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15
1、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传统媒介的生存格局,传统媒体逐渐向新媒体方向转型,新媒体人才成为媒介机构的“抢手货”。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媒体的生产方式和生存形态,报纸逐渐向网络版、手机版转型,甚至出现了“报纸消亡”的趋势,广播、电视也不再固守在传统的频率和频道内,而是开创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和制作已经完全进入了网络时代,由媒体技术带动的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媒介的每一根神经,网络逐渐成为采集、传播和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融合传统媒体的先进成分同时用现代传播技术推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和传播哲学,新媒体人才成为媒介机构的时代新宠。
2、新媒体传播人才是信息时代各级机关的紧缺人才,市场缺口很大。
信息也是生产力,信息传播是任何机关维持正常运转,建构*形象、扩大自身知名度,拓展业务范围的关键策略。原有的宣传部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信息传播的需要,宣传部靠原有的瞒、骗、堵、压不仅没有封锁信息,相反影响了本单位的社会形象。但是现有的宣传、公关机关大多是停留在传统媒体的观念里,缺少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的新媒体人才。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市场变化的不同步,导致了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开设新媒体专业是根据人才市场结构调整的明智之举。
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公司的深入推动,综合信息的准确、快速、全面传播在公司中的经济价值体现得日益突出,对综合信息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新媒体人才已成为公司企业的“生产要素”,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和宣传,而是涉及到对公司产品、服务、消费人群的组织结构、社会环境等综合要素的考量,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调查、分析、研究,为公司的未来提出科学规划已成为公司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
4、高等学校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调整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晚,培养方式参差不齐,跟风、模仿、粗放型的多,创新、有特色、集约型的少,导致了我国新闻传播学人才人培养模式和格局的严重失衡,特别是一些中等规模高校“组装型”的培养模式,导致了新闻传播人才的“拔苗助长”式生产,在满足当时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同时也为新闻传播学人才的深入发展埋下了隐患。如何调整和整合原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使学校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人才能够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高校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新闻传播学是这种变化最为显著的学科之一。新媒体传播学,尽管在大的方向上依然属于新闻传播学的范畴,但是其学科设置的主要框架、培养人才的方式、课程包含的新技术成分,与以往相比却大相径庭。新媒体传播专业重在人才的创新性、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可塑性,新媒体本身就意味着该专业设置就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融合了现代传播的最新成果,紧跟时代、社会发展步伐,及时开创新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