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4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19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材中,表内乘除法是全册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大都按顺序背熟练有余,但随意抽背就不顺利了。也曾经有家长提到,该如何帮助孩子背口诀?我个人认为口诀不是背的,是用的,也就是说光死记硬背并不能使孩子烂熟于心,而要通过真实的用才能印象深刻、脱口而出。那么在孩子初学之时,如何帮助他们尽量快而准确地记忆口诀呢?
一、按顺序背诵必不可少。
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难点。中国人学乘法可谓是独具优势,由于发音简单,因而琅琅上口,对于文化程度欠缺的老年人尚能运用自如,更何况我们这一代见多识广的小学生呢。
二、理解口诀的意义。
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之后,相信学生们对口诀的意义应该能有较好的理解,对于判断结果的大致范围会有一定的帮助。例如6×8,表示6个8或8个6连加,那么当学生背不出口诀时,可通过加法算出结果,或者通过它的意义估计出积的结果大约在50左右,继而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结果,朝这个范围思考口诀。
三、推算出口诀的结果。
当学生能按顺序熟背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这样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四、找积的特点。
我们还可通过积与因数的一些特点来帮助学生记忆或判断结果的正误。例如:1的口诀完全不需要过多的记忆,积与另一个因数相同;2的口诀结果都是双数,也就是学生常说的“2、4、6、8、10”;5的口诀末尾不是“5”就是“0”,看另一个因数,是双数则积的末尾是0,是单数积的末尾就是5。再有就是根据两个因数来判断积的奇偶性,“双数×双数”积是双数,“双数×单数”积是双数,“单数×单数”积是单数。当然这一判断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有些难度,适合思维拓展题,若仅仅是为了判断积的正确与否,也许孩子们并不愿意用。
五、在游戏中熟练。
我想这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记忆方式,因为纯粹背诵会显得很枯燥,多背一些,孩子就会由于兴趣的降低而思维混乱、错误百出,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补口诀比赛”或通过一些网络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在家里,学生也可下载一些类似的网络游戏或与家长玩“算24点”的游戏增加口诀的运用机会,孩子们会很快发现口诀记忆并不那么困难。
六、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正所谓数学源自生活,运用于生活,乘法口诀的运用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想更熟练的掌握,课堂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当让孩子感受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这点需要家长配合,利用一切与之有关的机会让孩子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结果,相信孩子们会乐意把他们所学的知识在家长面前展露,体验自己学习的价值是极其快乐的,这会激励他们学得更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19
用扑克游戏激发孩子学习热情。游戏规则多种多样,原则是尽可能让孩子赢,有简单到复杂。
介绍一种方法:
1、将扑克牌中的“10”“j”“q”“k”剔除不用;
2、挑出红心和方块1、2备用(a类牌),剩下的牌顺序打乱备用(b类牌);
3、让孩子迅速强化记忆“1”的乘法口诀(按顺序读两遍即可),然后让孩子明白“2”的乘法口诀是通过加法由“1”的乘法口诀得来(不要强迫孩子强记2以上的乘法口诀),游戏中让孩子自己运用加法得出结果(这一点很重要,既能让孩子明白乘法口诀的内涵,又能引导孩子懂得事物发展由浅入深的道理);
4、游戏规则:孩子回答正确就是孩子赢,得到回答正确的一张b类牌,反之就是家长赢,家长得到一张孩子回答错误的b类牌(积累错误的反复进行练习),所有b类牌用完后,进行比较,孩子手中的b类牌比家长多则孩子赢(家长一定要引导调节让孩子赢);
5、游戏方法:让孩子从a类牌和b类牌中各随机抽取一张,让孩子说出乘法口诀(如抽出a类牌的2时,孩子不能说出乘法口诀,家长要引导孩子用加法得出结果,开始较慢,家长要有耐心对孩子进行鼓励);
6、孩子掌握1和2的乘法口诀后,则将a类牌中增加红心3和方块3,以此类推一直到9(第一天只增加到3,孩子熟记后,游戏终止,避免孩子厌倦此游戏),3天可以全部记住,以后家长每天和孩子玩一次游戏(游戏前让孩子按顺序读或背一遍乘法口诀),并增加难度进行抢答;
7、游戏中家长要注意:孩子只能赢,但不要让孩子赢得太轻松;
8、祝所有的小朋友能开心的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