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IH电饭煲看中国制造低质之路将到尽头

2023-09-08 来源:钮旅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大批制造业厂商,那时候大数人当今社会心浮气躁,很多厂商都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运作模式,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可能很多人都还不知道,1895年就被发明圆珠笔在中国居然还不能完全生产,到现在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

价格甚至超10倍 为何日系电饭煲依然受欢迎

2015年中国GDP增速“破7” 创近25年来新低,让笔者不得不想起国内的家电行业,在历经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这两年开始走下坡路,为了逆转逆境,现在白黑电都开始了转型,走高质量和高科技路线,小家电亦是如此,作为家电市场中的最后一块蛋糕,如何提升其品质成为每个小家电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两年,中国人出国购买国外产品的热度持续上升。比如日本,很多国人赴日旅游时热衷于购买日本各类日常用品,如电饭煲、智能马桶盖等,经常能将日本店铺里的商品扫荡一空。据日本观光厅统计,2015年访日中国游客翻了一番,达到约500万人,中国游客总消费额达1.41万亿日元,约合792亿元人民币。

这种社会现象让人不得不思考中国的产品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总结原因其实也就是品质不让人放心,产品缺乏了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在今年4月,政府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要求以电饭煲等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为重点,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国内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尤其像电饭煲这类直接影响人们日常饮食的家电就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对高品质追求的迫切也可以用很明了的价格来表现,国内最畅销的电饭煲通常价格为200-300元左右,而国人采购回来的日本电饭煲通常价格是三四千,靠万的也不少见,在中国可能是最“扣”的大妈们,在日本却摇身一变成消费主力。

日本人发明了电饭煲,对于电饭煲的改进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日本电饭煲从材质、功能、技术等多方面领先全世界,举例说在材质那方面,与国内产品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不同的品牌产品在材质上也会有所不同。像象印电饭锅就采用了手工打造内胆,并且锅体材料使用了在日本铁器界享誉盛名的“南部铁器”,号称可以让加热效率高,做出的米饭更香。

像中国最常见的电饭煲是通过加热盘将热量传导至内胆底部,然后由内胆再将热量传递给食材,这种加热方式生产成本低,控制难度小,可以说具有低成本的优势。不过这种方式加热不均匀,并且不能进行精确的温度控制,能做熟米饭却不能尽善尽美。

日本电饭煲最常见的IH电磁加热技术,能够直接对金属内胆进行加热,省去了加热盘的热量传导过程,加热速度更快,并通过多级线圈,实现了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加热。此外,具有IH技术的电饭锅还能对米饭焖制过程实现精准程序控制,根据米饭各个加热阶段的需要设定不同的加热方案,米饭口感和营养都有大幅提升。

2016年第一季度IH电饭煲增长10%

据中怡康测算显示,2015电饭煲零售额已达到149.6亿元,零售量为4836万台。2016年一季度电饭煲零售额达到47.2亿元,零售量达到1455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0.4%、9.0%。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平台已经成为家电销售一大重要渠道,2016年一季度电饭煲线上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速超过60%,零售量销售占比接近30%。

在IH电饭煲的带动下,国内电饭煲产业结构开始出现调整。产品在技术升级的同时附加值在增加,产品均价也随之增长。以底盘加热产品为主的国内市场正向IH电磁加热转变。2016年一季度,IH电磁加热型电饭煲线下市场零售量、零售额占比分别达到16.2%和39.9%,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5.9个百分点和12.3个百分点。

IH最早源于日本,1988年松下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电磁加热的IH电饭煲。此后IH饭煲在日本迅速发展,目前在日本的普及率高达九成以上。而在国内,IH电饭煲一直属于小众产品,2010年占整个电饭煲市场零售额份额还不到2%,而且大多为国外品牌。但自2013年以来,随着美的、九阳、苏泊尔等国内电饭煲厂商陆续加大了IH技术的投入和推广,国产IH电饭煲出现逐年递增态势。

品质转型更为妥当 “中国工匠”指日可待

这两年,很多国内制造商看到日本的IH电饭煲的商机,各大厂商纷纷推出了以IH技术为卖点的产品。

相关数据显示,近两年IH电饭煲增长态势迅速,去年上半年IH电饭煲在国内的零售量和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72.9%和57.6%。而普通加热型电饭煲则呈现下降态势,去年上半年零售额份额为69.4%,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而IH电饭煲则一路攀升,目前市场零售额份额已超过30%。

中怡康家电研究专家左延鹊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市场上的IH电饭煲价格千差万别,国内一款和产品和国外原装产品价格竟相差百倍,同样是以IH为卖点,百倍的价格差让人不得不质疑产品的品质。

目前国内对于IH技术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各个厂商都在推出各种各样的IH升级版技术产品,以层出不同又不易理解的技术概念来引导消费市场,多种概念很难让消费者理清其中的弯弯道道。

我们知道“中国制造”的精髓是价格优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由于人力成本的低廉,加上在技术的快速模仿,各种制造产品开始崛起。但是这种以价格为核心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首先价格不可能无限度的降低,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追求,已经不是够用就好。

虽然市场鱼龙混杂,但是从像美的的匠心系列电饭煲、小米的IH压力电饭煲、格力大松的IH电饭煲等产品都能够看出来,国人正在改变“中国制造”的痕迹,不仅如此还能结合“互联网+”,推出饭煲生态,提升品质同时与时俱进。

网红董明珠前阵子说道,“我特别生气到国外买电饭煲的事情”,日本电饭煲等产品的热销,对于国内制造业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但是就是这种压力反而不是一件坏事,国内现在对IH电饭煲的研发已经进步了很多,IH电饭煲也只是个投射,“中国制造”与工匠精神不再背道相驰,“中国工匠”指日可待。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