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旧州古镇是比较小众的游玩地,因为绣球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绣球之乡,而且在景区内的建筑很是古朴典雅,
文昌阁下衔鹅泉河,背椅火焰峰,是广西旅游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之一,
文昌阁是—座四角型三层高的古阁,建于清朝的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古时文人墨客对月临流、琴棋书咏之处,阁中供奉着文曲星和魁星,自古就是科举时考生们必供的神庙。
绣球风情街依河而建,是旧州古城里最古老、同时也是当地百姓制作绣球最为集中的一条街。
瓦氏点将台正是“巾帼英雄第一人”瓦氏夫人明嘉靖三十三年出征江浙沿海抗倭前,回到家乡归顺州征调、校阅俍兵,点将誓师的练兵台遗址。
壮音阁是由旧州古戏台修缮而成。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曾在此取景演唱《大地飞歌》,是名扬全国的三月三歌圩擂台。逢年重大节庆,周边乡邻都会到这里组织民俗表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发展历史的南路壮剧。
旧州主街长度约三百米,是旧州古镇的主干道,也是本地民间各类民俗庆典活动的主要举办场地——如每年大年初一的舞龙舞狮、二月初二龙抬头、八月初二的祭神长桌宴等。主街绣球阵共由99根红柱,666个绣球组成,寓为“长长久久,六六大顺”!
“文官武印”的传统源自于古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土司自治制度——古代土司身兼行政治理和军事驻守双重职能,在封域内“行使文官职权,并使用武将帅印”的一种特殊现象。
千亩锦绣花海旧州古城东山脚下,绵延千亩的种植区内花卉、稻田、季节性花树、观赏性苗木错落有致,因其形似一副色彩斑斓的巨幅壮锦而得名。分布有锦绣花海区、三生桃林、山楂树之恋、丘比特之箭、七彩风车阵、蟾宫桂花林、红妆枫林、不染莲池“那”文化展示区(水稻种植区和拾趣采摘园)等花卉景观。
旧州“红妆枫林”的典故源自于“枫林红妆送嫁”的民间传说——相传瓦氏夫人从归顺州(今靖西旧州古城)远嫁田州,虽然当时并不是枫叶变红的时节,但是出嫁前夜,旧州的枫林一夜之间染红山谷,当地百姓都说是满山的枫林不舍旧州女儿,一夜变红为瓦氏夫人送嫁。
绣球广场位于靖西市旧州古城正门前,从绣球、壮锦、铜鼓这三种最具壮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中提取设计灵感。绣球广场的核心景观是绣球雕塑,也是旧州古城作为中国绣球之乡的重要文化地标。
在古代这里是当地百姓以农产品、农具、手工编织品等换取生活用品的交易场所,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多次修缮得以保存下来。旧州市场正在改造成壮族绣球文化展示馆。
张天宗墓位于旧州风景区东南约1.5公里,几百年来,历代都有百姓自发捐款修缮,墓前有一块四方形巨碑,上记载有张天宗开疆辟土的功绩,碑上刻写有:“大宋上大夫总理阁省兵权开辟峒主讳天宗张公墓”。每年清明时节,当地群众都主动到张天宗墓扫祭,以寄托对开疆辟土的先人的怀念。
旧州土司墓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旧州风景区约2公里,为明代归顺土州土司岑瑾、岑琅官及其家族等墓冢,冢呈凸项圆堡形,墓堆用石灰,砂土等混合夯成,外镶石板,上有龙、凤、麒麟、鱼、天狗和花草等动植物浮雕图案,工艺精美,墓前设石祭台、石台阶、石华表、三长两石鼓、石麒麟等。
“水拦火焰峰”是旧州古城田园风光中的精华部分,
“情定旧州,旧州古时候有一座老藤桥,是村民外出劳作的必经之路,常有喜鹊聚集在两旁的树上嬉闹。
在古代,望桥是旧州古城的盼望之桥、盼归之桥。如今,人们因为“望桥”谐音“旺桥”,所以把望桥视为希望之桥、兴旺之桥。每逢佳节,人们都会到“旺桥”上踩桥,祈求“福旺、财旺、运道旺”的好彩头。
位于望桥两侧的亲水平台,相思长廊与望桥的寓意相呼应,取“流水寄相思”之意。古时候村中的男子跟随瓦氏夫人出征抗倭,每逢佳节,留守家中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时常会到沿河长廊上放河灯,让河灯随着流水把相思带给远方的亲人,祈祷亲人早日平安凯旋。
旧州是瓦氏夫人故里,自古是镇守边塞的军事重镇。旧州先民为中国戍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当地百姓筑起和字壁警示后人——与人为善,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旧州古城民风淳朴,农耕文化浓郁,当地百姓将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人丁兴旺等美好愿望寄托于百福墙的建造之上。
旧州古城寿文化氛围浓郁,当地百姓筑起百寿墙提醒后世子孙,把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可贵品质铭刻在血脉之中。旧州百寿墙是当地百姓践行寿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地淳朴民风的重要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