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10:24
庭训格言,我觉得表达了康熙的很多观点,但是这些观点都是他对于做人和做事情的时候应该严肃认真的。
1.训曰: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2.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
3.世之读书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处于一室之间,而欲悉天下之理,非书曷以致之?
4.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
5.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6.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第二条)
1.训曰: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2.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
3.故朕理天下事五十余年,无甚差忒者,亦看书之益也。
(第三条)
1.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2.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3.《书》云:“学于古训乃有获。”
4.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第四条)1.庭训格言: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2.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逐事图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
3.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瀛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
4.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