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化学变化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如上所述,物质总是在进行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埋藏和温度增高导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称为煤化作用。
3、这是一个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4、脑组织气体分析通过多方式探头进行测量,局部化学变化通过微透析仪进行测量。
5、目的通过观察吗啡依赖大鼠肾脏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组织化学变化,探讨吗啡依赖对大鼠肾脏的影响。
6、地沟油中除铅、砷、黄曲霉素等有毒物质含量超标外,在炼制过程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还会产生苯丙芘等致癌物质。
7、你错把谣言当真话三姑六婆乱八卦看辣妹流鼻血自然会起化学变化。
8、微生物是引起化学变化的作用者。
9、我们可用反应式表示这种化学变化。
10、物质变化分为两大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1、二是化学变化,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不断增多,致使蒸煮品质下降,再进一步氧化,将会产生难闻的戊醛,己醛等挥发性羰基化合物。
12、南瓜瓣含糖量较高,经久贮,瓜瓣自然进行无氧酵解,人食用经过化学变化了的南瓜会引起中毒。
13、将海鲜浸泡的水,倒入乙酸铵等液体内,在水中加热,液体会变黄,即其中的甲醛发生化学变化,多次浸泡洗涤,甲醛含量变少。
14、相传,刘安在炼长生不老丹药中,无意中用石膏点中豆腐浆汁,起了化学变化呈凝固体成为乳白色的豆腐。
15、在这场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进程中,不能以行政手段“重组”的“归大堆”现象来代替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而是要实现“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
16、从原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对黑白照相术中的化学变化进行了探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17、太阳、空气和风引起快速的化学变化。
18、这就是态函数,我们处于恒定的温度和压强之下,然后考虑某些化学变化或者相变,或者你想考虑的东西。
19、老师解释,这是因为红药水中的红溴汞与碘酒中的碘相遇后,容易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碘化汞。
20、测绘了切削温度、后刀面磨损量与切削时间或切削速度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刀具前、后刀面显微磨损、破损形貌和化学变化。
21、由于茶水中的多酚类、糖类、果胶、氨基酸等与口中涎液发生化学变化,使口腔得以滋润,产生清凉感觉。
22、这种状态的变化是一个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23、本文观察了单独应用鹤草酚及其合并硝唑咪实验治疗小白鼠血吸虫病时,体内肝移虫体及宿主肝脏的组织化学变化。
24、每当发生化学变化时,就有一种新的物质生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