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3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8:28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入睡过程中,突然就像触电般地抖了一下,或者像脚底踏空一样,瞬间吓醒!有没有!
有数据表明,大约70%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前段时间热爆网络的说法:神经系统发现你陷入睡眠,很久没有活动,所以它就动动你,想测试一下你死了没有……
关于身体不由自主抽动的现象,专家的解释是:临睡肌抽跃症。这种无意识的肌肉颤抖,就是刚入睡时身体猛地一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
二、什么是肌抽跃症?
肌抽跃症,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例如打嗝、睡眠中肌抽跃,或紧张、疲劳时出现的肌抽跃。
偶尔出现肌抽跃是正常的生理表现,至于出现肌抽跃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为什么会出现肌抽跃现象?
1.过于劳累
很多人会因为工作压力大,长时间加班等,造成过度劳累。太累的时候,要告诉自己,要适当休息,你不是机器人!
2.缺钙
当血钙低于1.75mmol/L或离子钙低于0.875mmol/L时,神经肌肉应激性升高,可发生手足抽搐。建议不同年龄段都应该及时补充钙质,可以通过食补或者吃钙片的方式补钙。
3.肝肾亏虚
肌抽跃现象不是很剧烈,但频次较多,可能是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表现。建议平时可以多吃些桑葚,芝麻,核桃,莲子等。
4.症状性肌抽跃
伴有头痛、头晕等状况,需要脑部CT或磁共振检查,判断此种肌抽跃是不是由于脑部有病变而表现出来的症状。
病因如:脑细胞的代谢性或储存性疾病、脑的退化性疾病、脑缺氧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脑基底核病变、脑炎等。
四、这些方法可以减少临睡肌抽跃
1、多伸展肌肉
睡前可以伸展足部肌肉,有助于预防抽筋。
2、多喝水,少喝咖啡
睡前适当补充水分有利于身体健康,咖啡饮用过多会造成神经过敏、焦虑失调。
3、规律作息
生活规律上要注意及时调节。白天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每天按时睡觉,即使晚上没睡好,早上也要按时起床。
最后,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肌抽跃现象都属于正常情况,若睡觉时频频出现身体突然抖一下(持续每二十到四十秒抽动一次的话),这可能表明你的身体机能不是很好,也许正是大脑给你发出的“预警”信号,提醒你该去看看医生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8:28
首先这是异相睡眠阶段的正常的生理反映.其次,因为肌肉的收缩是由大脑放电引起的,所以应该是与脑电有关,但具体机制不清楚。推测如下,一般认为睡眠是抑制过程的扩散,所以不同部位的脑细胞活动逐渐减弱,但如果控制肌肉的某些抑制性神经细胞活动降低了,而同时控制这些肌肉的兴奋性神经细胞活动暂时还没来得及降低,就会出现控制肌肉活动的兴奋性效应,所以肌肉收缩.
还有一种说法:
对于“你睡觉的时候,突然抽搐着踹了一下腿”这一现象,学术上通常称为“入睡抽动(hypnic
jerk
or
hypnagogic
jerk)”(这确实是一个纯洁的学术名词,不要想歪哦……)很多人认为这种抽动是因为在长个儿,但这种说法毫无依据。难道姚明小时候踹塌过很多面墙吗?
入睡抽动是指人在即将入睡时,突然全身肌肉不自主地抽动。在此过程中,往往还伴随自由坠落感甚至是模糊的梦境,并很可能导致惊醒。一般入睡抽动不会影响睡眠,但若过于频繁则可能导致周期性肢体抽动障碍(Periodic
limb
movement
disorder),变身成“抽搐男”并导致失眠。
入睡抽动的原因众说纷纭。一种理论认为,在个体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时,心跳减慢、体温下降、呼吸变缓,肌肉也会随之放松。网状激活系统(Reticular
Activation
System,RAS)负责控制这一转换过程,入睡抽动可能仅仅是网状激活系统数据出错时产生的一种副作用。
另外一种更有趣的解释认为,人脑是基于爬行动物的大脑进化而来的,因此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爬行动物的应激反应模式。肌肉彻底放松时,大脑会基于这一应激反应模式以为我们在自由坠落。出于保护自身的需要,大脑指挥全身肌肉马上行动,试图在下坠的过程中抓到什么东西。于是,本已放松的肌肉会突然收紧,导致入睡抽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8:29
:睡觉抽搐现象叫做“肌抽跃”,睡觉时呼吸频率低,大脑会认为身体快要死亡了,所以它会发送一个脉冲使身体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