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36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7 20:18
《周礼》是管制礼法汇粹、名物典章之全书。周礼相传由周公制定,其实是周公对夏商以来的礼乐进行增删、修改。周礼是等级社会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制度的总称。包括种种规则、典礼仪式和表示身分的舆服旌旗、宫室器用的规定等等。所谓周礼,是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
《周礼》又名《周官》、《周官经》,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之一,为周代职官礼法、物名制度汇编。中国古代社会所设置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其职权划分、官职职能等,就是由周礼模式脱胎出来的。名物制度也多源于周礼。它是中国周朝后期,根据周王朝系统曾有过的官制加工整理的王朝设官分职的书。汉代原称《周官》,又称《周官经》。西汉末刘歆始称《周礼》。全书6篇,分载天、地、春、夏、秋、冬6官:天官冢宰,称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及宫中事项,有属官63;地官司徒,称为教官,管理土地方域及王畿内人民教养,有属官78;春官宗伯,称为礼官,管理宗教及文化,有属官70;夏官司马,称为政官,管理军制、步骑、兵甲、交通及各方诸侯有关事项,有属官69;秋官司寇,称为刑官,管理刑狱、司法政务,兼掌礼宾等,有属官66;冬官司空,称为事官,管理工程建设兼及沟洫、土地、水利等,这一部分在汉代发现时已缺,当时取《考工记》抵充,有属官30。旧时常约言共有官360,实为376,每一官职皆有不少属员,合计数万人。《周礼》以官制的职掌联系各种制度,目的在于富国强兵,组织民户,广征贡赋,充实府库,为治理统一的大国提供设计蓝图。这部书原是先秦旧籍。郑玄以为该书“乃周公致太平之迹”,遂被认为是周公的著作大行于世。唐贾公彦撰《周礼义疏》42卷,至宋时与郑注合刻为《周礼注疏》。清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征引繁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7:26
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西周王朝的国都是丰京和镐京,在历史上一起并称为“丰镐”,周公制礼作乐由丰镐开始。[1][2][3]
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著作是《周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制度,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4]。《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载:“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5](此处存在争议,一说此处周官为《周礼》[6][1][2][3],一说为《尚书·周官》[7])《后汉书·卷三十四·百官志第二十四》亦载:“昔周公作《周官》,分职著明,法度相持,王室虽微,犹能久存。”[8]
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周代的礼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8:44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详细解释
周代的礼制。《左传·闵公元年》:“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汉书·文帝纪》“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 唐 颜师古 注:“此丧制者,文帝自率己意创而为之,非有取於周礼也。”唐 张守节《史记正义》:”周武王伐纣,乃立亳社,以为监戒,覆上栈下,使通天地阴阳之气。周礼衰,国将危民,故宋之社为亡殷复也。“
礼数周全。 傅朝阳 《方言词释例》“周礼”:“过午再到人家那里,还象个周礼的样吗?”
1.
周代的礼制。《左传·闵公元年》:“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汉书·文帝纪》“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 唐 颜师古 注:“此丧制者,文帝自率己意创而为之,非有取於周礼也。”唐 张守节《史记正义》:”周武王伐纣,乃立亳社,以为监戒,覆上栈下,使通天地阴阳之气。周礼衰,国将危民,故宋之社为亡殷复也。“
2.
礼数周全。 傅朝阳 《方言词释例》“周礼”:“过午再到人家那里,还象个周礼的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