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杨继盛的所处时代是什么

2022-12-05 来源:钮旅网

杨继盛所处时代:明代。字号:字仲芳号椒山。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直隶容城。出生时间:1516年6月16日。去世时间:1555年。别称:杨忠愍、杨父。主要作品:《就义诗》《龙湾韵·中外欲交驩》《丞狱中生瓜·久狱半为家》《和商中丞狱中生瓜》《哀商中丞少峰和徐龙湾韵》等。主要成就:弹劾严嵩,治理狄道。

关于杨继盛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杨继盛的诗词 点此查看杨继盛的详细内容

《就义诗》《就义诗·浩气还太虚》《次梅轩韵·一点丹心一点忠》《丞狱中生瓜·久狱半为家》《寒夜和敬所韵》《小雪·破窗不奈西风冷》《闻筑外城·病急须从标上治》《龙湾韵·中外欲交驩》《节母贞女诗并序》《考绩·一上离亭几度愁》《送宋司狱致仕》《送张对溪之任庐州》《夏午睡胡敬所年兄因见教作此和谢》《狱中红苔·寒柝凄凄哀怨绝》《和商中丞狱中生瓜》《哀商中丞少峰和徐龙湾韵》《和凤洲王年兄诗韵》《龙湾韵·燕囚羞对泣》《考绩·官阁不传迁转报》《龙湾韵·吁嗟成永隔》

二、生平

杨继盛,汉族,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杨继盛出生于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一个世代耕读之家。其母早亡,其父另娶,生活孤苦,白天放牛,晚间访师问友,深夜秉烛长读。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得中丁未科进士。初任留都(南京)吏部主事,35岁调升京师,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任兵部员外郎时,蒙古首领俺答汗数次带兵入侵明朝北部边境,奸臣严嵩死党大将军仇鸾请开马市以和之,杨继盛上书《请罢马市疏》,力言仇鸾之举有“十不可五谬”,严嵩庇护仇鸾,继盛上疏获罪被贬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典史。 杨继盛在狄道期间兴办学校、疏浚河道、开发煤矿、让妻子张贞传授纺织技术,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戴。一年后,俺答依然扰边,马市全遭破坏。明世宗知继盛有先见之明,再度起用杨继盛,调为山东诸城县令,改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兵部武选司,半年左右连迁四职。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假传圣旨,将杨继盛投入死囚牢。廷杖一百,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了,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但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杨继盛自行割下腐肉三斤,断筋二条。严嵩本想将杨继盛杀死,但杨继盛在陆炳等人的保护下,在监狱之中存活三年之久。但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严嵩在其严党的中坚人物,著名贪官鄢懋卿的说服之下,决心杀死杨继盛。恰在此时,严嵩看到了他的干儿子,严党的另一干将赵文华送来的一份论罪奏疏,在这份奏疏上,写着两个人的名字,于是他在二人名字之后加上了第三个名字:杨继盛。十月初一,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继盛与闽浙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苏松副总兵汤克宽等九人处决,弃尸于市,临刑有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继盛妻殉夫自缢。燕京士民敬而悯之,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并以其妻配祀。 死后十二年,隆庆皇帝立,追谥“忠愍”,建“旌忠祠”于保定。清世祖福临(顺治)御制《褒忠录序》、《褒忠录论》;清高宗弘历(乾隆)为杨继盛画像题诗。《明史》有传。

三、主要成就

杨继盛担任狄道(今甘肃临洮)典史时,他的创书院、置学田,开煤山、肃褐市以及疏园圃、核户籍等举措,开拓了狄道吏治和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1、创书院、置学田:狄道为汉、藏、回等民族杂居之处,其子“西番回子,俱习番经,通不读儒书”。杨继盛到任后,一改往昔谪官多静坐不理县事的习俗,决定从教育入手,以改变狄道文化落后的局面。 他首先解决了府县生员的学习之所,将门生贽礼并俸资所余,于东山超然台盖书院一区。其次,又在圆通寺设馆,募番、汉童生读书者百余人,聘教读二人指导学习。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取得了教育的初步成效,“各生俱知揖让、敬长上,出入循礼,其资质可进者三十余人。其各父兄亦因而知道礼,弃番教,举忻忻然…。” 为解决府县生员的生活问题,杨继盛多方筹措款项,购置学田二千亩。款项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筹部分,包括所得俸银并“鬻所乘马,出妇服装”的收入;二是清查户籍后的余粮,经请示上级后留用以置地。所购得的这些学田,一千亩由生员分种,一千亩佃种于人,收成用于诸生婚丧祭的补助或遇年荒时分用。 杨继盛创书院、置学田,为临洮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心血。他的付出在他身后得到了回报,迤明以降,考诸陇上进士名录,临洮人氏多列其中,此皆杨继盛开创之功。 2、开煤山、肃褐市:狄道县西南80里有煤山。煤山地居锁林峡(即今黑甸峡),有两处可供采煤,一处在陕西,一处在地竺寺前。烧柴的供应主要靠藏民贩运,价格高于县城。县府多次派员与藏民协商未果,最直接是煤山开采后,将触动藏民的实际利益。 杨继盛了解情况后,利用自己的声望,主动请命前往疏通。他与同去的四人“到则先摄之以威,次惠之以赏,由是煤利以开”,方便了当地百姓的生活。 “结褐”是边民的主要谋生手段之一。嘉靖时,吏治已坏,官吏承差和书吏动辄巧取豪夺,或减价和卖,或以杂物易换,致使织褐者不得其价。一些以织褐为生的家庭,生活得不到保障,“故有号泣于道者,有求死于河者,”这种流弊为害甚烈。 杨继盛为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公出告示禁止公差人员购褐,由上司定价后交给县府办理,以杜绝公差减价易换的舞弊行为。过了一段时间,巡按派人到狄道购褐,杨继盛不留情面,将差人拘禁起来,后经府掌印官说情才罢休。这件事情在官府中引起了强烈震动,各上司再也不敢派人来购褐了,百姓的收入也因此增加。 3、及疏园圃、核户籍: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流经狄道县境,经多年沉积,形成了自南而北的狭长谷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狄道城西一带,多年来以种蔬菜为主,各户的园圃也连成一片,从而为县民生活提供保障。但多年的灌溉导致水渠的淤塞,蔬菜的产量逐年下降。杨继盛及时招募各园户予以疏通,使其得以恢复往年的规模,灌溉面积也增加了一倍以上。 狄道县征收粮草,没有正规的官府文册,只有书手的旧簿相传。征收粮草仍以旧簿为准,导致了“富者实减而贫者反增富者纳轻而贫者反重”的严重后果。为扭转这一局面,杨继盛将掌管私簿的手书召集起来,先算各户的总数,次算一县的总数,往日的弊端便暴露无遗,粮草数量比原来反而多出30石。杨继盛在确查的基础上,将应征粮草的轻重分为三等,按各户拥有的土地均摊,使从前游移于其间而得利者无隙可乘。 户籍核查多出的30石粮草,杨继盛并没有隐瞒,而是如实上报。经过请示上司批准,这些多余的粮食用于购置学地。他的意义不仅在于此事本身,而在于它即解决了府县生员的后顾之忧,使狄道的吏治有迹可循,也使它的教育事业得到有力支持。

四、社会影响

隆庆二年,直隶监察御史郝杰,在保定民众的强烈要求下,上奏穆宗:“保定府是杨继盛的故乡,本地官吏和百姓请为杨继盛立祠,以做永久的纪念,请求批准。”皇帝很快批准,并定名为“旌忠”祠。杨公祠建于金线胡同,正殿三间,正中塑杨继盛像,正殿两旁各建碑亭一座,亭内各竖一碑,一碑刻杨继盛劾仇鸾的《罢马市疏》,一碑刻《劾严嵩疏》。清顺治十三年,将清世祖福临御制文两篇刻碑立于祠内。杨公祠大门外有一牌坊 ,写有“表”,祠后另一牌坊写“旌忠坊”。金线胡同杨公祠建成后三十三年,人们认为此处风水欠佳,于是又在皇华馆街建了第二座杨公祠(即旌忠祠),院中立有大学士孙承宗撰写的《旌忠祠碑记》,前门有“昭代忠臣坊”一座。清康熙十年重修时,又增“成仁坊”一座。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杨继盛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