县,经历隋、唐、五代、宋、金等时期,元代并入淳化县,明复置。民国三年,因与广东三水县重名,再次恢复称栒邑县。因“栒”字生僻,1964年9月改“栒”为“旬”,才取名旬邑县。与旬邑的第一次接触,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我在彬县师范求学。一个周末十几个同学相约去旬邑游玩,县际之间的公共汽车一天只有可数的几趟。匆匆的行程中,走马灯似的远瞻了旬邑中学旧址院内的泰塔和县城翠屏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而最为向往的黄河象化石和唐家庄园则因为周末闭馆、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与之谋面。当年的向往和遗憾到今天终于可以如愿了。我们到达旬邑时已是中午,算时间也只能就近去距离县城只有七公里的太村镇唐家村唐家民居了。唐家民居是明末清初一唐姓商人修建的住宅,以前人们习惯称其为唐家地主庄园。1988年定名为“旬邑县唐家民俗博物馆”。

据说,当年这个村子几乎都是唐家庄园的范围,现在仅存的只是两进毗连的三院。这座庄园的建筑融北方四合院与南方苏杭风格为一体,大到整体构建,小到砖、木、窗、门、墙、柱,院内无一处没有浮雕、图案。其所蕴含的雕刻、建筑、绘画、民风民俗等文化信息丰富而珍贵。之前,我只以为这里就是一处地主庄园而已,身置其中,被这宅第浓郁的文化气息包裹着,对它的来由、渊源也才有所了解。唐家高祖唐应弼,原山西洪洞人,明末流落至此。当时这里人烟稀少,绿树覆盖,遂定居在此并起名绿野村。又因旬邑当时为三水县,人们也以“三水唐家”称谓。唐家以农立根,以商兴家,以宦求荣。其高祖一生勤学好读,人称“富学先生”,又因其德高望重而获“乡饮正宾”之誉。唐应弼生有三个儿子,长门、三门皆以农为业,最盛时拥有土地一万九千二百九十亩,二门以经商为主。及至其四代唐景忠时,商号遍及陕西、四川、江苏、辽宁等13个省50多个州、县,商号作坊达90余处,货通天下。自称“汇兑中国十三省,包捐知府道台衔;马走外省不吃别人草,人行四川不歇别人店”。其中著名的商号有十大“天”字号,以泾阳县的“天成铭”、“天成合”最为有名。主要经营水烟、金银珠宝等。唐家当时在三水、邠州、淳化、耀州等地拥有土地近2万亩,牛、羊、骡马各类牲畜上万,佃农489户,年收地租约3000余石。乾隆六十年(1795),报为百万富翁,唐景忠赴北京参加乾隆帝主办的“千叟宴”,并得到了皇上恩赐。

唐家上通宫廷,下结官吏,商利丰盈,由此中兴,富甲一方。道光初年,唐家请风水先生在唐家村选址,聘请省内外名流工匠。从陕南、东北运回木料,从几十里外的万寿沟采取石料,修建殿堂式庭院,历时40余年,到同治初年才基本结束,共建成屋宇87院2700余间。院内建有戏楼、假山、花亭、鱼池等,以三层楼、转角楼、七檀六椽厅最为豪华。遗憾的是,由于战火焚毁,家境变故等诸多原因,唐家昔日号称可与“皇宫媲美”的豪宅仅留下眼前这饱经沧桑的三院相毗连的屋宇。尽管如此,现存的屋宇仍然完整的保持了昔日的风貌。整个建筑浑然一体,气宇轩昂中不失典雅。进入院内,每院分为前厅房、中厅房、后厅房。前后两厅房均为两层,中厅房为一层,但高度与前后厅房相同。厅房中间是两对檐厢房,这种结构与山西乔家大院的建筑结构相似。房内所有屋顶都是脊卧兽飞,檐牙高啄,构心斗角。墙壁为水磨砖石,镶以木、砖、石雕,砖缝全用石灰、糯米汁浇灌,基础坚实。其木、砖、石雕选形优美,纹理细腻,院内门窗全是精雕细刻的各种图样。角柱、墙壁几乎没有一处空白,全是砖雕、石雕。周穆王“八骏图”、赵匡胤与陈抟老祖的“着棋图”、姜子牙“钓鱼图”、“八仙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各类花卉图案等等,情态各异,造型逼真,给人以适舒清雅之感。

在唐家民居内,最具文化特色的便是那些或歌颂功德或诫子家训的楹联匾额了。唐家以商兴家,崇文重教。子孙中多有卓有文采的人物,其院内的楹联皆为唐家子孙自拟自题,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不论是其雕刻艺术、书法艺术,还是文化内涵,都是弥足珍贵的。现截取三联,与读者共赏:唐景忠三子唐土芳(诰赠文林郎,晋赠奉政大夫)于嘉庆十三年(1808)为家居大门提写的楹联如下:斯馆依公刘之旧先畤如昨豳雅豳颂豳风期不坠艰难事业得氏自叔虞以来世德相承思忧思居思外愿无忘勤俭家规唐士芳儿子唐廷聘为大厅题写的楹联如下:勤以补拙俭以养廉处身世须留心两字书能破愚诗能益智愿儿孙常励志三余唐家第七代后人唐鸿序(钦加四品衔)为三间厅内堂题写的楹联如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退一步乐意无穷以让为得以屈为伸忍三分物情自顺

电影《关中风云》、《古堡情事》便是在这里实景拍摄的。唐家民居建筑能保存的如此完整,确实是件幸事。当我问及它是如何避过“文革”风暴而存留时。魏主任告诉我,当时有一位睿智的人,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才得以让唐家民居留存至今。那就是把这里作为“反面教材”,建立了“阶级教育展览馆”,才得以保留了下来。否则,我们就无缘看到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了。在唐家民居附近,留存有一处唐家陵园。这座墓园由牌楼和墓室两部分组成。陵墓建于清咸丰年间,墓道两边立着一对石旗杆,以及石人、石马、石羊、石狮各一对,石狮后便是高约10米,宽约7米,由石柱、石梁及数百块雕石、飞檐重拱连接而成的上下五层牌楼。石牌楼中央顶端悬匾“圣旨”,中门两侧楹联:“翠羽杨休恩承北阙,紫泥锡命声著西陲”,中间石梁横书“皇清诰授中议大夫赏戴花翎盐运使司盐运使唐廷铨”。牌楼由下而上叙述着贫困、仕途、神界三种生活境界。整个建筑构筑奇巧,装饰华美,山川风光、亭台楼阁、贤士宦官、仙翁神将、灵真异兽、草丛花木等雕刻惟妙惟肖。牌楼的石柱及横梁前后刻有十八罗汉像,喜怒哀乐、神态各异,形象逼真。这座石坊融建筑、雕刻、绘画为一炉,其雕刻工艺和艺术成就方面算得上西北石雕之精品。石牌楼之后便是陵墓,从上而下直观墓室,呈庭院楼阁式建筑。沿墓南角有石阶转弯而下,通过墓门可直达墓内天井。正面为灵柩安放厅,石拱券顶,木板贴面,砚石为门,两侧竖联。东西为耳房,重檐飞栱,双层楼阁,里面摆放有金银珠宝和各种祭奠器皿。东西厢为假门,均有对联和横额。南立墓壁,嵌有石屏四幅,上下左右多层次选刻二十四孝图和其他故事图案。四周顶部以脊兽和琉璃瓦装饰,俨然一座富丽堂皇的庭院。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死如生奉”思想在这里充分体现。

参观完唐家民居已是夕阳西下,暮色渐至,余晖下的唐家大院显得肃穆庄重,翘起的飞檐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坐在驶离的车内,回望这农庄中高大突兀的建筑。它向人们展示的岂止是所看到的这些表面的艺术,其蕴含的更多更深的文化信息有待更多的人去细细品读。深秋的山城,早上已有了一丝寒意。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驱车赶往距旬邑县城东南32公里的石门山森林公园。石门山属子午岭伸向西南的余脉,这里延续了正宁、合水、宁县等境内的子午岭美景,虽是深秋,阔叶林中树木的叶子多已开始飘落,但整齐高大的树体以及红黄相间的树叶、依然苍翠的针叶林及烂漫的山花野草,公路两旁不断闪现许许多多形状奇特的天然岩洞和不知名的溪水滴泉,依然将这里装扮得美如图画。魏主任说,现在来石门山有点晚了,若再早一些,整个山岭被各种树木装扮得色彩斑斓,赤橙黄绿褐色相间,景色绝美。

我倒不觉得遗憾,因为在泾河上游的几个县区已经领略了子午岭夏末秋初的如画美景。行至石门虽已秋意肃杀,但却又另有一番景致。大自然既将时令分为春夏秋冬不同的四季,在不同季节给予人们的赐赠也各不相同,我们当以欣赏与接纳的眼光和心态去接受,便不会有悲秋之感。到了石门山,有一处景致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那便是马刨泉景区。清澈的泉水圈在新砌的湖堰内,湖面泛着淡淡的雾气,泉水自山林而出,流经一座水车,沿一米多宽的石道至湖内。相传秦时,大将蒙恬率30万人马修筑秦直道,行至此地苦于无水可饮,公子扶苏坐骑突然惊奔此处,马蹄刨出一汪清泉,即解人马饮水之困,这泉水故而得名马刨泉。过去每逢天旱祈雨,常以这里的水为“引子”,皆能如愿天降甘露,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为神泉。泉水流出之地,有一尊公子扶苏跃马而起的雕像。迎着阳光仰视雕像,暖阳照射下的扶苏,英姿勃发,颇有王者之风。只可惜造化弄人,历史总是不能如人所愿。若当年是饱读诗书且有在外督军实践经验的扶苏继承始皇之大业,而不是被赵高左右、指鹿为马的胡亥。大秦帝国的历史是否又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过马刨泉几分钟路程,石门关隘到了。石门山属子午岭南端高峰,这里也是旬邑境内最高点,海拔1855米。史书记载,其高峻插天,为豳国之巅。山峰陡峭如削,因其山势东西对峙如门,故为石门。秦始皇当年命蒙恬修筑的秦直道即从石门而过。汉武帝沿用秦直道,并依托石门山自然之险峻,在此设石门关,以扼南犯长安之敌。又因其森林茂密,层峦叠嶂中山花烂漫,享有“渭北高原西双版纳”之美誉。旬邑与淳化相邻,起自淳化的秦直道自蝎子掌入旬邑界,经暗门、过石门,经马栏出雕灵关,沿枫子梁一路向北穿行于子午岭之上。旬邑境内秦直道长达85公里,尽显秦人筑路设计之精密。今天的旬邑石门山至马栏的公路,便是沿当年秦直道路基而建。虽蜿蜒山间,但设计合理。即使车子在山间公路盘旋,也无陡峭眩晕之感,与其他山间公路确有不同。沿石门东峰拾阶而上,在峰顶直径25米的圆形平台上,有扶苏庙遗址。《关中胜迹图志》记载:“秦扶苏庙在三水县东六十里石门山上”。据说,这里的扶苏庙也是依《史记》为据,言说扶苏为蒙恬监军,始皇出巡病死沙丘。赵高、李斯篡改遗诏,赐扶苏自刎,将扶苏自刎地定于石门。沿子午岭,只要有秦直道的地方,便有与蒙恬、扶苏相关的遗址遗迹。宁县有扶苏墓,石门又有为纪念扶苏自刎于石门的扶苏庙。公子扶苏究竟被赐死于何处,葬于何处,两千年后的今天还无人可下定论,只凭太史公《史记》中的只字片言也难确定。站在扶苏庙前听风起涛声,历史人物皆归于云烟,隐于自然。扶苏赐死之地不管在何处,总之其未离直道,人们追思也是寄托一种祈望吧。

沿着石门西峰崎岖的盘山路前行,绕过几道山岭,眼前出现一处宽阔平坦的河谷。魏主任说,这里便是姜嫄河谷。一条数百米长,气势宏伟的拦河大坝使这里形成了一个人工湖泊,当地人命名为姜嫄湖。湖面宽阔,碧水如镜,微风吹过,碧波粼粼,山水相映融为一体。在临水的悬崖峭壁上,看见有10多处人工雕琢的石屋,可以攀援的有三处,最大的一处是姜嫄圣母庙。说是庙,其实就是一座几米见方的石窟。姜嫄圣母庙距地面近三米,我急切地想去庙窟看看,却因为水位较高,通往姜嫄庙的石窝有几处没在湖水之中,大家为安全考虑反对涉水而行,我也只能作罢。听他们介绍,庙内有莲花宝座神位,3尊神像和10多处栩栩如生的罗汉石雕彩色壁画,这样的组合倒也少见。姜嫄是后稷的母亲,传说姜嫄于郊外践巨人足迹而怀孕生了后稷。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期间的婚配之俗。所谓的踏巨人足,感上帝而孕应该类似于今天云贵少数民族的走婚习俗的产物吧。

对姜嫄的崇拜,后人似乎并没有将其明确为哪路神仙。在佛、道、释三教派中都有对姜嫄的供奉和祭祀,其不外乎求子讨姻缘。可以说姜嫄是横跨三教的一位人们心中敬奉的保姻缘和生育的女神。虽未得见姜嫄庙内诸神,但一般而言,神像多为道教所奉,而罗汉则为佛教所属,至于壁画内容就不得而知。但从中已可知那小小石窟内也融了释、道、佛三教内容,不禁又慨叹中国历史文化的相融性确实极强。也正因此,也才有许许多多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现象的出现和流传。离开石门关,沿着依当年秦直道修建的石马(石门山至马栏)路走到马栏境内黑牛窝。公路旁悬壁上排列整齐的石窟,让我们停车驻足。据旬邑文化馆馆长何海宁介绍,旬邑三水河流域,上至马栏镇黑牛窝,下至丈八寺镇马刨泉,沿途50多公里内,悬崖峭壁上有石窟群18处。其中有名的有官家洞、赵家洞、桑家洞、百灵寺、石窟寺等,其结构都与眼前的石窟构造相似。

我们沿着用石钉固定于崖壁的木梯攀援而上,这些从外面看去破旧的石窟内却是别有洞天,从外面看到的只是这些洞窟狭小的门窗,窟内却宽敞平整。内高大约2米,进深4米左右,每间宽近3米,主洞外有1米的过道。洞与洞之间的通道也宽敞平坦,洞内有明显的凿痕,还有灶洞,灶洞周围的墙壁已被烟火熏成黑墨色。在靠崖边的几个洞口,还有用石头与泥巴垒砌的围墙残体。

站在距地面20米左右的石窟放眼四野,石马公路一边是我们所站的石窟,另一边距公路不到两米便是穿旬邑全境而过的三水河,这一段当地群众称其为马栏河。四野林木葱郁,川道里农人们忙碌其间,收获的玉米整齐的堆放在田间。继续沿公路继续前行,下午时分终于来到了位于旬邑县城东北56公里处的马栏。这里处于陕甘宁边区南端,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森林茂密,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养军屯兵之地。土地革命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战斗生活。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马栏转角成立并举行了授旗仪式;1934年7月,马栏成为陕甘边根据地的一部分;1937年5月28日,马栏彻底解放,正式设立区级革命政权和五个乡党支部;1940~1949年,先后有关中特委、关中警备司令部与政治部、中共山西省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中共路东工委、中共路西工委、中共河南省委、中共山西省委等10多个党组织和机关驻马栏。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马栏,是关中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习仲勋、赵伯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长期工作和战斗,习仲勋同志在马栏工作战斗长达8年之久。这里革命遗存有马栏关中分区、关中地委、陕西省委、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旧址和马栏革命烈士陵园、马家堡关中特区、鲁迅师范旧址、阳坡头关中分区、新正县委县政府旧址、转角红二十六军成立地旧址、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等。

近年来,旬邑县陆续对马栏存留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进行保护维修及建设。2005年马栏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在此基础上,旬邑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又陆续建成了气势宏伟的马栏革命纪念馆、纪念广场及水上剧场,以及阳坡头关中分区旧址和转角红二十六军成立地旧址,以期将这里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从马栏返回旬邑县城已是下午时分,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汃河上,薄薄的轻雾在水面上弥漫,就像笼起轻纱的梦。站在河边,我一直在探究“汃河”读音的正误。在彬县读书的时候,听旬邑籍的同学说,旬邑县城有一条河叫“汃(ba)河”。可这次在旬邑相关的介绍中,并没有关于这条河的记载。

细查资料后才知道,三水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汃(ba)河”。“汃”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如下:汃(bin):古代西极水名;pa:波浪冲击声;pa:方言、烂熟、疲软。并没有当地人所发的“ba”音。从解释来看“汃(bin)”字更为确切些,因其音通“豳”,且今天的旬邑在上古时期即为西极之地。因此,这条河的另一个名字应为“汃(bin)河”,并非半字先生们长期以来误读的“汃(ba)河”。一般来说,各县为了方便收藏保护和方便群众参观,都会将那些便于移动且能代表本县特点的文物等统一集中于县城所在地。旬邑县城处于山谷川道之中,近年来县城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决策者的远瞻性合理规划建设,使这座山城处处透着文化气息。

县城中心地带是旬邑文化广场,旬邑古象犀牛化石馆、文庙、文化馆都在其间,体育场与文化广场相接,广场北面,雄伟的泰塔耸立于旬邑中学校园内。在旬邑古象犀牛化石馆内,我们见到了闻名遐迩的“旬邑黄河剑齿象”化石。因其与合水黄河古象同属一个时期和同一类别,使得我不由将它与合水黄河古象作比较。

合水古象,出土于1973年;1974年10月在北京展出;1975年元月《黄河古象》电影正式放映。合水古象是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黄河剑齿古象。旬邑古象,出土于1975年,出土地在马栏镇西原村;直到1992年,旬邑古象才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装架复原。从其体型比较来看:合水古象是一头老年雄象,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3米。旬邑古象也是一头老年雄象,高4.3米,体长8.45米,门齿3,17米。两头象均属黄河古象,但却各有特点。与古象同时发现的犀牛化石,其意义也非比寻常。犀牛化石由上颌骨、下颌骨、上臼齿、门齿,肩胛骨,髋骨等62件骨化石组成。古犀牛化石的头骨非常整齐,各个关键部位的骨骼都有,其脚趾是三趾,属于校齿犀。推断其出现在与黄河剑齿象同时代的250~300万年以前。修复装架起来的犀牛化石体长为4.8米,高3.1米,是世界上第一具板齿犀牛化石骨架,

犀牛,也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独角兽。在发现这一化石之前,人们对于独角兽的认识停留在想象中。这只独角兽犀牛化石的出土使人们确定了独角兽的存在,也为旬邑这片土地增加了几分神秘感。这里一并展出的还有许多同时期的动植物化石,其中包括一些水底生物化石。古象和古犀牛化石的出土,我们便可以推想出这里几百万年前的景象。在经历了地球几次大的地质运动后,古象与古犀牛当年生活的原始森林已深埋地下,并经过了上百万年的地下反应,转化为各种矿产资源。今天的旬邑自然资源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其煤炭储量26亿吨,石油贮量400多万吨。现在其依托资源优势与新的发展机遇,已成为西部重要的煤载能、煤化工基地县,彬、长、旬煤带也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的重点煤化基地。

古象、古犀牛化石博物馆旁边是新建的旬邑文化中心。早就听说旬邑是文化部命名的“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库淑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工艺美术大师”。旬邑剪纸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彩贴剪纸。它是自清末以来,由旬邑单色民间剪纸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剪纸形式和品种,它不同于传统的单色剪纸,而是采用彩色蜡光纸,通过剪、贴、衬等多种工艺流程而成,人们也叫它“旬邑剪贴画”。

库淑兰是其代表人物,她25年来创作的上千幅彩贴剪纸,成为一代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对于库淑兰最早是在凤凰卫视的民俗类节目中认识的,印象最深的是这位“剪花娘子”边歌边剪的场景……她以当地民歌的曲调、剪纸内容为歌词,自编自唱,唱完了,一幅剪纸作品也产生了。如剪纸作品《空空树》,整幅画面是一棵以黑色为主调剪贴而成的枯树。对称舒展的枯枝纵横穿插,枯枝内纷飞乱舞的黄蜂,似乎让人能感受到“嗡嗡”的蜂鸣声。整个画面静中有动,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一首童谣:“正月里,二月中,我到菜园去壅葱;菜园有个空空树,空空树,树空空,空空树里一窝蜂;蜂蜇我,我遮蜂,蜂把我蜇的虚腾腾。”画面上尽管没出现“我”这个人,但人与蜂搏斗的场面经歌谣的补充,活灵活现。我们不得不惊叹这位艺术大师的勤劳睿智。她一生创作逾千件,那构图的点、线、面之组合纹样,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构成了库淑兰艺术人生的年轮,难怪原中央美院院长、著名版画家古元先生称库淑兰为“乡珍县宝”。

也正因为旬邑彩贴剪纸既传承了民间剪纸的制作手法又弘扬了民间刺绣的色彩特质,同时还涵载了民歌、民谣、宗教等地域文化内涵于其中,才使得它脱颖而出,立足于民族文化艺术之林。这也再次印证了人们“越是传统的,民间的那些民族烙印深刻的文化才越是世界级的文化”的理念。带着对库淑兰剪纸作品的回味我们走进旬邑中学院内。一座玲珑剔透的宝塔巍然矗立在眼前。泾河流域几乎每个县都建有寺塔。随着时光流逝,寺早已不存,但塔却千百年巍然自立。所谓“皮已不存,毛自存焉”。想来世事莫不如此:要想永立,则应强大自己。如此即使“皮”已不存,“毛”却以另一种方式流传下来。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谬论而已。“玲珑金刹跨豳阳,七级芙蓉舍利藏。风雨翠屏形突兀,云霞白色镜苍茫。”这是周崇雅在《宝塔凌空》一诗中对泰塔的描述。这座古塔耸立于县城东北山脚下,由于风雨侵蚀、地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塔身偏离中心线向北偏东方向斜倾二米多,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相传泰塔建于唐代,民国时期所修的《旬邑县志》对此有明确记载。但据塔身第六层的一块砖刻题记,此塔为北宋嘉裕四年(公元1059年)修建。

泰塔是楼阁式砖塔,共有七层,塔身为八角形,塔身高53米,底部直径12米。第一层北面正中有一半月形拱门,由此可入塔内,可惜其正在维修,我们无缘登高极目旬邑县城了。外观泰塔,从第二层起每层都有拱形门洞与长方形的假门相间,并逐层变换其方位。每层塔沿转角。有被加工雕琢成螭首向外伸出的青石,螭首颈部均有铁环,用于系铃。七层砖塔56颗风铃,随风而动,声音清脆悦耳。一路上,传为唐建却有宋代题记的砖塔,泰塔不是第一个。依我个人揣测,许是唐建宋修也未可知。因为这些塔确实融唐、宋两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期间所历沧桑曲折也只有这座近千岁的砖塔自己知晓了。在旬邑宾馆就餐的时候,我注意到这里的走廊上全是旬邑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和展现民族风情的相片。有一幅是以仰视角度拍摄,十几个身穿白衣红袄的群众站在崖畔,冲天齐奏唢呐的照片,气势宏大,色泽明艳,特别引人注目。这是旬邑的又一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唢呐之乡”。

旬邑地处陕甘交界,取陇东唢呐与陕北唢呐之长,结合当地传统唢呐吹奏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有风格。其演奏形式有单吹、双吹和群体合奏。单吹是一个人演奏,并加以其他乐器伴奏;双吹很绝妙,一个人口含两杆唢呐,同时演奏;双吹属高难度技术活,因而平时常见的是单吹和合奏。合奏指的是少则二人多至成百上千人的群体演奏。旬邑唢呐曲牌丰富,有传统曲牌、民歌小调改编的小曲及戏曲音乐改编的曲牌三大类。情感风格上有热情洋溢、欢乐的音调,有表现悲哀、伤痛的苦音乐曲以及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气势宏大、情绪激昂的曲牌,如《将军令》、《番玲》等。这类曲牌需要多人合奏,才能突出其气势。旬邑唢呐多次在省内外及中央级媒体活动中演出,获得好评。旬邑县也将其呈报为非遗项目加以保护,使得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得以发扬和传承。吃着旬邑的蒸丸子、老豆腐、花子馍等风味小吃,体味着旬邑民风民俗特色,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心境。采风过程中,我们不能细细领略每个县所有的特色和亮点。但仅此也已对这些古老富饶、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有了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告别旬邑赶往淳化的路上,公路两边成片的果园,如仪仗队整齐有序。似乎嘴里还能品咂出那股脆甜的味道。

苹果是旬邑的农业主导产业,这里也是著名的中国苹果之乡、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旬邑苹果先后128次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大奖,其栽植面积达到了36.4亩。加之煤炭、石油、森林、药材、牧草等资源。县域经济和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大幅度提升,难怪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想到这里,再向窗外挥一挥手,告别了多彩多姿的旬邑。

显示全文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