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7:25
一条精彩的评语,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优秀习作来说,是一种锦上添花式的鼓励,激起作者更上一层楼的强烈*;对差等习作来说,是循循的诱导,是幽默风趣的激励,是善意真诚的劝训。
一条好的评语不仅能帮助学生分析作文的得失,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认为,一条好的评语不仅要准确,恰当,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针对性、文学性、趣味性、情感性和启发性。
一、评语的针对性
宋朝诗人叶绍翁有一句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独具匠心,抓住一枝红杏来写满园春色,以少胜多,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做为语文老师,就应该折下这“一枝红杏”加以欣赏与点评,若将满园红杏逐一赏析,一则费事,二则徒劳无益。
学生的习作中有的就如出墙红杏,很有特色,我们应该选取这样的习作,细加品味,详加点评,评出特色,品出风味。其次,学生习作中有优点,也有缺点,或优为主,或劣为主,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去点评,抓住一点,切中要害,不宜面面俱到。再有,针对性还在于对写作意图的体现上。我觉得每一篇习作训练,都要有目的性:或者为了训练组织结构能力,或者为了训练选材组材的能力,或者为了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在评阅作文时要注意写作意图做为点评的焦点,带着这一针对意识去批阅,就不会觉得无话可写或者什么都可以写了。
二、评语的文学性
一条好的评语应尽可能地具有适当程度的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意。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让学生从心里佩服和赞叹老师的才华,从而成为他们自身仿效的榜样。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写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批阅作文那就更应该严肃认真。所谓为人师表,在此应该有所体现。我们要求学生的语言生动、形象、有文彩,那我们的评语就应该首先是学生习作的典范。比如:主题不鲜明(评语)“难识庐山真面目”,有抄袭之嫌(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内容平淡(评语)“文似看山不喜平”。当然,写评语讲究文学性,并不等于一定要援引古诗文,关键是语言要有“文味”。另外,讲究评语的文学性还要看接受的对象,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使用不同程度的“文采”。决不是盲目地卖弄词藻。
这样看来,我们语文老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该特别注重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断培植自己的写作素养。不敢设想:一个自身缺乏写作实践和写作经验的老师,会给学生的习作写出精彩的评语。
三、评语的趣味性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大多是幽默风趣,知识广博,能说会道的,对其他的老师大约也是这样。譬如说,学生犯了错误,如果老师板着面孔训斥,他们至多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换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去启发他们反思,他们大多会乐于接受的。给学生写评语也是一样,一条有趣的评语,学生会竞相传阅,仔细体会评语中的“味道”,最终悟出其中的道理,这不正是我们写评语的最终目的吗?
记得野史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秀才进京会考,文章中错将“枇杷”二字写成“琵琶”,结果,主考官提笔批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得琵琶能结果,满城尽开管弦花。”这位主考官的评语实在妙趣横生,难道我们不可以借鉴吗?当然,只能借其幽默之法,不可取其嘲讽之意。
四、评语的情感性
中国有句俗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意思是说:让人明白则以道理,让人感动则以真情,这是很有道理的。世间万物以人为主,而人又为情之所驱使,可见情感之重要。目前,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普遍使用情感教育,并且收获不少。因此,在评语中,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指导学生的作文
,还应该从情感上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比如有一次,我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记叙文,记叙了“爷爷”苦难的一生,写得质朴感人。我读后,动了真情,写下了这样一条批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爷爷思念之情,质朴的语言,纯朴的感情,令我不禁潸然泪下。”老实说,我不能否认这条评语感人的力量。
有这样一则寓言:老北风想把人们的衣服脱掉,于是板着面孔猛劲地刮,结果,越刮得厉害,人们的衣服就穿得越多,裹得越紧。而春风却不这样,她轻轻的吹拂,带着温情,带着暖意,结果,人们都不由自主地敞开了胸怀。我们的评语就应该象这温馨的春风,带着我们真诚的情感,吹进学生智慧的心田,拨动学生感应的心弦。
五、评语的启发性
在教育过程中,只教学生“知其然”是不够的,需要的是教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最终目的。一条评语若仅仅指出了习作的得失,让学生知道了文章是好还是不好,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评语中受到启发,从而产生思索的冲动和再创作的*。这才是一条真正有作用有价值的评语。因此,教师在写评语时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启发性的语气。常言说:终生为人之师,难免一时有错。为人师者应以谦虚为美德。教育学生最好不使用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语气,这样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顺从心理或逆反心理。如果评之得当,倒也无大妨,倘若评之欠妥,则既伤老师之权威,又损学生之自尊,弊多利少。给学生习作指出缺点,最好用启发性、建设性的口气来实现。这是一种民主的作风,也是对学生民主意识一种培养与熏陶。例如有这样几条评语:你认为本文用倒叙好还是用顺叙好呢?想一想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呢?将题目换成《一杯热牛奶》是否更加妥当呢?对于这样的评语,学生能不为之思考吗?后生可畏,老师应以谦逊为美德——哪怕是对自己的学生。
评语很难写,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慎重对待。对一株幼苗,浇一瓢清水,可促其茁壮成长,若浇一瓢烫水,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