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院接到起诉书后,必须当场审查并根据案件性质,在7天、15天或者30天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无法立即决定,法院应当先行立案。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或自诉,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或自诉,法院应当予以释明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法院在法定期限内无法判定起诉或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也应当先行立案,并在裁定或决定中说明理由。
法律分析
一、刑事自诉状多久立案
法院接到起诉书,必须当场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当场予以立案受理。
对于不能决定是否可以立案的,应当根据案件性质,在7天、15天或者30天之内决定是否立案。
对于不符合立案受理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二、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
第八条,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民事、行政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对刑事自诉,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次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三)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四)对执行异议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间内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
第九条,人民法院对起诉、自诉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的,应当出具书面裁定或者决定,并载明理由。
拓展延伸
刑事自诉状立案流程及注意事项
刑事自诉状立案是指个人自行提起刑事诉讼的程序。其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起诉人需准备好自诉状,详细陈述案件事实和罪行;然后,将自诉状提交给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接着,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将对自诉状进行审查,并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并进入正式的审判程序。在此过程中,起诉人需注意保持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自诉状符合法律规定。此外,起诉人还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程序要求,确保自诉状的顺利立案。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刑事自诉状的立案时间有明确规定。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法院应在7天、15天或30天内决定是否立案。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自诉状,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自诉状,法院应当予以释明。起诉人在提起刑事自诉时,应准备好详细的自诉状,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以确保自诉状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