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骨质增生的方法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骨质增生的首选疗法。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2、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骨质增生,较之西药的最大的优点在于,从病理上进行根治。缺点在于,起效较慢或效果显著但流于秘方不为人所知。目前老百姓比较认可的黄氏外用中药粉包,效果很理想,没有副作用,能彻底解决骨质增生的痛苦。中药治疗里还包括针灸治疗,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但对骨质增生来说,针灸只能起辅助作用。
3、补完替代治疗:所谓补完替代疗法指的是西医体系之外可以达到康复人体疾病的疗法的总称,如中医、藏医、印医等,兴起于上世纪80-90年代。骨质增生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造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引起的,所以它的根源在于软骨磨损,只有能够让软骨恢复再生,骨质增生才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4、微创治疗法:微创治疗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效果显著,伤口小,恢复快,费用低,而且从根本上解除病灶,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微创治疗法有:激光针刀松解术、臭氧髓核消融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二、骨质增生会出现什么症状
当骨质增生出现在颈椎腰椎时,经常会压迫到周围的神经。颈椎骨质增生压迫到神经会会出现肩部到上臂、下臂连手指的肌肉内一条线的痛、胀、麻感。腰椎骨质增生压迫到坐骨神经,就会出现腿部的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
膝关节增生严重时,膝关节肿胀,关节积液,晨僵及久坐后有胶着现象,关节伸屈功能障碍,跛行,功能受限,伸屈活动有弹响声,在下台阶、久立时, 膝关节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膝其中关节前内侧条索样肿块伴伸膝障碍,膝关节周围骨赘形成,关节周围伴有骨质疏松与骨质硬化。关节面毛糙不平,其内侧胫股关节面受累明显,关节间隙变窄。其中多数会发生内侧间隙狭窄,髌骨骨刺形成。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症状在初期,行走、久立、上下楼梯、下蹲、跑步时会疼痛,关节弹响关节伸屈功能障碍,休息后缓解,严重者可影响睡眠。有可持续性隐痛,气湿降低时疼痛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或久坐起立起开始活动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
三、骨质增生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1)增龄: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张乃铮教授等人对北京郊区 2063名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 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1%、5 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2)性别:从张乃铮教授等人的资料分析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
(3)种族遗传因素:英国人发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种人比黑种人发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结节的骨关节炎妇女,她们的母亲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别为普通人群的2~3倍。并且骨关节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检出率增高。
(4)体质因素: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的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所以骨质增生多发生于负重较大的髋、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于关节疼痛,患者不自觉地限制了活动而使体重增加,相互影响又加重了关节病变。美国《今日关节炎》发表一份研究资料指出:通过跟踪观察30~46岁的 1178名男性,发现超过标准体重20磅的人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者多3。5倍的机会。发生部位多是髋、膝关节。
(5)姿势不良:如长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者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特别高。这是由于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劳损,并由于颈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续紧张状态,久之这些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进而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骨质增生。也与颈椎关节长期受力不均,使压力(应力)集中于关节内的某处造成应力过度而损伤关节。
(6)骨内静脉瘀滞及骨内高压: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使动静脉压差缩小、营养血管的血流减少、营养障碍可引起骨小梁坏死,骨细胞坏死可能是诱发关节炎的原因之一。
四、骨质增生补钙的饮食有哪些
食物中含有丰富维生素D的,有沙丁鱼,鱼肝油等,膳食钙如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满足需要,在必要时也可补钙剂。骨质疏松的饮食需要合理补钙。冬季,特别是北方的一些城市,含钙食物比较缺乏,通过日常的饮食,已不能补充足量的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钙制剂来补充。
补充钙剂时,应注意选择钙含量高并且吸收率高的钙尔奇D片,其元素钙含量高,吸收相对也高,并含有维生素D,是钙补充制剂的上选产品。晒阳光也不失为一种补钙方法。
骨质疏松的饮食还需要注意合理调配。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瘦肉、家禽肉和鱼虾等,及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萝卜、芥菜、卷心菜、甘蓝和各种豆制品等。减少食盐摄入,以保存体内钙质,同时注意补充镁和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