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0:4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6:09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奥地利裔德国*人物,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作为德国元首,为德国极权统治*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公认为是二战的主要发动者。
1919年,希特勒因军队任务而认识纳粹党在之后不久加入,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23年因啤酒馆政变被捕入狱之后,他以泛德意志民族主义、反犹主义、反资本主义及*主义等宣传手段得到支持。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之后,快速的将德国变为一党专政的国家。希特勒极欲建立纳粹霸权于欧洲,为达到目的,他以外交*主张德国人的生存空间及德国再武装。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 在之后的三年里,德国及其他轴心国占领了大部份的欧洲、北非、东亚及太平洋诸岛屿。然而1942年之后,盟军开始*,德军渐居劣势。至1945年,盟军已*遭德军占领的大部分地区。[3]而在战争之中,欧洲犹太人遭受到种族灭绝。1945年4月,红军迫近柏林之时,希特勒与其女友爱娃·布劳恩结婚并在二日内自杀。[4]
1 早期
1.1 家世
1.2 童年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
2 进入政界
2.1 加入纳粹党
2.2 啤酒馆政变
2.3 著作《我的奋斗》
2.4 纳粹党的重建
2.5 与天主教关系
3 崛起
3.1 布吕宁时期
3.2 帕彭与施莱谢尔时期
3.3 成为总理
3.3.1 国会纵火案与授权法案
3.3.2 长刀之夜与兴登堡逝世
4 第三帝国
4.1 大*
5 第二次世界大战
5.1 初期外交上的胜利
5.1.1 进军莱茵兰
5.1.2 干涉西班牙内战
5.1.3 德奥合并
5.1.4 并吞捷克斯洛伐克
5.2 轴心国的形成
5.3 战争爆发
6 自杀
7 影响
8 宗教观
9 与神秘主义
10 健康
11 性向
12 推翻希特勒的密谋
12.1 1938年
12.2 1944年
13 著作
14 电视系列剧
15 参考文献
15.1 注
15.2 参考书目
16 外部链接
17 参见
家世
希特勒之父阿洛伊斯·希特勒因为是一私生子而在其39岁之前皆以其母亲之姓Schicklgruber为姓[5]。 阿洛伊斯在其出生证明上其父不详而造成日后许多争议。如日后纳粹党律师汉斯·法郎克调查希特勒侄儿的威胁信与在其回忆录宣称具有未公开之书信透漏了Schicklgruber太太被奥地利格拉茨一犹太家庭所雇佣,而其家庭中一19岁儿为阿洛伊斯·希特勒。[5] 但无证据可以支持法郎克的说词而法郎克自己也说希特勒明显拥有完整亚利安人的血统。[6] 法郎克的说词在1950年代广泛的被信服,但在1990年代被历史学者提出质疑。[7][8] 曾写过希特勒传记的历史学家Ian Kershaw则驳斥此说法并提出格拉茨犹太人早在15世纪被驱逐并禁止在之后重回该城市。[8]
1876年,阿洛伊斯·希特勒改其继父之姓Hiedler,可被拼为Hiedler、Hüttler、Huettler 及 Hitler,有可能被*职员统一调整为Hitler。其姓之由来为住于小房屋的人。[5]
童年
孩童时期希特勒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因河畔布劳瑙(Braunau am Inn)的一个海关文职人员家庭,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曾经当过鞋匠,后来才转为海关文职人员。希特勒年幼随父亲加入天主教成为信徒,可是日后受*教原教旨主义影响,曾立志要成为牧师。
希特勒的童年很不愉快。目前有历史学家指出,希特勒小时候曾遭到学校同学的*,这段“童年阴影”导致后来希特勒的强烈报复思想。他很爱他的家人。他曾学习过绘画,但中学时期学习成绩非常差,因此未毕业就退学了。他曾经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但都被以“不适合绘画”为由被拒绝取录。父母双亡之后,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不得不流浪到维也纳街头行乞,靠卖画为生,有时被雇佣来扫雪、扛行李。
希特勒早在中学时就接触了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想,来到维也纳之后又阅读了大量宣传种族优越的书籍,更加痴迷于其中。他发誓要“为德国复兴而奋斗”。在他1925年出版的自传《我的奋斗》(Mein Kampf)中,他表露了他对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性的确信、对犹太民族的仇恨,并且为日后走上纳粹主义这道路埋下了伏笔。
一战时的希特勒。(最左)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爆发时,希特勒志愿参加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在西线与英法联军作战,先后参与了第一次伊普雷斯战役、索姆河战役、阿拉斯战役与巴斯青达战役[9]。1917年,他由“传令兵”晋升为上等兵,并因作战勇敢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前者在士兵和士官阶层中获得者相当稀少)[10]。希特勒在1916年索姆河战役时,大腿[11]或腹股沟(因而有人认为他因此意外失去一粒*)[12]受了伤,在1917年3月返回战场。1918年10月15日,希特勒遭芥子气攻击而短暂失明,在此养伤期间,德国向协约国宣布投降。
进入政界
加入纳粹党
纳粹党的标识
希特勒的德国工人党党证。至于希特勒的纳粹党党证编号为555(其实他是第55位加入的,加上500是为了使当时的纳粹党人数看起来较多),之后编号变小以强调希特勒是创党党员之一[13]。希特勒本来要自己成立政党,但他被德国工人党邀请加入后改以扩大现有政党取代了原计划。战后,由于德国曾爆发以犹太人为首,与苏联第三国际联手的**,德国陆军一方面要避免*思想在军队中蔓延,一方面又对如雨后春笋成立的各种新政党颇有兴趣,于是成立了一个调查局。希特勒因为这个调查局符合他的*理念而应征并获得录用。在慕尼黑大学,他对被遣返战俘的演说,其演说才能让教授与战俘们同样地留下深刻印象。
1919年,在执行任务旁听德国工人党(即后来的纳粹党)会议的时候,希特勒起身痛斥一个鼓吹巴伐利亚分离运动者是中了犹太人“要把德国*成两个国家”的奸计,德国工人党*德莱克斯勒对此演说印象深刻并邀请了希特勒入党。不久后希特勒成为*团委员,3年后即1921年出任党魁,并正式将党名更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简写为NSDAP),并雇佣了一批打手成立了国民冲锋队。
啤酒馆政变
1924年合照。希特勒获得更多的支持后,他决定利用鲁登道夫的影响力发动政变,仿效意大利法西斯党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泡制出征柏林。希特勒与鲁登道夫得到巴伐利亚邦总理冯·卡尔(Gustav Ritter von Kahr)与军队及*的主要人物的暗中支持,当时有份*海报上写说:鲁登道夫、希特勒及巴伐利亚军警高层谋划创建立新*。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与冲锋队突袭了由冯·卡尔主办的公众会议在慕尼黑最大的啤酒馆,希特勒宣布他将与鲁登道夫成立一新*并以*要胁冯·卡尔及当地军事机构共同摧毁柏林当局[14]。冯卡尔撤回他的支持并趁机逃离并开始反抗希特勒[15]。隔日,希特勒与他的支持者至啤酒馆示威*至巴伐利亚邦战争部以推翻巴伐利亚*作为出征柏林的开始,但警方驱遂了他们,在此当中,16名纳粹党员死亡[16]。
希特勒逃离至恩斯特·汉夫丹格的家并考虑自杀,他很快以叛国罪被捕,阿尔弗雷德·罗森堡因而成为临时的党领导人。在审判过程中,希特勒的演讲使他的人气升高[17],转变成为举国皆知的人物。1924年4月1日,希特勒被判5年有期徒刑在兰兹堡监狱服刑。在服刑期间受到狱警友善的对待及收到许多仰慕者的信件。1924年12月12日巴伐利亚邦最高*的指令驳回检察官对希特勒提早获释的*,使希特勒获得假释并在隔日出狱[18]。包含重审的时间,希特勒仅服刑约一年的时间[19]。
《我的奋斗》
《我的奋斗》在兰兹堡监狱的时间,希特勒以口述而其副手鲁道夫·赫斯手写完成了《我的奋斗》[20]上篇[19]。其后则向一神秘组织Thule Society成员埃卡特(Dietrich Eckart)口述完成自传及其思说阐述。该书分别在1925年及1926年出版各一册,至1934年的销售量为24万本,而至二战结束,约有千万本被售出或发出。希特勒花了几年躲避自该书版税而来税金,共积欠了约405500马克(约今日六百万欧元)。希特勒成为总理后,其欠税追讨被搁置[21][22]。我的奋斗著作权被巴伐利亚自由邦主张拥有至2015年12月31日。该书在现今德国的出版仅限于学术研究与已加注评论版本。
纳粹党的重建
自希特勒释放以来,在德国的政经情形已有了改善,阻碍了希特勒煸动*夺权的机会。即使啤酒馆*让希特勒受到举国的观注,但纳粹党的主要根据地仍一直在慕尼黑。
纳粹党及其他相关组织因啤酒馆*的关系被在巴伐利亚邦被禁止,希特勒以日后只用合法手段取得*权力说服巴伐利亚总理Heinrich Held解除对纳粹党的禁令。虽然禁令在1925年2月16日被解除[23],因为希特勒激动的演说却对公共演讲有了新的禁令,自希特勒公开演讲被禁后,他任命了1924年被选为国会议员的格里哥·斯特拉瑟(Gregor Strasser)为党的组织机构*(Reichsorganisationsleiter),授权他在德国北部组织新的党部,其弟奥托·斯特拉瑟及约瑟夫·戈培尔的加入,主导另一条路线,在党纲内强调社会主义元素,这Arbeitsgemeinschaft der Gauleiter Nord-West成为党内的反对派,影响到了希特勒的威信,但1926年的巴姆堡会议(Bamberg Conference)中被希特勒斗垮,在此之中,戈培尔加入希特勒的一方。 在此次党内危机之后,希特勒更加集中党的权力于己身,并确立了领袖原则(Führerprinzip)为党的基本原则。
与天主教关系
1931年希特勒参加德国选举,由于宣扬仇恨主张而被天主教驱逐出教会,教皇下令天主教徒不得投票给希特勒。至此希特勒与天主教决裂。在*教会的支持下,他后来上台即取缔天主教,统一成为德国教会,为此赢得了不少仇恨天主教的路德宗原教旨*教会支持,使其可全面控制德国的宗教思想,为日后之政权打下基础。
崛起
布吕宁时期
希特勒于竞选期间发表演说。参见:经济大恐慌
希特勒的*生命转折点,经济大恐慌致命的打击了1930年的德国。使得纳粹党在国会的席次在1928年5月的12席,至1930年9月获得107席,成为国会的第二大党[24]。在国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支持下,1932年希特勒打算参选总统。同年1月27日的杜塞尔多夫,希特勒在工业家俱乐部的演讲获得德国大多数有影响力的工业家广泛的支持[25]。虽然希特勒自1913年离开奥地利,但他至今仍未是德国公民,也因此无法参选。同年2月,有纳粹党参与的布朗斯威克邦*任命希特勒为非主要的行政*并因此在1932年2月25日取得布朗斯威克邦的公民权[26],在之后几天,其它邦也给予他公民权,如此一来便自动拥有了德国公民权并能让他参选总统[27]。 在两轮选举中,希特勒皆得到约35%的第二高票,但都败给总统保罗·冯·兴登堡,虽然竞选失败,但其实仍有其它替代路线可以获得*权力[28]。
帕彭与施莱谢尔时期
1932年6月,总统兴登堡任命保守右派的帕彭为新一任总理,但帕彭在国会仅获得德国国家人民党的支持,但1932年7月的德国国会选举,纳粹党获得230个席次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帕彭知道内阁继续执政必须得到纳粹党的支持,因而企图说服希特勒答应接受副总理此职位,希特勒认为自己适合总理一职,但遭到兴登堡的拒绝。 而后对帕彭内阁的不信任案获得84%国会议员的支持。11月国会重新选举,纳粹流失了部份选票但仍为国会第一大党。 帕彭建议兴登堡解散国会无限期推迟国会选举,起初兴登堡答应了他,但之后失去施莱谢尔与军方的支持,而兴登堡改由施莱谢尔接任总理。施莱谢尔想利用格里哥·斯特拉瑟来*纳粹党,但并不成功。随后,施莱谢尔又遭逢倒阁危机,建议兴登堡动用紧急命令以解散国会、推迟国会选举,但兴登堡并没答应。
成为总理
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的首日在窗边向支持者致意。帕彭为了向政敌施莱谢尔报仇,而与德国国家人民党党魁阿尔弗雷德·胡根贝格、亚尔马·沙赫特和福兹·梯森等德国企业家共同筹划一个阴谋,他们经济上资助了负荷庞大选举花费而在破产边缘的纳粹党,企业家积极向兴登堡说服任命希特勒为总理[29]。最后,兴登堡勉强同意任命希特勒为总理,由纳粹党与国家人民党共组联合内阁。帕彭为副总理、胡根贝格为经济*,威廉·弗利克为内政*及戈林为不管部*等。1933年1月30日于兴登堡总统办公室,希特勒以简单的仪式宣誓成为德国总理。
国会纵火案与授权法案
国会纵火案和1933年德国授权法案
希特勒成为总理后,纳粹党在国会里并不是绝对多数,受到反对党的阻扰,希特勒说服兴登堡解散国会,选举预定在1933年3月初,但在2月27日国会大厦被纵火[30],一名荷兰*党被发现在大楼中,这场火也被渲染为国会的第二大党*党(也是纳粹党的主要政敌)所为。隔日,国会火灾命令通过,德国基本*被限定,根据该命令规定,*党领袖被逮捕,动员冲锋队将全国所有*党党部占领并禁止了*党员参加3月初的国会选举,纳粹党使用武装部队的暴力、*情结及利用国家机器作宣传赢得了44%的席位,联合德国国家人民党成为国会里绝对多数[31]。希特勒在3月15选后的内阁会议中提出授权法案(可使内阁获得法律上允许的四年权力)的概想,纳粹党想利用授权法案取得完全的*权力而不用必须拥有国会的绝对多数且不须与执政联盟中的其它党谈条件。 。
1933年3月,希特勒对于授权法案在国会演说。长刀之夜与兴登堡逝世
长刀之夜
希特勒无法控制冲锋队在街头暴力以影响到希特勒的权力,故欲除去冲锋队及其领导者恩斯特·罗姆。他还想调解国防军高层对害怕及厌恶冲锋队,特别是罗姆企图想把国防军纳入自己领导的冲锋队之下。最后,希特勒的清算,以消除攻击其政权的政敌,特别是忠于副总理帕彭的人马。在1934年6月30至7月2日进行清算,在其中至少有85人死于清算,虽然最后的死亡人数已几百个。超过一千的反对者被逮捕,大部分参与行动的是党卫队及盖世太保,此次行动使国防军加强并巩固对希特勒的支持。1934年8月2日,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病逝,紧接着并未举办总统选举,取而代之的是由希特勒内阁通过一项法案宣布总统职权暂时中止并将该权力转授予总理,使希特勒成为元首兼帝国总理。希特勒也成为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德国所有官兵向希特勒宣誓[32]。 在8月中的公民投票,这些行动获84.6%的选民认同[33]。这些行动违反了威玛*与授权法案。该*规定由最高*院长代理总统直下次选举,而授权法案特别规定希特勒不得利用任何方法侵夺总统职权,然而已无人能反对他。
第三帝国
纳粹德国
1938年希特勒进行高速公路开工典礼。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社会机构都“纳粹化”。在执政期间,希特勒废止威玛共和国,将德国改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并解散国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和团体,*和*天主教会、自由派别*教会、民主党人、*党人和犹太人,宣布纳粹党和第三帝国合为一体,开始了他的*之路。在第三帝国初期阶段,他的经济措施使得德国经济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阴影,也因此获得低下层民众的支持。希特勒承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而且他的承诺在第三帝国初期(1933年—1938年)已实现了,从而使更多人拥护希特勒。所以战后有人这样评价他:“元首在1938年之前是伟人,1938—1940年之间是暴君,1940之后则是个彻底的疯子。”
大*
犹太**
其中的希特勒的种族净化*的基础来自法国戈比诺(Arthur de Gobineau)的优生学、种族主义及社会达尔文主义。最先的受害者是生理残缺或发展障碍的儿童,这些杀戮以 Action T4行动为名。
1939年至1945年间,党卫队在傀儡国及占领下的领土有系统的杀了1100万至1400万人,包含在集中营、犹太区的600万犹太人[34][35],除了毒气、许多死于饥饿与疾病,或死于过度劳动。除了犹太人外,部份波兰人、*党人、*反对者、抵抗组织、*、吉普赛人、肢体障碍者、智能障碍者及苏联战俘、耶和华见证人、*复临派、工会份子及精神病患等。最大的*中心是奥斯威辛集中营,据所知,希特勒从无巡视集中营及公开谈论*的明确词语[36]。
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是由纳粹领导高层希姆莱与海德里希在实行计划中扮演关键角色。虽无希特勒授权大*的明确命令文件,但已有文件表示他批准了在波兰及苏联的别动队指示,且了解他们的行动。
为了使最终解决方案更有统合性的实行,在1942年1月20日柏林附近举行万湖会议,十五位主要*举会,由海德里希与艾希曼领导。会议记录提供了大*最明确的证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初期外交上的胜利
进军莱茵兰
1936年1月,希特勒已计划在1937年指示德军进驻莱茵河沿岸非军事区,但在1935年时,法苏两国刚签定法苏互助条约对德国形成夹击之势;而意大利正忙于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无法顾及霍尔-赖伐尔协定所定的斯特雷萨阵线,希特勒将计划提早1936年3月[37],另外1935年至1936年德国的经济处于危机之中,故须有对外*转移焦点[38]。
干涉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佛朗哥请求德、义两国援助西班牙国民军,希特勒允诺并指示了三个主要的军事行动干涉西班牙内战。同月下旬,希特勒批准了Feuerzauber 行动,他调动20台三引擎Ju-52运输机与6台护航机和85位德国飞行员搭上乌萨拉莫(Usaramo)号以及调派德*队驻扎在西班牙及摩洛哥等地。9月下旬,希特勒又再次发动奥图行动,运送了24台以上的轻坦克、高射炮及无线电设备。德国指挥官Alexander von Scheele更将Ju-52运输机改造为轰炸机。[39]至同年10月前,已有大约600至800德国士兵在西班牙[39]希特勒最大一次也是最后的行动则是秃鹰军团(Legion Condor)。最初在1936年11月,希特勒运送了3500人的军队参与战斗又提供92架战机给西班牙国民军[39],秃鹰军团的行动直至1939年5月西班牙内战结束,佛朗哥取得政权。
1938年德奥合并后,希特勒进入维也纳。 德奥合并
希特勒认为所有日耳曼民族应于共同一个国家的统治之下,而德奥合并也是希特勒向外扩张领土的第一步。 19世纪,德国尚未统一前所提出的大德意志因普奥两强相争及奥国为多民族国家难以实现,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也确定了德国必须要使奥地利保持。 1938年初,希特勒巩固了自己内部权力后,便准备对外实行长期性领土的扩张。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许士尼格迫于德国的压力,在1937年2月12日于德国贝希特斯加登与希特勒会面,*开放对政党的*、给予完全的政党自由并释放被关的纳粹党员及让他们参与*,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许士尼格*答应并让奥地利纳粹党领袖阿图尔·赛斯-英夸特等人加入内阁[40]。 许士尼格只剩以公民投票挽救危局,该公投投票年龄门槛设定为24岁以排除较赞同纳粹的年轻人。3月10日,希特勒宣称这是一场*且德国不会承认。3月11日,希特勒对许士尼格发布最后通牒,无论有无回应,希特勒已命令军队准备进入奥地利。许士尼格最后向国外求援,但英法皆无任何动作,当天晚上他辞了总理一职。最初奥地利总统威廉·米克拉斯拒绝任命赛斯-英夸特为新一任总理,但在维也纳的纳粹党人开始攻占且囚禁**,米克拉斯仅得任命赛斯-英夸特为总理[41]。3月12日,德*队跨越德奥边界,同月14日成功进入维也纳[42][43]。隔日,希特勒进入维也纳受到奥地利人的欢迎,宣布“这个日耳曼人的古老土地成为德国最新的一部份”。
并吞捷克斯洛伐克
慕尼黑会议
英首相张伯伦、法总理达拉第、德元首希特勒与义总理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在并吞同为德意志人的奥地利成功后,希特勒对准了以德裔为主的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44]。在1938年3月3日,英国驻德大使与希特勒会谈表明英国主张以国际联合开发非洲殖民地换取德国承诺不发动战争以扩张领土[45],但希特勒对于东欧德国人的“生存空间”比联合开发更感兴趣,并认为德国在一战后所失去的非洲殖民地应回归德国而非联合开发,因而拒绝了英国的主张[46]。希特勒对于英国企图以非洲领土强加德国在欧洲不利相当恼火。希特勒最后表明他宁可用20年等待前殖民地回归而不同意英国换取和平的条件并终止了此次会议。[46][47] 1938年3月28、29日,希特勒在柏林密会了在苏台德区的德裔政党家乡前线,同意Henlein以不被布拉格当局所实行的苏台德区自治为理由换取德军的侵略。1938年4月,Henlein向匈牙利外交*表明,“不管捷克*同意与否,他会一直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认为只有从事破坏行动才能使捷克*加速垮台[48]。”有人认为,希特勒不觉得苏台德区的议题有什么重要性,只是为了有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借口[49] 希特勒计划在捷克边境建筑大量军事建物,鼓动苏台德人*,最后以家乡前线与捷克当局的纠纷作为侵略理由,以快速数天内的军事行动在其他国家介入前取得捷克斯洛伐克[50],希特勒尽可能在秋收建立好被称为西墙在莱茵兰的防卫工事,而将侵略行动选定在1938年9月底或10月初[51]。 1938年4月,希特勒命令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开始谋划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在战争似乎即将爆发时,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开始向希特勒会谈苏台德区问题。1938年9月,英国、法国、德国与意大利在德国慕尼黑签定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苏台德区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德军不费任何力气越过了德捷边境,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赤裸的在德国大军之前。1939年3月,希特勒邀请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艾米尔·哈克(Emil Hácha)前往柏林会谈,希特勒刻意的拖延,终于在15日凌晨会见并告诉哈克德军几小时后将侵略捷克。清晨四时,哈克*将捷克交给希特勒治理。同日早上进军并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希特勒抵达布拉格。英国首相张伯伦大为吃惊并开始防止希特勒之后的扩张行为。
轴心国的形成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参见:轴心国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939年5月22日,签订为“钢铁条约”。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反*国际协定。与日本方面,于1936年11月25日日本与德国签署反*国际协定。1938年2月,希特勒必须解决远东外交困境,在中日交战中,选择持续与中国自1910年代建立的中德关系或与日本结合新联盟。 在当时的军队强烈支持与中华*持续友好关系,中德关系获得外交*康斯坦丁·冯·纽赖特与战争*维尔纳·冯·勃洛姆堡(被称为“中国游说团”)的支持,他们试着利用外交*使欧洲远离战争。[52] 但在1938年初期,两人被希特勒解职,希特勒任命里宾特洛甫为新任外交*,他支持与日本建立军事同盟,然而希特勒终止了中德关系,选择了军事上较现代化、较强大的日本。在之后的德国议会中,希特勒宣布承认日本所扶持的满洲国与声明放弃一战战败在太平洋所失去被日本取得的殖民地[53]。希特勒命令终止德国一切对中国物资与人力的援助[53],而中国的蒋中正取消了中德经济协定以作为报复,德国失去了自中国而来军需原料,仅能从开放市场取得有限的货物。1940年9月24日德国柏林,希特勒、意大利外长加莱阿佐·齐亚诺(Galeazzo Ciano)及日本驻德大使来栖三郎签署三国同盟条约,象征二战轴心国的确立。
高机密下令执行代号“The Archives”行动,销毁希特勒、其妻子爱娃·布劳恩,以及纳粹德国宣传主管约瑟夫·戈培尔全家人的遗体,以免其遗体葬身处成为纳粹支持者朝拜的圣地。希特勒等人的遗体在1945年5月2日及5日被苏联军队发现,6月苏联军队将其埋葬于拉特诺镇外的森林中;八个月之后,即1946年2月21日,秘密移葬到马格德堡的苏联的军事基地。然而,在1970年3月,苏联决定撤离此军事基地并移交给前东德的平民机关,此秘密埋葬地点便可能被发现,因此计划将其遗骨销毁。此销段的秘密行动,由驻在马格德堡的KGB人员于1970年4月4日执行,将其遗体自墓穴中移出,在距离马格德堡11公里的舍纳贝克镇外露天焚烧,之后磨成粉末,集中丢入毕德瑞兹河。为证实希特勒的死亡,焚烧所剩希特勒的颚骨,现存于*联邦安全局档案室,而其头骨残骸存于*国家档案室,此外没有任何遗体残存于世。
影响
在希特勒的出生地奥地利因河畔布劳瑙有一石碑标记:
FÜR FRIEDEN FREIHEIT
UND DEMOKRATIE
NIE WIEDER FASCHISMUS
MILLIONEN TOTE MAHNEN
语译:为了和平、自由 // 与民主 // 法西斯永不再现 // 数百万人的死提醒着我们。
部分人士对希特勒有中性或赞赏的评价。前埃及总统沙达特在1953年,他是一名年轻男子时赞美了希特勒,很可能在当时在提倡反抗大英帝国[67]。美国非裔*领袖路易斯·法拉肯(Louis Farrakhan)曾赞喻“伟大的人物”[68]。印度湿婆神军党领袖拜·萨克雷(Bal Thackeray)曾在1995年称自己为希特勒赞赏者[69]。德国历史学者弗里德里希·迈内克(Friedrich Meinecke)称希特勒的一生是“在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凡及不可量的人物的伟大例子”。
受字数*有些发不上来!
参考资料:维基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6:10
听听他写的演讲稿,会使你更好的了解他。
上帝知道我是爱好和平的!
去年的五月十日,也许是德国历史上最值得记忆的战争开始了。我们在数天之内就击溃了敌人的前锋,然后揭开了世界上最大歼灭战的序幕。法国垮了,比利时和荷兰已被攻占了,英国的远征军残部已被驱逐雠分薮舐剑�媳�芳祝�浠亩�印?
一九四零年七月十九日,相信你们大家都还记得,我为了再扩大战果。三度说服国会。我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代表全*民对三军将士辉煌的战果致以感谢之意。
我也一再地伺机督促全世界建立和平。我的远见和预感不辛言中了,我的和平建议被误解,敌人以为我的和平跟畏缩懦怯并无两样。
欧洲和美国的好战份子,一再蛊惑大众的心灵,他们明知道没有胜利的契机,偏偏给他们民众一些会像肥皂泡沫一样破碎的新希望。然后,大众的压力,加上报社的鼓吹,那些好战份子自会一再没发引诱他们的国家作困兽之斗。
我警告他们说,我们会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实施夜间爆炸,丘吉尔还把我的警告当作是德国*的标记。这位历史上最出名的嗜血狂和业余战略家,还认为德国空军数月来不轻易露面,便是我们无法在夜间飞行的证明呢?
所以丘吉尔这个糟老头子就一连好几个月欺蒙英国人民相信单单皇家空军--再也不需要其他的帮手--就可以打赢战争,他们还“发明”数种手段和方法要迫使我们帝国臣服,他们要美国空军毫不留情猛炸人口稠密的地区,并采取饥饿战术。
我虽然一再地警告他们,我会采取这项别开生面的空战,我一连三个月都在警告他们。可是这些警告被丘吉尔当作耳边风。奇怪?这个人怎么不爱惜别人的生命呢?他只顾那些文化和建筑?
记得战争爆发时,丘吉尔就很明白地声称他要独行其事的作战,即使英国各大城市可能会变成一堆碎瓦残砾也在所不惜。所以他现在更变本加厉了。
我保证,当我所定的期限到时,他若给我们一个*,必要时我会以一百个*还击他们,可是仍无法使他了解他的行为是人神共诛的。他声称他绝不沮丧,他甚至向我们保证,不管我们如何猛烈轰炸,英国人民仍会把他列阵欢送回伦敦。
很可能就是这副欢送的景象加强了丘吉尔继续作战的决心,我们也决意继续回敬他们,也就是说,若有必要的话,将以一百个*回敬他投来的一个*,这样不断地爆炸,直到英国人民啐弃他的罪行和他的毒辣为止。
这个傻瓜他居然要求德国人民起来背叛我,这可证明他们如不是患了麻风病就是一群醉汉在疯言疯语。由于他的心智不正常,才会决定使巴尔干成为战争的舞台。
这个傻瓜最近五年以来,一直像疯子一样在欧洲跑跑跳跳,希望能找到可以放火的机会。很不幸的是,他却一再发现各国的吸血鬼都已在他们的国内放起火来了。
他去年冬季乱开空头支票,撒大谎,使美国民众信以为真地认为,凭德意志帝国在过去数个月的战争中不堪虚耗,现在已经奄奄一息,他也知道纸包不住火,所以他有必要在欧洲再撒一把战火。
他这个计划早在一九三九年秋和一九四零年春季就有腹案了。当时,英国的情势使他可动员一百个师左右。可是去年的五月和六月,我们目睹英军突然地严重溃败,使他这个计划胎死腹中。可是在去年的秋天,丘吉尔又想开始解决这个问题了。
由于义军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处于明显的优势,使得北非战局逆转,丘吉尔相信现在是最好的时候了,他可以把战争的舞台从利比亚转移到希腊了。他下令运输剩余的坦克和主要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兵员组成的残剩的步兵师,他自以为现在可以实现他的阴谋了,他可以使巴尔干半岛烽火燎原了。
因此,这也是丘吉尔在这次战争中所犯的最大战略错误。我一摸透英国不打算在巴尔干半岛夺取据点后,更采取了必要的步骤。
德国对这位假绅士的诡计是一阵愈加亦步亦趋,并纠集了必要的武力来打击他。德国没有意识要在巴尔干半岛开火。相反的,我们尽可能采用公平的方法,以期与希腊解决纠纷,当然,这些方法也是符合于意大利立法的希望。
意大利领袖不仅同意而且全力支持我们,努力使南斯拉夫签定符合我们和平目标的双边协定。最后,南斯拉夫*同意加入三霸权公约,南斯拉夫不需负什么义务,只要供我们借道就够了。
所以,今年三月二十六日,我们在维也纳签约,保证南斯拉夫在未来不会被外力干涉,并保证了巴尔干半岛的和平。先生们,您们相不相信我那天离开美丽的多瑙河城市时居然充满了快乐,不仅因为他是八年外交*的结晶,也因为我相信从这一刻起,德国也许不必再插足于巴尔干半岛了。
我们都被执政团传来的消息吓呆了,这份消息乃是有一群被收买的叛逆擅自反判,也使得那位英国首相用兴奋的证据说他第一次有好消息可以宣告全英国。
先生们,我确信您们都会了解,我一听到这份消息时,我立刻下令攻击南斯拉夫。德意志帝国绝不容许花费几年,签定了对别国政党有益的和约,却在一夕之间发现片面被毁,而且他们还侮辱了我们德意志帝国的大使,威吓了随行的军事*,伤害了*官邸的助理,而且还损坏了德国人的财物,把德国人民的住家夷为平地,并用恐吓来*无数的德国人。
上帝知道我是爱好和平的。但是感谢上帝,它赐给我可随意使用的手段来保卫德国的利益。我在当时很沉稳地下定了决心。因为我知道我是以保加利亚对我国永不动摇的忠诚来效忠德国,并发挥了匈牙利知道此事后的愤慨。
这场战役的结果很是特别。由贝尔格勒一小撮硬派份子更能造成洲际不安的这一事实看来,我们立刻铲除这个危险,有就是消除了会造成全欧洲紧张关系的祸源之一。
我们已加强防护多瑙河这条重要的水道,以防备更多的人破坏,交通也已完全畅通了。
除了适度修补由于世界大战爆发而受侵犯的前线外,德国对这些地方并不作非分的贪求。在*方面,我们只不过有志于防护这个区域的和平,而在经济方面,我们希望能看到社会秩序的恢复,以便能补造产品并货畅其流,对大家都有利。
然而,这些利用除了要符合最高的公正外,还须考虑人种学,历史或经济的情况。
我可以向您们保证,我对我们的未来处之泰然,也极具信心。德意志帝国和他的盟国,不论在力量,军事,经济,尤其是道德方面,都比世界上任何联邦来的好。德*队,只要有必要,不论何时都不惧怕挑战。德国人的信心应永远陪伴着他们的战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6:10
我也推荐 <<从乞丐到元首>>,作者约翰.托兰获得过著名的普利策非小说类奖,也就是说,他的风格是非常写实的。因为他写传记前会采访大批的当事人、搜索大量史料,你可以在书中看到大量引用当事人的话语。我最近也在读这本书,比较客观,但同时非常有趣,很难得。
天涯书库上有全文:http://www.tianyabook.com/renwu2005/js/t/tuolan/cqgd/
这里可以看到作者写书时艰苦而有趣的经历,以及该书的一些评价: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41628/
参考资料:http://www.tianyabook.com/renwu2005/js/t/tuolan/cq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