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5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16:56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1、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大学生一旦进入青年阶段,就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将自身的地位抬到过高的水平,在思考问题时也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感受和利益,而轻视了其他人的情况和现实中的具体条件,这样思考出的结果无疑是有失偏颇的。
2、自负或自卑心理: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接触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是极强的,加上青年更加成熟,实力不断增强,认为自己有生存、干大事的才能,因此自信心爆棚,发展到自负的极端。
3、从众心理:
当人融入某个群体后,很可能因为团体作用,逐步放弃个人意见而妥协于团体中的领导者,表现出从众心理。人是社会性动物,有很强的从众倾向,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会暂时失去思考的能力,缺乏主见。
4、虚荣心: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说法,社会中的个体均具有需要被他人尊重的渴望,企图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关注,这种心理是正常的,但是一旦发展过度,就会变成负面的虚荣。
二、大学生调适自我意识偏差的方法: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认识自我是让个体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这是为现在的我达到理想中的我的有力保障。
2、欣然接受自我:
学生要正视现实,比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需要认识到学习成绩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敢于打破不满的现状,主动接受自我并实现个人提升。
3、不断完善自我:
在对个人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认识后,学生要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明白人无完人,克服心理障碍,主动接受自我。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不断参与社团活动,打开交际面,让自己融入团体,学会与人交流,树立自信心。
扩展资料:
自我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等特点,它对人格的形成、发展起着调节、监控和矫正的作用。它包括对自身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自我观念、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控制等是其重要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是人的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因此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人的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儿童的自我意识各要素中,自我评价能力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自我意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有意识偏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16:56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扩展资料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动的好的⼀⾯,就会更加积极地向着成果努⼒。在这种精神刺激下,我们会采取更多有益的⾏动,从⽽得到实际的效果。
为了实现我们的⽬标,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我们除了需要坚强的意志,更需要从小事做起,如果我们打算从明天开始做三件事,那么就降低难度,从现在开始只做⼀件事。然后,去感受"做到了"的喜悦,享受这种成就感,认可自己。在这个瞬间,我们就已经开始改变。
如果我们能够不以世俗的价值观为基准,以为基准改变的;如果能够从的动开始,踏实地积累和坚持;如果能够专注于现实和现在;这样的我们,将随所欲地改变,活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16:57
1、以自我为中心。
将自身的地位抬到过高的水平,在思考问题时也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感受和利益,而轻视了其他人的情况和现实中的具体条件,这样思考出的结果无疑是有失偏颇的。出现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许多90年代出生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一直顶着光环长大。
在青年时期自信心和自尊心进一步增长,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是中心”的观念。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合理的矫正,发展过度,将会导致学生自私自利,不能关爱和理解他人,社会人际关系不和谐。
2、自负或自卑心理。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接触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是极强的,加上青年更加成熟,实力不断增强,认为自己有生存、干大事的才能,因此自信心爆棚,发展到自负的极端。自信对于新时代青年是必不可少的,但自负无疑会阻碍学生长远发展,自负的人不会轻易接受同伴或师长的教诲甚至建议,独断专行,导致决策频频失误。
而与之相反,部分同学在大学中遇到许多表现出色的同学,学习成绩和社交技巧都略胜自己一筹,尤其是自己在文体、交际活动中暴露不足时,就可能陷入极度怀疑自己的心理问题中;而从客观上说,较差的家庭经济条件和高额学费也是让学生自卑的一大原因。
调适方法:
1、全面地了解自我,了解和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比如自信、骄傲或勇敢、莽撞等,同时认清自己与团体的关系,了解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位置,寻找适合个人发展的道路。
2、大学生要学会自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同伴们性格、能力、学习、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比较,寻找到自己的特点,以此判断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自身的不当行为,从事件的结果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在不断自省中总结得失。
3、通过老师、朋友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虚心倾听多方面评价,更正确的认识自我。
扩展资料:
加强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与应对措施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作用;同时了解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的具体表现,如以自我为中心、自负或自卑心理、从众心理、虚荣心等等。
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进行研究,大学生要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欣然接受自我,不断完善自我,才能矫正自我意识方面的偏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16:57
1、离不开智能手机。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全世界的大事都会涌入我们掌中的手机。
2、过着“双重生活”。临床心理学家发现,许多人都过着双重生活:他们一方面想要展现出“与他人在一起很快乐”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关起门来用饮酒、暴饮暴食或出轨等方式来缓解焦虑。
3、对健康的担忧。人们对健康的忧虑越来越普遍了。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对健康有了更多的认识,但也可能会让我们患上“疑病症”。
4、“看起来更完美”让人压力大。1/3的人表示,外貌形象会让他们感到焦虑。
5、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一项调查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从22岁开始,在32岁左右达到峰值。
解决方法:
1、运动是心情的“兴奋剂”。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刺激大脑中一种化学物质——内啡肽的分泌,它能使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
2、正确面对压力。遇到挫折时,转移注意力,暂时抛开烦恼,先做喜欢做的事。等心情平静后,再重新考虑如何解决烦恼。
3、以独特的方式适应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自豪。立足点不一样,闪光点也不一样。要敢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社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
4、学会宣泄。不顺心、不如意时,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找朋友倾诉等方式来宣泄不愉快情绪,切忌压抑负面情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16:58
1、自负
自负就是过高地、不切实际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致失去自知。心理学家柯指出:“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能调动主客观双方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遇到挫折,产生苦闷。”
2、自卑 ,
与自负相反,自卑就是过低地评价自己能力,看不起自己,是由自我否定引起的内心体验。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类普遍存在自卑感,只是自卑的程度、内容不同。
适当的自卑不仅无损于身心,还可以成为个体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建设性作用。
但过分的自卑则是一种消极的会使人丧失自信心,看不到优势,*了潜能的发挥。处理不当会出现心理问题,更甚者导致精神疾病或自杀。
3、从众心理。
当人融入某个群体后,很可能因为团体作用,逐步放弃个人意见而妥协于团体中的领导者,表现出从众心理。
人是社会性动物,有很强的从众倾向,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会暂时失去思考的能力,缺乏主见。这种学生如果长期如此,会极易迷失自我,甚至害怕离开团体或被孤立,丧失自信心,无法地下决定,对个人发展极为不利。
4、虚荣心。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说法,社会中的个体均具有需要被他人尊重的渴望,企图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关注,这种心理是正常的,但是一旦发展过度,就会变成负面的虚荣。
虚荣的人是指那些不脚踏实地奋斗,侥幸利用吹牛、作假、撒谎等投机取巧行为树立良好个人形象的人。虚荣会使人逐步变得狡猾、懒惰,失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调整:
1、要认识真正的自己,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紧接着让你的老师对你有一个正确的分析,让你的同学对你有一个公平的评价,最后对比一下,这样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2、接下来就是取悦现在的自己,慢慢的一点点改,这样你的自我意识就会很正确的,不会有太多的偏差的。
3、自己要自律,通过自律来完善不足的你,过程会很难,只要你坚持下来,你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