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受到工伤或职业病的医疗、康复和经济待遇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中,工伤保险的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补贴、死亡补助金等多个方面。而对于因工作造成的工资损失,一般也能够得到相应的赔偿。具体来说,工伤保险赔偿工资损失的金额,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4条规定,应当按照被保险人在工伤发生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所得数额不能高于本地区当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此外,对于职工的丧失劳动能力,还应当按照相应的标准给予伤残津贴等经济补贴。
法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第24条:工伤保险应当按照下列标准给付:
(一)医疗费;
(二)伤残津贴;
(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四)生活补贴;
(五)丧葬补助金;
(六)死亡补助金;
(七)因工作造成的工资损失。
对于因工作造成的工资损失,应当按照被保险人在工伤发生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所得数额不能高于本地区当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4条: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加倍的工资报酬。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第10条: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承担费用。
4.《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73条:在职工伤保险待遇包括:1、医疗保险待遇;2、工伤医疗补助;3、伤残津贴;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5、生活补贴;6、丧葬补助金;7、因工作造成的工资损失;8、死亡补助金;9、其他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