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5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53
打坐有很多种,可以自行选择:
刚坐降天魔
坐禅的姿势要正确,对身心皆有益处,否则失掉坐禅的意义。坐禅时,先将身心放松,不可紧张,最好结双跏趺坐,这是基本的坐法。何谓双跏趺坐呢?就是先把左腿放在右腿的上边,然后将右腿搬到左腿上边,这又叫金刚坐是坚固不动的意思。过去诸佛皆以金刚坐而成佛。这种坐法,可以降伏天魔,可以制止外道,他们见到这种坐法,知难而退,不敢前来找麻烦。
结双跏趺坐之后,眼睛观鼻端,不可东张西望。所谓“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这样才能摄持身心,将心猿意马拴住,不令它们向外奔驰。所谓“专一则灵,分歧则弊”,要端然正坐,就是腰要直,头要正,不可前俯,不可后仰;不要向左歪,不要向右斜,好像大钟一样,四平八稳,不动不摇。不可像钟摆那样,东摇西晃。双跏趺坐才合乎坐禅的姿势。初学禅的人觉得不习惯,腿也痛,腰也酸;不要紧,咬紧牙关忍耐一时,久了自然没有这种现象,所谓“久坐有禅”,自然得到禅味。
跏趺坐易入定
结双跏趺坐的姿势,是将左腿放在右腿上,然后将右腿搬到左腿上,因为左腿属于阳,右腿属于阴。打坐时,左腿是阳在上边,右腿是阴在下边,好像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鱼、阳鱼),也是这样的摆法。因为方便起见,左腿在下,右腿在上也可以的。法无定法,随着个人习惯而决定,不必执着一定要这种姿势。
教你左腿压右腿,这只是个方法而已。并不是硬性规定,一定要这样子。总而言之,结跏趺坐,乃是教你容易入定。你能行时入定,坐不坐都可以的。入定的境界没有任何的妄想,心中一念不生,一尘不染。若能行住坐卧一念不生,一尘不染,那就是在用功,并不一定是坐在那里,才算是用功。
脚不痛才是正式参禅
学跏趺坐。起初假如脚很硬,痛得太厉害,可以方便坐;方便坐之后,继而学单跏趺;单跏趺之后,脚不觉那么痛了,可学习双跏趺;双跏趺可以坐得住,脚不痛了,才是正式开始参禅。本来,参禅是没有事情故意找点事情来做。譬如,修道人吃饱了肚子,睡够穿暖了,没有旁的事便参禅,“游戏人间”。
端然正坐不偏不倚
打坐的基本姿势,身体要挺直,宜端然正坐,不偏不倚,不仰不合;但不要造作,要很自然,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口水到肚子里,能调和气血。
端甘露水治百病
坐禅时舌尖顶上颚,有时会有很多口水,可以把它咽下。这叫“甘露水”。为什么?因为坐禅坐久了,口水是甜的,虽不像糖或蜜糖那么浓,都是淡淡的一种甜味。人常饮这种甘露水,不吃饭也不饿,不喝水也不渴;乃至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卧不知卧,功夫已打成一片,时刻在定中,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甘露水能治百病,强身健体,能开你的智慧,但必要时刻用功,不要间断。为什么修道人不愿讲太多话?因为要用功,无论搬柴运水,迎宾送客,出入往还,都是在用功。功夫用得纯熟,绵绵密密,不想用功他也会用功,不想参“念佛是谁”他也会参。参到风吹不动,雨打不透,功夫成片,风雨也进不来了。
当然这种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故要时时刻刻,念兹在兹。甘露水又叫“自家水”;这三个字合起来,念作“药”字,这是延年益寿的药,了生脱死的药,脱出六道轮回的药。人人皆有这药,但人人皆不肯服用这个药。人人只是舍本逐末,东跑西跑往外找。
这个药是自性本有,人能常用功,口水很甜,甚至超过蜜糖,等到这个“药”起了功效,身体内便产生变化。人若未得到修行之好处,则不知道;若得到了则时时不会放下功夫,不会间断。但要持之以恒,守之以素;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今天莲华,明天牡丹。要有坚诚恒,常常用功,才会上路,若忽进忽退,徒然耽误时间。要造作,要很自然,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口水到肚子里,能调和气血。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打坐要坐得端然正坐,不要向后仰,也不要向前俯,也不要把头低低的,把头正直起来,眼睛看鼻子,看这个鼻子是冲上冲下呢?要看清楚了。鼻就看着口,那么鼻上有眼睛吗?它看口,慢慢就会生出眼睛了。你越是叫它看,这个鼻子就会看见口了。
这样子鼻观口,口就问心,自己问心,你这个心是个黑心?是个白心?是个黄心?是个红心?你这个心是青黄赤白黑,是个什么心?问一问它。如果若黑心,那黑要把它变成白的,你看你的黑心一天比一天就变色了,变了白了,变了大光明藏了,与法界合而为一了,这时就有点办法了。
呼吸气,不要用口,鼻子可以通气的,有的人鼻子不通气,用鼻子呼吸就很困难,那么你若能用鼻子来呼吸,鼻子这个气吸进来要把它这个气停止到肚脐后边,不是肚脐下边,那个地方是空空洞洞的,没有一个什么东西,只是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就是这个,你的呼吸气要停止到这个地方。
一般人有这么一句话,说你会不会接气,你能不能接上气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若能接上气,外呼吸就是内呼吸,内呼吸就是外呼吸,所以那有道的人,他外边就不呼吸了,这呼吸停止了,里边的呼吸它会动。你鼻孔没有气出了,在这个口也没有气出了,可是他周身毛孔都会呼吸的。你看他像死人,但是死而不亡,此刻死了,但是他没有亡,这样不需要外边的呼吸气,内里的呼吸气活了。
这个时候你眼观形色内无有,形形色色里边都没有了,耳听声音心不知,心也不知道了,内里头观这个心,心也没有,向外观这个形,形也没有,向远观这个物,物也空了,可是在这个时候,你不要以为自己就了不起了。这还是一个前方便,只不过是一种轻安的境界,你不要认贼作子,以为我就是了不起了。
暖、顶、忍、世第一
打坐时,舌尖顶上颚,这是任、督二脉在这儿交接,任、督二脉通了,那么气血也通了,这时候觉得很自在。在口里有口水,把它吞到肚子里边去,时时这样吞,就好像是用甘露来滋润菩提苗一样的,给他灌水,坐坐身上会有一股暖气,很热很热的。在这个阶段开始生出一种作用:第一个阶段就是热,热先从肚子里边热,热到周身上去,到周身然后再回来,这么热个几次,这叫热的阶段。
热以后,经过一个相当的时间,也就是在这化学工厂里头来化验,化验得差不多了,以后接着就到顶位了。顶位,就觉得头上那儿好像有一点什么,又好像没有,你说有你也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是有这个感觉在头上,总是觉得它有一点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叫顶位。顶位以后就觉得很忍不住,这种的感觉忍不住,还要忍,这叫忍位了。顶的阶段过去就是忍的阶段,忍的阶段很不容易忍过去,觉得头上很不舒服的,就好像有什么东西,要把头钻出个窟窿似的,这个时候又忍,忍,久而久之,这窟窿钻透了,跑出去了,跑出到这个头上面,出这窟窿外边去了,就好像小鸟在鸟笼子出去一样,高兴得不得了。这才是世界第一个忍,所以这叫世第一,世界的第一个大丈夫,第一个大豪杰,没有人可比的,所以叫世第一位。在这个时候做世第一位,然后还要小心天天来修行。
降伏客尘五欲沉底
坐禅,就是要清心寡欲,这是修行第一步功夫。清心,把客尘沉静下来。犹如一碗混浊的水,你若总动荡它,水总是混浊不能看清楚。若把混水放到器皿里静深不动,沙尘便沉底,这是降伏客尘烦恼之初步功夫。我们身体能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在这静坐的一刹那之间,能降伏客尘,使五欲之沙尘沉底,即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
行住坐卧都在参禅
坐禅不是很好玩的一件事,要受很多苦。从早晨两点钟开始坐香,一直到夜间十二点钟睡觉,中间只有一个钟头休息。在参禅的期间要忘身、忘心、忘世,一切皆忘掉,也就是没有“我”的存在,也就是一切皆空,到了真空的境界,便生妙有。
大家要注意!在修行的时间不可随便乱讲话,不可随便打妄想,更不可躲懒偷安,就是一分一秒的时间,也要爱惜。所谓“一寸时光,一寸命光”。因此,行也参禅、住也参禅、坐也参禅、卧也参禅;行住坐卧都在参禅,要细心来钻研,越钻越透、越研越明。
专心一致坚忍不屈
我们参禅不要怕腰酸腿痛,要拿出金刚的志愿来,要用坚忍与恒心来参禅;要恒常不变,坚固不屈,时时刻刻都在努力用功。古来的大德高僧坐了几十年还在坐,可见修行不是那么简单容易,以为今天是牡丹,明天就是莲花,坐一天就可以开悟,所以大家要拿出忍耐心,参加坐禅。要如何专一呢?譬如女孩子追男孩子,或男孩子追女孩子,要像那样专心一致。能用这种诚心、坚固心,念兹在兹地参禅,则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坐如钟,行如风
参禅可修定,参禅这种法门是无为而无不为。表面看参禅是无所作为,实在一个人参禅,就有一个人在法界中帮助正气伸张。如果每个人都参禅,世界上就没有战争了。
虽然说“久坐有禅”,但真正的参禅,不单只坐才有禅,站着也可以参禅,走路时、睡觉时,同样可以参禅,所以行、住、坐、卧也在参禅。用功的人不管闲事,时时刻刻照顾话头,念兹在兹地参“念佛是谁?”参到山穷水尽,参到极点,行、住、坐、卧皆有威仪。
“坐如钟”:坐得稳定,不可以像钟摆般摇摇幌幌。要端然正坐,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舌尖顶上颚,有涎液则吞进肚里去。
“行如风”:跑香时如疾风,风刮得上不见天,下不见地,中不见人。因为用功时无人无相,所以上不见天,下不见地,中不见人。慢行时,犹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立如松”:站立时,直着腰,轩昂地站立,好像大松树那样地直。
“卧如弓”:睡觉时,要托腮搭胯,右胁而卧,作吉祥卧姿势。
永嘉大师云:“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达摩祖师曾经有六次遭外道下毒,他明知是毒药,也咽进肚里去,可见他无我相,把生死视作等闲。 人用功时,惊天动地鬼神泣,魔王也震惊;人用功时,魔王*施其技,所以震惊了。我们若能二十一小时脚踏实地,分秒必争地用功,必然惊天动地。我们修行无为法,先从有为法着手,不怕跑香坐香的辛苦。跑香是有为,坐香是无为,故说,“无为有为,有为无为;即有为,即无为。有为就是无为,无为就是有为。”
功夫日增烦恼日减
坐禅就是像驯马师、驯猴师,很不容易的;虽然不容易仍然要坐,勉为其难。在这世间上,你要做哪一件事,都是不容易,很费力的,坐禅亦复如是,必要费一番功夫。你能将狂心野性、痴心妄想制之一处,功夫就会日增,而烦恼也日减
打坐如抽丝剥茧
我们打坐,正在抽丝剥茧。我们如蚕作茧,被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所捆。这七情虽不能立刻断尽,也得一点一点把它减轻。
喜:不要过份喜悦,一笑就笑到发狂。
怒:更不能发脾气,所谓“星星之火,能烧功德之林”,“千日打柴一火焚”。你坐禅时心平气和,坐得很平安,一旦发脾气则百病丛生,周身骨节疼痛,因为瞋火已把菩提树烧光了。
哀:不能过份悲哀不节。
惧:心有恐惧,则不得其正。
爱:见到美色生爱欲心,见到旁人有好东西便想占为己有,这都是贪爱心。
恶:恶刚与爱相反,爱到极点便厌恶了。欲:这包括一切欲念,皆与道不相应。
这七情要一点一点减轻,故要时时勤拂拭。七情减轻到极点便没有了,这时常在定中,行住坐卧都是参禅,都在用功。这时已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知道自己的鼻孔是朝上或朝下了。
胜造恒沙七宝塔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一须臾,包括无量大劫。无量大劫不离开现前一念;现前一念没超出无量大劫。能够静坐一须臾,这时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相,没丝毫妄想,一念不生,万缘放下。
这时候缩无量劫一念,放一念为无量劫。若能静坐一须臾,或半个小时,或三、五小时,甚至七昼夜,还是静坐。这时候真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这种功德,比你造恒河沙数七宝佛塔还大。
为什么?因为建塔的功德是有形相,故终归断灭。若能达到无身心,无世界,这时自己的般若智慧现前。这种智慧,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嗅之无味,但菩提觉性宛然存在。
若能须臾间,在很短的时间内,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与本来佛性相应。本有佛性能照了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因为被无明遮盖,本有的太阳光(智慧)不现前,被乌云遮盖了,而天昏地暗,于是分辨不清,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认贼作子,颠倒妄想,故流浪生死,拔不出腿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53
阿弥陀佛
禅修打坐不要自己练,要向*学,自己练容易着魔,而且学佛又不是学打坐,学佛成就和打坐没有必然关系。修禅定有很多方法,念佛也可以修禅定,方法如下。
你可以打坐念佛,不盘腿也可以,眼帘低垂,如佛菩萨像的眼睛,看自己的鼻子两侧,然后出声或者默念阿弥陀佛佛号,自己听自己念佛的声音,遇到声响和异相都不要理会,继续念佛就好,多多益善。
念完后把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方法,自己恭敬诚心,清净心去念佛,不会着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53
打坐有很多种做法呀,有单盘,有双盘,还有散盘,这些都是有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54
本题的大题目是如何正确的打坐,之后再有细分的三个小问题。
针对大题目如何正确的打坐,这个问题首先题主要先弄清楚,打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末学接触打坐学人一般其目的有三:
一、以练形为目的
这类学人将打坐当做一种静态的运动方式,类似于瑜伽,想要追求是自身形体上的健美。以此为目的的学人,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因为打坐其实是心法,身形的健美也是修心而产生的赠品,世间人因贪恋自己的色身,反而放弃了主要产品,而去追求赠品,本末倒置。
二、以炼炁为目的
这类学人有的是因为气功神秘,有的是因为身体不好,想靠打坐调理身体,总之有多种原因。但是多数是受现代南老师、喇嘛教的三脉七轮虚妄理论影响。劝告这类学人,如果想要炼炁功,建议还是走传统道家*较为保险安全。 道家炁功,动静兼修,比一些后人胡乱加工过的方法要安全可靠。而南老师有关打坐内容中,唯一可取的就是观呼吸法,以奇经八脉为主,因为南老师是杂家,故会掺入很多奇奇怪怪的花样到自己书里,所以学人若是看南老师,需要懂得自己鉴别。
以炼炁为目的,则在打坐时多数是求炁感。那么
1. 打坐时间多久合适?
以炼炁为目的,则因人而易,就看自己是否能够坐的住。曾经末学遇见一位学佛法的道友,他是曾经因身体不好,希望能够靠打坐调理身体为目的。因为他身体不好,只能在家待着,于是他一天打坐几乎是半天左右时间。
而作为正常人,打坐想要有心境沉静下来的感觉,起码要在半小时在一小时之间,当然,一般人初学连10分钟都坐不住。
2. 腿麻了是应该休息,还要坚持?
腿麻如果能忍受则忍受,如果忍受不了,则可暂停舒缓一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无法双盘的人,不要刻意去追求,单盘就可以。如果单盘都不行,那就散盘也可以。如果身体有恙,散盘也坐不住,那就躺着也行。
主要指标是:能否控制自己的心识 不被身体的不适而牵引走。本来心境是沉静的,但是因为腿麻,而起了妄念,如此反复多次都无法克服,这时建议学人,最好暂停疏通一下,亦或换一个舒服的姿势。
此条不管是炼炁,还是炼心,都是如此。
3. 手怎么放?(听说应该双手交叠,这样有科学依据和实质意义吗?)
一般手应该要结印。但是所谓结印,千万别听网上胡乱编的各种手印,乃至一些邪门的手印胡说是佛教手印。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手印,代表三界中的一种信号。三界中的生命形态是非常丰富的,不只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还有看不到的。而这些看不到的众生,就以咒、印为信号。那么如果你结了一些不如理的手印,就等于是告诉那些鬼神,我是你们的人,我和你们为一道,于是就感召他们来了。
那么手该怎么放?其实只需要手心朝上,双手轻轻叠放就行。每个人的手脚长度比例都不一样,主要的标准请记住,自己怎么舒服,怎么叠放就行。
关于手印这块,再次强调千万不要搞那些开这个轮,开那个轮的手印,全是胡思乱想法,非常容易把人带偏。
3.打坐时应该保持清醒还是昏昏欲睡?
如果打坐是昏昏欲睡,那就请回去睡饱了,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在打坐。这点无论炼炁还是炼心都一样。
三、关于打坐炼心
以炼气功为目的的学人在有炁感后,不要妄图去用意识引导炁的运动,道法自然,一定是要让它自然的动。如果为了心急,听信了诸多所谓“大师”“一个月打通任督二脉”之类的江湖骗术,等到炼出问题来,就追悔莫及。
而炼炁功的学人,终究会发现,这样一直打坐下去,依旧是不究竟。只要年纪不是很大,最迟在35岁以下,加以时日采用正确方法就能所谓打通任督,开始河车倒运,而这是最基本的打坐入门得的果,而现在很多人,以通任督为终点。
那么其实任督通了,就算你河车倒运,哪怕大周天都通了,然后能怎么样呢?
比如生活遇到不好的境遇,你照样会非常生气,懊恼,比如最近你每天精进打坐,身心轻安,但是一下坐,财色名食睡席卷而来,你依旧如同梦中人般,无知无觉,触事昏迷,与那些未曾修学打坐的人一模一样。乃至有的打坐之人,因为喜好静的环境,一旦遇到吵闹之境,便心生嗔心,变得嗔心极重。
所以,一定要思惟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打坐的状态,保持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时刻打坐?
1. 定力、定境、动中定、静中定的名词说明
定力,分为动中定力,与静中定力,打坐时修学静中禅定,根本原理是以一念灭万年,制心一处。形容一下,就相当于是锻炼一台手机的单核CPU最大功率。
动中定力,是在让心挂念一念的同时,又不妨碍其他念头的运行,形容一下,相当于是增加一台手机的CPU,从单核转为多核CPU,是多线程运行处理的模式。其实我们人,本身就是多线程处理的,比如一边开车,一边说话,一边听音乐。但是因为心神一直处于乱攀援,散乱,所以,需要用一个固定的念头,牵引住主程序,这样达到收摄内心的效果,从而最终能够“净念相继”,与吵闹环境,与安静环境,与任何环境,均能保持如同静坐中轻安的观心境界。
而定境,通常是修学静中定时会出现,根据每个人的因缘不同,出现的定境不同。如看见不同颜色光、看见自己打坐、仿佛听到某种奇特声音,或者观见自己身体变大,亦或变小种种不同。
在修学动中定时,这类定境出现机会非常小,除非此人动中定修学纯熟,定力较强。但不论动中、静中,这类定境不需要管它,任由它发挥,乃至,你可以当做这是修行路上出现的 不是风景的幻境。
2. 佛教中修学定力的目的
在佛教中,其实本来主要修学动中定力为主,也就是所谓念佛、参禅。是后世学人,不明教门、行门的根本道理,只看表相功夫,只关注某人能坐在那里 几天不动,认为这是佛教修行,其实这就是古德言:以定为禅,磨砖成镜。
而真正佛教修行中,所需要用到的是动中定力。所以你看古德大多推崇念佛、看话头、参禅等行门,因为这些都是属于动中定的部分,这是当时没有说那么详细与直白,因为在古代那时的学人,不需要讲解这么详细,到了现代,大家都在追求表相法的时候,需要说的更加直接才能引人注意。
动中定中,最易入门的则属于念佛行门,而念佛并非常人眼中老爷爷老太太念诵阿弥陀佛这么简单单调。其实念佛行门是极为广大与深细的。念佛分几个层次,修学也要按照次第而来,念佛:非念佛,非谂佛,非想佛,真念佛乃惗佛也。
修学念佛增长动中定力后,便能如同手机中时刻后台运行一个监控程序,监控其他程序是否如理运行,这样根据每人的定力情况不同,就能达到生活衣食住行中观察自己内心烦恼的效果。先以灭除烦恼为最初级的目的,这是修学定力的主要一个实际目标。
在修学惗佛行门的同时,烦恼逐渐减轻,同时动中定力愈加纯熟,则后期可以转入更加深细的看话头、亦或四念处观等行门,来进一步实证佛教中的修行果位,如此才是真正一个修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