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质量工程师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题。每题的被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A.检验
B.验证
C.鉴别
D.检测
答案:A
分析:检验的定义——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根据Kano模型,当特性不充足时,顾客不满意;充足时,顾客满意。越不充足,越不满意;越充足,越满意。这反映了()。
A.理所当然质量
B.一元质量
C.多元质量
D.魅力质量
答案:B
分析:日本质量专家Kano(狩野)把质量依照顾客的感受及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分成三种质量:理所当然质量、一元质量、魅力质量
A:理所当然质量,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顾客要求)时,顾客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顾客要求)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顾客充其量是满意。I
B:一元(线性)质量,当其特性不充足时,顾客不满意,充足时,顾客就满意。越不充足,越不满意,越充足越满意。
c:魅力质量,当其特性不充足时,无关紧要顾客无所谓,当其特性充足时,顾客就十分满意。
3.对管理者而言,需要掌握更多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是哪个管理层()。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一般管理者
答案:B
分析:通常情况下,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具备三个管理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①技术技能;指具有某一专业领城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完成组织活动的能力。
②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主要包括领导能力、影响能力和协调能力。
③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它包括理解事物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
高层管理者尤其需要较强的概念技能;
中层管理者更多需要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基层管理者主要需要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
4.过程监视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A.质量检验
B.质量控制
C.质量改进
D.质量策划
答案:B
分析:监视是对某项事物按规定要求给予应有的观察、注视、检查和验证。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过程监视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方式,并作为检验的一种补充形式广泛地在机械、电气、化工、食品等行业中使用。
5.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A.全员参与
B.质量
C.顾客
D.过程
答案:B
分析: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6. 顾客关系管理是选择和管理顾客,最终获得顾客()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
A.信息
B.满意
C.长期价值
D.反馈意见
答案:C
分析:顾客关系管理是企业为了建立与顾客长期良好的关系,赢得顾客的高度满意,保留有价值顾客,挖掘潜在顾客,赢得顾客忠诚,并最终获得顾客长期价值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
7.关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说法不正确。
A.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
B.所有SI单位都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C.我国法定计量单位都是SI单位
D.《计量法》的颁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统一了我国的计量单位制度
答案:C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简称《计量法》,是调整计量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985年9月6日审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国家选定的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国际单位制单位相同的法定地位。
8.()是企业对供应商质量控制最关键的契约。
A.产品技术信息
B.基本供货协议
C.质量协议
D.技术协议
答案:C
分析: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契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产品技术信息;(2)质量协议;(3)基本供货协议;(4)技术协议。其中,质量协议是企业对供应商质量控制最关键的契约,规定了双方在产品质量上的权利和义务。总体上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监督、验收检验程序、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过程控制、质量保证和责任区分、质量指标约定及违约责任、争议的处理等。
9.以下哪项不是质量检验的步骤()。
A.熟悉检验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
B.收取检验费用
C.测量和试验
D.比较和判定
答案:B
分析:(1)检验的准备。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在检验的准备阶段,必要时要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确认能否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
(2)获取检测的样品。样品是检测的对象,质量特性是客观存在于样品之中的,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可以说样品就客观决定了检测结果。
获取样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送样,另一种是抽样。
(3)测量或试验。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测量和试验前后,检验人员要确认检验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试样状态正常,保证测量和试验数据的正确、有效。
(4)记录。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用规范化的表格和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量证据保存下来。
(5)比较和判定。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
(6)确认和处置。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对产品(单件或批)是否可以“接收”、“放行”做出处置。
10.正确的不合格品定义是()。
A.经检查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B.经检查需确认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C.经检验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D.经检验尚未确认质量特性的产品
答案:C
分析:GB/T19000—2000对不合格的定义为:“未满足要求”。产品经检验判定为未满足规定的要求,则为不合格品。
1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也可以是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答案:B
分析:固有特性: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赋予特性: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不同产品的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不同,某种产品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12.产品验证中所指的“客观证据”是()。
A.产品说明
B.产品质量检验记录
C.技术标准
D.产品供方的发货单
答案:B
分析:验证所指“客观证据”是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证据,所以是产品质量检验记录。
13.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
A.期望
B.信任
C.保证
D.过程
答案:B
分析:质量保证的概念,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4.对一次检测后拒收的产品,经过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后反馈到加工中去,防止重新出现不合格的检验站形式是()。
A.集中处理式
B.开环分类式
C.开环处理式
D.闭环处理式
答案:D
分析:不管是产品组成部分或是成品的完工检验,都可按照以下三种形式组织检验站:
(1)开环分类式检验站,这种检验站只起到把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开的作用,以防止不合格品流人下一生产环节或流人顾客手中。
(2)开环处理式检验站。这种检验站的工作特点,就是对于一次检查后被拒收的不合格品,进行重新审查。审查后能使用的,按规定程序批准后例外放行交付使用,能返工、返修的就进行返工、返修,返工、返修后再重新检验,并做出是拒收还是接收的决定。
(3)闭环处理式检验站。这种检验站的特点,就是对一次检测后拒收的产品,要进行认真的原因分析,查出不合格的原因,这种分析不仅决定是否可进行返修处理,而且要分析标准的合理性,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反馈到加工中去,防止重新出现已出现过的不合格。
15.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A.行为科学
B.泰罗制
C.系统理论
D.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
答案:D
分析: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来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对企业实行系统管理。这就要求,在实施目标管理的全过程中,要牢牢抓住系统管理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两条主线。
16.用“预防、鉴定和故障”作为科目将成本分类的模式称为()。
A.PAF模式
B.过程模式
C.寿命周期模式
D.综合控制模式
答案:A
分析:现行使用的几个成本分类方法包括:
(1)用“预防、鉴定和故障”作为科目将成本分类的模式(称为PAF模式);
(2)用合格(符合)成本和不合格(不符合)成本作为科目将成本分类的模式(称为过程模式);
(3)按产品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将成本分类的模式(称为寿命周期模式);
(4)将重点放在由于活动的设计或实施不佳而导致的经营账目中缺陷附加值的识别和测量的模式。
17.关于质量检验程序文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检验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B.也称为质量检验的管理标准
C.是由质量检验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共同起草的
D.必须经最高管理层批准后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答案:C
分析:质量检验程序文件属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遵循“谁来做,谁来写,写所做,做所写,记所做”的原则。
18.质量信息系统的作业层的特点之一是()。
A.不可预见性
B.阶段性
C.概要性
D.可预见性
答案:D
分析:组织的活动有三种:作业活动、战术活动和战略计划活动。
作业层信息系统的特点:重复性、可预见性、历史性、详细性、来源内部化、形式结构化和高精确度。
19.我国标准的性质分为强制性和()两种。
A.参考性
B.建议性
C.推荐性
D.参照性
答案:C
分析:标准可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性质,对应称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所谓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手段加以实施的标准。推荐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
20.()所阐述的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A.系统方法
B.过程方法
C.互利关系
B.决策方法
答案:B
分析: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一过程方法的解释。要区分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系统方法的解释是这样的: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21.WTO/TBT给与各成员国的权利和义务是()。
A.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答案:C
分析:WTO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不是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而是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22.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主体是()。
A.公民、法人和企业
B.公民、法人和社团组织
C.公民、法人和公司
D.生产者、销售者及其它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
答案:D
分析:《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产品范围,是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所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产品。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3.计量特点中,()是指测量结果是可重复、可再现、可比较的。
A.准确性
B.一致性
C.溯源性
D.法律性
答案:B
分析:计量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四个方面。
一致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测量结果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也就是说,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比较的。
24.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称为()。
A.简化
B.统一化
C.通用化
D.系列化
答案:B
分析:比较常用的标准化形式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等。
统一化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25.mol是()。
A.SI基本单位
B.SI辅助单位
C.SI 导出单位
D.SI 单位的倍数单位
答案:A
分析:SI基本单位共7个,它们是构成SI的基础。分别是:长度单位(米)m、电流单位(安培)A、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物质的量(摩尔)mol、质量单位(千克[公斤])kg、时间单位(秒)s、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26.GB/T19001—2000标准对设计和开发的要求是针对()的设计和开发。
A.产品
B.过程
C.体系
D.服务
答案:A
分析:设计和开发是指将要求转换为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标准对设计和开发的要求是针对产品设计和开发。
27.()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确保测量仪器规定准确度的被测量值的范围。
A.示值范围
B.标称范围
C.量程
D.测量范围
答案:D
分析:测量范围,也称为工作范围,是指测量仪器的误差处于规定的极限范围内的被测量的示值范围。在这一规定的测量范围内使用,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必处在允许极限内;而若超出测量范围使用,示值误差就将超出允许极限。换言之,测量范围就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确保测量仪器规定准确度的被测量值的范围。
28.对供应商与企业传统的竞争关系特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传统的竞争关系主要表现为价格驱动
B.企业通过在供应商之间分配采购数量对供应商加以控制
C.企业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同关系
D.企业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少
答案:C
分析:竞争关系模式主要表现为价格驱动,有以下特征:
(1) 制造商同时向多家供应商购货,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获得价格好处,同时也有利于保证供应的连续性;
(2) 制造商通过在供应商之间分配采购数量对供应商加以控制;
(3) 制造商与供应商保持的是一种短期合同关系、稳定性较差;
(4) 制造商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少;
(5)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大多限于投标评估。
29. ()用于考核指定产品的设计是否符合有关产品标准和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A.产品检验
B.产品验证
C.型式试验
D.例行试验
答案:C
分析:型式试验用于考核指定产品的设计是否符合有关产品标准和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可包括以下考核内容:(1)结构要求;(2)性能要求。
30.在审核中收集的证据显示有紧急和重大的风险时,应首先及时报告()。
A.受审核方
B.审核委托方
C.认证机构
D.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A
分析:在审核中收集的证据显示有紧急的和重大的风险(如安全、环境或质量方面)时,应及时报告受审核方,适当时向审核委托方报告。对于超出审核范围之外的引起关注的问题,应指出并向审核组长报告,可能时,向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通报。
多项选择题(21-40)
2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检测控制程序文件需要控制的项目有()。
A.样品质量控制
B.技术文件控制
C.设备质量控制
D.环境条件控制
E.原材料产品控制
答案:ABCD
分析:应制定的程序文件一般包括: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检测工作程序、样品质量控制、技术文件控制、仪器设备质量控制、环境条件控制、外购检验用品质量控制、分包检测的控制、记录和报告、质量申诉处理等。
22.所谓关键的质量是()。
A.关键的产品
B.关键的零部件
C.关键的控制点
D.关键的质量特性
答案:BD
分析:在编制检验计划的“关键质量应优先保证”原则中,对关键质量进行解释,认为所谓关键的质量是指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如关键的零、部件),关键的质量特性。对这些质量环节,制定质量检验计划时要优先考虑和保证。
23.检验站是根据()制定的生产过程中最小的检验实体。
A.生产工艺布置
B.工艺流程图
C.检验流程设计
D.工艺方案
答案:AC
分析:检验站的定义:检验站是根据生产作业分布(工艺布置)及检验流程设计确定的作业过程中最小的检验实体。其作用是通过对产品的检测,履行产品检验和监督的职能,防止所辖区域不合格品流人下一作业过程或交付(销售、使用)。
24.除质量特性外,检验指导书还可能要包括()等内容。
A.严重性分级
B.尺寸公差
C.国家检验标准
D.检测频率
答案:ABD
分析:检验指导书是具体规定检验操作要求的技术文件,又称检验规程或检验卡片。编制检验指导书的主要要求如下:
(1)对该过程作业控制的所有质量特性(技术要求),应全部逐一列出,不可遗漏。此外,它还可能要包括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尺寸公差、检测顺序、检测频率、样本大小等有关内容。
(2)必须针对质量特性和不同精度等级的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测量工具或仪表,并在指导书中标明它们的型号、规格和编号,甚至说明其使用方法。
(3)当采用抽样检验时,应正确选择并说明抽样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及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确定可接受质量水平AQL值,正确选择检查水平,根据产品抽样检验的目的、性质、特点选用适用的抽样方案。
25.不合格品处理的形式有()。
A.报废
B.检验
C.纠正
D.让步
答案:ACD
分析:根据GB/T19000--2000版的规定,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有三种方式:
①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
a)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b)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c)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②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不合格品经确认无法返工和让步接收,或虽可返工但返工费用过大、不经济的均按废品处理。对有形产品而言,可以回收、销毁。
③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26.根据其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国际上趋向于将计量分为()。
A.科学计量
B.实用计量
C.工业计量
D.法制计量
答案:ACD
分析:根据其作用与地位,计量可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三个方面。
(1)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它通常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准确定义和实现计量单位,并为最新的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测量基础。
(2)工程计量,又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随着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和复杂性的增大,为保证经济贸易全球化所必需的一致性和互换性,它己成为生产过程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
(3)法制计量是指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需要进行强制管理的一种社会公用事业,其目的主要是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27.我国规定,用于()方面的工作测量仪器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
A.贸易结算
B.科学研究
C.安全防护
D.医疗卫生
E.环境监测
答案:ACDE
分析:强制检定是指由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某些测量仪器实行的一种定点定期的检定。我国规定,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此外,我国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以及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也实行强制检定。
28.测量仪器控制包括()。
A.校准
B.检定
C.型式批准
D.检验
答案:BCD
分析:确定测量仪器的特性,并签发关于其法定地位的官方文件,称为测量仪器控制。这种控制可包括对测量仪器的下列运作中的一项、两项或三项:
——型式批准;
——检定;
——检验。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特性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法规中规定的要求。型式批准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做出的承认测量仪器的型式符合法定要求的决定。所谓型式,是指某一种测量仪器的样机及(或)它的技术文件(例如:图纸、设计资料等),实质上就是该种测量仪器的结构、技术条件和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