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地理学科价值, 也是学科的固有特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地理知识、最重要的地理能力以及最需满足个人综合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自身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科学方法、价值观、世界观和情感品格,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度; 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本文笔者基于对地理学科课堂的了解和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多样教学,深化学生区域认知度
区域认知是指人们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是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人文要素不同,人地关系的形式和问题也不相同。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搭建区域认知结构, 通过迁移的方式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教授“认识区域”这部分的内容时,重点是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演示讲解“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让学生充分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用组织语言概述不同区域的特征和区域间的差异,在教材最后的“活动”是以海南岛为例,教师需要进一步复习加深对区域概念和区域特征的理解,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区域自然要素及区位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扩展阅读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从而使学生的区域认知度更加清晰。
二、结合生活,加强学生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指的是学生对于人类和地理环境在协调发展方面的观念和认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利用问题导学创设探究情境,加强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从而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例如,教师在教授“全球气候变暖”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温室气体的种类,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危害及防治措施。教师可以通过“温室效应”引入课题,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发表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向学生解释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而是气温升高,接下来设置问题:
1.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可以造成二氧化碳增多呢?2.有哪些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让学生去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使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发生,危害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能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组织活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是地理教学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学生初步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充分结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实践平台,组织活动,开展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授“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组织学生成立探究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教师对活动方案进行评价,给出修改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确定方案后,学生进行明确分工,开展有关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的地理路线的观测和观察活动;进行有关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调查、对比等活动。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交流和总结,撰写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并将讨论的结果撰写成实践活动报告,总结实践活动的意义。总之,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涵盖有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四方面, 分别从学生发展所必须提升的价值判断能力、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等方面给地理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恰当地把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让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 还能推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